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知人、知善、知德

2021-03-05 世界名著每日讀


點擊箭頭所指的世界名著每日讀,每日陪你有品位地閱讀

編輯:世界名著每日讀(ticesmall)

《戰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雄辯的論說,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及哲理,都值得現今社會精心研讀和細細琢磨。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效小節者不能行大威

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

春秋時代,管仲用箭射齊桓公,射中了他的帶鉤,這是篡奪;侍奉公子糾而不能為他殉死,這是怯懦;被魯國囚禁,這就是身遭凌辱。

這三種行為可以說是一般人都難以忍受的恥辱。假使使管仲終生窮困,因為曾遭監禁感到壓抑而不出仕,因為自己所遭受的恥辱感到慚愧而不去拜見齊桓公,就不免做一輩子被羞辱的「卑賤之人」。

然而管仲同時擁有這三種過失,卻執掌齊國的政事,一舉匡正天下,九次會盟諸侯,使齊國成為五霸的首領,美名傳遍天下,光輝照耀鄰國。

樂善好施,不求回報

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

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即使在今天,那些忘恩負義或恩將仇報的行為,也會遭到人們廣泛地鄙棄。

自己給了別人一點幫助或一點好處便念念不忘,動輒重提,同樣為大眾所不齒。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也就是羋月的侄子)即位後,重用奸臣,國家一天天衰亡。楚國有個大臣叫莊辛,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臭罵莊辛。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五個月後,秦國派兵攻打楚國,攻陷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

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莊辛就講述了亡羊補牢的故事。

善始善終,堅持到底

行百裡者半於九十

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

愈要認真對待,善始善終。

很多人開始的時候總是雄心壯志,宏圖遠大,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毅力,沒有了決心,到最後草草了事,這便是最不可取的。

審時度勢,辨清利害

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

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利」與「害」常常混雜在一起,或看似有利實則有害,或看似有害實則有利,或雖有小利卻存大害,或雖有小害而終獲大利,令人分辨不清。

唯有智者能夠去偽存真,去粗存精,顧此及彼,由表及裡,看到問題的實質,不為斤斤小利所誘惑,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成大事者須當機立斷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

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這一原則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人商量。

因為謀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搜索。

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就是這樣的情景。當時秦孝公支持商鞅改革,秦國的大臣都不太支持。

商鞅就對孝公講一番道理:「對於一般人,事情開始的謀劃,和他們談不攏,只能成功之後和他們共同享樂。講究崇高道德的人,不附和於俗人,建立大功大業的人,不必和普通人商議。能使國家強盛,舊的章法便可換一換。」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相關文章(點擊即可閱讀)

