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漢語是全世界最偉大的語言文字(修訂版)

2021-02-28 朱奎和你聊

       按:此文發表以後,在華語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海外的幾乎所有中文網站也做了轉發。

        我寫此文的目的,是為了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同時引發更多人來關注中文,以及重視中文漢字和其他語系的比較研究和應用。

本人在這裡鄭重聲明,我無意貶損全世界任何一種語言文字。

只不過積自己在國外30年之感受,談自己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理解。

中國遼寧出土的古埃及象形文字

我以為,我們要進行中文的閱讀和引導孩子們和成年人閱讀,就需要首先講一講漢語中文的偉大!

我在德國三十年,一點點明白了中國文字的偉大,僅僅漢字,就決定了我們中國這個民族的聰明和了不起,中華民族因為什麼偉大,就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象形文字。

我們的象形文字,每一個字,都有故事,都有含義,都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漢字的字義,漢字的優美,漢字的意境,這是西語字母所不具備的。

甚至一個字,有哲學,有文化,有故事,有歷史,這是西語字母所沒有的。

我們漢字,真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

可是西語呢?

很多人都學過西語,那個人能夠告訴我,西語的那一個字母有故事,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有意義。我們的名字,會成為你的鞭策,因為,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會在你的名字裡有所顯現。

而且,會成為動力,引導你前行。

這就是中文名字的意義所在。

而西文的名字,就是一個符號,沒有任何意義。

而沒有意義,自然沒有能量。

請不要忘記,意義可以轉化成動力,動力可以轉換成能量,而能量又可以產生效益。  

僅僅從名字,我們中國人就不知道創造了多少經濟總量。

而這一點,我們中國人得天獨厚。

為什麼四大發明是我們,因為我們聰明。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西方人為什麼管我們叫China,就是通過瓷器認知的我們,我們河南鄭州商代遺址出土的原始青瓷,距今3500年。

真正嚴格意義上的瓷器,漢唐有瓷說,到今天也有2000年的歷史,而歐洲的瓷器史,源自1709年的德國,才有300多年的歷史。

學學東西方的歷史,我們中國歷史從賈湖文化至今近一萬年的歷史,我們有五大盛世,西方除了傳說中的古希臘。還有什麼?歷史上他們有盛世嗎?

因為我們聰明,還是祖先象形文字的功勞。

我學的是德語,我有一個一百五十平米的玻璃房子,裡面種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植物,我因為叫不出德文的名字,於是請教德國人,我問的多是德國的中老年人,發現很多的中老年人叫不出花兒的名字。

非常奇怪,在中國,幾歲的孩子都知道什麼是君子蘭,什麼是龜背竹。

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告訴我,他們不是學習植物專業的。

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關係,我們學會3000個文字,就可以通過文字的任意組合,通曉一切。

而他們需要終生學習語言,背誦單詞。

德國的一個漢學家告訴我,由於語言文字的關係,他們永遠只會與他們相關的,簡單舉例,一般的法律文件,能夠掌握3千漢字的中國人都可以讀懂,但他們不行,法律文件只有學法律的看得懂,我們則不然.

我們漢字有三美:字形美,字音美,字意美,漢字文化有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

漢字文化是完整的人類文化。

德國人跟我說,中國字是畫兒。

每一個掌握漢字的人,都是這個星球上最獨特、最聰明的人中的一員!

讀懂了漢字,就真正的讀懂了中國文化。

中國人的智慧被漢字呈現的淋漓極致。

良渚文化河圖文字

我們有被西方人奉為天書的易經,我們有神秘莫測的河圖,我們有被西方認可的儒學經典,我們有世界上最為精妙的既可用於軍事,又可用於其他的三十六計。

我們還有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和佛經。

       最近尼泊爾著名學者阿木漢松經過多年研究後,發表長篇論文,得出重大歷史結論:

       釋迦牟尼不是印度人,而是地地道道的華夏中國人。所謂國際學術界的釋迦牟尼是「印度國籍」這一延續了千百年的錯誤說法,不應該再謬傳下去!

       阿木漢松指出尼泊爾人自古以來都屬於華夏民族神農族成員的一部分,和現代印度人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種!

       佛經約成書於公元前500年左右。

       我們的祖先留下來那麼多的造福於華夏人和全世界共同享有的典籍。

       而西方唯一可以和我們媲美的古代典籍,只有聖經。

       聖經成書於何時至今沒有定論,最普及的說法是成書於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400年。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普遍的說法差距這麼大?

