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十強產業」探索全域振興,濟寧經開區省排名躍升67個位次

2020-12-18 齊魯晚報網

在悠悠大運河畔,有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熱土,她就是猶如一顆鑲嵌在運河之畔閃亮明珠的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自成立以來,經開區人秉持新發展理念,銳意進取,埋頭苦幹,著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書寫新的篇章。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中,經開區以總分286.96的成績位列全省159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第33位,比上一次排名前進67個位次。從曾經百名開外的「後進生」到如今邁入全省前列,伴隨著中北潤良10萬級的無塵車間內忙綠的生產場景,筆者走進經開區,探索強勁勢頭背後的發展密碼。

「十強產業」立足發展前沿

工農並舉探索全域振興

以新能源材料、高端裝備、現代高效農業等為代表的「十強產業」是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在本次評價的產業聚集板塊,得益於「十強產業」的強勁發展勢頭,經開區以92.78%的佔比獲得46.8分,全省排名第12位。

作為經開區「十強產業」鏈條的代表,新能源產業集動力電池製造、整車設計生產、光伏產品製造及相關技術研發為一體,旨在打造濟寧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高地。

10萬級的無塵車間內安靜而忙碌,在自動生產線前,技術人員正緊盯著屏幕上的指標參數變化。作為經開區新能源產業鏈條的「動力倉」,中北潤良具有4GWh的動力鋰電池生產能力,建立了從電芯到動力鋰電池包的完整生產體系,實現了對動力電池生產全過程的跟蹤與把控。同時依靠國內一流的研發團隊,企業開展了對電芯材料與結構、鋰電池組裝、物聯網應用等多方面的研究。

在聖祥小鎮中科泰陽研發中心,融合前沿技術的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產品大大顛覆了筆者的傳統印象:薄如紙張、只有30微米的厚度,可以隨意彎折、附著於物體表面,重量比功率是傳統矽晶類產品的100倍以上。憑藉先進的技術指標,新一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高端晶片在全省創業大賽中獲得特等獎。

「進一步提高產品發電效率、壓低生產成本,是我們今後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們在經開區也將形成從產品研發到生產的完整鏈條,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光伏產業新高地。」 中科泰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王耀明博士告訴筆者,該產品具有豐富的上下遊產業資源,從上遊的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信息與自動化,到下遊的穿戴電子、特種監控系統、無人機、綠色建材、分布式電站等,可形成豐富的「光伏+」產業鏈條,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以中科中美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方向,擁有全球獨家的「中心送粉高速熔覆」技術,率先推出的內孔高速雷射熔覆設備填補了全球行業空白;以中億烯創為代表的新材料方向,聚焦石墨烯應用,以「工業4.0」標準打造的自動化生產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流轉土地萬畝、投資金額10億、覆蓋8個行政村的紫薇小鎮農業綜合體項目,形成農產、農人、農研、農居「四位一體」協調發展格局,踐行鄉村「全面振興」理念……工農並舉、協同發展,經開區正立足「十強產業」,沿著全域振興的航道拓浪前行。

「速度」背後是「服務」

「同理心」支撐與企業共同成長

菲特環保科技(濟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深度脫水壓濾機及節能環保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公司,主營產品為全省首臺(套)、國內唯一、國際一流的無泥洗煤系統。該項目從初次接洽到正式落地,僅用時一個月,被業內稱為「菲特速度」。

「菲特速度」背後是「經開服務」。配套完備的標準廠房、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細緻入微的企業服務,都讓該項目的快速落地變成了現實。

在經開區,以標準化廠房為代表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和以營商環境優化為抓手的服務「軟體」體系,共同構成了吸引企業的「磁力區」。2018年,經開區在外資、省外「十強」到位資金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2019年省「十強」內資到位20.7億元,同比增加935%,外資到位1061萬美元,同比增加6973.3%;2020年1-10月份省「十強」內資到位41億元,超額完成市級任務的130%,同比增加98%,外資到位4424萬美元,超額完成市級任務的126.4%,同比增加317%。

「經開區從成立到現在也只有6年時間,可以說我們也正處於創業期,對於創業過程中的艱辛也深有體會。因此我們強調,要對進駐園區創業的企業抱有同理心,要以堅實的軟硬體服務體系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加速器。從這個維度考慮,經開區願意付出足夠的耐心,陪伴企業共同成長。」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李金禮這樣說到。

