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鄰有3不比,親有3不走」,老祖宗的智慧確實在理

2020-12-16 歷史研習室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簡單易懂的俗語,每句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這句「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則蘊含了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處世智慧。

鄰居是我們一生之中接觸時間很長的人,人總會拿自己和別人相比較,那麼鄰居之間有哪三樣不要比呢?

第一不能比的就是錢財。

每個人的收入都不同,俗話說,財不外露,有多少錢,真的沒必要向別人炫耀,不要和鄰居比錢財,錢雖重要,夠花就足夠了,攀比錢財會招人嫉妒,因為錢而傷害彼此之間的情誼。

第二不能比的就是孩子。

很多人都會在自己孩子面前講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每個家長都應該對自己孩子的發展進行肯定。只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別人家的孩子再厲害,也不要去比較,只要自己的孩子過得開心,要引導孩子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孩子過得開心,相信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會很快樂。

第三不能比的就是房子。

古人都是從農村時代過來的,所以這句話講述的也是農村的房子,農村的每戶房子都是自建的,所以會有差別,在現在這個時代,我覺得不要比的就是家世。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際遇,一生安安穩穩,平平淡淡即好。

雖然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畢竟是親戚,平常還是要多走動,不過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到底哪三種親戚不能走呢?這種說法現在是否還適用呢,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做出判斷。

第一不能走勢利眼的親戚。

人活在世,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對於視力的人我們要保持距離,即使是親戚,平時必須來往時,相視一笑即好。因為勢利的人注重的是自己的利益,他甚至會利用親戚的關係來滿足他自己的利益,當你有利可圖時,他會對著你笑,而當你失勢時,他會躲得遠遠的。

第二不能走太重利的親戚。

對於注重利益的人,還是別近交了吧,這種人甚至會出賣自家人,謀求利益,親人的關係也會被他拿來謀利,有些自私的人甚至為了保住自己,不惜犧牲他人。

第三不能走無情義的親戚。

人只有在低谷時才能看清身邊人,誰捧著的是一顆人心,誰端著的是一盆冷水。如果自家人有事情都不能出手相助,那麼真的會讓人很寒心。無情無義之人,一次事情就能看透了,這樣的親戚最好遠離。

從這句俗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人的智慧有時候真的「誠不欺我」,很在理。讀一讀老祖宗的智慧,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經驗。

除了經常聽老人們說俗語,《增廣賢文》這本書也是收錄了很多民間俗語,被稱為人們的處世寶典,都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指的就是《增廣賢文》。

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而且看完也會發現很好理解,而且獲益良多!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中年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家人私底下的教育,他直接攤開來告訴我等愣頭青,不論生活怎麼樣,我覺得提前看了這些,就不容易在人生路上想不開,對於未來如何也有個準備。

