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大佬們的江湖
新勢力之間的較量,一直沒有停過。
2020年6月16日,理想汽車發布官博稱:自2019年12月正式交付以來,理想汽車僅用六個半月就完成了第一個10000輛的交付。同時,文章的標題為:每10000輛理想ONE交付,創下造車新勢力最快交付萬輛記錄。
消息一出,有人表示了質疑。
汽車博主@LevinShi 根據公開信息,列出了一份表格。表格顯示,蔚來ES6的第一臺正式交付在2019年6月18日,第一萬臺交付在2019年12月19日,過萬時間為185天。
而理想ONE,第一臺車正式交付在2019年12月4日,第一萬臺在2020年6月16日,歷時195天。
以上信息都有公開報導,如果廠家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那麼ES6才是最早達成累計交付量過萬的新勢力車型,用時比理想ONE少了十天。
同時,根據這個表格,小鵬G3也用時六個半月,與理想ONE用時一樣。
僅根據這些信息,理想汽車宣稱自己是第一個萬輛交付並創下記錄,就不成立了。
該博主最後說:誰家跑得快誰家跑的慢?看數據吧。言外之意,數據並不支持理想第一的說法。
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車聚君認為,最準的數據並不是廠家自報數,而是上險數。即,只要新車發生交付,必須第一時間上交強險,否則無法合法上路,也談不上真正的交付。因此,上險數被業內公認為「目前已知最準確的交付數據」。
經過車聚小夥伴的整理,以下是幾款新勢力車型的月度上險數。
▎色塊第一格,是官方宣布的「正式交付」的所在月,如果交付日處於月末幾天,則按下個月為第一個正式交付月。正式交付日期,均據公開報導,與博主@LevinShi 的數據基本一致。
▎色塊的最後一格,是自正式交付以來,累計上險數達到一萬輛的所在月。這個無法確定到哪一天,只能根據官方信息與月銷量進行推算,但不影響整體判斷。
▎色塊第一格之前,各車型都有零散上險數,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廠家為正式交付做的準備,如測試車、展車、內部非正式交付車。
蔚來和威馬在正式交付前的上險數,都沒有過百,威馬甚至只有一輛,數據簡單清楚。而小鵬和理想,比較早就開始了內部交付,數量又多,時間又長。
以小鵬G3為例,早在2018年3月,就有30輛車上路,比正式交付整整早了9個月,其中2018年10月還斷了一個月。這些應該是量產前的Beta版、1.0版本的對內交付。小鵬這種非公開交付共288輛,為新勢力之最。
理想ONE在12月正式交付前,也有4個月的內部非正式交付,累計274輛,與小鵬相當。
對消費者來說,這裡沒有優劣之分。交付前更多的內測,可以理解成更多實測的負責行為。而內部交付的少,也可以理解為內部流程管控清晰,在非上路階段就把試驗與標定「搞清爽」了。
一定要講差別,可能是上路早的車型主要是在測「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只有拿量產車在真實道路上多跑跑,才能讓新車的自輔駕在交付後更成熟。從這個角度講,理想ONE和小鵬G3的自輔駕,相對威馬EX5更好用,也就講得通了。
至於蔚來,ES8上市一年後才正式OTA自輔駕功能,也可以佐證這個猜測。
但是,對於市場分析來說,特別是對「萬輛俱樂部」之爭來說,提前非正式交付肯定是佔優勢的:減少了生產爬坡期,相當於在起跑線之前有一個助跑行為。
理想ONE就證明了這一點。它在2019年12月交付的第一個月,上險數就達到了驚人的1011臺,比其它所有競品第一個月上險數之和,還要多。
這在新聞報導上,會非常好看,有一個開門紅的印象,同時也更方便早日達到累計萬輛。
不得不說,從公關角度講,李廠長是一個能人。或許,從2019年12月4日把001號車交給韓寒那一刻起,他就盤算好了要在不久的將來,第一個實現萬輛交付。這似乎一開始就是一個志在必得的遊戲。
但是,上險數並不支持這個美好的理想。
蔚來ES6,在2019年6月18日官宣正式交付,當月上險數只有362。但接下來,它的增長迅猛而線性,到年底累計上險數已達11,391輛,超過了一萬輛。用時不到六個半月。
注意,ES6用不到六個半月的時間,實現的是1.14萬輛的實際交付。
那麼反推的話,ES6實現整一萬輛的交付,應該就是六個月。這比理想ONE官宣的六個半月,少了半個月。
有人說了,ES6是蔚來第二款車,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不難,所以ES6成為真正的「過萬交付第一名」,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那理想ONE,也不是理想汽車的第一部車啊?SEV在天堂說:我不配擁有姓名嗎?
