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說謊?新勢力最快交付萬輛的,其實不是理想ONE

2020-12-20 車聚網

引言 | 大佬們的江湖

新勢力之間的較量,一直沒有停過。

2020年6月16日,理想汽車發布官博稱:自2019年12月正式交付以來,理想汽車僅用六個半月就完成了第一個10000輛的交付。同時,文章的標題為:每10000輛理想ONE交付,創下造車新勢力最快交付萬輛記錄。

消息一出,有人表示了質疑。

汽車博主@LevinShi 根據公開信息,列出了一份表格。表格顯示,蔚來ES6的第一臺正式交付在2019年6月18日,第一萬臺交付在2019年12月19日,過萬時間為185天。

而理想ONE,第一臺車正式交付在2019年12月4日,第一萬臺在2020年6月16日,歷時195天。

以上信息都有公開報導,如果廠家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那麼ES6才是最早達成累計交付量過萬的新勢力車型,用時比理想ONE少了十天。

同時,根據這個表格,小鵬G3也用時六個半月,與理想ONE用時一樣。

僅根據這些信息,理想汽車宣稱自己是第一個萬輛交付並創下記錄,就不成立了。

該博主最後說:誰家跑得快誰家跑的慢?看數據吧。言外之意,數據並不支持理想第一的說法。

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車聚君認為,最準的數據並不是廠家自報數,而是上險數。即,只要新車發生交付,必須第一時間上交強險,否則無法合法上路,也談不上真正的交付。因此,上險數被業內公認為「目前已知最準確的交付數據」。

經過車聚小夥伴的整理,以下是幾款新勢力車型的月度上險數。

▎色塊第一格,是官方宣布的「正式交付」的所在月,如果交付日處於月末幾天,則按下個月為第一個正式交付月。正式交付日期,均據公開報導,與博主@LevinShi 的數據基本一致。

▎色塊的最後一格,是自正式交付以來,累計上險數達到一萬輛的所在月。這個無法確定到哪一天,只能根據官方信息與月銷量進行推算,但不影響整體判斷。

▎色塊第一格之前,各車型都有零散上險數,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廠家為正式交付做的準備,如測試車、展車、內部非正式交付車。

蔚來和威馬在正式交付前的上險數,都沒有過百,威馬甚至只有一輛,數據簡單清楚。而小鵬和理想,比較早就開始了內部交付,數量又多,時間又長。

以小鵬G3為例,早在2018年3月,就有30輛車上路,比正式交付整整早了9個月,其中2018年10月還斷了一個月。這些應該是量產前的Beta版、1.0版本的對內交付。小鵬這種非公開交付共288輛,為新勢力之最。

理想ONE在12月正式交付前,也有4個月的內部非正式交付,累計274輛,與小鵬相當。

對消費者來說,這裡沒有優劣之分。交付前更多的內測,可以理解成更多實測的負責行為。而內部交付的少,也可以理解為內部流程管控清晰,在非上路階段就把試驗與標定「搞清爽」了。

一定要講差別,可能是上路早的車型主要是在測「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只有拿量產車在真實道路上多跑跑,才能讓新車的自輔駕在交付後更成熟。從這個角度講,理想ONE和小鵬G3的自輔駕,相對威馬EX5更好用,也就講得通了。

至於蔚來,ES8上市一年後才正式OTA自輔駕功能,也可以佐證這個猜測。

但是,對於市場分析來說,特別是對「萬輛俱樂部」之爭來說,提前非正式交付肯定是佔優勢的:減少了生產爬坡期,相當於在起跑線之前有一個助跑行為。

理想ONE就證明了這一點。它在2019年12月交付的第一個月,上險數就達到了驚人的1011臺,比其它所有競品第一個月上險數之和,還要多。

這在新聞報導上,會非常好看,有一個開門紅的印象,同時也更方便早日達到累計萬輛。

不得不說,從公關角度講,李廠長是一個能人。或許,從2019年12月4日把001號車交給韓寒那一刻起,他就盤算好了要在不久的將來,第一個實現萬輛交付。這似乎一開始就是一個志在必得的遊戲。

但是,上險數並不支持這個美好的理想。

蔚來ES6,在2019年6月18日官宣正式交付,當月上險數只有362。但接下來,它的增長迅猛而線性,到年底累計上險數已達11,391輛,超過了一萬輛。用時不到六個半月。

注意,ES6用不到六個半月的時間,實現的是1.14萬輛的實際交付。

那麼反推的話,ES6實現整一萬輛的交付,應該就是六個月。這比理想ONE官宣的六個半月,少了半個月。

有人說了,ES6是蔚來第二款車,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不難,所以ES6成為真正的「過萬交付第一名」,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那理想ONE,也不是理想汽車的第一部車啊?SEV在天堂說:我不配擁有姓名嗎?