正是這份「同理心」,讓經開區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直擊企業痛點,形成對園區企業的全體系支撐格局。

「特別是標準化廠房這一塊,解決了我們在生產方面的大難題。」王耀明告訴筆者,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其自身資金有限,但產品對於生產環境的要求又很高,如果自建廠房,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而標準化廠房的建設,正是經開區對企業這一需求痛點的精準施策。在經開區中科智造園區4號標準化廠房內,用於製造新一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設備已經進場,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形成30兆瓦的年生產能力。除產品生產外,中科泰陽研發中心也已經落戶經開區,將常年保持一支精幹的前沿科研力量。

作為經開區打造優質硬體基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標準化廠房建設中,濟寧經開區還實行提前介入,並進行「來圖定製」。目前,經開區已建成使用研發中試、創業孵化、生產車間等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先後吸引47家企業落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王婷婷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著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濟寧報導  自成立以來,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秉持新發展理念,銳意進取,埋頭苦幹,著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書寫新的篇章。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中,經開區以總分286.96的成績位列全省159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第33位,比上一次排名前進67個位次。
  • 科學網—海科建與濟寧經開區達成合作
    籤約儀式現場 本報訊 4月17日,濟寧經濟開發區與北京海澱科技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科建)籤署合作協議,圍繞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科創基地、配套教育及培訓以及醫療養老等五個項目開展合作
  • 經區:希望的田野奏響產業振興曲
    在產業振興方面,經區播種糧食3萬畝,新增土地流轉2040畝,7個產業發展項目全部開工,並整合扶貧資金206萬元,打造無花果日光溫室、花木溫室、草莓冬暖大棚3個扶貧項目,惠及貧困群眾714戶957人。在人才振興方面,經區農經局利用3個線上平臺對近700名農村群眾開展實用人才技術培訓;在文化振興方面,新建崮山圖書館分館和6處圖書館村級服務點,對5個省定貧困村實施綜合性文化活動服務中心效能提升工程,對65處紅色膠東革命歷史印跡搶救保護,經區縣級以上文明村鎮、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覆蓋率均達100%;在生態振興方面,經區2019年7個美麗鄉村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
  • 濟寧圈App:濟寧第二個萬達就要來了,位置就在
    全華鋼對區黨工委、管委會給予萬達集團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依託「旅遊+商業」的特色,將擁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下步將進一步加強與新區的溝通合作,力爭項目早日落地。 濟寧經開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 立足定位 全力打造「一場一區兩地」
    會上,英德市委副書記、市長肖勇科通報了英德落實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推進生態發展區建設的情況。一年多來,英德按照省、清遠市的部署要求,抓好四個工作方案落實,推動「一場一區兩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與2017年比,2019年全市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一般預算公共收入分別增長18.4%、6.5%、20.1%和26.2%,建成了一批產業、生態、鄉村振興和休閒旅遊重點項目,為打造「一場一區兩地」打下堅實基礎。
  • 北京海科建全面參與濟寧經開區建設 涉及醫療等項目
    記者從濟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4月17日上午,濟寧經開區與北京海澱科技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圍繞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科創基地、配套教育及培訓以及醫療養老等五個項目開展合作
  • 安順經開區:農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順經開區緊緊圍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為突破口,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在品牌打造、宣傳推介、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重點培育了一批「旅遊+」深度融合的綜合項目,通過以文化遊、生態遊、康養遊以及休閒娛樂遊等旅遊需求元素為一體,以5個A級景區為輻射核心,構建了「吃、住、行、遊
  • 躍升7個位次!長沙天心區向現代化大都市示範區擴步前行
    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天心經濟發展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區排名再次躍升7個位次,位居第64位,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百強城區第43位,全國軟體企業50強分(子)公司落戶數量居全省之最,建成全省首個大氣複合監測站,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6%……回眸2020年,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莊重承諾之下,天心區上下一心,攻堅克難。