中間差為1100年。

       我在這裡為什麼要提佛教與佛經?基督教與聖經?

       因為,現代科學和科學理論的發展,使一直以為西方科學的發展將永遠引領世界,也會一直領先於東方的西方學者和科學家們發現,他們一直引以為榮的西方基督教精神,並不是人類科學發展的終極。

       他們發現,尖端科技發展的天平,從理論上逐漸偏離西方哲學的軌道,整個向傳統的東方哲學,東方文化,包括釋迦牟尼的佛教理論靠攏。

       請諸位閒在的時候,讀一讀量子的普及知識。

       量子力學,量子糾纏,與佛教理論裡的輪迴,因果報應,四大皆空,無一不與量子理論相互印證。   

       東方文化裡的「特異功能」,「穿牆術」,「穿越時空」,「意念搬物」

孫悟空的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在現代科學理論面前,皆有可能。

       而西方基督教沒有這些理論,如果有,西方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會早早拿來加以論證,以顯示西方基督教精神引領世界發展的功能。

       遺憾的是,這些引領世界科學發展的終極聰明,源於中國人。

       為什麼使用漢字的人會更聰明?

中國漢字,不僅是世界上中國祖先給後人留下最多天書典籍的文字,而且也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科學的語言!

下面的問題的結論多是對英語而言,但同時也是對德語而言,因為英語和德語屬於同一個語系,德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英語也屬於日耳曼語族,同是姊妹語,德國的漢學家海爾穆特甚至告訴我,德語是英語的母語。

(1)語言和思考的速度

中國人的思考速度比使用英語和德語的人的思考速度快。

為什麼?

因為中國人的「聲音的種類」比他們多。

聲音的種類是什麼?

為什麼聲音種類越多,思維速度就越快?

通俗的講,聲音的種類,就是能夠發出多少種聲音。

普通話的一個漢字是一個聲音,英文和德語的一個單詞是若干個聲音。

曾有人比較過,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

漢語用了30秒,英語用了45秒。

因此,兩人同時背誦乘法口訣。

30秒的時候,漢語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

而英語使用者肯定想到不了這裡,可能也就是七七四十九。

這就說明了:

聲音種類多的語言的使用者比聲音種類少的語言的使用者思考速度快。

普通話的聲音種類多於英語和德語,所以,中國人的思考速度比使用英語和德語的人快。

舉例:用德語

吃,essen

走,   gehen

晚安, Gute Nacht

跑,   laufen

吃的德語2個發音,

走也是2個發音,

晚安是5個發音,

跑是2個發音

速度快了不止一倍。

相同時間,思考速度快的人,自然能夠思考更多的問題,當然也就更聰明。

而語速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轉換成生產力,試想,我的語速比你的快將近一倍,什麼概念,積累起來,這一生你多爭取了多少時間?

這時間轉換成生產力呢?

大家想一想!

        中國人最聰明的原因就在這兒,這是中華民族的先天優勢。

廣西紅水河文字

(2)語言和閱讀的效率


現在,英語和德語單詞的數量,已經超過百萬了。

驚人而可怕,普通人一輩子也記不完的。

而這些單詞都可以用三千個漢字表達。

每一個新事物的湧現,他們總要創造新的英文或者德文單詞。  

上百萬的英語和德語單詞就是這樣出來的。

你會突然感覺,這太累了。

再想想咱們的漢語,根本不必發明新漢字,僅僅依靠原有的漢字組詞就可以了。

真是感謝和佩服充滿智慧的祖先。

漢字能夠靈活組詞的功能太重要了,它讓我們可以觸類旁通,讓我們的記憶量大大地減少。

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漢語裡:火箭,不就是火推動的箭麼?

計算機,不就是會計算的機器麼?

而西方人,要靠記憶新的單詞,記憶量太大了,累不累哦。

瞧瞧,這就是差距。

關鍵是,他們要終身如此。

 一個美國任教的華裔教授對我說,在美國,不同學科的教授通常看不明白不是自己學科的論文,而中國大學的教授,基本上都可以看的懂其它學科的論文(理科除外)。

 美國的百姓們,德國的老百姓更是如此,我的女兒亦是如此。

 他們常叫不出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稱,即便大學畢業的白領的抽屜裡,也總是要放一本字典,否則不能辦公。    

 而中國的高初中文化,能看任何學科的新潮論文不會是稀奇事。

 所以,目前,中國作出的很多成就,開始總是被發達國家認為不可能,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其中漢語的高效化的作用。

