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課程建設分論壇:以教學改革為本 計算機類公共課向一流邁進

2020-12-25 清華大學出版社

12月19日-20日,以"新變局、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CECC2020)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大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麥思博(MSUP)承辦,清華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協辦。另外,華為、阿里雲、Unity、百度、頭歌(EduCoder)、360政企安全為大會論壇的共同主辦單位。

19日下午,"一流課程建設"分論壇舉辦,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的專家參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桂小林教授任分論壇主席,王志強教授和滕桂法教授擔任主持人。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桂小林教授

本次分論壇以"一流課程建設"為主題,圍繞一流課程建設規範與標準、一流線上課程、一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以及一流線下課程開展專題報告和討論,旨在為關注一流課程建設的高校教師帶來豐富的觀點分享。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何欽銘發表演講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浙江大學求是特聘學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何欽銘教授以"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的30年建設歷程為依託,詳細分析了課程建設的核心要點,以及不同時期的建設特色。對教學內容設計、實踐體系及平臺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思考,同時穿插介紹了一流課程申報的若干要點,如申報內容提煉、課堂教學設計撰寫、10分鐘說課視頻製作等。何欽銘教授表示,一個課程如何可持續發展,他覺得是非常關鍵的。有三個要素能支持課程很好地發展,第一要有很好的團隊;第二是有很好的平臺;第三是教材建設。

哈爾濱工業大學二級教授戰德臣發表演講

哈爾濱工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學部教學委員會主任,學校MOOC推進工作辦公室主任戰德臣教授認為,目前計算機類公共課已經成為支撐"新工科"專業的一類重要課程,計算機類公共課尚亟需提升課程內涵,改變教學模式,向一流課程邁進。戰德臣教授結合計算機類公共課以及本人的課程建設經驗,詳細介紹了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的定義、標準和模式,以及如何迎評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戰德臣教授表示,教師要注意利用平臺積累課程的數據,線上線下的混合式課程更注重10分鐘說課視頻,這並不是讓教師拿PPT講一遍,而是在講每一個理念的時候要把相應的素材展現出來,所以課程建設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教學成果是需要積累的,沒有積累難以有很好的展示成果;在此過程中,要注重思考課程設計,研究如何教、如何考,從數字資源建設到MOOC資源建設,這樣才能研究如何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院董榮勝教授發表演講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院的董榮勝教授以本人主持的"計算機科學導論"混合式翻轉課程為例,基於大量可操作的案例,將Bloom分類法與國家一流課程的建設及評估綁定在一起,詳細介紹了Bloom分類法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及即將推出的美國CC2020報告中的重要作用。董榮勝教授的報告探討了引入Bloom分類法後應如何進行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國家一流課程的設計、實施與評估。董榮勝教授認為,引入Bloom分類法,採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聚焦複雜問題,是實現人才培養質量"變軌超車",使課程達到最高境界的一條有效途徑。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兼理工學科建設處處長、明理書院院長杜小勇教授發表演講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於2019年起組織開展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並於2020年10月發布公示了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至此,教學改革刻不容緩。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校長助理兼理工學科建設處處長、明理書院院長杜小勇教授以中國人民大學"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金課建設為主線,分享了其教學團隊過去數年的教學改革實踐的過程與體會,包括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體系及平臺建設、考核方法改革等。杜小勇教授表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符合我國教學模式改革的發展方向,只要方向選擇對了,就不怕遙遠。

