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牙期不適,做好這4點,輕鬆防止他哭鬧

2020-12-22 蘑菇老師育兒

閨蜜家的孩子已經5個多月了,她說最近寶寶比之前難帶了很多,一點都不乖。因為她家寶寶現在動不動就哭鬧,而且不管怎麼哄都哄不好,問我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改變這種情況。

昨天去她家玩,我就特意去觀察了下她家寶寶,這才發現寶寶的牙齦上有淡淡的白色痕跡,仔細一看原來是要長牙了。

一般來說,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乳牙就會開始萌出,在出牙期的時候他的牙齦會發癢不適,情緒也會變得焦躁不安,所以就會頻繁哭鬧。

想要避免寶寶哭鬧,家長們首先要幫他緩解出牙期的不適感,所以下面幾點是一定要做好的。

1、準備磨牙棒

寶寶出牙期的時候牙齦容易發癢,需要用一些較硬的東西來摩擦牙齦,從而緩解不適。

所以,在照顧出牙期的寶寶時,家長們會發現他很愛吃手指、玩具,對此家長們可以給他準備一個舒適安全的磨牙棒。

這樣既能夠滿足他磨牙的需求,又能夠防止他啃咬手指、玩具時將細菌吃進嘴巴裡。

2、補充營養物質

寶寶牙齒的發育需要有充足的鈣質支撐,如果攝入的鈣元素不夠的話,很可能會阻礙乳牙生長,而且還可能引發一些牙齒問題,比如:齲齒、牙齒不整齊等,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寶寶換牙慢。

因此,在寶寶出牙期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合理幫他補充營養,保障他不會出現缺鈣現象,從而讓牙齒更好的生長。

3、做好口腔清潔

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比較低,很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而生病,但他們在出牙期的時候又非常喜歡胡亂啃咬東西。

因此,家長們在寶寶出牙期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做好口腔清潔,降低他被細菌侵擾的機率。

平時沒事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在手指上纏上紗布,沾水後給寶寶清潔,或者準備一些紗布棉棒給他擦拭口腔。

4、適當按摩牙齦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家長們還可以適當給寶寶按摩牙齦,不過在給寶寶按摩之前一定要把手清洗乾淨,以免把細菌帶入寶寶的口腔。

這樣可以緩解他牙齦的不適感,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他焦躁的情緒,從而降低他哭鬧的頻率,讓他能夠輕鬆、舒適度過出牙期。

出牙期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一個成長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寶寶需要承受一些不適,這些不適家長們無法代替他承受,但可以通過以上幾點幫他最大程度的緩解。

不知道怎麼做的家長們,可以按照上面所說的試試哦!

