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知車、知路、知人的公交車司機,優秀!

2020-12-20 縱相新聞

編者按:

他或許從未站在聚光燈下,但他有自己的光與熱。 甘於平凡,不甘於平庸,在平凡的崗位,有著不凡的堅持。

他或許沒有彪炳的成績,但他的閃光點也能成為他人的榜樣,或許是堅持不懈的汗水,或許是與人為善的古道熱腸,又或只是單純的正能量。

他,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優秀的普通人」!

愛國情,奮鬥者。今天起,東方網·縱相新聞將推出《優秀的普通人》專欄。記錄那些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讓我們遇見一個最好的他。

東方網·縱相新聞 實習生 伍鍵文 樊致遠 記者 卞英豪

挺拔的黑色制服,雪白的襯衫,鋥亮的皮鞋,清爽的髮型。上海71路公交車司機方進,手握方向盤,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同時注意著前方的路面與後方的乘客。上車、下車,一站,又一站,經歷了一個小時的緊張駕駛,送走了終點站的乘客後,他才鬆了一口氣,停車,交接班,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駕輕就熟。

這是上海71路公交車的日常,幾乎每天,駕駛1號車的方進都會在這樣的流程中開始並結束忙碌的工作。「工作很辛苦」他總是笑著談起自己的工作。18年的公交生涯,他依然鮮衣怒馬勝似少年,用熱情與嚴謹面對著每一天的工作,他,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公交司機方進。

1.從部隊到公交,從售票員到司機

從小到大,方進似乎與方向盤有著不解之緣。小時候,他總是喜歡趴在杆子上看公交車司機開車。「那時公交車人特別多,有時甚至要把小孩從窗戶裡推進去。」方進的童年裡充滿了公交車的回憶。「不過,我從來沒想到會當一名公交車司機。」

2001年,20歲的方進轉業來到公交公司。「公交行業有個規矩,每個人都要從售票員開始做起。」單位裡的領導、同事建議他去學車,以後可以當個駕駛員。就這樣,方進第一次握上了方向盤,然而,這一握就再沒放下過。

不過,駕駛公交車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最初,方進駕駛的是721路公交車。這是一輛柴油車。「那時候的車沒有空調,發動機在車子前面,開起車像蒸桑拿,滿身是汗!」方進介紹,「身上捂得都是溼疹,隔三差五要去一趟醫院。醫生都說這是司機的職業病。」

2.特技表演?坐下,基本操作

如今,上海公交的硬體設施大有進步。方進也開上了上海最時髦的公交車——71路中運量公交車。71路有自己專屬的車道、車站、信號燈,車頂接著電線,讓人不由得回憶起舊上海的風情。

不過,充滿老風情的71路還是一條年輕的線路,2017年才正式開通。「老司機」方進面對這「新線路」也是相當謹慎。對他而言,這條線路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難!

71路公交有兩節車廂,三扇門,全車長達18米,又連接著電線,拐彎時比普通公交要難上許多,「我剛開始都不知道怎麼轉彎」,方進介紹,由於車身長,71路的司機需要格外謹慎,「不像一般的小車,我們必須看天看地,還要看周圍人。」方進表示,有些路段還要定時踩一下絕緣杆,否則容易「翹辮子」(註:意為電線掉了下來。)

「這個車子,最難的就是靠站」。這同樣源於71路的「高標準」。由於71路有專門的站臺,司機停車時必須準確地對準三扇門。另外,停車時車身距離站臺必須保持一拳左右的距離,以方便行人上下車。有的站臺是弧形的,方進依然會把車身凹出一個弧線,一拳距離分毫不差。整個過程全靠手動,如繡花針一般精細。

3.「三知」

「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不容易了。」從業十八年來,方進時刻銘記著父親的這句話。而在方進看來,優秀的公交車司機要有『三知』:知車、知路、知人。

所謂知車,像方進這樣的「老司機」對每一輛開過的車子都需要「知根知底」,任何一點故障,哪怕是手感上的變細微化,都得明明白白。「我對車子已經有感情了」,每天上下班,方進都要清理車子上的垃圾,再對車子保養一番。

曾有乘客反映,電車啟動時太衝,容易不舒服。「其實電車不衝,衝不衝全看司機。因為電車加速快,啟動時司機腳頭要輕,才不會有衝的感覺。」啟動時的腳頭要有多重?如何調試才能省油?這些細小的問題,方進心中一清二楚。

