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少了鞭炮 多了搶紅包

2020-12-23 光明時政

  編者按:「年味」是遊子的歸心;是全家團圓的歡樂氣氛;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屋內的一股幽香;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葫蘆,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是滿大街掛滿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節日氣氛……

  2018年新春之際,光明網開啟春節特別眾籌,圍繞「年味」主題徵集網友優秀作品。我們將從來稿中選取部分作品予以刊載,以饗讀者。

  作者:趙良武

    大年初一回老家,最大的感受是,今年放鞭炮的少多了。

  故鄉在邢臺市區西邊一個村莊,屬於縣域管理。以往,大年初一早晨出發回老家拜年,剛靠近村莊,就能聽到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騰空而起的「二起腳」。

  今年則大不相同,一直走到老家,也沒見一聲鞭炮響聲,家家戶戶的門口,也沒有了以往的一大片紅紅的炮屑,空氣格外的好。

  這是咋回事?

  聽堂兄介紹,今年禁放鞭炮力度大,警方查得嚴,處罰嚴厲,好多人買不到鞭炮,於是村民就不放鞭炮了。整個村莊,放鞭炮的沒有幾戶。

  這個變化實在令我驚奇。

  有朋友說,不放鞭炮,那就在微信群搶紅包吧,鬧個高興。

  我加入故鄉的群裡發現,有200多位村民,紅包小到一元封10個包,發到群裡,供人搶。初一這天,從早晨到晚上10點,發紅包、搶紅包沒有停止,還真是熱鬧呢。 少了鞭炮 多了搶紅包。

  時代在發展,文明也依然。

[責任編輯:劉洋]