我們不拌嘴,直接看蔚來第一部車ES8。這可是真正的開頭的開頭。

蔚來ES8,在2018年5月31日宣布正式交付,如果李斌知道未來會有這一出比較,估計打死不會選在這個月末的日子(順提,他這個人一直點兒背,但不全是壞事)。當然,車聚君不會扣這個字眼,而是把它的正式交付算在6月。

從2018年6月交付76輛開始,ES8在12月實現了3452輛的單月交付。這個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一部分原因是,李斌和人打了賭。他喊話何小鵬:年內完不成10000臺交付,賠臺車給你。

其實,對這些有錢人來說,一臺車才多少錢?這明顯是面子問題。所以愛面子的李斌不能輸。最後,上險數顯示,他也確實沒輸,那7個月他共交付了11362臺ES8。

仍然,我們無法確定第一萬輛ES8,發生在2018年12月的哪一天?但從多出來的1362輛按比例推算,大約是在12月18號左右。這麼說,ES8破萬用了大約六個月二十天,並不比理想ONE的六個半月,晚多少。

如果按成熟度算,ES8是這幾個車裡最早上市的,也是最貴的。而理想ONE是最晚上市的--而且,它是否真的在六個半月內,達到一萬輛交付還不是100%確定的事。

因為,現在是7月初,市場上還沒有6月的上險數,只有截止到5月的上險數。

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5月,這六個月時間裡,理想ONE的上險數是8787輛,離一萬輛還有1213輛。具體結果,還是要等到7月中旬,6月上險數出來時,才好判斷。

如果說李斌太直,李想太圓,那麼何小鵬可直可圓。

小鵬G3,在2018年12月12日正式官宣上市,當月交付233臺。之後因為「改款」還鬧出一波維權風波,也導致2019年2月只交付了56臺。但何小鵬憑左右逢源的社交能力,以及G3還不錯的產品力,銷量迅速攀升。

2019年6月18日,小鵬官宣第一萬輛G3下線。注意,這裡是「下線」,不是「交付」。

所以,連耿直的博主@LivinShi 老師也誤以為了交付,在表格中註明這一天是小鵬G3的過萬日。因此得出結論:小鵬G3過萬交付約用時六個半月,聽上去與理想和蔚來,平分秋色。

但其實不是,小鵬G3的過萬,用了大約9個月

從一開始的表格,可以算出:2019年6月底G3的累計交付量為8727輛,即使到7月底才9447輛,8月底是9678輛,直到9月底才達到11162輛,完成心願。

仍然,到底是9月哪一天完成的一萬輛,不太好算,但肯定是9個月開外了。這比理想ONE的六個半月、蔚來ES6的六個月、蔚來ES8的六個月二十天,都要長。

但人家小鵬在公開渠道的報導是這樣的:「上市188天,第10000輛小鵬G3今日正式下線!」「第一萬輛小鵬G3下線了,7月份能全部交付出去嗎? 」甚至打起擦邊球:「小鵬G3完成一萬輛交付,下一個是誰? 」

文中說:「2019年6月18日第10000 輛小鵬G3在海馬小鵬工廠正式下線,小鵬汽車成為了繼蔚來、威馬後,第三位達成10000臺的造車新勢力選手。」

下線等於交付,漂亮。

但你搜:小鵬G3第10000臺交付,是沒有相關報導的。因為小鵬不會告訴你,它達到一萬輛的交付實際上用了9個月。

李斌可能會後悔,為什麼當初只是向何小鵬努力證明自己,而沒有順勢將對方一軍?

而且,打賭這事兒,本是何小鵬開的頭,李斌應的約。最後李斌是贏了,但他有沒有發現一個bug?當初只約定了他輸了會賠一輛車給何小鵬,但沒有約定如果他贏了,何小鵬是否也應該給他一輛車?