所謂「知路」,即對沿線的路段特別熟悉。對方進而言,需要熟悉的還不止是路況,有時他也難以回答一些罕見的問題。例如,曾有乘客問方進,「71路沿線的房價多高。」方進只能尷尬地對著那位乘客笑了笑。

雖說有些戲謔,但方進時常反思:「這提醒了我需要準備得更多、更充足,才能讓乘客有更好的體驗。」隨後,他搜尋相關資料,反覆練習,將沿線的地標和景點牢牢記住。

所謂知人,對於上海的路況而言,「路怒症」是每個駕駛員都要克服的挑戰。「當堵車情況特別嚴重時,有些乘客會變得急躁,容易影響駕駛員的心態。」這個時候,方進也會適當地調節情緒,安撫乘客。

「知人」更是懂乘客的需要。「公交行業是城市的一張名片,而服務工作則是行業的重中之重。」為了讓乘客坐得穩,坐得舒服,方進經常會自己坐上71路公交,專挑最難受的位置,體會乘客真實的乘客體驗,從中吸取經驗。

4.意想不到的小驚喜

「工作就像一面鏡子,當乘客覺得你的服務周到是,他們會回以一笑。」方進自豪地說:「這是對我的一份肯定,讓人整天精神滿滿。」方進的工作收穫眾多,不僅得許多乘客的認可,而且還獲得了不少感動、小驚喜。

例如,曾有一名浙江來的乘客,因為覺得方進的服務好,在休息室留下兩箱餈粑,其中一箱特意留給方進。還有位經常到國外出差的阿姨,專門捎來國外巧克力,悄悄塞到方進的駕駛室裡;又比如,一對夫妻覺得方進的服務到位,還將女兒結婚的喜糖和一條煙放到71路的調度室。

而最讓方進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阿姨的到訪。「當時的那一幕,我真的忘不了。」當天,方進是黨日活動的宣講員,在分享結束的時候,一位阿姨突然走到臺上,深情地握著他的手,熱淚盈眶地說謝謝。

事後,方進從阿姨口中得知,她的愛人何先生(化名)是腦癱患者,生活難以自理。所以,每一次的上下車都是對駕駛員和乘務員的挑戰和考驗。方進和他的搭檔不僅每次都會將他安置好,還貼心地照顧他。

面對來自同事、乘客,乃至陌生人的稱讚,方進擺了擺手,說:「我們做得還不夠。」 他沒有因此驕傲自滿,始終保持不亢不卑。方進深諳一個道理: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能讓乘客銘記於心中。這個道理,已經陪伴了他十八個年頭,而未來也會繼續。

5.身後的一家人

十八年的公交生涯中,方進憑著自身過硬的實力和優秀的服務,得到各方的認可。在2018年,方進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擁有者。他坦言,工作上的成就離不開家人的支持。「每一個公交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支持。 」

清晨3點,當天空還是漆黑一團時,方進已梳洗完畢準備上班。「每天我準備上班時,我愛人總被吵醒,當我看到這時,心中的愧疚感油然而生。」十幾年來,因為方進上班的緣故,家人的睡眠總是會受到影響。「他們偶爾會抱怨一下,但還會支持我的。」

交談中,方進說最多的一個詞是「愧疚」。

作為丈夫,方進對愛人有「愧疚」。因為上班的緣故,陪伴她的時間寥寥可數,甚至在他愛人生病的晚上也沒法陪她。一天深夜,他愛人感到身體不適,但是方進因為要上早班,所以只能讓父親帶她去醫院檢查。當時,方進感到內疚無比:「別人去醫院都是老公陪著,她卻是公公陪著。」

作為父親,方進對兒子有愧疚。由於作息的原因,方進甚少輔導他兒子寫作業,也較少陪他玩樂。無論是幼兒園的家長會,還是每月兒童醫院的檢查,方進都幾乎未能出席,都由其愛人代為出席。

「我很感謝他們對我的支持,但也覺得很愧疚。」

6.公交人的品質:匠心精神與刻苦耐苦

方進說,公交對他而言,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件需要用心雕琢的藝術品,所以他總是用「匠心」來概括自己的追求。

在方進看來,匠心來源於對標準的堅持,標準的背後,則是無數個日夜的勤學苦練。

「來開71路的其實已經是優中選優的司機。」方進介紹,71路公交車司機,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駕齡,30萬公裡的安全裡程,還有年齡限制。即便如此,像方進這樣的「老司機」依然要重新學起——考電車的N駕照、練車、背交通法規,「1400個題目重新學一遍」,深夜凌晨的上海,在公交結束運營後,方進還要在線路上不載客空跑。一趟一趟,只為讓自己的技術更精進哪怕一點。

「作為一個司機,匠心還是責任心,對乘客負責,絕不馬虎,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我作為一個駕駛員,手握著方向盤,乘客就把安全交給了我。」

「我只是萬千公交司機中普通的一個。」方進表示,未來自己仍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堅守這份匠心,「我想做好的那件事,就是對每一位乘客負責。」

誰是優秀的普通人?

