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稱禁止體罰更有利兒童健康成長

2020-12-22 網易教育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禁止打孩子的國家似乎為兒童的成長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在禁止體罰的國家,青少年鬥毆,尤其是女性鬥毆事件較少發生。

這份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來自加拿大、美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於2003至2014年,在88個國家的學校進行了調查。

首先,研究人員對超過40萬名年齡在11歲到25歲的青年男女進行詢問,調查他們多久和別人發生一次肢體衝突。而後,研究團隊考慮在該國家是否實施了體罰禁令,且該禁令是僅在學校實行,還是在家同樣適用。

研究表明,在一些實施完全體罰禁令的國家,13歲的男女學生打架的頻率要遠遠低於沒有實施的國家,其中男生鬥毆率減少31%,女生減少58%。而若將國民財富、謀殺率和死刑禁令考慮進來,體罰禁令似乎只對減少女生打架鬥毆率產生影響。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人類發展與家庭科學教授伊莉莎白·傑肖夫並未參與研究,但她表示,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體罰可以造成嚴重的後果。「對兒童來說,其中一個強烈的後果是會增加其攻擊性——因為自己被打是對他人進行攻擊的一個例子,兒童就學會了(攻擊他人)。」 傑肖夫表示。「這同樣也和抑鬱或者焦慮等精神健康問題的激增相關聯。」

但她還表示,雖然這是份不錯的研究,但它並沒有將體罰禁令頒布前後青少年的表現進行對比。同樣,這個研究沒能考慮,對那些有禁令的國家,這條法規是不是在這些青少年更小,更易遭受體罰的時候就已生效。

「除非這個禁令在10到15年前就已經生效,否則他們並沒有機會真的受到禁令的影響。」傑肖夫說。

據悉,調查的88個國家中,20個國家沒有相關禁令,如辛巴威和摩洛哥;30個國家在學校和家庭都實施禁令,如瑞典和突尼西亞;而英國實施部分禁令——在英格蘭,打人是違法的,但家長可以使用「合理懲戒」,而蘇格蘭和威爾斯將要通過禁令,完全禁止打孩子。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於彩虹_NBJ11060

