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心理學家呼籲全面禁止體罰兒童

2020-12-11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教育心理學家協會呼籲全面禁止體罰兒童,以免損害兒童心理健康。

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導,教育心理學家協會向英國工會聯盟提出一項動議,呼籲「在所有場所」禁止對兒童實施體罰,同時呼籲英國政府「承認體罰會對兒童發育造成長期負面影響,而且是一種無效的處罰方式」。

按照現行法規,英國學校嚴禁體罰兒童;而在家中,家長和看護者如果出於「合理處罰」原因,可以對孩子實施輕微體罰。

蘇格蘭議會正在考慮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兒童,威爾斯政府也在考慮推動將這一內容寫入法律。(完)(黃敏)

關鍵詞:體罰(corporal punishment)、教育心理學家協會(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相關焦點

  • 研究:禁止體罰兒童國家 青少年鬥毆事件概率低
    【環球網綜合報導】體罰兒童會對他們未來的身心發展造成傷害。據英國《衛報》10月15日報導,研究表明,在禁止體罰兒童的國家中,年輕人的成長環境會更加安全,青少年鬥毆事件,尤其是女性鬥毆事件發生的概率會更低。
  • 最新研究稱禁止體罰更有利兒童健康成長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禁止打孩子的國家似乎為兒童的成長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在禁止體罰的國家,青少年鬥毆,尤其是女性鬥毆事件較少發生。
  • 國際學校體罰學生醜聞頻出,體罰學生居然是「國際慣例」?
    奇怪的是,他原來的學生沒有一個人怪罪於他,甚至理解他保留維多利亞時期體罰思想也認可他是一位優秀的拉丁語老師。提倡學校體罰的人認為體罰是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快速回歸到正常學習;反對者尤其是醫生、心理學家和人權組織認為體罰雖然短期效果顯著,但是從長遠來看體罰會影響學習、引發學生反社會行為、降低學生自信心、違反兒童權益以及觸發學生心理疾病問題。
  • 家長必看:日本政府即將出臺兒童虐待防止法禁止父母體罰兒童
    日本政府將於今年4月份出臺修改後的兒童虐待防止法,以禁止父母體罰兒童在兒童虐待防止法中,明確地將「體罰」解釋為:「無論父母的出發點是否為管教,造成孩子身體上任何痛苦的行為,無論多輕都是體罰」。在兒童虐待防止法中,列舉了以下體罰的例子:比如說因孩子不做作業而不給晚飯吃;因孩子偷窺他人東西而打屁股;打孩子;讓孩子長時間跪坐等等。這些統統都被歸為體罰內容,且明令禁止。
  • 為什麼對兒童進行體罰是危險的
    小兒科的美國學院的成員發表了關於體罰的影響,最近的研究主要回顧在雜誌兒科。他們敦促父母停止使用其他育兒方法。1989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呼籲會員國禁止對兒童的體罰。「結果,兒童更容易感到安全和積極,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行為。」根據《制止對兒童的所有體罰全球倡議》,體罰不僅是毆打,還包括咬人,抓撓,拉扯頭髮,用沸水燙傷,用肥皂洗孩子的嘴或強迫他吞下辣味的香料,迫使孩子長時間處於不舒服的位置。
  • Sam Hammington,呼籲大眾關注被體罰的兒童
    來自澳大利亞的電視人Sam Hammington為反兒童體罰發表了自己的呼聲。 Sam Hammington在16日,於自己的INS表示,自己加入了反體罰兒童聯盟,希望以此傳播善舉。
  • 禁止體罰!法國「禁打屁股法」正式通過
    法國議會近日通過一項禁令,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俗稱「禁打屁股法」。這對法國家長而言勢必將是一場「巨大的考驗」。法國議會於本周二通過「體罰禁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象徵性的舉動。在法國,仍有很多人支持體罰兒童。
  • 體罰有用嗎?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
    1、體罰的爭論學校的體罰歷史悠久,作為數百年來懲戒兒童的方法,這一點毫無疑問。1888年的一幅圖畫中,就有個老師在用木枝訓誡學生。對於許多人來說,學校體罰是一個充滿情感和爭議的話題。爭論主要圍繞是否使用武力作為維持學生紀律。
  • 明知學生患哮喘還體罰老師體罰學生會被刑拘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規定,「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 臺灣九成中小學仍存在體罰現象 立法禁止已多年