人家何總在朋友圈,氣定神閒:我覺得我肯定會贏,謝謝李斌的禮物。

以至於,這場沒有了下文的賭局,留給江湖的印象是:李斌輸了,何小鵬贏了。

《讓子彈飛》裡老六為了自證清白,搭上了性命。陳坤演的壞人,震驚之餘還連聲叫好。何小鵬不但零責任輸了一場賭,似乎連一聲好,也沒有給李斌叫過。當然,蔚來一度也差點死得很慘,不比老六好過。幸運的是,它挺過來了。可能傻人有傻福吧?

相比之下,威馬近來安靜的很。威馬EX5,用了八個月達到交付量10293,沒太大爭議。

所以,這樣較真下來,國內新勢力造車單一車型「累計交付量過萬」用時情況是:

蔚來ES6 < 理想ONE < 蔚來ES8 < 威馬EX5 < 小鵬G3

寫到這兒,車聚君突然覺得:真特麼無聊啊。

戰國後期,六國一會兒合縱抗秦,一會兒聯橫攻弱,你爭我搶,朝秦暮楚,一個比一個會說,一個比一個工於計謀。要是拍成電影,能佔中國古代文藝片的一半還多。

然並卵。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

是的,表格裡還有一個國產Model 3。它實現交付過萬,只用了「不到三個月」。

國產新勢力中,最優勢的ES6還用了半年,Model 3連它一半時間都不用。其實,Model 3在交付的第三個月,單月就實現了11,278輛的交付量。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這時,國內新勢力為了爭半個月的先後,費盡心思做公關,搞得鑼鼓喧天,真的很無聊,很搞笑。

是的,特斯拉也是新勢力,人家也國產了。現在消費者買車,不管中國車、外國車,只買自己喜歡的車。要比,就比真正的市場標杆,跟強秦正面剛;而不是近攻遠交,錙銖必較。

一聽說Model 3要降價,就花容失色,叫苦連天。一有事情了,就避重就輕,起火的說冒煙。這些,都不是一代霸主的風範。

小謀謀於市,中謀謀於勢,大謀謀於世。

車聚小結

王興說,新勢力最後活三家:理想、蔚來、小鵬。

多新鮮啊,你剛剛投了理想近3億美元,當然要誇自家孩子了。但你把它放第一位,也太不謙虛了。

所有新勢力中,目前交付量最高的是蔚來,兩款車累計交付4.2萬輛。單一車型累計交付最多的,是威馬EX5的2.5萬輛。專利最多的是蔚來,是小鵬、理想的3倍。最先兩條腿走路的是小鵬,P7是熱門車。

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兩個先天問題。

一是產品路線。理想ONE屬於增程式電動車,不是純電動車,國家政策中,經常在插電混動後面加一個括號(含增程式)。地方政策中,它在純電動車銷量最大的北京不能獲得綠牌。嚴格意義上,理想不算真正的新勢力,它的增程路線也註定獨木難林。

二是政策影響。2019年實施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開始發威,江蘇的拜騰、賽麟、博郡相繼倒下,一省保一新的趨勢日漸明顯。蔚來之於安徽,小鵬之於廣東,威馬之於浙江的關係,要比理想之於江蘇的關係緊密。因為它資質用的是重慶力帆,股東100%是北京車和家,不算江蘇親生。