現在中國的學生,可以琅琅上口地讀2000年前的楚國詩人屈原的楚辭。

這種文字的穩定性,是智慧傳承的基礎。

有了這種穩定的文字,才能讀懂自己遠祖的文明,才能不斷的繼承和進步。

英語和德語就做不到,因為太不穩定了。

現代人讀莎士比亞的和歌德原著已經困難重重了,更不用說2000年前了。

2000年前他們還沒有文字,古英語從公元450年~1100年、西日爾曼語,德語只有800年的歷史。

我有8本童話故事被翻譯成德文,我女兒讀過以後,認為德國人翻譯的不好,要重新翻譯,在和女兒翻譯的過程中,一個是語彙沒有中文豐富,一個是翻譯完整整厚了一倍。

也就是說:

就是因為語言文字的關係,印刷同樣內容的一本書,西方語言要比漢語浪費多倍的紙張,全世界使用西方語言的人要比使用漢語的人多5倍,按照簡單的因素級連倍乘法,就要多浪費10-20倍以上的木材。

也就是說,他們在製造環境汙染,破壞森林和草地,增加20倍以上的工業廢水方面,他們比我們有貢獻!

就語言的優越性來講,西方人沒有什麼資格對漢語說三道四,在聯合國,連文盲都知道從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最容易找出漢語文本,因為漢語文本是最薄的那一本。

也就是說,相同質量的一本書,一本德語,比中文厚了一倍,朗讀的時間也會加長才可以念完。

也就是說,中國人這一生,僅僅讀同樣的書的閱讀時間就比用英語和德語看書的人節省了一倍的時間,再加上這一天的其他,因為語言的速度,我們節省了多少時間,而所有的時間,都可以轉換成生產力。

中國人因為語言文字語速的關係,半個小時的會議,德國人最少需要增加10分鐘甚至更多時間,才能完成所有議程。

這就是中文的英明,這就是漢字的偉大。

日積月累,節省的時間,可以創造多少財富。

我相信,也有一種預感,再過多少年之後,超負荷的信息一定會把字母文字壓垮,屆時整個世界唯有漢字獨領風騷。

隨著中國的崛起,不知道有沒有人統計一下現在除中國之外,有多少外國人在學漢語,我看一個電視報導,今年的統計,海外有1,2億人在學習中文,我想,再有幾年,這個數字一定會呈爆發式的數字增長。

(3)語言和文明的傳承

英語德語和漢語還有一些特點,是需要說明的。英語德語都是「一維的」和「密碼式的」語言。舉例,一個意思,直的。

不像漢語,複雜,一句話語氣不同,意思不同,一個詞組很多意思,能把人繞裡面。

語言的一維性,導致美國人德國人的思維是直線式(線性)的。

這種直線式思維,對美國人德國人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甚至影響民族性格。做事方式直接,用繪畫喜歡用直線等。

說西方人簡單,其實是語言文字佔很大因素。

中國人複雜,則首先源於漢字複雜,另外則是語言語彙的複雜造成。

西方人他們一生花多少時間學習語言,記背單詞,他們用一生,我們用幾年。

語言的密碼性,導致語言抽象而費解,美國300萬患失讀症的兒童(智力正常)就是受害者。

中國的小孩,只要智力正常的,很少有患失讀症的。因為,漢語是「二維的」(紙面上的最大維數)和「形象的」語言。

語言的二維性,使得中國人的思維是曲線式的。

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畫,不僅容易理解,而且獲取信息的速度比密碼快N倍呢。獲取相同信息,花費的時間更少,當然也就更聰明。(先天優勢)

同樣的場景,美國人和德國人傾向關注中心物體而忽略背景(一維的思維導致的),而中國人關注物體更注重整個場景(二維的思維造就的)。

忽略背景,使得美國人德國人看問題:

深刻卻片面。

看問題片面的人,容易一根筋,使得做事成本過高。

因為簡單缺乏變通,到容易走彎路。(美國人未必意識到了)。

注重場景,使得中國人看問題:

全面且懂得變通。看問題全面且會變通的人,做事自然容易做得好。因為,事情看得透徹,複雜的問題也會變得簡單。這就是中國的2彈1星等奇蹟產生的內在因素。很多在西方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國都變成了現實,這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越性。

改革開放30年,我們為什麼發展這麼快?這是西方人難以置信的。但是我們就是這麼快,就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與西方人有根本的區別。