相關焦點

  • 研究:禁止體罰兒童國家 青少年鬥毆事件概率低
    【環球網綜合報導】體罰兒童會對他們未來的身心發展造成傷害。據英國《衛報》10月15日報導,研究表明,在禁止體罰兒童的國家中,年輕人的成長環境會更加安全,青少年鬥毆事件,尤其是女性鬥毆事件發生的概率會更低。
  • 英國心理學家呼籲全面禁止體罰兒童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教育心理學家協會呼籲全面禁止體罰兒童,以免損害兒童心理健康。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導,教育心理學家協會向英國工會聯盟提出一項動議,呼籲「在所有場所」禁止對兒童實施體罰,同時呼籲英國政府「承認體罰會對兒童發育造成長期負面影響,而且是一種無效的處罰方式」。按照現行法規,英國學校嚴禁體罰兒童;而在家中,家長和看護者如果出於「合理處罰」原因,可以對孩子實施輕微體罰。
  • 為什麼對兒童進行體罰是危險的
    小兒科的美國學院的成員發表了關於體罰的影響,最近的研究主要回顧在雜誌兒科。他們敦促父母停止使用其他育兒方法。1989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呼籲會員國禁止對兒童的體罰。父母的體罰傾向正在逐漸下降,至少在美國-如果在2004年,到五年級,80%的兒童面臨某種形式的體罰,而在青少年中85%的兒童報告了這種體罰(而51%的兒童被皮帶或其他物品毆打),那麼到2012年,這一數字下降到70%。但是,未滿36歲的父母更有可能感到鞭打和其他體罰無濟於事,只有一半的人被允許使用這種手段。
  • 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又該如何體罰?(家長更要看)
    體罰不好,縱容呢?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那麼我們是不是要把他們的心靈放到溫室裡,在溺愛的環境下長大呢?如果學生犯了錯誤,發現老師不敢批評;如果學生犯了更嚴重的錯誤,發現自己也不會受到更嚴重的懲罰。體罰會有陰影,批評呢?很多人在反對體罰的時候,總是會說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體罰會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很多研究指出,童年時期經常挨「板子」的人,長大後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會的行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 研究稱住在快餐店附近的兒童更易增重
    最新研究表明,相比那些住得較遠的兒童來說,住在快餐店附近的兒童更易增肥。英國西英格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的研究人員對英國1500多所小學4-11歲兒童的體重進行了追蹤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讀小學期間,住的離快餐店近的兒童更易增肥,而且體重上升明顯。這項研究第一次探究了快餐店的可及性與兒童的增重隨時間變化的關係,研究結果將會發表在《美國公共健康雜誌》(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
  • 家長必看:日本政府即將出臺兒童虐待防止法禁止父母體罰兒童
    日本政府將於今年4月份出臺修改後的兒童虐待防止法,以禁止父母體罰兒童在兒童虐待防止法中,明確地將「體罰」解釋為:「無論父母的出發點是否為管教,造成孩子身體上任何痛苦的行為,無論多輕都是體罰」。在兒童虐待防止法中,列舉了以下體罰的例子:比如說因孩子不做作業而不給晚飯吃;因孩子偷窺他人東西而打屁股;打孩子;讓孩子長時間跪坐等等。這些統統都被歸為體罰內容,且明令禁止。
  • 研究表明:體罰降低兒童情商與自控力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8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體罰孩子會降低其情商和「執行能力」,而非肉體懲罰則不會。這就要求我們謹慎思考並在必要時調整我們的行為。經常體罰或許會使兒童在短期內為了不至於再挨打而變得聽話。但長久下去,孩子們就不會再買帳了,或者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存在的原因。
  • 人民日報環球走筆:孩子該不該受體罰
    父母教育子女時,莫說打屁股,僅僅是口頭威脅要打,也會被社區和兒童保護組織的工作者嚴詞詰問。   瑞典十分重視兒童權利的保護。早在1979年,瑞典成為第一個全面立法禁止體罰兒童的國家。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瑞典父母在管教時打屁股、罰站或是揪耳朵,都屬非法行為。瑞典社會普遍認為,兒童也是完整的人,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不能侵犯孩子的權利。不僅是瑞典,西方很多國家都奉行「零體罰式育兒」。
  • 日本明年立法禁止父母體罰孩子 打屁股、不給飯吃都違法
    來源:海外網圖源/日本網站「PIXTA」海外網12月3日電 日本政府明年(2020年)4月擬出臺一項法律修改案,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並將寫明體罰和管教的區別,如「讓孩子長時間跪坐」、「不給晚飯吃」、「打屁股」等都被歸為體罰內容,且明令禁止。
  • 禁止體罰!法國「禁打屁股法」正式通過
    法國議會近日通過一項禁令,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俗稱「禁打屁股法」。這對法國家長而言勢必將是一場「巨大的考驗」。法國議會於本周二通過「體罰禁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象徵性的舉動。在法國,仍有很多人支持體罰兒童。
  • 研究:體罰對大腦的影響
    本文轉載自parentsup 家長進化論:高冷、嚴肅、名校控。
  • 體罰有用嗎?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
    「 體罰對給予者和接受者一樣屈辱。此外,它是無效的。羞恥和身體上的痛苦除了讓人更倔強,沒有任何其他作用。——艾倫·凱」近期有媒體報導,哈爾濱一名7歲男孩在學校被老師用竹板打腿,導致腿部淤青紅腫,心理受到一定程度驚嚇。學校一副校長稱,已對該名老師做出處罰,老師本人願拿10萬賠償希望和解。
  • 明知學生患哮喘還體罰老師體罰學生會被刑拘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規定,「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 美國發布研究稱父母打孩子屁股會增加其暴力傾向,體罰模糊了愛與暴力
    東方網·縱相新聞 實習生 茅燕楠 記者 鍾書毓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千禧一代和在1965-1980年間出生的父母打孩子的次數比前幾代人更少。"年輕夫婦往往不打他們的孩子。"
  • 體罰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研究表明,遠不止心理創傷這麼簡單
    2014年一項新浪教育的調查稱,84%的家長承認打過孩子,88%受訪者表示自己曾被父母打過。我們都知道,體罰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不過,多國的研究都表明,體罰的對孩子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1、沒有暴力只有呵護的環境才最利於發育小時候的你是不是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呢?那時候的世界一片美好——沒有批評,沒有責任,還不需要工作,你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 戶外活動利於兒童成長 怎麼戶外活動更健康?
    藉助剛出爐的《中國城市兒童戶外活動狀況調查報告》,健康專家從多角度解析了戶外活動對兒童的重要性,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的好處  促進「陽光維生素」生成  孫雲曉提出,孩子應適當多接觸陽光才能健康成長。科學常識告訴我們,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於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係,所以又叫「陽光維生素」。
  • 專家:規範和明確教育懲戒權有利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罰站、罰跑與體罰、變相體罰是一回事嗎?對此規定,老師、家長、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各有什麼看法?近日,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在今年7月9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按照《教育法》《教師法》的有關規定,教師承擔教書育人過程中,具有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現象的義務,也就是說,他有責任、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但是,由於過去一些程序性的規定不是很嚴密,影響了教師正確地行使教育懲戒權。
  • 被體罰毀掉的童年,家長還要心寒多久?
    當今的青少年兒童不同於老一輩,接受的教育和周圍的環境讓他們更加注重自我的發展,傳統理念如「不打不成器」可能不再適用,需要選擇更加合理的方式。 研究表明,體罰或許短期內可以制止兒童的不良行為,但是從長遠來看,體罰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好處,甚至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 教育的最好方式不是體罰
    教育的最好方式不是體罰時間:2021-01-08 13:3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重慶市奉節縣某小學一年級學生因未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遭到班主任老師毆打,致使雙側臀部大面積淤青,已住院治療。而據該班主任老師解釋稱這孩子不使勁哭,又不躲,導致我認為那板子打不痛。
  • 日本立法禁止體罰,打屁股都算違法,那外國人怎麼管教熊孩子?
    一個爸爸怕動手打孩子,自縛雙臂日本的禁止體罰法案不是先例,在國外,也俗稱「禁止打屁股法」,早在1979年,瑞典就已立此法,有相關調查統計,在過去的這40年間,瑞典因暴力而死的兒童人數和青少年犯罪率都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