我們為何要找「優秀的普通人」?

按照人群的正態分布,普通人才是一個社會中的「絕對主力」。普通人優秀不優秀,可能是觀察社會文不文明,衡量人民幸不幸福的重要指標。

優秀的普通人,他不為大眾所知,但知道他的人,都喜歡他,甚至以他為「身邊的榜樣」,「追趕的小目標」,「最想成為的那個人」。

70年來,新中國就是靠著千千萬萬「優秀的普通人」,才走到了今天的新時代。

誰是優秀的普通人?

他可以是奮鬥一線的人民警察,也可以是退居幕後的退休教師,他可以是為國家鞠躬盡瘁的科學家,也可以是為家庭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婦。

只要符合「愛國、自信、靠譜、平實、努力」,你就是我們尋找的「優秀的普通人」。

如果你有這樣的人選,或者你就是這樣的人,歡迎將簡單的人物介紹,以及聯繫方式,發送至:zongxiangnews@qq.com

說不定,下一個東方網·縱相新聞報導的優秀普通人就是——你。

相關焦點

  • 瀋陽170路將裝GPS站牌 車到哪一看就知
    170路將裝GPS站牌 車到哪一看就知  將始發站遷到附近停車場 確保在終點有地停車  早7時許,170路公交車恆大綠洲始發站,正值早高峰的車站內,等候乘車的居民排著整齊的長隊。這時,一輛170路公交車駛進站,車門卻沒對準排隊口,導致原本有序的隊形瞬間大亂,人們蜂擁擠上車……12月4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在調查採訪時,意外發現這種現象背後另藏原因。  現象:車一來隊散了  恆大綠洲小區位於大堤路與南陽湖大街交會處,170路公交車是小區附近唯一的公交線路。
  • 用打車軟體叫車哪知司機走錯路 乘客一怒之下報警投訴非法營運
    (原標題:用打車軟體叫車哪知司機走錯路 乘客一怒之下報警投訴非法營運)
  • 什麼是車知島小程序?
    車知島小程序是杭州天升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天升車服團隊,歷時數月為汽車經銷商潛心研發的線上4S店營銷管理系統,也叫車知島線上4S店。車知島線上4S店,可以幫助汽車經銷商把門店的所有業務搬到線上,打破物理空間限制,實現全天候在線化營業。
  • 知之為知之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心靈雞湯勵志短文章:人貴有三知,知自愛,知自尊,知自省
    心靈雞湯勵志短文章:人貴有三知,知自愛,知自尊,知自省 人生在世,
  • 知不足而後進,知不足而奮進
    這位高貴的俘虜抗議道。「人們向你跪拜,只是因為你所佔分位置,而不是因為你!」野貓譏諷道,然後它像掰開一個漢堡包那樣把老鼠掰成了兩半。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總是忘記了自己是誰,犯著和佛塔上的老鼠的同樣的錯誤。風箏能在天上越飛越高,是因為它知道自己不是鳥;而我們要邁向自己的理想,首先的就是要正確的認識自己。
  • 「解憂公交車」:2路公交車這位司機在車廂設留言本,一一回復乘客寫...
    1月11日,長沙2路公交車,司機肖壬根展示這兩年積累的留言本。圖/記者楊旭《解憂雜貨店》是作家東野圭吾寫的長篇小說,小說中一家名為「浪矢雜貨店」的小店,因為以前的店主將各種匿名者的煩惱諮詢信件一一用心解答而聞名。在長沙,也有一輛「解憂公交車」。長沙2路公交車的駕駛員肖壬根因一次偶然原因在車上放置了乘客留言本,他在閒暇時對這些留言一一進行回復。
  • 範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認知和行動是兩個層面的概念,認知是我們的思維,三觀,看法,行動則是將我們的認知落到實處(破題)。材料中那位乘客,看似為乘車老人講情,其實也只是動動嘴,停留在知的層面上,相比之下,司機的行為擲地有聲的詮釋了什麼是知行合一,(聯繫材料)由此可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二者相輔相成。(中心論點)良好的認知是正確行動的前提。
  • 曾國藩:知命、知禮、知言、知仁
    ——《曾國藩日記》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是說:不懂天命,就無法成為君子;不懂禮,就無法立足於社會;不懂分析辨別他人的言論,就無法了解認識他人。 曾國藩把知命,知禮,知言,後面加了一條,知仁。
  • 知人識人,方能教書育人
    知人教育模式:知人教育從家庭教育角度出發,深入了解每個父母的教育意識及教育方式,從而分析學生的性格的優勢點、劣勢點,得出後期如何引導學生的結論。知人堅持只有首先改變學生的行為方式,成績才能調整的教育理念,不斷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優化調整,從而達到更理想的學習狀態。