總之,這樣的一本《增廣賢文》是一本什麼時候讀都會有收穫的好書,想要吸取國學精華,從簡單文字中獲得處世之道,看《增廣賢文》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9元,也就是2包煙錢,就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酒有三不喝,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什麼意思?
    「酒有三不喝,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就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俗語,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什麼,下面我談下我的看法。「酒有三不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應酬中,免不了要喝酒,喝酒已經成為人們的社交手段,尤其是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人們則更是把生意拿到酒桌上來談。
  • 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深度好文)
    人到中年,學會給生活做減法:不比三鄰,不走三親。從今往後,不為攀比而鬧心,只因親情而暖心。鄰有三不比鄰裡之間,切忌攀比物質。錢財,夠用就好;房子,夠住就行。許多人活得不快樂,不是因為自己日子過不好,而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需知,窮有窮的樂,富有富的愁。
  • 俗語「50不交錢,70不留宿」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確實有道理
    在傳統文化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不可計數的文化遺產,有唯美的漢服;有長盛不衰的瓷器;有源於坊間的各種民俗技藝;有上可登廟堂之雅,下可受江湖之歡呼的戲曲;有躍動在紙上的詩詞歌賦、楚辭駢文;有記錄歷史的百家之言等等。
  • 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 1 -錢有三不借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 春節拜年: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
    人到中年,學會給生活做減法:不比三鄰,不走三親。從今往後,不為攀比而鬧心,只因親情而暖心。鄰有三不比1. 不比物質鄰裡之間,切忌攀比物質。錢財,夠用就好;房子,夠住就行。3. 不比孩子有一類父母,最愛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別人家的孩子考試拿第一,年年都得獎學金;別人家的孩子考上公務員,生二胎兒女雙全。
  • 俗話說:「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農村很多老人會說起俗語的時候,都會說在理,這在理就說不管做事做人是對的,而農 村俗語能被古往今來的人所認可這也說明老理確實值得很多人傳承。以前的農村教育主要源自先輩們的教導,他們不善華麗的言語,但是通過一代一代 傳承下的俗語一樣教育一代又一代人,俗語包羅萬象說的什麼都有。下面這個就是主要說 的人情冷暖,「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從字面上看著酒色財是不好的,但是這所說的是什麼含義呢?說的在理嗎?下面就給大家聊聊。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以前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一旦說到男女之間的事情,都會閉口不談,而這也導致很多人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也使得很多人由於不注意這方面,導致身體年紀輕輕就出了問題。
  • 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
    老祖宗說得句句在理!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如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夫不可扶」「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
  • 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一定要記住!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
  • 俗語:老祖宗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是什麼意思?句句在理
    俗語:老祖宗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是什麼意思?句句在理從古到今,婚姻對人們來說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個理想的伴侶共度此生,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但理想的伴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在理
    俗語的隨意性和通俗性更受人們喜愛,於是在民眾之間流傳廣泛,雖然隨意粗俗,卻是至真至理,正應了那句話「話糙理不糙」。那麼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真是老祖宗的金玉良言,經驗之談。
  • 老祖宗提醒你:人到中年,請記住這3件事不能等,有道理
    當想看一本書時,總是覺得有時間再看,再等等。當想去跑步時,總覺得今天太累了,有時間再說。人生最怕是等待,最常說的也是等待,等有時間,等有錢,等以後,只是時間不等人,有些事不能等,也怕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實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老祖宗不僅都講到了,而且理解得很透徹。
  • 俗語「好男有毛不露臍,好女有膘不露皮」何意?老祖宗的話在理?
    特別是俗語更是核心和精華,不僅是我們民族文明的積澱,更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而俗語之所以傳承千年並散發燦燦金光,主要是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形象生動、簡練概括、寓意深刻、富於哲理、郎朗上口,包羅萬象。不過在民間禁忌類的俗語最為被大家津津樂道。畢竟在古代人們比較迷信,而一些禁忌也在生活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正如老話說的「入門而問諱」。
  • 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但惜十人九不知,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但惜十人九不知,老祖宗的話在理嗎?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民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禮儀之邦,我們國家的人民是非常講究禮儀的,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心中永遠有一個字,那就是"禮"。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老祖宗的話總結太在理
    一、古人為何說「富不住大屋」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越大的房子住著越舒服,越小的房子住的越不舒服,所以說現代人普遍覺得掙了錢,發達之後就應該住大屋。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是生來富貴的,都得經歷漫長且艱辛的奮鬥才有致富的可能。生活隨著物質基礎的提高而提升本是無可厚非的,但過度了就變成了奢侈浪費了。俗話說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不能樹立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隨之而來便是「子不教父之過」了。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富商為了讓孩子養成勤家節約的習慣而甘守清貧,這正是古人的良苦用心。
  • 老祖宗總結了一句俗語,說的在理嗎?
    老祖宗總結了一句俗語,說的在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孩子出生時間也有講究?老祖宗總結了一句俗語,說的在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俗話說:「人不走不親」,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人際交往大智慧
    老人常說:「水不打不渾、人不走不親」前半句話的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說即使是汙水,你不去攪拌它,它也不會變得渾濁。其實下半句「人不走不親」,更經典,並且蘊含人際交往大智慧。那麼這一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識人術,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例如《易經》裡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孔聖人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以及莊子的「九徵觀人法」等等這些。
  • 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總之俗語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有農諺類的,有勵志類的,有習俗類的,也有禁忌類的,而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則關於祝壽類的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何意?老祖宗的話在理嗎?冬季氣溫驟降,蕭條寒冷,村裡的薛老君迎來了她的100大壽,3個兒子早就許諾過,如果到了高壽到100歲,一定要請親戚朋友全部來家裡熱鬧熱鬧,並且在村裡擺上一臺大戲讓街坊四鄰跟著樂呵樂呵。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它們言簡意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既然能夠歷盡千年歲月滄桑而長盛不衰,肯定有它的道理。老子曰:「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那「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這句俗語該怎麼解釋呢?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