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教養,父母做好這兩方面,培養品德優良的孩子

2020-08-17 寶媽生存筆記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更有教養,這個問題顯然已經成為很多家長教育問題中的重中之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能考上好的大學,有的家長甚至把孩子的學習問題看作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位。但孩子學習好就代表一切都好嗎?高鐵佔座男的出現讓很多家長意識到原來比起學習,更重要的是品德。


高鐵上霸佔座位的男士是一名博士,但他用自己的行為也充分的告訴了各位家長,學歷不能代表一切。很多家長其實也有時會發現,自己家孩子成績好,在班級裡每次考試都能排到前幾名。但是卻經常亂踩草坪,隨手亂扔垃圾,老師也經常給自己打電話說自己的孩子在班級裡不熱愛勞動,不主動做值日。很多家長對此並不在意,但是自從高鐵的這位男博士事件後,很多家長紛紛對此改觀,從此注意孩子的品德方面教育。


家長如何才能教出有教養的孩子呢?

1.注意孩子的說話習慣

其實我們從日常生活中也是經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出口就成髒,甚至是在路邊有時也能聽到還是學生模樣的孩子開口就罵。其實這都是家長在日常教育的過程中,沒有給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聽到孩子罵人時,也都覺得這是正常現象,並沒有嚴厲的管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養成了說髒話的習慣。


所以家長在遇到自己家孩子罵人的情況時,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一定要時刻注意孩子的這種情況,要經常告訴孩子什麼話是不應該說的,什麼話是可以說的。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懂得基本的禮貌,在待人接物時也能遵守更加的禮節。而且只有從這種日常的情況入手,孩子才能更加懂得禮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很多時候,往往是因為父母的不禮貌行為影響了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很多行為和言語都是父母的縮影。如果在平時的生活裡,家長就經常說髒話不遵守各樣的行為準則,孩子身上的毛病也就會越來越多,所以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就注意自己各方面的行為。


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做一些不該做的行為,要知道孩子的觀察能力是很強的,很可能自己一個小動作,就記在了孩子的心裡,下次出現相同的情況時,孩子也就會照做不誤了。不要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為教壞孩子的範本,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只有父母身體力行了,孩子才能變得更加懂禮貌,有教養。


素質其實是需要家長從小培養的,這種東西並不是天生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溺愛下長大的,並不知道各種社會禮節,認為很多事情都是應該按照他的想法來實行,經常就會覺得什麼事情都應該以他為中心。這種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孩子其實往往就會變得素質低下,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懂的責任和擔當是什麼意思,遇到問題也總是依仗著父母去解決。


所以家長必須要對孩子的教養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重視,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千萬不要什麼事情都順著孩子的心意去完成,要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想法。孩子遇到一些問題,家長首先應該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孩子如果做錯了,家長也要用合適的辦法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不要覺得現在的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