造車是長跑,每一步都去算計會摔倒。

相關焦點

  • 國產新勢力破紀錄之作,一年14天交付3萬輛,帶你看理想ONE
    最近幾年國內車市的銷量表現不算好,車市的整體銷量表現處於下行態勢,比如今年1-11月,國內狹義乘用車的累計銷量是1715.6萬輛,而2019年同期的累計銷量是1866.7萬輛,也即是說2020年1-11月的累計銷量出現同比8.1%的下降。
  • 刷新國內造車新勢力交付記錄 理想ONE的「獨自守望」
    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自2019年12月4日開啟交付,至2020年12月18日累計交付3萬輛,理想ONE以一年零14天的時間刷新了國內新勢力造車品牌交付3萬輛用時最短的記錄,對於理想汽車而言這也是裡程碑式的一刻
  • 從六個月到四個月再到兩個月,理想汽車屢創萬輛交付紀錄背後的硬與...
    理想汽車交付專家丁嘉(化名)在進入11月後愈發地忙碌起來。事實上,自2019年12月4日理想ONE交付以來,對於丁嘉這樣的交付專家而言,忙碌已是常態。截至2020年12月18日,理想汽車的交付專家們已經向用戶交付了3萬輛理想ONE,而12個月零14天的交付成績,也使得理想汽車成為了率先實現交付3萬輛產品的造車新勢力。
  • 首年3萬輛交付,理想ONE車型進入半衰期,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理想...
    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波組浪,成就了3美元豪賭蔚來(NYSE:NIO)困境反轉的投資者,也讓上市伊始便建倉理想汽車(NASDAQ:LI)與小鵬(NYSE:XPEV)的投資者擎臂高呼信仰。當然,更多的看客則冷眼旁觀,暗忖資本市場的瘋狂。對於以電動車為中心的新能源汽車在當前的趨勢,爭議其實正是最大的理性:對於新事物,不怪看不懂,只怪看得不夠仔細。
  • 交付不到一年,理想ONE為何能拿下高端新能源車市場
    來源:一財網今年以來,理想汽車銷量不斷上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理想ONE交付4646輛,環比增長25.8%,刷新單月交付量紀錄。今年前11月,理想ONE已累計交付約2.65萬輛。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理想汽車旗下僅理想ONE一款車型,該車於去年12月正式交付,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領先新能源中大型SUV的銷量。新能源中大型SUV銷量領先從頭部造車新勢力表現來看,儘管蔚來汽車銷量位於領先地位。
  • 「遲到生」理想逆襲了嗎?
    根據理想透露的數據,12月18日,理想已經向用戶交付超過3萬輛理想ONE,成為造車新勢力中首款車型最快交付3萬輛的公司,這距離它去年底開始交付正好一年時間。這個數據很有意思。交付3萬輛車,本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特斯拉僅在11月這一個月裡,在中國地區就交付了超過2萬輛,蔚來也很早就累計交付超過了3萬輛。
  • 觀察|小鵬蔚來理想,誰會是第一個告別代工生產的新勢力?
    造車新勢力中最有希望的三匹黑馬,當屬小鵬、蔚來和理想,不僅先後赴美成功上市,最近幾個月的銷量表現也都不錯。不過,在人們印象中,這三家車企在初創階段,並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跟傳統車企合作,利用它們閒置的產能,代工生產汽車。作為一家整車生產企業,代工生產總不是個事兒,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後面會專門介紹)。因此,真正該發力的地方,應該自己建廠生產汽車。
  • 理想汽車交付量突破30000輛,用時12個月零14天
    12月18日,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突破30000輛。自2019年12月4日理想ONE正式開啟交付以來,理想汽車僅用12個月零14天就完成了第一個30000輛的交付,創下新造車勢力首款車型最快交付紀錄。目前,理想ONE用戶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累計行駛裡程超過了2.3億公裡。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在此之前已創下多項交付紀錄。用時六個半月,實現第一個1萬輛交付;用時四個月,實現第二個1萬輛交付,而第三個1萬輛交付僅用時兩個月。
  • 三萬輛交付背後,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理想汽車?
    今年8月以來,我們以為開篇,對中國乃至全球新造車產業鏈進行著持續追蹤;及至寫就本篇的12月下旬,以「3萬輛交付」這一研究切口首度覆蓋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子之一的理想汽車時,我們還堅持認為,釐清這群新生代物種的輪廓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看理想汽車(LI.US):3萬輛交付意味著什麼?
