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世界一流計算機學院,老師們還想這麼做

2021-01-10 澎湃新聞

全文共3425個字,閱讀約需9分鐘

11月21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計算機與控制學院(以下簡稱「計算機學院」)2018年教學研討會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舉辦。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新形勢下建設世界一流學院的目標與任務」。計算機學院副院長、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陳熙霖教授,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黃慶明教授,國科大本科部部長燕敦驗教授,國科大教務部副部長李春楠,計算機學院各教研室成員參加了會議。會議還邀請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張小平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理工事業部副主任張龍等專家學者做主題報告。會議由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劉衛強老師主持。

劉衛強書記主持教學研討會

會議分為主題報告和教學研討兩個部分。

上午9點,會議準時開始。陳熙霖副院長首先代表計算機學院歡迎了來自各個研究所的教師代表,介紹了會議的背景及重要意義,並就會議安排做了說明。

國科大計算機學院的前身是中科院研究生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部,成立於1978年。2001年重組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2年更名為現在的計算機與控制學院,如今已走過40年的歲月。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計算機學院承擔了本科計算機專業的培養任務。2018年,國科大首屆290名本科生畢業,其中計算機專業本科生61名。

陳熙霖致辭

國科大本科部部長燕敦驗在報告中簡要介紹了本科教學培養的情況。「2018年畢業的290名國科大本科生中,已有247人選擇繼續攻讀碩士或者直接攻讀博士進行深造,深造率達到85.1%,這項數據達到了國內高校的領先水平。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中,有88人赴境外或香港高校學習,其中有23名同學被國際排名前20的頂尖大學錄取。還有155人選擇繼續留在中科院系統內深造學習,其餘4人分別前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湖大學讀研。」燕敦驗部長介紹到,「從這些數據上來看,國科大的本科教學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2017年教育部給我們的保研指標是18.5%,今年升至30%左右。第二屆本科生深造率有望超過90%。」

本科部部長燕敦驗介紹本科教育情況

燕敦驗感謝計算機學院在本科教學培養中做出的努力和貢獻,也對計算機專業領域的教學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計算機學院能夠和本科部一道,繼續努力不鬆懈,建立起一套基礎牢靠、銜接緊密的課程體系。

黃慶明副院長圍繞計算機學院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學現狀,全面梳理了2017-2018學年計算機學院教學工作。目前,計算機學院有三個教研室,分別為計算機系統結構教研室、計算機應用技術教研室、計算機軟體與理論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分別為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徐志偉研究員和陳熙霖研究員,以及中科院軟體研究所的張健研究員,充分體現了科教融合的優勢。

據統計,計算機學院現有專職教師近170位,其中院士1人、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10人、萬人計劃入選者6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8人,此外擁有分布在各培養單位的國科大研究生導師近千位。2017-2018學年,計算機學院共開設專業核心課9門,專業普及課25門,專業研討課15門,公共選修課6門。課程設置及授課內容覆蓋了計算機與控制學院的全部專業,其中《計算機算法設計與分析》、《高級人工智慧》、《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作業系統高級教程》、《圖像處理與分析》、《網絡數據挖掘》、《C++程序設計》等課程選課人數超過200,一度成為全校最火爆的課程。

隨後,黃慶明重點談到本科生教學及培養工作。計算機學院針對本科生教學制定了具有「高平臺、重基礎、重實踐、國際化」的課程體系方案。據悉,國科大計算機專業共有38名2014級本科生、23名2015級本科生赴境外公派交流學習,訪學高校包括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學府。

黃慶明副院長做2017-2018學年教學工作總結

2018年,國科大共授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學士學位62人,其中有1人為雙學位學生。順利畢業的61位計算機專業本科生中88.5%選擇了繼續深造。計算機學院的教學培養保障了國科大首屆本科生的培養任務的順利完成。計算機與時代的飛速發展緊密相連,與各學科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要緊跟教學和研究的風向,跟進最前沿的學科教研工作,努力把之後的計算機專業本科生也培養得越來越好。」黃慶明副院長滿懷信心地說道。