    中新社臺北11月20日電(記者 董會峰 路梅)臺灣民間團體20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立法禁止體罰已多年,島內高達九成的中小學校園仍存在體罰現象。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當天公布的問卷調查報告發現,只有4.65%的初中、10.92%的小學,學生受訪時表示從來沒有在學校看見「老師打人」、「罰站」、「罰做特定動作」等體罰方式。  調查顯示,2011學年度,有逾三成的初中生、二成四的小學生曾遭到體罰。
  • 心理學家:兒童長期禁足影響身心健康或致「出門恐懼」
    原標題:「媽媽,我害怕冠狀病毒,不想出門」 兒童長期禁足或致「出門恐懼」西媒稱,為抗擊疫情,歐洲多國頒布了嚴格的禁令要求民眾居家隔離,但是心理學家警告,兒童長期禁足可能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甚至會令其罹患「出門恐懼」
  • 人民日報環球走筆:孩子該不該受體罰
    父母教育子女時,莫說打屁股,僅僅是口頭威脅要打,也會被社區和兒童保護組織的工作者嚴詞詰問。   瑞典十分重視兒童權利的保護。早在1979年,瑞典成為第一個全面立法禁止體罰兒童的國家。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瑞典父母在管教時打屁股、罰站或是揪耳朵,都屬非法行為。瑞典社會普遍認為,兒童也是完整的人,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不能侵犯孩子的權利。不僅是瑞典,西方很多國家都奉行「零體罰式育兒」。
  • 英國通過體罰學生法律 教育工作者:懲罰應條文化
    英國通過體罰學生法律中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禁止侮辱、毆打教師,禁止體罰學生。但在本月1日,英國通過一項新法律,規定老師有權通過身體接觸管束不守規矩的學生。對此,記者採訪了廣州本地的教育工作者,他們表示,簡單的體罰不好,應把懲罰條文化。
  • 日本明年立法禁止父母體罰孩子 打屁股、不給飯吃都違法
    來源:海外網圖源/日本網站「PIXTA」海外網12月3日電 日本政府明年(2020年)4月擬出臺一項法律修改案,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並將寫明體罰和管教的區別,如「讓孩子長時間跪坐」、「不給晚飯吃」、「打屁股」等都被歸為體罰內容,且明令禁止。
  • 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又該如何體罰?(家長更要看)
    現在我國從法律上規定了不能體罰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37條:教師體罰學生可被解聘;《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29條:不得體罰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
  • 日本立法禁止體罰,打屁股都算違法,那外國人怎麼管教熊孩子?
    一個爸爸怕動手打孩子,自縛雙臂日本的禁止體罰法案不是先例,在國外,也俗稱「禁止打屁股法」,早在1979年,瑞典就已立此法,有相關調查統計,在過去的這40年間,瑞典因暴力而死的兒童人數和青少年犯罪率都明顯下降
  • 研究表明:體罰降低兒童情商與自控力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8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體罰孩子會降低其情商和「執行能力」,而非肉體懲罰則不會。這就要求我們謹慎思考並在必要時調整我們的行為。經常體罰或許會使兒童在短期內為了不至於再挨打而變得聽話。但長久下去,孩子們就不會再買帳了,或者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存在的原因。
  • 兒童心理學家:講道理和體罰沒用,三個步驟搞定
    這個「熊孩子」經常惹事:在幼兒園裡打小朋友;帶他出去玩,無緣無故推倒別的小朋友;故意把小便尿在滑梯上;亂扔東西,越禁止他越要扔……作為讀了很多科學育兒理論的家長,我們學著溫和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耐住脾氣對他循循善誘講道理,總體效果不能說沒有,但不是很理想。要不就給他點「顏色」看看吧。
  • 英國大火怪中國紙燈籠?或全面禁止孔明燈
    英國廣播公司2日報導稱,初步調查表明,英國中西部地區Smethwick垃圾回收場1日發生「史上最大火災」,其導火索是一隻「不受控制的中國紙燈籠(即孔明燈)」。這一宣布在英國引發是否全面禁止中國紙燈籠的爭議。自由民主黨議員法倫稱,紙燈籠應該被視為「縱火裝置」,應該在其造成「更大悲劇」前全面禁止。不過,英國社區和地方政府部發言人認為,沒有證據表明紙燈籠是火災的主要源頭。
  • 教師懲戒學生禁止「連坐」或變相體罰
    《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系統規定,規定了教師和學校根據違規違紀情況可以對學生實施的教育懲戒方式,同時明確了教師實施懲戒過程中被禁止的七類行為,包括「連坐」式懲罰、變相體罰、因學業成績而懲戒學生、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懲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