相關焦點

  • 出牙期原來這麼辛苦,媽媽這樣做,可以減少寶寶的不適
    ,有時會哭鬧,也會想咬東西,這是因為出牙引起的牙床腫脹導致。緩解小妙招:1、每天睡前用乾淨的紗布,蘸水後輕輕擦拭寶寶牙床,可以起到緩解出牙期的不適。2、給寶寶買磨牙的玩具,如果是6個月後,也可以買磨牙的輔食,讓寶寶盡情地咬,這種鍛鍊還會幫助牙齒穿透牙齦順利地長出。寶寶出牙期,引起的口腔不適屬於正常現象,媽媽不必過多擔心。
  • 寶寶出牙前的這幾大症狀了解到位,就能輕鬆應對出牙期!
    3.萌出性血腫:乳牙萌出前,有時可見覆蓋牙的黏膜局部腫脹,呈青紫色,一般無明顯的自覺症狀,無需處理,隨著牙齒萌出而漸漸自愈。 4.煩躁不安,睡覺不安穩:牙齒萌出過程中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適,因此經常會哭鬧,比較煩躁,睡覺也不安穩,可能會半夜醒來。偶有體溫升高現象,有的甚至會導致發燒。
  • 出牙期寶寶哭鬧怎麼辦?經驗寶媽這麼做,輕鬆幫娃度過出牙期
    出牙期,寶寶哭鬧是由於牙齦腫痛導致的,這時,寶寶的牙齦黏膜會破損,所以是非常疼痛的,加上出牙時間慢,會逐漸導致寶寶的牙齦疼痛加劇,這種情況下,寶媽不必過於擔心,這是出牙期的正常現象,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噢~學會使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寶寶緩解出牙不適,避免哭鬧不止。
  • 奚夢瑤兒子出牙期哭鬧不止,出牙不適該如何緩解?要掌握調節法門
    可畢竟自己沒有育兒經驗,奚夢瑤總會遇到一些難題,就拿寶寶出牙這件事來說,她可是費了不少的心思。 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寶寶在4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開始長牙,而且出牙期的寶寶特別鬧騰,讓媽媽們很是頭疼。奚夢瑤表示寶寶在長牙時就哭鬧不已,特別想咬東西,為了安撫寶寶她試過很多辦法,可效果都不理想。
  • 寶寶到了出牙期,父母要如何護理?這4步一個都不能少
    寶寶現在正在出牙期,每天哺乳時,都會啃咬我的乳頭,每次都讓我又痛又癢的,雖然後來改用奶瓶餵奶,緩解了自己的痛苦,可我每天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依然心疼不已。後來我跟醫生學到了一些,既能緩解寶寶出牙期不適,又能讓他長出健康牙齒的的方法,分享給需要的家長,一起學一下吧!
  • 寶寶長牙期容易哭鬧,媽媽可以用這幾個方法,緩解他的不適
    我家寶寶快六個月了,他平時都很乖的,最近卻老是哭鬧,因為他開始長牙了,雖然長牙的過程會讓寶寶很不舒服,但這是寶寶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也是他成長中的重要一步,作為媽媽見證寶寶的每一步成長我的內心都是充滿激動和喜悅的,當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會有一些徵兆,寶媽們需要多注意,並且要給寶寶做好護理
  • 寶寶出牙期很煎熬,大多是輔食營養不到位,寶媽多關注這4個細節
    其中有一個階段寶寶比較難熬,那就是長牙期。這個階段寶寶的情緒比較崩潰,易哭鬧、愛黏人、吃不好、睡不實。作為新手爸媽要學會一些方法幫助寶寶緩解不適,順利度過長牙期。寶寶多大開始出牙呢?藍藍擔心寶寶有別的問題,趕忙帶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診斷完告訴藍藍:孩子進入了出牙期,這些表現都是因為出牙導致的。回到家藍藍仔細用手摸了摸孩子的牙床,確實發現有尖尖的感覺,而且仔細看牙床也有發白的情況。
  • 寶寶長牙期,家長做好這4件事,讓他牙齒健康又美觀!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家長不能有拔苗助長的心思,因這會嚴重擾亂他們的生長。在長牙這件事上,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所以說家長也用著急。只要確保寶寶的身體發育正常,畢竟身體健康最為重要。
  • 應對出牙期,聰明媽媽這樣做!——青寧媽媽
    3.萌出性血腫:乳牙萌出前,有時可見覆蓋牙的黏膜局部腫脹,呈青紫色,一般無明顯的自覺症狀,無需處理,隨著牙齒萌出而漸漸自愈。4.煩躁不安,睡覺不安穩:牙齒萌出過程中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適,因此經常會哭鬧,比較煩躁,睡覺也不安穩,可能會半夜醒來。偶有體溫升高現象,有的甚至會導致發燒。
  • 寶寶出牙不舒服?用它,輕鬆緩解出牙不適
    寶寶從4個月左右開始進入萌牙期,在整個萌牙期間,寶寶會因為長牙而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症狀,例如牙齦腫痛、牙齦發癢、大量流口水、低燒等等,嚴重的話還會引起煩躁不安、哭鬧不止、厭食、精神萎靡等症狀。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款萌牙期的神器——磨牙棒,它可以幫助寶寶緩解一系列的不適症狀,讓寶寶輕鬆度過萌牙期。如何給寶寶選擇磨牙棒: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磨牙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磨牙膠,另外一種是磨牙餅乾。