要知道,素質就是一個習慣,如果從小就縱容孩子的壞習慣,那麼孩子也是會向著壞的方向慢慢發展的。家長一定要從現在做起,讓孩子成長成為一個獨立又懂事的好孩子。

相關焦點

  • 父母如何給予孩子優良的家庭教育?這「3點」父母一定要做好
    ,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與義務教養孩子,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出色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這需要父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正確的行為準則,讓孩子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個五好少年的標準。 但是,畢竟有的父母是第一次當爹媽,在教養孩子的時候難免力不從心,遇到問題不懂如何處理。 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成為了一個討人厭的熊孩子。
  • 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學習成績的關係研究
    父母的情感溫暖和理解表現為尊重、信任子女,經常給子女以鼓勵與賞識,能很好地與孩子配合。這種教養方式有利於孩子的心智得到良好的平衡發展,也會提高孩子建立自我概念,並產生恰當地成就動機和成功需要,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業成就,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 孩子學業有成、成績優異,是教育的成功,但教養比知識技能更重要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教育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長竭盡全力,希望去幫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家長們更在乎的往往是孩子學業上的培養,是孩子分數的提高。對於孩子自身教養的培養,家長們則往往很容易忽略。最近,就有這樣一則新聞。臨近春運,許多在外生活的家庭,開始逐漸踏上返程。在某高鐵上,父母帶著孩子回家,孩子在高鐵上大聲地背誦課文,看起來極為努力的樣子。但是,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大概都忘了一點:孩子努力學習的樣子,真美!
  • 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是父母的重要責任,教養是孩子的人生名片
    從孩子的言行舉止當中,就可以反映出來父母的素養,以及家庭教育的品質,如果一個孩子被別人認為缺乏教養,這不僅僅是對這個孩子的厭煩,而是對孩子身後的父母和家庭的反感,這樣不是天生的,是從小受到家庭氛圍的影響,以及父母教育的薰陶,而最終形成的,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這是父母對孩子極大的責任。
  • 父母言行端正,孩子品行優良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自身品行惡劣,則教養出來的孩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品行端正。因而父母要想培養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孩子,首先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得更好,符合道德的要求。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感慨孩子越來越難管,還說孩子總是故意與父母對著幹。
  • 孩子!品德素養比成績更重要!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網友可能認為我打錯了字,沒打錯就是學渣不是學霸,在學校裡有兩種人老師會銘記多年,一是引以為傲的學霸,二是咬牙切齒的學渣,在家長群裡學霸的父母滔滔不絕的分享著孩子的學習心得這些不是我引以為傲的地方,甚至會坐立不安,為此買了很多所謂提高學習成績的書籍和刊物,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爭取考個好成績,僅此而已,但是有些地方確實是引以為傲的。
  • 除了學習,父母捨得在這4個方面投入,孩子更出色
    前兩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家長在發愁:「孩子抱怨自己的生活裡天天都是學習,平時上學的時候學,到了暑假,還是學習,太沒勁了!」這位家長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在孩子的學習上逼得太緊了,導致孩子壓力大,產生牴觸的情緒。生活中很多父母感到焦慮、覺得教育孩子很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把成績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 孩子的教養,折射著父母的品行
    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孩進了她的服裝店,兩孩子一進來,就把店裡掛著的內衣內褲扯下來,扔得地上到處都是,那位媽媽卻無動於衷。兩孩子在店裡追追打打,把店裡養了四五年的一盆發財樹也打碎了,店員提出賠償,那位媽媽竟然蠻橫無理,罵了人家就拉著孩子揚長而去。
  • 為什麼你的孩子比不過別人?有時候教養比才能更重要
    「家長從小的教育真的會影響一輩子」「雖然贏了比賽,但是輸了人品」有時候人品比才能更重要她的這條微博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孩子在舞臺上表演都是光鮮亮麗的,但是比賽卻在地上亂扔垃圾,這樣習慣的孩子會跟著孩子一輩子就,等長大後,他們習慣性在任何場合都會亂扔垃圾,真的讓人擔憂啊。
  • 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品德教育,5種方法培養好習慣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除了學校的教育引導作用外,家庭的配合更是關鍵。父母平日裡的舉止言談,待人接物和對待孩子的言傳身教及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在孩子的心裡形成了一種模式、一種標準、一種方向。良好的品格將決定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品德問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讓孩子糾正做人的壞習慣,形成做人的美德,孩子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你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是在幼兒園。」
  • 孩子性格問題源於父母教養方式
    家庭教養方式是在家庭生活中以親子關係為中心,以培養身心健康和合格社會成員為目標的最主要的活動,它在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倘若孩子極小時形成的壞習慣沒有及時採取果斷措施加以糾正,由此產生的對其心理發展不利的個性特徵將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 培養孩子的美好品德至關重要,關係孩子的一生,父母要重視
    我們都知道,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一個國家的未來與這個國家對下一代的教育息息相關。「先成人,再成才」是大家都認同的教育觀點,作為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永遠是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出生後,父母的言傳身教都會對他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 成績差並不代表沒出息,做好這3點,成績不好的孩子一樣能有作為
    文丨晴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自古以來,成績似乎一直是每位父母的核心關注點,大多數父母都會唯分數論,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閃光點。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父母抱怨孩子成績不好,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以後就沒有出息,以後只能幹苦力活。
  • 想讓孩子學會做人,培養孩子的情商很重要,父母要做好三點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怎樣在孩子的生活習慣中養成呢?作為父母,我們是否經常阻礙孩子情商的發展呢?導致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團結,變得更加自私,不允許自己的東西被分享,強行拿別人的東西等等。在孩子未來成長過程中,他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會很弱,不知道如何去融入到各種環境中去。在孩子這方面,我們應該讓孩子多去了解自己身邊的朋友,多去接觸一些比自己年齡更大的朋友,讓孩子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而我們不能看到調皮的孩子的缺點。
  • 智慧父母8|"過度教養"的父母會讓孩子更焦慮,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你是否過度捲入了孩子的生活,該如何與孩子正確的相處呢? 今天和你分享的這本《生活中的心理學》將為你解答。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小說《平民之宴》裡描寫了一種怪獸,怪獸家長是指那些為孩子成績抓狂的家長,他們有些曾經堅信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然而,當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功課跟不上,考試墊底兒,他們關於教育的自信瞬間垮塌了。
  • 家庭的教養看孩子,媽媽帶孩子等車獲贊,好的教養從不缺讚賞
    孩子的教育與性格培養是每位家長都關注的話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正向引導,這樣才更有可能培養出一個正直,有教養,有素質的孩子。這種優秀的品德是最珍貴的財富,是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希望每一位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不要忘記對孩子性格和品格的塑造,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 培養有教養的孩子,父母請經常跟孩子說這幾句話,不是客氣是尊重
    說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就是最高級別的炫富。略略對於這句話是深信不疑的!什麼是教養,言行舉止中無時不刻都透露著素質和修養。這不是兩三天就能達到的,是需要長期的培養。都說培養一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那麼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也需要父母耐心的堅持做到言傳身教。如何做到正確的言傳身教?
  •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學校成績,而是這四個字!
    不可否認的是,好的學習成績,的確能讓孩子進入比較好的學校,好學校的文憑能讓孩子未來求職時,有一個比較高的起點。 對孩子來說能夠在起跑線發力固然很好,但人生馬拉松的跑道上,更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品格和能力。
  • 父母希望孩子認識到守信是優良品德,就應當做到這些:
    家長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誠實守信的人,因為信用即是一個人的名片,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成功與否的重要衡量標準。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守信用, 那麼就要說到做到。 很多家長時常失信於孩子,甚裡形成習慣,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 比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教養,教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才是最大的美德
    為此,我們注重孩子的學業,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竭盡全力,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尋找各種方法和途徑去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偏失,忘記了對他們最該教育的一點:對孩子個人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