    對於以電動車為中心的新能源汽車在當前的趨勢,爭議其實正是最大的理性:對於新事物,不怪看不懂,只怪看得不夠仔細。產業鏈進行著持續追蹤;及至寫就本篇的12月下旬,以「3萬輛交付」這一研究切口首度覆蓋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子之一的理想汽車時,我們還堅持認為,釐清這群新生代物種的輪廓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理想交付量突破三萬 創新勢力最快紀錄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日前,愛卡汽車獲悉,理想汽車於12月18日已經達成累計交付量30000輛的裡程碑。自2019年12月4日理想ONE正式開啟交付以來,理想汽車僅用12個月零14天就完成了第一個30000輛的交付,創下新造車勢力首款車型最快交付紀錄。此外,2020年11月份是理想ONE正式量產的一周年,11月份當月理想ONE產量突破了5000輛大關,同時11月新增訂單量超過當月產量。據了解,理想僅有理想ONE一款SUV在售。
  • 都在表揚蔚來、理想和小鵬,比特斯拉,其實還差得很遠
    中國是否需要一個與特斯拉抗衡的造車新勢力?相信大家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何時才能有?蔚來、小鵬、理想,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伴隨著三季度成績單出爐,似乎一改去年的頹勢,股價紛紛開始加速上揚。蔚來、小鵬、理想三家車企中,財務最好的是理想汽車,擁有1.1億美元的現金流,而且汽車毛利率已經接近20%,其淨利率也快翻正了。但是理想走的是插電非主流路線,且目前只有一款車,今後不可能只靠一款車生存下去,車多了怎麼走,還需要觀察。
  • 2020年,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造車新勢力分野萬萬沒想到,被調侃為「2019年最慘的人」的蔚來掌門人李斌,今年會如此春風得意,原因在於其治下的蔚來好事連連。
  • 洞察|造車新勢力「三劍客」:理想和小鵬乘勢吸金,蔚來還遠嗎?
    特斯拉市值破6000億之際,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也毫不落後。今年下半年分別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的理想汽車(LI-US)和小鵬汽車(XPEV-US),最近都有意通過承銷方式公開發售ADS融資。於是,大家也開始猜測,蔚來(NIO-US)是否也來湊熱鬧。
  • ...汽車宣布已累計交付超過2萬輛理想ONE;小米數科品牌升級為天星...
    按照該計劃的條款,如果車主對新車不滿意,可在車輛交付後的七個日曆日內將車輛退還,特斯拉將在30個工作日內退還除1000元定金外的車款。該信心保障計劃適用於2020年7月22日及之後生效的訂單。所以,有沒有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真正厲害的老師不是看他能把一個天才學生教成什麼樣,而是看他能給一個普通學生帶來什麼改變。如果老師是孩子的教練,那麼校長就是總教練,做好老師們的教練。——馬雲年輕人的成長與世界同步,它們受過完整的教育,沒有生活壓力,注重精神層面,所以他們更加堅持自我且創意十足。萬科要面對的用戶就是他們這樣一群人,90後或者95後。
  • 不到3萬的車賣了3萬輛!買ta真不是圖便宜?
    而550/605km長續航保證了其沒有太多的出行焦慮,而最快3.9秒的百公裡加速成績,已經可以媲美一些性能跑車。加上刀片電池帶來的安全感,讓其成為了一舉打破Model 3在20萬元以上純電動市場的壟斷。
  • 美團投資的理想ONE火了,半年狂甩1萬輛,網友:蔚來ES8買早了
    截止2020年6月底,理想ONE累計交付10473輛,成為國內外造車新勢力當中,最快交車達到10000輛的企業。7月30日,理想汽車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榮耀掛牌,首次公開發行9500萬股,發行價格為每股11.5美元。而僅僅在7月30日的當日,理想汽車開盤後,股價一度漲逾52%。當日收盤價計算,理想汽車市值已經高達139.17億美元。
  • 都說造車新勢力量產是「難關」,為啥威馬卻做到了準時交付?
    「造車新勢力」是近年來汽車圈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新詞彙,其實意思通俗易懂,就是相比傳統車企誕生更晚的新能源造車品牌,尤其是在政策和市場的激勵下,越來越多造車新勢力誕生,與之伴隨的是精美的PPT和畫的不著邊際的大餅,讓人覺得不靠譜。
  • 對比理想one、蔚來ES8,東風嵐圖FREE實力很勉強
    理想one 理想目前只有一款車型ONE,售價32.8萬元,定位中大型SUV車型,其大尺寸前格柵與兩側造型狹長的頭燈以及貫穿式LED燈,都成為造車新勢力跟風式設計
  • 造車新勢力面臨交付大考 量產依然是致命難題
    2018北京車展,儼然成了新造車企業的「主戰場」,多個造車新勢力在北京車展集體交上「答卷」。據新京報記者統計,僅蔚來、威馬、奇點、雲度、新特、拜騰、前途、愛馳、正道9家新造車企業,北京車展上就帶來超過20款新車。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新特、拜騰等還宣布開啟新車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