我們不拌嘴,直接看蔚來第一部車ES8。這可是真正的開頭的開頭。
蔚來ES8,在2018年5月31日宣布正式交付,如果李斌知道未來會有這一出比較,估計打死不會選在這個月末的日子(順提,他這個人一直點兒背,但不全是壞事)。當然,車聚君不會扣這個字眼,而是把它的正式交付算在6月。
從2018年6月交付76輛開始,ES8在12月實現了3452輛的單月交付。這個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一部分原因是,李斌和人打了賭。他喊話何小鵬:年內完不成10000臺交付,賠臺車給你。
其實,對這些有錢人來說,一臺車才多少錢?這明顯是面子問題。所以愛面子的李斌不能輸。最後,上險數顯示,他也確實沒輸,那7個月他共交付了11362臺ES8。
仍然,我們無法確定第一萬輛ES8,發生在2018年12月的哪一天?但從多出來的1362輛按比例推算,大約是在12月18號左右。這麼說,ES8破萬用了大約六個月二十天,並不比理想ONE的六個半月,晚多少。
如果按成熟度算,ES8是這幾個車裡最早上市的,也是最貴的。而理想ONE是最晚上市的--而且,它是否真的在六個半月內,達到一萬輛交付還不是100%確定的事。
因為,現在是7月初,市場上還沒有6月的上險數,只有截止到5月的上險數。
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5月,這六個月時間裡,理想ONE的上險數是8787輛,離一萬輛還有1213輛。具體結果,還是要等到7月中旬,6月上險數出來時,才好判斷。
如果說李斌太直,李想太圓,那麼何小鵬可直可圓。
小鵬G3,在2018年12月12日正式官宣上市,當月交付233臺。之後因為「改款」還鬧出一波維權風波,也導致2019年2月只交付了56臺。但何小鵬憑左右逢源的社交能力,以及G3還不錯的產品力,銷量迅速攀升。
2019年6月18日,小鵬官宣第一萬輛G3下線。注意,這裡是「下線」,不是「交付」。
所以,連耿直的博主@LivinShi 老師也誤以為了交付,在表格中註明這一天是小鵬G3的過萬日。因此得出結論:小鵬G3過萬交付約用時六個半月,聽上去與理想和蔚來,平分秋色。
但其實不是,小鵬G3的過萬,用了大約9個月。
從一開始的表格,可以算出:2019年6月底G3的累計交付量為8727輛,即使到7月底才9447輛,8月底是9678輛,直到9月底才達到11162輛,完成心願。
仍然,到底是9月哪一天完成的一萬輛,不太好算,但肯定是9個月開外了。這比理想ONE的六個半月、蔚來ES6的六個月、蔚來ES8的六個月二十天,都要長。
但人家小鵬在公開渠道的報導是這樣的:「上市188天,第10000輛小鵬G3今日正式下線!」「第一萬輛小鵬G3下線了,7月份能全部交付出去嗎? 」甚至打起擦邊球:「小鵬G3完成一萬輛交付,下一個是誰? 」
文中說:「2019年6月18日第10000 輛小鵬G3在海馬小鵬工廠正式下線,小鵬汽車成為了繼蔚來、威馬後,第三位達成10000臺的造車新勢力選手。」
下線等於交付,漂亮。
但你搜:小鵬G3第10000臺交付,是沒有相關報導的。因為小鵬不會告訴你,它達到一萬輛的交付實際上用了9個月。
李斌可能會後悔,為什麼當初只是向何小鵬努力證明自己,而沒有順勢將對方一軍?