國科大教務部副部長李春楠介紹了國科大研究生教學相關情況。2017-2018學年,學校為集中教學階段研究生共開設1966門研究生課程,同比2016-2017學年多開設154門課。而計算機學院作為由中科院計算所承辦,軟體所、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瀋陽自動化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都計算機所等京內外研究所共同建設的「科教融合學院」,2017-2018學年共開設課程68門次。「隨著科教融合的不斷推進,無論學生來自哪個研究所,都有機會聽到其他研究所高水平科研和教學隊伍的課程,我們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和充足的學習機會。」這充分體現了國科大「科教融合、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利用科教融合平臺,遴選中國科學院最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提供給研究生和本科生,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

教務部副部長李春楠介紹研究生教育情況

之後,李春楠對學校相關教學文件做了進一步的詳細解讀,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指導意見》《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課程授課教師遴選的指導意見》《中國科學院大學授課團隊中助教崗位工作規則》等。他同時希望各院系梳理現有課程體系,充分考慮本碩博課程的銜接,並進一步精選授課師資團隊,注重培養年輕教師。

會議還特別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張小平教授為大家分享本科生教學經驗。張小平教授2000年在清華任教,相繼講授《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網絡》《離散數學》《計算科學與生涯規劃》等課程,曾獲「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分享了多年來從事教學和學生工作的三個理念:「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程」「學生的成長不僅是傳授知識」。他說,「課堂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這裡指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科知識,還有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課堂是主戰場,作為老師,我們要追求將知識講解得精益求精,同時還要注意思維方式的培養。」他用課堂實例與大家分享了「無論是哪門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都應不斷給學生灌注勇氣、信心和堅韌的品質。」在給學生講授哈夫曼樹和哈夫曼編碼的時候,他會用「哈夫曼的工作就起源於一門課的課程作業」來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只要有信心和勇氣就能做出成就;他用「溫瑟夫碩士畢業後埋頭苦幹5年,最終實現了計算機通信改變世界」的故事講述網際網路的誕生。他用生動的故事貫穿於課堂,啟迪學生、鼓勵學生勇於開拓創新,敢於挑戰,同時還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

研討會現場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魂。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一個國家的國民形象,一個國家的精神品質都是靠教育來鐫刻的。所以我們作為老師,要心懷敬畏,樂於奉獻,把每一個學生都當做國家的未來去對待、去教育。」張小平最後說道。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李曉維教授在會上分享了研究生教學培養工作的體會。李曉維1991年獲得國科大博士學位,1993年任北京大學副教授,現為國科大崗位教授。他從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經歷談起,分享了三點體會:教育思想傳承是終身的,研究生培養不限於學位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個「轉基因」的過程,老師要為每位學生定製培養方案;師生是一場緣分,要珍惜彼此的情感。

國科大崗位教授李曉維分享研究生培養經驗

本次大會還邀請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理工事業部副主任張龍與大家進行了一場一流課程與教材建設的探討。教育與教材發展的新形勢、新一代人工智慧課程什麼樣……他用實例讓與會老師們了解了數字教學資源的發展,為老師們日後開展在線課程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當天下午,各教研室還針對學生課程設置、培養情況、學科特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陳熙霖副院長希望各教研室加強溝通,將計算機領域程序設計、作業系統、體系結構等共通的知識點串起來並在每門課中反覆強調。在布置作業時,每個學生都應有明確的作業任務,而不是直接將作業交給「團隊」,避免出現學生中「抱大腿」現象。研討中,老師們還提出應綜合引導學生興趣,讓學生不僅關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社會熱點領域,還應注重傳統算法以及與計算機交叉的其他學科的研究和學習。

黃慶明在總結髮言中指出,國科大的研究生教育相對成熟,而本科生培養雖然時間不長,但在大家的辛苦付出之下,也已基本步入正軌。接下來還需要大家再接再厲,教學研討會的定期舉辦,也會為老師們提供更多交流切磋的機會。希望計算機學院能在今後的教學中,著眼於未來邁出堅定步伐,為國科大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貢獻堅實的力量。

研討會後大合影

上周推薦閱讀

看官可有什麼想與國曉薇分享的?