800本名著書單,點閱讀原文獲取!
↓↓↓

相關焦點

  • 善讀「論語」20.3:知言知人識仁義,知命知禮為君子
    這就是「知命」。君子是有仁德者,只有知「士不可以不弘毅」,知「仁以為己任」(8.7),才能尚仁行義,克己從仁;才能「明明德」而為君子,「止於至善」而為大聖。若不知人生意義何在,不知人該怎樣活著,就絕無可能成為君子。故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當然,這並不是說「樂」與「善」就天然排斥。「與民同樂」是「善」,也是「樂」;「不與民同樂」是「樂」,卻不是「善」。
  • 善知鳥美術|——2019鳥校金榜——!
    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類專業考試中,以專業總成績470分榮獲山西省探花;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善知鳥學員蔡宇航(2016全年、2017集訓前期專業加強於善知鳥美術名校重點班)在2017-2018山西省美術聯考中以專業總成績261.6分榮獲山西美術聯考狀元,素描單科95分,獲
  • 善知鳥美術|藝考復仇者聯盟
    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類專業考試中,以專業總成績470分榮獲山西省探花;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善知鳥學員蔡宇航(2016全年、2017集訓前期專業加強於善知鳥美術名校重點班)在2017-2018山西省美術聯考中以專業總成績261.6分榮獲山西美術聯考狀元,素描單科95分,獲
  • 善知鳥校考特訓班招生
    而善知鳥的月考和班裡的日常小考讓我的課下練習得到進一步鞏固。但是自己課下的研究和練習一定是默畫好必要的前提。最後,感謝善知鳥,感謝老師,感謝父母,感謝同學。祝願大家都能收穫一個自己拼搏的未來,青春不留遺憾。謝謝大家!
  • 2019善知鳥填報志願大會通知
    特邀原迎澤區招辦主任(現為善知鳥美術專業課教務主任)師勝利主任召開善知鳥美術高考志願填報大會。:4049877、40422112019-2020屆善知鳥美術大事記...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類專業考試中,以專業總成績470分榮獲山西省探花;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
  • 做好管理者,要有知人善用的能力
    不少的老闆向我抱怨自己公司的中層管理不行,沒有結果導向,不會帶人,掛著主管的名,拿著主管的待遇,沒有做好主管。通常我反問:你教會主管如何做管理者了嗎?而這裡第一位的是知人善用的能力。最近讀的《蘇世民:我的經驗和教訓》,裡面有「25條工作和生活原則」,值得借鑑。其中第2條:最優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磨礪的結果。他們好學不倦,永無止境。
  • 善知鳥美術|2019錄取結果(第一波)
    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類專業考試中,以專業總成績470分榮獲山西省探花;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善知鳥學員蔡宇航(2016全年、2017集訓前期專業加強於善知鳥美術名校重點班)在2017-2018山西省美術聯考中以專業總成績261.6分榮獲山西美術聯考狀元,素描單科95分,獲
  • 善知鳥美術|2019錄取結果(第二波)
    善知鳥美術祝賀金榜題名的各位學子:「願你成功的人生從這裡開啟!」一個階段的結束新一階段的開啟藝考之路,善知鳥與您一路同行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類專業考試中,以專業總成績470分榮獲山西省探花;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
  • 善知鳥美術|2019錄取結果(第三波)
    善知鳥美術祝賀金榜題名的各位學子:「願你成功的人生從這裡開啟!」一個階段的結束新一階段的開啟藝考之路,善知鳥與您一路同行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類專業考試中,以專業總成績470分榮獲山西省探花;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
  • 《素書》:聰明人要懂得用人:知人可以善用,知己方能守身
    《佛說三世因果經》中有句話叫:「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看似深奧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人世間,最簡單明了的事實真相:今日的果,便是前日種下的因;而以後的將來如何,要看今日如何做。聰明人不僅要明白自己,也要懂得用人的重要,知人可以善用,知己方能守身。大多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的人,也不過源於看不清自己的糊塗行為。
  • 論孔子的「知人」即智慧
    [9]多數學者認為孔子不談人性本身的善與惡,因為孔子認為人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多數人非生而知之,學而知之者也難能可貴。人在社會實踐中,不經歷坎坷,很難知道自己所謂的堅持是對還是錯,面對「三季人」我們難以使其理解冬的含義。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真理是經過無數次實踐的檢驗,才能驗證其正確性。
  • 善知鳥美術|2019第三波藝考戰績!
    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類專業考試中,以專業總成績470分榮獲山西省探花;善知鳥央清班學員宮宇在2018年善知鳥學員蔡宇航(2016全年、2017集訓前期專業加強於善知鳥美術名校重點班)在2018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院考試中,美術學專業以總成績662.5分的高分獲全國第一名,全國狀元。
  • 善知鳥2018—2019校考衝刺班招生簡章
    藝考,我們只用成績說話               善知鳥歡迎你的加入!善知鳥美術在2017-2018美術校考中獨攬5張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業合格證(註:2018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西省專業通過9人,其中5人來自善知鳥;2017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西省專業通過13人,其中5人來自善知鳥;2016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西省專業通過12人,6人來自善知鳥),其中藝術設計
  • 知之為知之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知人善用方能人盡其才
    古人云:「知人善用方能人盡其才。」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善於發現人才、了解人才、發展人才是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重要推動力。人才評價機制的優化將會幫助國家發現更多人才,也能讓更多人才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 「知」與「行」
    「知」有兩層意思:首先是良知,其次是善知識。善知識與良知的差異在於,善知識不一定是純善,良知是純善、無惡。論難易——「知」和「行」,誰更難?論先後——「知」和「行」,誰在先?一、知為先,行為重王陽明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知人善用,吸引比自己優秀的人?
    前陣子跟朋友聊天,說到他們公司的現狀:公司五年了,仍然只是五個人,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因為作為老闆,覺得自己還不行,不能招更多的人。當時給到朋友的建議是:吸引比你更優秀的人。但朋友卻說自己不知如何管理這些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很多公司都存在?
  • 知與悟,福報與功德 雷天大壯易
    文/雷天大壯易知≠悟,福報≠功德,別搞錯了。六祖壇經說,達摩祖師想度化梁武帝,梁武帝問祖師,我建了這麼多的寺廟,有功德嗎?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文/雷天大壯易福報,我們是通過「知」就能實現,「知」是通過頭腦來實現,「知」有所得。比如,我知道善有善報,所以我去做善事,這種就是通過頭腦知道有這樣的道理,我就去做,最後得的是福報。
  • 【4】 知止而後有定
    「慮而後能得」,「得」,為自得於心,通道德之「德」。如孟子曰:「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這五句話最後以「慮而後能得」收尾,一個「得」字不僅契合為己之學,且蘊涵著內聖外王,把「止於至善」與「明明德於天下」都收攝在其中了。
  • 「循循然善誘人」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存在矛盾嗎
    我們再看《泰伯篇第八·九》章,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孔子說:「對待百姓,可以使他們走在人生正途上,卻沒有辦法使他們了解其中的道理。」把二章放在一起看,「循循然善誘人」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不是相矛盾?當然不是,因為前提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