  • 寶寶早出牙聰明?了解出牙期和出牙表現,順利度過出牙期才是重點
    睡覺不安分出牙期其實並不好受,因此寶寶這時候的表現會比較煩躁,出牙期寶寶的難受情緒表達會以哭鬧為主,這期間家長會發現孩子睡覺不如之前安穩了。有時候半夜睡著睡著就醒來,這期間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大考驗,不過好在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出牙期屬於孩子的必經之路,家長要保持耐心,儘可能安撫寶寶。4.
  • 7個表現說明寶寶要出牙了,如何緩解出牙期不適?媽媽做好這5點
    寶寶出牙的時間規律:寶寶出牙有早晚,一般在寶寶8個月前後出牙比較多見。出牙早的寶寶,4~5個月就開始萌牙;最遲通常在寶寶13個月左右出牙,超過這個時間還沒出,就要帶寶寶看醫生。寶寶出牙的先後順序,見下圖:如何判斷寶寶出牙是否正常呢?有一個簡單的公式是這樣:出牙數量=月齡-4或者-6就可以了。打個比方,假設寶寶現在10個月,那麼按照出牙規律來看,寶寶應該要出4~6顆牙(用10-4或者10-6)屬於正常。
  • 4-6個月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寶寶到了出牙期,3點要注意
    表妹家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現在已經6個多月,還沒開始出牙,她看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都已經出了兩顆牙,於是也很著急,覺得是不是缺鈣了呢? 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出牙問題也是一樣,生怕比別家孩子慢,怕寶寶缺乏營養。那到底什麼時間出牙才在正常範圍內?出牙時寶寶又有哪些異於尋常的表現呢?
  • 寶寶出牙期,這些表現要了解,家長別犯迷糊!
    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會經歷各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一些特別的表現,家長們應該密切關注,不要再寶寶發育的關鍵時期犯迷糊。寶寶出牙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經歷出牙期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很多表現,同時變得脾氣暴躁,或者頻繁的生病,這時候家長就需要警惕了。
  • 寶寶出牙期原來這麼痛苦!家長們一定要學會護理
    寶寶六個月了,最近開始口水增多,拿到什麼就咬什麼,還用手指扣嘴巴,睡前也煩躁不安,整個人看起來很難受的樣子,仔細一看原來是寶寶長牙了,看著寶寶受罪,當媽的心裡也不好受,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寶寶出牙期的痛苦?
  • 如何緩解寶寶長牙不舒服?做好這幾點可以輕鬆緩解,父母要記住了
    小李這才明白,寶寶的反常原來是出牙引起的身體不適。小李也知道了,寶寶在出牙期原來這麼辛苦,但是如何減少孩子的不適感,小李卻不知道怎麼做。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新手媽媽和小李一樣,對於寶寶出牙期的到來總是手足無措,而且有的媽媽還反映寶寶竟然有了發燒的跡象。
  • 出牙期寶寶,緩解疼痛少不了這一步
    沒想到,到了4個月左右,天使寶寶一秒變狂躁小惡魔,脾氣暴躁、食慾減退、莫名哭鬧,怎麼哄都哄不好。所以出牙期絕對不是一件可以忍忍忍的小事。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如何安撫正在出牙的寶寶是眼下最棘手的問題。冒出牙齦,但是出牙期,寶寶會見到硬東西就往嘴裡放,而太硬的東西會損害牙床,太小的東西容易誤吞。
  • 寶寶出牙不適該如何緩解?哺乳時如何避免乳頭被咬疼?
    出牙期的時間因人而異,早一點的寶寶從出生後3個月開始,最晚的寶寶則要等到出生後12個月,整個過程持續2年左右,在這期間寶寶可能會有出牙期不適,爸爸媽媽要細心呵護,警惕不良反應.最常見的牙齒萌出順序是:口腔下方的2顆門牙、口腔上方的4顆門牙、口腔下方剩下的2顆門牙和4顆第一前磨牙、4顆犬牙,最後是4顆第二前磨牙3.如果寶寶牙齒萌出的順序跟我們描述的不完全一致也沒有什麼關係,畢竟個體差異是存在的個別寶寶出牙時會出現流口水
  • 寶寶長牙不舒服頻哭鬧?寶寶口腔照護須知
    一般寶寶4~6個月開始長出乳牙,在長乳牙期間容易出現多種不適,比如牙齦瘙癢、流口水、喜歡抓咬東西或哭鬧不止,家長期間要安撫好情緒,同時做好護理工作,讓孩子擁有健康整潔牙齒。5、易怒易燥6、睡眠倒退二、寶寶到了出牙期,總會伴有一些不適的症狀,口水直流、易怒易躁、食慾減退、喜歡咬堅硬的東西、用手摸牙齦等.
  • 寶寶到了出牙期,家長如何保護他的口腔?這4點要做到
    前段時間,小雅寶寶的第一顆牙齒終於長完了,非常健康,還非常直,這讓小雅感到很欣慰。因為從寶寶出生後,小雅就非常在意他的口腔衛生,每天都會給寶寶清潔,就是害怕寶寶以後出牙時,長出齲齒,或者牙長不齊。而之後寶寶長出的牙,也沒讓小雅失望,依然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