投個稿告訴我吧~

投稿郵箱:wechat@ucas.ac.cn

圖:肖佳偉、張少真、劉嬡儒、李玉軒

文:劉翼豪、張少真

美編:賈力揚

責任編輯:田慧娟

為計算機學院教學研討的「乾貨」

相關焦點

  • 建設一流本科計算機類專業 培養一流計算機類專業人才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級教學名師、CCF傑出教育獎獲得者、北京工業大學教授蔣宗禮教授,以"建設一流專業,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計算機類專業人才"為主題做了主旨報告。他提出,一流專業的根本是培養一流的學生,我們必須構建一個良好的人才成長的生態環境。這要求高校在師資隊伍、學科基礎、先進的育人理念等方面要具有優勢。
  •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四川大學16個學院準備這麼幹!
    提出的在「十四五」期間「穩居國內高校第一方陣」「更加接近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目標。商學院黨委書記李曉峰表示,認真做好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和「雙一流」建設一期驗收各項工作;著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辦特色鮮明的川大商科教育。
  • 一流課程建設分論壇:以教學改革為本 計算機類公共課向一流邁進
    另外,華為、阿里雲、Unity、百度、頭歌(EduCoder)、360政企安全為大會論壇的共同主辦單位。19日下午,"一流課程建設"分論壇舉辦,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的專家參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桂小林教授任分論壇主席,王志強教授和滕桂法教授擔任主持人。
  • 人物專訪|電子科大申恆濤院長:建設一流計算機強院,我們靠這個
    2020年電子科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雲峰會圓滿落幕,未名人才採訪到院長申恆濤教授,深入地聊了聊他對於海外學者回國、世界一流學院和雙一流學科建設的一些想法。「我們對傑出人才的渴求永無止境!」申恆濤:雖然近年來我們的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但對標國內外一流強院,我們的傑出人才規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1)在人才結構方面,目前在大、智、移、雲和網安方面的國家級人才還遠遠不夠;未來如果想在這些領域引領世界潮流,還需要更多的「大師級」人才。
  • 院長③ | 軟體學院:以課程建設推進一流專業建設
    一院一亮點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9年,軟體工程專業成功入選首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是學院長期重視本科教學、持續進行專業建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學院以國家「雙萬計劃」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完善支持措施,不斷夯實基礎、改善教學條件;以一流專業標準為參照,強化專業特色,持續提升專業內涵和建設水平;以專業認證促進專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全面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 中國美院:首要任務是建設東方學為特徵的世界一流美術學學科
    中國美院:首要任務是建設東方學為特徵的世界一流美術學學科 最近,關於哪些學校、學科將入圍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人們十分關注。昨天早上,教育部「雙一流」名單終於公布。
  • 湖南確定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雙一流」學校建設項目名單(本科院校)一、「雙一流」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湖南師範大學二、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湘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
  • 建設一流專業,打造一流課程布局:新聞學系召開一流課程建設研討會
    2019年11月30日下午兩點半,在傳播學院教學副院長肖洋的召集和主持下,新聞學系教師在傳播學院211會議室召開了一流課程建設專題研討會。會議持續一個半小時。新聞學系主任陳紅梅介紹了一流專業建設和各類型一流課程的要求情況,新聞系老師們就「建設一流專業、申報一流課程」展開討論,副院長肖洋根據相關學校政策和課程要求進行解釋和建議。學院實驗室主任徐正則出席會議。
  • 建設面向未來的世界一流法學學科
    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必須要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養機制、世界一流的師資團隊,產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產生世界一流的學術影響力,培養出世界一流的畢業生。基於此,人大法學學科建設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分別設定為:到2020年,要能夠吸引世界頂尖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到法學院任教,要具備世界一流的回應中國問題的能力、世界一流的回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對法治挑戰的能力,要培養出競爭世界一流實務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到2035年,要能夠匯聚世界一流人才,要具備設定世界性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出具有世界一流教職競爭力的畢業生。
  • 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為此,沙特政府在國家及機構層面實施了一系列戰略規劃與措施,發展世俗高等教育,促進大學國際化,提升國內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與開放程度;開發研究型學術文化,促使沙特大學從教學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轉變;鼓勵科學技術創新,將若干所研究型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教學研究與提供社區服務的機構;以國際標準建設本國高等學校,形成一流的高校體系。1.