  •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2020-01-13 20:05:311月1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寧夏人大代表、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致富帶頭人焦建鵬向中新社記者算起了「致富帳」,「從脫貧到致富,找對產業很重要,鄉村特色旅遊是我們探索的路徑。」  寧夏於2016年成為中國第二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區創建單位,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發展全域旅遊,寧夏把全區當成一個「大景區」來打造。
  • 經開區創新驅動 全力打造西部產業新城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學堂 李佳隆)濟寧經開區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提高產城融合水平,不斷構築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中北潤良鋰離子電池項目是濟寧經開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重點項目,產品是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 曲陽縣三次榮膺全省文化產業「十強縣」綜述
    年終歲尾,曲陽縣文化產業傳來捷報:該縣第三次榮膺河北省文化產業「十強縣」。我省自2012年設立文化產業「十強縣」,曲陽縣2012年、2015年、2016年入選,成為我省唯一三次入選的縣份。     年終歲尾,曲陽縣文化產業傳來捷報:該縣第三次榮膺河北省文化產業「十強縣」。
  • 東平縣:鄉村振興的新湖探索
    通訊員 陳義東平縣新湖鎮位於東平縣西南部,全域位於東平湖二級蓄滯洪區。該鎮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抓手,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積極破難題、解困境、促改革,探索了一條移民鄉鎮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 985高校排名公布,南開大學躍升第12名,西北農大不再墊底
    下面,筆者就根據一份校友會最新發布的《2020年985工程大學排名》,來說說這些高校的排名情況如何。(註:由於國防科技大學辦學性質特殊,綜合實力不好評估,故不參與到此次大學排名中)本次985大學排行榜中,前二的位置毫無懸念是由我國頂尖學府北大、清華佔領。
  • 產業興旺、人才回鄉、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畫好濟寧山水畫
    去年市財政列支3.5億元啟動泗河、運河兩條鄉村振興示範帶,黃河灘區、微山島片區、尼山片區3個示範片,20個示範鄉鎮、200個示範村建設「2322」鄉村振興示範工程,趟出了一條具有濟寧特色、可借鑑、可推廣的鄉村振興路子。產業振興 一縣多個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
  • 佛山三水:探路全域鄉村振興的「三水經驗」
    三年來,三水立足於黨建引領制度、人才、組織、惠民、善治「五大振興路徑」,抓好抓實頂層設計、路徑選擇、機制創新三大主線,全力以赴打造「全省全域鄉村振興的示範樣本」,開出振興之花: ——農村美起來。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績考核在全市並列第一;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榮譽稱號。 ——產業旺起來。
  • 三水樂平鎮鄉村振興全域大檢閱SHOW精彩紛呈
    9月30日晚上,「禮運樂平·振興三水」 ——2020年樂平鄉村振興全域大檢閱Show系列活動將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將持續舉辦到10月7日,以八大活動主題、十五項活動形式,圍繞組織、產業、文化、人才、生態五大振興,全方位展示和檢閱樂平鄉村振興成效。
  • 經開區科文融合產業裝上「加速器」
    經開區先行一步開好局依託高精尖產業集聚的優勢,北京經開區已提前謀劃布局超高清視頻產業,並將其作為科文融合產業的突破口。以顯示終端之一的超高畫質電視機為例,它之所以能完成圖像解碼、邏輯運算、伴音等功能,並最終讓觀眾看到清晰、完美的畫面,是由多個集成塊組成集成電路來實現的,不同功能由不同集成電路完成。
  • 化州立足區位優勢發展園區經濟
    去年前三季度,化州市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在茂名各區(市)排名第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3.38億元,增速在茂名各區(市)排名第二。堅持大抓工業產業 園區經濟實現逆勢增長借力借勢推動發展。堅持推進鄉村振興 譜寫「三農」發展新篇章現代農業集聚發展。該市入選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省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整縣推進試點縣、省第三批全域旅遊示範區。該市平定鎮獲評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官橋鎮入選城鄉融合省級試點鎮。基本建成化橘紅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 安順經開區:「旅遊+」繪就新美景
    么鋪鎮民國小鎮吸引遊客前來體驗  王興文攝去年以來,安順經開區立足旅遊資源稟賦優勢,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大力推動旅遊改革創新發展,充分挖掘特色文化,推動「旅遊+」多產業融合,打造愛國文化鄉村遊、農業生態觀光鄉村遊、民族風情鄉愁遊、鄉村休閒度假遊、健身體驗遊,旅遊業態日臻成熟
  • 羅定市:小康路上扶一把 產業振興齊致富
    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大力實現「千賢哺千村」行動,依託省內外羅定商會搭建鄉村振興發展促進聯絡會25個,發展會員單位4700多個,聘請120多名鄉賢為「鄉村振興顧問」,引導廣大鄉賢捐款支持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資金4500多萬元,其中羅平鎮建立首個鎮級鄉村振興發展基金會,捐款接踵而來,助力脫貧攻堅的鞏固和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