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

2020-12-13 歷史國學智慧

古話說得好: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

- 1 -

錢有三不借

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1、不守信用的人

把錢借給這種人,那就等於石沉大海了,再要回來那就難了。

這種人大都臉皮厚,說借幾天就還,可是到時候不還,一拖再拖,找各種藉口不還錢,到時候弄得要錢的都不好意思了,追債追得頭疼。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人借錢,寧願提前得罪他們,不借給他,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了,這時候要學會拒絕。

2、幹壞事的人

這種人就是一個炸藥包,隨時都有可能爆炸,我們還是遠離為好。

因為這種人借錢幹一些違法的事情,早晚會東窗事發,被抓起來,因為你借錢給他,有可能會把你牽連進去,所以千萬不要和這種人打交道。

3、借錢不還還說閒話的人

這種人最可惡,找你借錢的時候好話說盡,恨不得跪下來磕頭。可是一旦錢借到手以後,根本就不提還錢的事情,好像就沒有發生過一樣。

你找他還錢,他就是懶著不還不說,還滿嘴跑火車,說就借你這麼點錢,至於天天追著還錢,真是小氣。

你說這種人可氣不,最後弄得借錢的到沒有理了,所以這種人千萬不能借錢給他們,不但錢要不回來,還惹得一身騷。

禮有三不隨

隨禮是我們的一個習俗,現在社會上不管什麼事情,都盛行隨禮了,弄得到最後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隨禮的呢。所以隨禮要慎重,不能盲目的隨禮。

1、目的不純的禮不隨

現在社會上流行隨禮,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大擺筵席,目的就是為了收禮金。

比如孩子考了好成績、自己買了輛新車、甚至連離婚現在也要擺宴席收禮金,這種不正之風我們堅決抵制,不去隨禮。

2、沒有接受邀請的禮不隨

沒有邀請你,說明你在人家的眼裡不夠格,沒有資格參加他們宴會,所以也不要自找沒趣,這種份子錢也就不要隨了。

3、不回禮的人不隨

禮尚往來就是這麼個道理,當初你曾經給他隨過禮,但是到你辦事的時候他卻不隨禮,這就收不過去了,那麼以後他在又什麼事情,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再隨禮了。

路有三不走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總要有做幾次選擇,在人生的岔路上,那三條路不能走呢?

1、歪路不能走

也就是違法亂紀的路,這是一天不歸路,現在很多人經不住誘惑,就會走上歪路,殊不知這條路就是條死路,它的盡頭就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2、沒有十足把握的路不能走

人生在世,還是謹慎的好一點,不要幹一些沒有把握的事情,做事一定要考慮周全為好。

3、不熟悉的路或者沒有走過的路

因為不熟悉,沒有走過的路,很容易會走錯,到時候折返回來,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老祖宗的7句話:讓人舒服,讓人明白

1.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後炮

在事情發生的時候給別人提供幫助,勝過時過境遷之後說閒話。

在這個世界上,願意給人提供幫助的永遠是少數,而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永遠是多數,他們什麼也不做,卻喜歡在背後指手畫腳。

人交朋友,一定要看清楚,肯落在行動上的才是真朋友。

2. 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插秧的時候,苗如果優良,能提高穀子一半的產量,娶妻如果娶好了,是你後半生的福氣。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在一個家庭裡,妻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娶妻娶德不娶色」,娶媳婦擇偶的標準是心靈美不是外表美。

3. 鐵匠沒樣,邊打邊像

鐵匠打鐵和裁衣服、蓋房子不一樣,沒有精確的規劃。

鐵匠下錘的時候,有的時候下手輕,有的時候下手重,擊打的位置也不是什麼標準模式,不過是隨心而動。

但是打著打著,一件精美的器物就打出來了。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不需要「三思而後行」。

王陽明常說「知行合一」,知道一定要落在行動上才算知道,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認識,才能漸漸地把事情做對。

就像打鐵一樣,邊打邊修正,打著打著,一件精美的器物就出來了。

4. 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俗話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學習好的就像攀登高山一樣困難,學習壞的就像山崩一樣迅速。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很久的積累,但是壞習慣的養成卻是幾次就夠了。

所以一定要防微杜漸,不要因為一時的懶惰和懈怠而誤入歧途,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5. 黃連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