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通常在三到四千,而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僅有三萬個單詞,他本人能夠全部掌握。

但是,到了邱吉爾時代,他的單詞量依然是三萬個,可是,那個時候的英語已經擁有近百萬個單詞了。

所以,我認為莎士比亞使用英語單詞的熟練程度是後人根本無法達到的。語言學家們對於英語單詞的要求是:

一個受過教育的英語使用者應該掌握五到二十五萬單詞,不但差距範圍很大,如果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莎士比亞和邱吉爾都應該是文盲,至少是沒受過教育的人。

英文和德語世界裡,沒有20000個單詞別想讀報,沒有30000個單詞別想把《時代》周刊讀順。大學畢業10年的職業人士一般都懂80000個單詞。

漢字就不多說了:

國家的掃盲標準是1500字,理工科的大學生一般掌握三四千漢字,搞科研都沒問題的。

至於讀書看報更是小學畢業生都可以做到的。

一句話:做中國人—真的很爽。

想想看,美國人學習了2萬單詞,他能享受的信息還是有限的。

中國人學習三四千漢字,就可以享受幾乎全部信息。學少而知多,投資收益率驚人的高呀。

什麼是智慧?這就是智慧。

英語過去和現在之所以強大,是因為當年日不落帝國在全球各地的殖民而附帶的,這是一種強加的文化,真正的文化不應該有任何侵略性,而是應該潤物細無聲,溫和的改良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所以眼下這場全球化,中國的漢字必定會改良全球的文化基因,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貢獻!

我們這個民族的善於同化,滿族人用兩百多年消滅了自己,元朝統治者如果再在中原待上一百年,同樣消滅自己。

我們的歷史上,曾經那麼強烈地影響了周邊的國家,越南,日本,韓國,以至於很長時間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直到今天,他們的文化裡有多少是來自我們的傳承。

這就是我們文字的力量,我們語言的力量。

(4)象形字的中國字是宇宙基因密碼


         象形字的漢字,是華夏人的DNA,宇宙的基因密碼。

        日月山川,江河湖海,太陽,月亮,星星,天地,宇宙,環球,哪一個字不與大自然緊密關聯。

       從倉頡造字,到甲骨文的發現,再往上追溯,隕石文化(黑皮玉)距今一萬多年歷史,就有了象形文字,紅山文化,距今一萬多年,也有了很成熟的象形文字,良渚文化,距今7千多年,也有了成熟的文字,三星堆文字更是如此象形文字,源遠流長,是目前世界上最最古老的文字。

       是世界上唯一生生不息,存留下來,使用者眾多,充滿神美韻味,哲理意蘊,是上古人類智慧的象徵和結晶,每一個象形文字,都有著無窮魅力和神奇力量。

       細細思量,我們的象形文字,哪一個不與大自然,宇宙,天地君親緊密相連。

      尤其我們的上古文明,不管是隕石文化(黑皮玉),還是紅山文化,還是良渚文化,都有著古老的象形文字,遺存完美的展現了他們的文明,星圖,包括我們未知的星圖,包括我們不解的河圖洛書,和各種各樣的飛行器,包括飛碟,包括外星人,所以說,象形文字是宇宙基因密碼,你破解了他們的象形文字,就破解了星圖,破解了河圖洛書,破解了飛碟和外星人。

         或許這些文字裡會告訴我們:

        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到哪裡去?

楚文化文字

(5)未來會證明漢語的偉大

「有件事,我不明白。你說漢語更優秀,為什麼中國的文學作品卻很難翻譯成英語或者任何一種西語?」

其實,很簡單,中國的文學作品很難翻譯成英語或德語,英語的文學作品卻能翻譯成漢語。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圖書市場充滿了英譯漢和德譯漢的文本,而美國和德國圖書市場鮮見中譯英和中譯德。

這種現象說明:

英語和德語所表達的思想,都能找到對應的漢語表述;而漢語所能表達的思想,不一定能找到對應的德語或英語來表述。是不是這個理?

我以為:

「是的。」

因為和女兒在從中文翻譯成德文,就碰到這樣的問題,中文寫作裡面語言文字的精妙很難找到非常合適的德語來表述。

這種現象說明:

德語和英語能夠表述的思想,只是漢語的一部分。

所以說,德語和英語是有缺憾的。

相比之下,漢語就完美多了:能用更少的字表達更豐富的思想。

我敢說,如果一本英文書被譯成了中文,如果這個英國的作者也會非常好的中文,他讀過中文譯本之後,一定非常感激中文譯者。

因為,中文譯者的中文版,肯定精彩過他的英文版。

很簡單,因為,中文可以選擇的語彙太豐富。

過去,曾經有人非常荒唐的提出,中國要改用英語,這是要讓我們捨棄自己的老祖宗,捨棄我們的聰明,讓我們亡國滅種!