相關焦點

  • 搶紅包之餘也要「放鞭炮」 過好多元化的「創意春節」
    2015年春節假期已經過去,這個假期註定是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春節。在「搶紅包」、「測運勢」等網際網路應用的帶領下,基於互動和分享的新「年味活動」開始大行其道,成了過年的「主菜」之一。
  • 莫讓搶紅包衝淡年味
    莫讓搶紅包衝淡年味 發表時間:2016-01-27   來源:太原文明網   春節將近,年味越來越濃。
  • 從放鞭炮,到看春晚,到搶紅包,我們的除夕夜正在發生著巨變
    在很多年前,我記得,除夕夜最快樂的就是放鞭炮、燃煙花,那個時候電子產品還很少,甚至電燈在鄉下都還沒普及(不小心暴露了年齡),我們基本上就是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來娛樂。但是,那真心是一種快樂,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還有些上癮,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是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老家的。
  • 年味越來越濃 「紅包雨」來了 你準備好開搶了嗎?
    咻咻咻……時間追不上白馬,年味越來越重,而全國上下也染上了搶紅包的消遣。從跨年夜開始,紅包大戰已經在網際網路上飛了好一陣子了,上周百度錢包公布了春節紅包計劃,這意味著2016年春節「紅包大戰」,將不再是阿里和騰訊的「雙雄會」,而是BAT之間的「三國殺」。毫無疑問,網絡紅包將成為今年春節最濃的「年味」元素。
  • 羊年春節的十個「新常態」 網上搶紅包拜財神
    今年春節,不少市民都發現,這個年過得不一樣了,看了幾十年的春晚被搶紅包取代了,鞭炮不響了空氣變好了,年味兒沒變淡而是變得不一樣了,隨著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羊年春節也湧現出不少「新常態」。 手機紅包滿天飛  常態一:紅包滿天飛 搖手機戳屏你搶了多少  「春晚看的我是左耳朵進右耳多出,全在搶紅包了。
  • 寫對聯、掛燈籠、放鞭炮,記憶中的年味漸行漸遠
    在這個「年味」漸失的時代,人們對於春節總有一種歡騰熱鬧中的悵然若失零散的記憶,抹不去的年味,記憶猶新。小時候的年味是寒假,所以天天盼著過年,過年就有新衣服穿、過年就可以放鞭炮『過年就有肉吃……下面我們一起去追尋,回憶,我們心中的年味。
  • 羊年春節十個「新常態」 網上搶紅包拜財神(圖)
    「過個春節,好多年沒聯繫的好友都給我發了微信紅包,一定要找機會出來聚聚。」「朋友圈裡別人家的年飯都上桌了,我看餓了,不去餐館山珍海味,自己的年方自己動手。」今年春節,不少市民都發現,這個年過得不一樣了,看了幾十年的春晚被搶紅包取代了,鞭炮不響了空氣變好了,年味兒沒變淡而是變得不一樣了,隨著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羊年春節也湧現出不少「新常態」。
  • 放鞭炮、拜祖先、拿紅包,新的一年要紅紅火火旺起來
    剛吃過熱噴噴的年夜飯,又與家人一起熬了一夜守歲,春節的年味正濃。正值此時,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放鞭炮、拜祖先、拿紅包這開門三件事千萬不要忘記。而且你知道嗎,這三件事並不只是單純的春節民俗,更隱含著深厚的道教寓意。 第一件事:燃爆竹 「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
  • 搶紅包 新創意改變老習俗
    法制晚報——今日快評是什麼能讓人停下看春晚、發簡訊、打麻將、包餃子、放鞭炮這些春節習慣動作,拿起手機拼命搖?是搶紅包。除夕這一天,搶紅包成了老少鹹宜的快樂遊戲。據微信團隊披露,除夕20點到大年初一零點48分,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110億次,除夕22點34分,搖紅包互動達到峰值,為每分鐘8.1億次,送出微信紅包1.2億個。夜裡12點剛過,阿里巴巴馬雲將近100萬個紅包又扔了出來。當然,這還沒算支付寶的整點紅包、微博的紅包以及各路商家的紅包。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大家自己的紅包: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發紅包、搶紅包。
  • 新年|年味的過去式與進行時
    有關年的記憶藏在每個中國人心底最溫暖的角落,承載著中國人對生活最美好的期待。過年需得有年味兒,而年味卻是既具體又模糊的。有人說,和家人在一起,怎麼過都有年味;有人說,點鞭炮、賞煙花才有年味;有人說不上來,卻覺得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年味真的越來越淡了嗎?還是換了一種形式繼續存在呢?讓我們通過新舊年味的對比一探究竟吧。
  • 年味不在!繼不讓放鞭炮後,又禁止貼春聯?網友:乾脆禁止春節
    2019年馬上要過去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在忙著買車票,趕著回家過春節。作為我國傳統節目,春節總是有著各種歡樂,除了家家戶戶忙著殺豬宰羊,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來歡度一年一度春節。寓意是古人們每逢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熱熱鬧鬧迎新年,貼門神春聯是為了闢邪除災、辭舊迎新的象徵。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讓這個特殊節日變得更加喜慶。然而,如今為何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年味了?相比以往來說,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平時也能吃上大魚大肉,穿新衣服,小孩也缺紅包錢。所以很多有關春節的風俗都被限制或取消了。
  • 解鎖春節搶紅包新姿勢 烏鎮「紅包小鎮」給年味加倍
    2020年1月18日,繼抖音發起 「發財中國年」春節紅包活動之後,緊接著,巨量引擎新春快閃店——「紅包小鎮」在烏鎮西柵景區露天影院正式亮相,給原本濃鬱的年味再次加倍。
  • 記憶中的年味:「小鞭炮」,「豆腐條」
    人們為了讓灶王爺在玉皇面前,多替人間美言,期盼玉皇在新的一年,讓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在二十三日這天,給灶王爺擺上了糖果、果盤,以致甜住灶王爺的嘴!灶王爺上天后,經過一個星期的工作匯報,於年三十,帶著玉帝的旨日,下凡歸位,開始履行灶王爺的職責!
  • 微信紅包先搶和後搶差距居然這麼大!最優的搶紅包法竟然是...
    作為世界上最能吃最能玩的種族,聰明勇敢的中國人發明了非常多的娛樂活動,比如:貼春聯、放鞭炮、看春晚、接財神、吃餃子……以及……早在2014年我就已經開始暗自用打地鼠遊戲練習搶紅包,最終習得一身技藝,指如疾風,勢如閃電,可以掃平所有群的所有紅包,江湖人稱「紅包霹靂手」!
  • 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 新四大年俗來了
    、搶紅包、全家遊「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近日,由錢江晚報發起成立的中國新經濟研究院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被票選為21世紀「新四大年俗」。與之相對的是,舞獅、放鞭炮、殺豬、手寫春聯等逐步淡出我們的生活。
  • 搶紅包、手作花燈,信合•壹號院陪您花樣玩法「鬧」元宵!
    元宵節  雖然春節假期餘額已經不足  但俗話說得好:鬧完元宵才算過完年  迎著越來越暖的春風  信合·壹號院邀您一起歡樂鬧元宵!  喜樂元宵  2月18日、19日信合·壹號院  首屆年俗文化節即將開市  先來一波「喜樂元宵匯  歡騰天中味」特輯  提前感受下活動氛圍  搶紅包  手作燈籠、泥泥狗彩繪DIY  吃糖葫蘆  品思念湯圓  紛呈齊薈萃,精彩搶鮮看
  • 春節營銷大戰「拯救」年味?
    近日,由中國新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年俗發展趨勢報告》顯示,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被票選為21世紀「新四大年俗」。與之相對的是,舞獅、放鞭炮、殺豬、手寫春聯等逐步淡出生活。受疫情影響,全家遊的數據今年迎來大幅度下滑,虛擬世界的「春節遊戲」反而迎來高峰。
  • 春節過年,你是贊成發紙質紅包,還是微信搶紅包?聽專家怎麼說
    春節過年,你是贊成發紙質紅包,還是微信搶紅包?聽專家怎麼說隨著科技越來越發展,許許多多的東西越來越科技化。我們談的是春節過年,你回家給家裡人發紅包是紙質紅包還是微信紅包呢?這是一個最近才流行起來的話題。確實他有著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微信發紅包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感覺,很多小孩子也會認為微信發紅包沒有當年摸到紙質紅包那種開心的感覺,他們認為當初的開心才是真的開心,而如今搶到了幾百塊錢紅包也沒有太開心的感覺,首先是沒有實體。
  • 花千骨手遊新春版明日上線 對對聯搶紅包
    遊戲新版本明日震撼上線,六界早已張燈結彩,各處掛滿紅色的鞭炮,主城中心的聚寶盆,金元寶閃閃發光,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能夠財運亨通,萬事如意。中國風的剪紙操作界面讓人賞心悅目。
  • 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我們究竟丟失了什麼?
    看著當下的紅火,不禁感慨,外國的洋節日這麼的紅火,中國的年味卻越來越淡了。在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年,一過年,可以穿新衣,可以吃好吃的,可以炸麻花,貼對聯可以放鞭炮,可以走親戚,可以領壓歲錢,還可以熬通宵,還可以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看春節晚會。可是現在再也沒有以前的年味兒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