  •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批2019年度省級一流...
    近日,陝西省教育廳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名單,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成功獲批。延大創新學院計算機學院簡介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是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設立較早的二級學院之一,前身為理工系,2017年12月14日正式更名為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簡稱「計算機學院」。
  • 學科交叉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途徑
    內容提要:在「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是其基礎和核心,而學科交叉是建設一流學科的重要途徑。學科交叉是科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具體學科選擇過程中,高校必須立足本校的主體學科和優勢學科,並滿足大項目研究和學科平臺建設的需要。為了更好地推動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高校要為學科交叉創設良好的環境。
  • 經濟與管理學院召開關於「財務管理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推動會
    經管學院積極響應學校推進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重點工作,於2020年7月13日下午在河西校區召開了財務管理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推動會。學院黨委書記李文福、院長華欣、紀委書記許玉龍同志、教學副院長包紅霞和財務管理專業全體教師3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華欣主持。
  •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
    每一門課的背後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們轉換身份跳出原有框架,不斷完善自己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式。楊婷婷老師在《檢測技術原理》課上通過「美國塔科瑪峽谷橋」坍塌事件中馮卡門的質疑精神培養學生們的批判思維;李元誠老師在《密碼學》中以解決「卡脖子」工程科研攻關主題引發學生的責任之思;閆江毓老師在《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裡用「八卦」的哲學內涵深化了「二進位」的原理學習……在一次次專業課中實現一次次價值引領,老師們沒有刻意向學生灌輸價值觀,學生卻能在一門門工科課程裡用科學思維完成一次次思政課的論證
  • 深圳再建一所國際一流學院,劍指世界一流
    隨著國際設計學院項目的動工,意味著「創意之都」即將迎來國際一流的設計學院。國際性」為特色,不僅具有地域特點,還融入合作方各自的文化氛圍。的一流國際設計學院,為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可持續增量,為深圳加速設計產業發展、建設「設計之都」提供有力支撐,為中瑞兩國教育合作再上新臺階作出重要貢獻。
  • 計算機專業研,學校選擇?雙一流院校哪個好考些?
    本期,小編將為大家帶來我國「雙一流」高校中開設計算機專業的大學名單,並從三個維度分別介紹「雙一流」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排名情況,相關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多多參考喲~ 一、計算機專業雙一流高校名單 (注意:為方便篩選,本文計算機專業僅針對「計算機技術與科學」專業。)
  • 培養海軍國防生的幾所大學,部分專業進入建設世界一流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校是國家「一五計劃」唯一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首批211工程、985平臺院校,56所研究生院之一,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由國防科工委、海軍、教育部、黑龍江省四方重點共建。
  • 想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就需要引用「鯰魚效應」
    8月18日,召開了會議,並且通過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這個方案提出了要推動建設一批非常高水平的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從而提升我國的高等教育實力,體現我國在世界上的教育綜合實力,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精英,產出一流的成果。
  • 全國最好的重點大學名單:137所世界雙一流高校名單及建設學科
    鑑於985工程和211工程已成為歷史,而如今雙一流成為評判一所高校的標準。對於填報高考志願的學子們,雙一流高校或成為他們的首選。本文羅列了137所世界雙一流高校名單及對應的建設學科,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 以「新工科」建設為依託,電子科大成都學院積極深化課程建設和人才...
    在此背景下,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緊抓「新工科」建設與改革的契機,成立了教學改革教師團隊,積極探索「新工科」建設下的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新模式。為深化「新工科」建設下的教學改革,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成立了很多教學團隊,「CDIO」教師團隊便是其中之一。該團隊在成立之初,便代表學校被「外派」去參加2017--2019年由淡馬錫國際基金會資助的新加坡理工學院國際CDIO 教師培訓項目。當時該項目的參培人員還包括來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華大學、成都東軟學院等高校的共計120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