今後,如果再有人提出這麼荒唐的理論,就要開除他的中國籍。

有資料表明:

說漢語比說英語能更多的使用右腦(天才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林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對中國人如何感知漢語聲調的深入研究,證明了在聲音進入耳朵後約200毫秒的早期認知階段,漢語聲調主要靠大腦的右半球來分析處理,就像處理音樂一樣。研究同時提示,說漢語的中國人比說英語的西方人更頻繁地使用右腦,更應重視開發右腦的潛能。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9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右半腦發達的人在知覺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強一些;而且知覺、空間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強一些。在各種動作上相對更敏捷一些。

右腦最重要的貢獻是創造性思維。右腦不拘泥於局部的分析,而是統觀全局,以大膽猜測跳躍式地前進,達到直覺的結論。在有些人身上,直覺思維甚至變成一種先知能力,使他們能預知未來的變化,事先做出重大決策.

在語言方面或者說先天優勢,我們中華民族不落後於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當然,這是我們的祖先太優秀了。

感恩和佩服!

然而現在,很多中國人漠視甚至鄙視自己的文化。

我的看法:

漢語是智慧的語言,充滿文化的語言。

未來的,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語,將是漢語。

最近我聽說,臺灣蔡英文提倡身份證名字用拼音字母,這絕對是腦袋瓜進水。

因為,去漢字化是極其愚蠢的,除非你想讓你的智力退化。    

用字母語言,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簡單膚淺。

在國外三十年,真的為漢語驕傲,感恩我們祖先為我們創造了這麼偉大的文字。

謝謝你們,感恩漢字!感恩中國!