  • 知知手舞足蹈,爸爸大汗淋漓
    頭一回做父母,我和知媽都還在不斷的摸索之中。好在知知這小娃似乎特別有靈性,差不多一天半的時間就和我們建立了相當程度的默契。現在,餵奶、換尿布、洗澡、曬太陽等已經成為了知知的日常活動,她哪裡不舒服,只要「吱一聲」,湯姆哪怕是在睡夢中,也會立刻醒來,去照顧知知。—— 順便說一句,知知是真的會發出「吱吱」的叫聲哦,這也許是她和爸媽之間的暗號吧!
  • 《易經》:知時、知人、知進退,水鏡先生令人嘆為觀止的行止智慧
    曾經在網上瀏覽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說在《三國演義》這部經典名著中,到底誰才是這眾多智囊中的第一名,在一般人想來,這肯定是非諸葛亮莫屬啊。網圖因此之故,所以水鏡先生被網友們評為《三國演義》一書中最智慧的人,因為他能知時、知人、知進退,也符合人們心目中對古代那些隱士高人們的崇拜
  • 知人善用,吸引比自己優秀的人?
    前陣子跟朋友聊天,說到他們公司的現狀:公司五年了,仍然只是五個人,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因為作為老闆,覺得自己還不行,不能招更多的人。當時給到朋友的建議是:吸引比你更優秀的人。但朋友卻說自己不知如何管理這些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很多公司都存在?
  • 聽老司機說完,才知扣分原因
    聽老司機說完,才知扣分原因現在,如果想要開車,就必須要獲得駕駛證。而想要獲得駕駛證,你就必須得通過駕校的考核才能夠得到,基本上,認認真真聽教練講,都能夠過關,都能夠得到優秀的成績。而老司機一定知道,在駕校考試成績優秀,不一定剛出來開車的時候就能夠把車開好。
  • 知危險 會避險 | 保持安全車間距
    知危險 會避險 | 保持安全車間距 2020-11-30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天之所為 知人之所為
    ,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 [1] 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注釋】[1]有所待:有所依憑。 【譯文】     了解自然的法則,並且知道人的準則,就達到了認知的極致。
  • 車主:就看這4點,是不是老司機一眼便知!
    車主:就看這4點,是不是老司機一眼便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如今,大多數人家裡都會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小轎車了。咱們在有了汽車之後,也會考慮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現如今,許多人是先考駕照後買車,於是,當一些人拿到新車後,便喊著親朋好友一起出去玩了。但是,很多人也會因此擔心,因為新手車主開車都不保險,在大家的心目中,還是更信賴於經驗豐富的老司機!
  • 《戰國策》:知人、知善、知德
    這三種行為可以說是一般人都難以忍受的恥辱。假使使管仲終生窮困,因為曾遭監禁感到壓抑而不出仕,因為自己所遭受的恥辱感到慚愧而不去拜見齊桓公,就不免做一輩子被羞辱的「卑賤之人」。然而管仲同時擁有這三種過失,卻執掌齊國的政事,一舉匡正天下,九次會盟諸侯,使齊國成為五霸的首領,美名傳遍天下,光輝照耀鄰國。
  • 每天學點國學:知之為知之
    【原典】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春秋 《論語·為政》)【註譯】女,通「汝」,你知:通「智」。仲由,字子路。全句譯意為:孔子說:「仲由,我教給你求知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
  • 讀書,要「知不足」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學生時代,最喜歡的莫過於圖書館看書和舊書市場淘換舊書,尤其是對繁體豎排的書籍情有獨鍾。大學四年,在舊書市場「淘寶」得來的各種書籍不下千冊,甚為喜愛。如今,由於各種各樣的理由或藉口,學習的時間真的很少了。工作後,自己讀了幾本書,但越發覺得自己知識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