相關焦點

  • 建設一流本科計算機類專業 培養一流計算機類專業人才
    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論壇 建設一流本科計算機類專業 培養一流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另外,華為、阿里雲、Unity、百度、頭歌(EduCoder)、360政企安全為大會論壇的共同主辦單位。 19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協辦的 "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分論壇吸引了國內眾多高校的教師參加。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級教學名師、北京工業大學蔣宗禮教授擔任論壇主席。
  •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一流課程建設教學論壇暨廣西本科高校英語類教指委2020年會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18—19日,「新文科建設背景下一流課程建設教學論壇暨廣西本科高校英語類教學指導委員會2020年會」在桂林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暨年會由廣西本科高校英語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協辦,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承辦,來自35所廣西高校的180餘位外國語學院院長及教師參會研討,同時,貴州省多所高校外語教師在線聆聽講座,借鑑經驗。
  • 網際網路體系結構與網絡空間安全課程建設分論壇,推進課程建設
    大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麥思博(MSUP)承辦,清華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協辦。
  • 成都體育學院:全面推動一流課程建設 深化混合式教學改革
    據了解,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成都體育學院以「百門金課」建設計劃為重要抓手,以混合式教學改革為切入點,深入推動一流課程建設與教育教學改革。為總結2020年一流課程建設與混合式教學改革經驗,該校於1月13日上午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了2020年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總結會,學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教學單位負責人、分管教學院系負責人、教研室負責人參會。會議由教務處/招生處處長李林主持。
  • 以本為本 爭創一流——商學院一流本科課程候選課程遴選和教改...
    商學院堅持以本為本,堅持教學改革創新,始終將本科課程建設放在學院課程建設的首要位置,致力於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為建設融合型商學院探索一條創新發展道路。在2020年北京市教改課題申請、中國政法大學一流本科課程評定中,我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 院長③ | 軟體學院:以課程建設推進一流專業建設
    學院以國家「雙萬計劃」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完善支持措施,不斷夯實基礎、改善教學條件;以一流專業標準為參照,強化專業特色,持續提升專業內涵和建設水平;以專業認證促進專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全面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 一流課程建設:課程目標如何寫?
    1956年,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教授提出了一種教育目標分類系統,它將人類認知與學習發展分為了六類,這六類學習自「低階」到「高階」依次是:記住、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其中「記住」和「理解」稱為「低階學習」,其餘四種稱為「高階學習」。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有一篇文章(龔建閩,蕭蓓蕾. 課程大綱制訂.
  • 向世界一流邁進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急需各方面建設人才之時,哲學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全國高校與科研機構培養了大批教學研究人才,堪稱當代中國哲學教學與研究的「工作母機」。在過去的一年中,哲學院舉辦了多場學術活動,既有「首屆羅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頒獎大會」上百餘位高校師生圍繞元倫理學、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規範倫理學和應用倫理學的有關問題展開研討;又有以陳先達教授新著《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發布為契機的高端學術論壇,引領和激勵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為了共同的目標與哲學使命而努力;還有匯集了多國專家學者的世界第五屆「未來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哲學思考」國際論壇
  • 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坐標交出「雙一流」建設合格答卷
    明晰辦學定位,把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著力點北京工業大學創建於1960年,回顧60年的辦學歷程,歷代北工大人在創業中起步、在勤勉中發展、在創新中跨越,推動學校實現了由單科性大學向多科性大學、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由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的三次重要轉變。2017年9月,學校正式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 我校再添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目前,本課程已被作成典型課例在我校推廣,其教學改革成果先後獲得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微課)一、二等獎,首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優秀作品獎。今後五年,該課程將加強與兄弟院校、省市物流行業協會等合作,建立「開放式建設、共享式教學」的新型教學共同體模式,進一步擴大課程影響力。
  • 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風雨九十載 水木湛清華)
    Untitled Document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風雨九十載 水木湛清華)(人民日報 2001年04月24日)   繼承傳統 愛國奉獻   在90年的歷史中,清華在教育、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都曾為祖國為人民作出過許多貢獻,最令清華人驕傲的是遍布各地的10餘萬名清華校友,他們在國家的各個建設崗位上乃至在國際上得到認可和讚譽,這是清華為祖國作出的最大貢獻。
  • 成都體育學院召開在線教學總結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推進會
    教務處/招生處李林處長對本學期在線教學情況進行了總結、交流了一流課程建設基本情況、成效及建議,部署了下學期開展混合式課程教學的相關工作。潘小非對各院系暑期以及下學期開學前各項工作做了安排與部署,分別從課程思政、在線教學、金專金課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各院繫結合「體育+」、「+體育」的專業發展思路,與學校發展目標相適應,進一步加強一流專業建設,推動新醫科、新文科建設;加強五類「金課」課程建設,部署與落實具體的建設任務,為接下來全面推動、分類開展混合式教學奠定基礎。
  • 第三屆全國醫學「雙一流」建設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10日,第三屆全國醫學「雙一流」建設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由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主辦,北京大學醫學部承辦。大會得到廣大醫學院校的積極參與,來自全國55所醫學院校的200餘名代表參加論壇。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教育部詳解
    這類課程強調改革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增加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深入開展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煥發課堂生機活力。第三類是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建設一流專業,打造一流課程布局:新聞學系召開一流課程建設研討會
    2019年11月30日下午兩點半,在傳播學院教學副院長肖洋的召集和主持下,新聞學系教師在傳播學院211會議室召開了一流課程建設專題研討會。會議持續一個半小時。新聞學系主任陳紅梅介紹了一流專業建設和各類型一流課程的要求情況,新聞系老師們就「建設一流專業、申報一流課程」展開討論,副院長肖洋根據相關學校政策和課程要求進行解釋和建議。學院實驗室主任徐正則出席會議。
  • 遼寧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 強內涵、重特色、創一流 全面夯實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基礎
    第三,確定加強建設專業群,整合新聞傳播學類和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相關資源,加強建設或調整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表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生物科學等專業,主動停招和撤銷15個專業點,重新定位,整合資源,建設一批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辦學定位的特色專業。
  • 海南3所高校7門課程正式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附教育...
    ,注重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與應用優秀案例的推廣,以「學習革命」推動「質量革命」向縱深發展。這類課程強調改革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增加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深入開展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煥發課堂生機活力。  第三類是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北科經管兩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認定結果,北京科技大學有十二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兩門課程被認定為線上一流課程,三門課程被認定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四門課程被認定為線下一流課程,兩門課程被認定為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一門課程被認定為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青島理工大學:重構本科教學體系,推進一流專業建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歷屆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構本科教學人才培養體系,
  • 黑龍江大學副校長嚴明:堅持以本為本 踐行四個回歸 加快建設一流...
    ,成立課程與學習評價中心等8個教學中心,為「提升計劃」的建設實施做好了準備;三是形成和完善以實現「五個轉變」為核心的學校新時期本科教育指導理念,為「提升計劃」做好了頂層設計上的準備;四是籌備學校新一屆教學指導委員會換屆工作,為「提升計劃」做好了組織保障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