        2018年9月17日再修訂於德國

相關焦點

  • 漢語真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
    全世界最難學的是哪門語言?流傳於中文網絡多年,據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給出了答案——漢語。「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級」之類的段子從 80 後一直傳遞到 00 後,讓來訪的外國人說兩句「過年好」、「恭喜發財」,更是電視節目中永不厭倦的把戲。 在實際教學中,漢語也享有殊榮——據美國外交學院的排行,漢語被劃至最難的第 5 級——母語為英語者至少要學滿2200小時才能達到「精通」水平。 漢語真的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嗎?以訛傳訛的「最難語言」!
  • 漢語真的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嗎
    全世界最難學的是哪門語言?流傳於中文網絡多年,據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給出了答案——漢語。▍標為最簡單的第 1 級語言,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想要「精通」則至多只需 600 小時漢語真的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嗎?
  • 重磅丨為什麼說漢語是全世界最好的語言
    中文不僅僅是文字,它把世間萬物進行了科學的「歸納」、「分類」、「標籤化」,是系統性的文字體系。西方文字,更像是野蠻生長的野草,系統性很弱。       全世界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現已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
  • 漢語中文是最有前途的語言文字!
    自從鴉片戰爭後西學東漸以來,中國人心裡有這樣一種成見:認為漢語遲早要被英語所淘汰。這種觀點以前還只是在文化圈,像魯迅,林語堂,胡適,都主張廢掉漢字,改用拉丁字母;而現在,幾乎全民都認為:漢語不如英語。這其實是第二波漢語優劣大討論。
  • 漢語,人類最偉大的語言
    漢語言文字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語言。漢字,四四方方,看上去結構合理、敦實穩當,讀起來抑揚頓挫、動聽悅耳;書寫方便,橫豎皆宜,上下搭配、左右工整,前後對齊;漢語書法更是別具韻味,如行雲流水、龍飛鳳舞一般。一個漢字是一幅畫,一行漢字是一首詩,一段漢字就是一曲動人的歌。用漢字表達出來的含義寓意準確,書寫的文章妙趣橫生,每個漢字的書法也堪稱是一幅美妙的繪畫。
  • 中文成為世界書面語?英媒:全世界都應該使用漢語寫作
    中文成為世界書面語?英媒:全世界都應該使用漢語寫作!儘管人類發明的語言不下四千多中,但是在當今世界,最流行的語言不超過十種。一種是漢語,使用人數最多;一種是英語,流通範圍最廣;一種是西班牙語,使用人數第二多。
  • 盤點全世界那些以漢字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目前全世界以漢語為母語人口佔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大多數都是亞洲大中華區。其他分布在海外華人社群。不過中國人口眾多,各種方言之間並不能很好互通,不同漢語系的人之間一般人會使用普通話(國語)互通。而中國人只有一種文字,就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漢字。
  • 漢語真的全世界最難學嗎
    文|南戈 全世界最難學的是哪門語言?流傳於中文網絡多年,據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給出了答案——漢語。 ▍標為最簡單的第 1 級語言,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想要「精通」則至多只需 600 小時 漢語真的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嗎?
  • 科學證明:中文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沒有之一
    科學證明:中文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沒有之一為什麼使用漢字的人會更聰明?
  • 最難學的七種語言,漢語果然名列前茅
    歡迎來到文華聊娛樂,今天我們說說語言學上最難的七種語言漢語又稱華語、中文、普通話等,屬漢藏語系,約15億使用者,現中國大陸地區、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新加坡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漢語是分析語,有三到十五種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漢語包含書面語和口語兩部分。
  • 漢語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最難的語言竟然是鄰國的它?
    網絡上一度流傳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漢語被認為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在實際教學中,據美國外交學院的統計,以母語為英語者,至少需要學滿2200個小時,漢語才能達到精通水平。
  • 人類通用語言:漢語的優勢何在?
    文字效率排名:中文100%>阿拉伯文65%>英文47.9%>俄文47.3%>法文46.1%>西班牙文44.6%中文效率最高,是歐洲語系的2倍以上,領先阿拉伯文35%,優勢非常明顯!字數代表閱讀效率,中文閱讀最高效,花同樣的時間能閱讀歐洲語系兩倍的內容。
  • 最喜歡中文的國家:不僅平時聊天用中文,未來漢語將列入學生高考
    眾所周知,近些年,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國際地位越來越高,許多國外人都來中國學習交流,有些老外為了更好融入中國環境,甚至學起了中文。而說到全球最喜歡中國的國家,則非俄羅斯莫屬。即使不來我們國家交流,在本國內也有不少人主動學習中文,不僅平時聊天用到中文,據說,未來更是計劃將漢語列入學生高考。
  • 漢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
    語言文字其實沒有孰優孰劣,都是人類文明的成果。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要妄自菲薄。100年前,全世界都認為漢語是嬰兒語,後來才發現原來漢語是進化過的世界最先進的語言。原來在七千年前,漢語也有羅嗦的後綴和字格,後來我們把那些無用東西都拋棄了。比如用一個「了」字就把已經完成的動作表現出來了。根本不用什麼現在過去完成時那麼羅嗦。
  • 漢語VS英語丨世界最高效的語言:中文領先英文!
    世界上有幾千種語言,到底哪一門語言才是「效率最高」的?我們祖先在創造語言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後代們的風花雪月。彼時,他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生存,更好地生存!當人類的思想膨脹到不得不表達出來的時候,語言就產生了。所以,說白了,語言的本質就是交流工具。
  • 漢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
    100年前,全世界都認為漢語是嬰兒語,後來才發現原來漢語是進化過的世界最先進的語言。
  • 中文和英文,誰會成為未來引領國際社會的語言文字?
    中文和英文,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兩種語言文字。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文字,全世界使用中文的人數,最少也在16億以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人口超過10億,有73個國家作為官方語言。從說英語國家的疆域來說,無疑是第一位的。從說英語國家的經濟來說,也是第一位的。
  • 地圖看世界;世界語言分布圖、漢語是最複雜的語言、英語最簡單
    ——穀梁赤(戰國·魯)《春秋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漢字之美)一,漢語是世界信息量最大的語言。漢語又稱華語、中文、普通話等,屬漢藏語系,約16億使用者,使用人數約佔世界人口的20%;現中國大陸地區、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新加坡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主要流通於中國和新、馬、緬、泰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加、澳、新、日本等國及海外華人社區。
  •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運動界漢語作為通用語言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中國話,漢語將作為通用語言,走出中國,走向全世界。各行各業都開始用漢語溝通,運動界也不例外。
  • 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十種語言 中文在全世界有16%的人使用
    這裡有10種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如果你能學會其中一種語言,你會發現在世界旅行會更簡單!10、德語德語在歐洲國家是最常用的語言之一,在德國被當做母語使用。總的來說,它是世界上六個不同國家的官方語言,估計有1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