黃連和人參都是藥材,一個清熱去火,一個補中益氣,都能治病救人。

但是人們卻喜歡人參,厭惡黃連。

原因是,他們雖然都能治病救人,黃連卻很苦,所以人們厭惡他。

是藥就有三分毒,人參用錯了也能害人,但是人們對人參的態度卻比黃連好得多。

生活中的有很多人就像黃連,明明是好心,也經常做好事,但是嘴巴卻經常不留情面,諷刺挖苦別人。

不留口德的人,哪怕是做了好事,也不會被人感謝。

6. 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

在《三國演義》裡,曹操煮酒論英雄,就曾經說過,「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

大的時候能吞雨吐霧,小的時候能隱介藏形,升的時候能夠飛騰在在宇宙之間,隱逸的時候,能夠潛藏在波濤之內,龍乘時變化,可比世間英雄。」

人要像龍一樣,要懂得趁勢,不要一味逞強。

懂得順時而動,這並不是讓人拋棄原則,而是讓人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自己對待人或事的態度和方法,以此掌握主動,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大道。

7. 冬長三月,遲早打春

冬天再長,春天也會到來。

人人都厭惡壞事,喜歡好事,但是誰也不可能一生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生只走黴運。

運氣不好的時候,請相信否極泰來,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不要怨天尤人,好好提高自己,靜靜等待,轉機一定會出現。

怎麼樣,有很多是不是經常掛在嘴邊的呢?古人幾句俗語充分地揭示了社會上的人生百態,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在不同的階段當採取不同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即便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應當為我們所銘記。

閒暇時間拿出一本《增廣賢文》來讀一讀,增長智慧與見識,何樂而不為呢?現在購買,還送一本《道德經》。「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能不會使你獲得馬雲那樣的成就,可是會讓人能在一群人中,一眼就看到,讀書人的氣質是不一樣的。

全書不僅有全部完整原版,還有譯文,解析,像一本學習古人智慧大全。49元,讓自己擁有人生大智慧!