而且,打賭這事兒,本是何小鵬開的頭,李斌應的約。最後李斌是贏了,但他有沒有發現一個bug?當初只約定了他輸了會賠一輛車給何小鵬,但沒有約定如果他贏了,何小鵬是否也應該給他一輛車?
人家何總在朋友圈,氣定神閒:我覺得我肯定會贏,謝謝李斌的禮物。
以至於,這場沒有了下文的賭局,留給江湖的印象是:李斌輸了,何小鵬贏了。
《讓子彈飛》裡老六為了自證清白,搭上了性命。陳坤演的壞人,震驚之餘還連聲叫好。何小鵬不但零責任輸了一場賭,似乎連一聲好,也沒有給李斌叫過。當然,蔚來一度也差點死得很慘,不比老六好過。幸運的是,它挺過來了。可能傻人有傻福吧?
相比之下,威馬近來安靜的很。威馬EX5,用了八個月達到交付量10293,沒太大爭議。
所以,這樣較真下來,國內新勢力造車單一車型「累計交付量過萬」用時情況是:
蔚來ES6 < 理想ONE < 蔚來ES8 < 威馬EX5 < 小鵬G3。
寫到這兒,車聚君突然覺得:真特麼無聊啊。
戰國後期,六國一會兒合縱抗秦,一會兒聯橫攻弱,你爭我搶,朝秦暮楚,一個比一個會說,一個比一個工於計謀。要是拍成電影,能佔中國古代文藝片的一半還多。
然並卵。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
是的,表格裡還有一個國產Model 3。它實現交付過萬,只用了「不到三個月」。
國產新勢力中,最優勢的ES6還用了半年,Model 3連它一半時間都不用。其實,Model 3在交付的第三個月,單月就實現了11,278輛的交付量。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這時,國內新勢力為了爭半個月的先後,費盡心思做公關,搞得鑼鼓喧天,真的很無聊,很搞笑。
是的,特斯拉也是新勢力,人家也國產了。現在消費者買車,不管中國車、外國車,只買自己喜歡的車。要比,就比真正的市場標杆,跟強秦正面剛;而不是近攻遠交,錙銖必較。
一聽說Model 3要降價,就花容失色,叫苦連天。一有事情了,就避重就輕,起火的說冒煙。這些,都不是一代霸主的風範。
小謀謀於市,中謀謀於勢,大謀謀於世。
車聚小結
王興說,新勢力最後活三家:理想、蔚來、小鵬。
多新鮮啊,你剛剛投了理想近3億美元,當然要誇自家孩子了。但你把它放第一位,也太不謙虛了。
所有新勢力中,目前交付量最高的是蔚來,兩款車累計交付4.2萬輛。單一車型累計交付最多的,是威馬EX5的2.5萬輛。專利最多的是蔚來,是小鵬、理想的3倍。最先兩條腿走路的是小鵬,P7是熱門車。
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兩個先天問題。
一是產品路線。理想ONE屬於增程式電動車,不是純電動車,國家政策中,經常在插電混動後面加一個括號(含增程式)。地方政策中,它在純電動車銷量最大的北京不能獲得綠牌。嚴格意義上,理想不算真正的新勢力,它的增程路線也註定獨木難林。
二是政策影響。2019年實施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開始發威,江蘇的拜騰、賽麟、博郡相繼倒下,一省保一新的趨勢日漸明顯。蔚來之於安徽,小鵬之於廣東,威馬之於浙江的關係,要比理想之於江蘇的關係緊密。因為它資質用的是重慶力帆,股東100%是北京車和家,不算江蘇親生。
造車是長跑,每一步都去算計會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