相關焦點

  • 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老祖宗說的在理嗎?
    "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是一句廣為流傳的民間俗語,雖然在現代社會很難再被人提起了,但是也不得不說的是這些幾乎就要被我們所遺忘的,正是我們老祖宗經過無數次印證之後,總結下來留給我們的重要財富。至於我們後人而言真的應該好好的對此進行總結和歸納,以便更好的傳承下去。
  • 夜讀|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錢有三不借 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 為什麼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流傳甚廣?
    民間流傳著很多俗語,經常聽老一輩的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從某些方面來說,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但任何事物咱們都得辯證看待,下面一起來拆解這三句話。錢有三不借這裡的「三不借」指的是萍水相逢的人、欠債且有不良嗜好的人、借錢不還的人。
  • 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的時候在有些地方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但其實想要說的意思是一樣的,比如這句「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在我們這邊,有另一種說法叫「不借三種錢,不隨三樣禮,不走三條路」。這兩句話雖然用的字不太一樣,但其實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想說一些生活中總結得出的經驗,告誡後人能夠規避一些麻煩事。
  • 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現代人常犯
    在借錢與隨禮的過程中,彼此之間的感情交流就更加密切,但根據老祖宗的總結,若是不小心犯下了這些忌諱,那麼很可能彼此之間的感情就會受損,甚至於因此而滿目成仇,因此總結出了「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的機會,而這些忌諱,很多現代人都有常犯。
  • 俗話說「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你了解多少?
    老一輩人常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這句話值得年輕人好好地思考一下。先說這借錢,按理說借別人錢應該沒什麼負擔才是,但是社會中人心險惡,不是所有人都像表面看著那麼友好的。我們每個人也清楚錢在這個社會中有多重要,所以在借錢給別人時一定要留個心眼,以防到時候自己的錢被打了水漂。
  •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老輩人對於人情世故的教誨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這句話從字面來看,很明確,也是老輩人對於後人的教誨,並且和農村的人情世故有關,而哲理說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大意都猜的差不多無非就是一些好的人不能去隨禮,但是為什麼這麼說,這老祖宗說的是否有道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
  • 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一定要記住!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
  •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文|接節說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聽說過一些很有意思的俗語老話,而且大部分都押韻,說起來非常順嘴,但是一般但是簡化了一些內涵,變得比較簡短,所以這其中的意思就不是很多人能夠理解的了,尤其那些還夾雜著一些方言的老話,就更不用說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句老話,叫做:「錢不借三,禮不隨三」,這兩個三,都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農村有句話叫:「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哪三種錢不能借?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然而如今有很多人都是借錢不還,借的時候什麼好話都能說出口,但是到還錢的時候,卻又推三阻四,一拖再拖,最終連朋友都做不成了。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農村人常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說的啥意思,看了才明白
    生活中,人情往來是誰也不能逃脫的,年輕的時候不懂的人情世故,或許會吃虧上當,經歷的多了,也就有了人生經驗,明白了什麼樣的人只能做面上的朋友,什麼樣的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真心實意的去幫助。農村人常說的錢有三不借,都包括什麼樣的人?
  • 俗語:老祖宗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是什麼意思?句句在理
    俗語:老祖宗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是什麼意思?句句在理從古到今,婚姻對人們來說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個理想的伴侶共度此生,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但理想的伴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農村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人到中年,更應當謹記於心
    在這個過程當中,工作之餘,人情往來之間總會收到一些「請柬」,需要隨禮,這個時候到底該不該隨呢?你要說隨禮吧,自己剛畢業,工資少得可憐;如果不隨禮,又有可能傷及同時感情。隨禮,還是不隨禮呢?其實參考下面這句俗語就夠了!這句俗語就是「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尤其是人到中年,更應當謹記於心!
  • 老祖宗常說:「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哪三種禮不能隨?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關於選擇道路和處理人情世故時候,要明白的一句俗語,那就是:「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 但是有三條不能踏的路尤為重要。 第一是危險的路不要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更是給親人帶來擔憂與痛苦。 古人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俗話說:「鄰有3不比,親有3不走」,老祖宗的智慧確實在理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簡單易懂的俗語,每句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這句「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則蘊含了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處世智慧。鄰居是我們一生之中接觸時間很長的人,人總會拿自己和別人相比較,那麼鄰居之間有哪三樣不要比呢?第一不能比的就是錢財。
  • 農村老人說「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都是啥意思?
    這到了年底之後,農村裡的人也多了起來,畢竟這到了年底,但是到了年底之後大家除了買東西之外嗎,就是有各種的應酬了,比如到了年底,農村喜事就多了起來,親戚走動也會變得頻繁,但是農村老人卻在這個時候告訴年輕人,一定要「禮要3不隨,路要3不走」,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這「三」是什麼意思?
    像「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打鐵不惜炭,養兒不惜飯」等等,令人看後,回味無窮,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好了,不閒扯了,今天,筆者帶來了一個俗語:「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你知道這裡面各自的「三」是何意嗎?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遇到過借錢方面的問題,就算你沒找別人借過錢,別人也會找你借錢,是不是什麼人找你借錢你都會借給他呢?答案當然不是,畢竟錢對於我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們借錢給別人,首先就是看這個人的信譽好不好,如果借錢不還,那肯定就不會再有下一次了。當然除了信譽問題,我們還是要分情況,也就是借錢的原因,畢竟錢這種東西,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不是想借就能借的。
  • 農村的「三錢不借,三禮不隨,三路不走」是什麼意思?你是否贊同
    實拍農村小編今天就與大家說一說在農村俗語裡的「三不借,三禮不隨,三路不走」,是什麼意思!很多人應該也聽說過這些話,這裡面含有的道理可以說全部都是精髓,還附有非常精闢的人生大道理。所謂的「三不借」,指的是:如果對方是那種說話不算數的人,可以不借的,現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許你的朋友會經常向你借錢,然後你就很糾結你到底要不要借錢給他當這個時候我們主要的就是看看這個人有沒有信用。
  • 俗話說「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現在我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正是老祖宗文化的體現。"借三不借二,救一不救窮",這句話大家都應該聽過,那到底是什麼情況下可以借,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借?咱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分別是什麼情況,別怪老祖宗沒有提醒你。二是借錢治病,月有陰晴圓缺,人的一生很少會平安順遂。假如一個人是因為借錢而治病,這種情況可以借到錢就借,借到的錢對你來說可能不多,對他來說卻是救命錢。人生在世無常,不期而至,不期而至,這樣的情形或許是可以借用的。假如某人向你借錢是為了做壞事,你可以考慮借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