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水月亭農曆七月舉辦普渡節 放水燈超度亡靈

2020-12-18 閩南網

  又是一年水燈節。昨晚,2000多盞蓮花造型的水燈,給漳州市戰備大橋下的九龍江增添了一道風景。(相關閱讀:閩南農曆七月普度月 漳州九龍江上民眾放水燈祈願)

  晚上6點半,水月亭舉行法會。「普渡公」前供奉著直徑80多釐米的水燈王,還有2000多盞五彩的水燈。

  還不到放水燈的「吉時」,觀燈人早早守候在戰備大橋兩側,哪怕一公裡外的江濱路上,也都擠滿了人。

  昨晚9點,水月亭打起鼓敲起鑼,人們虔誠地將供品、水燈領到橋南砂場九龍江邊。「吉時」一到,炫目的煙花,震耳的爆竹,讓九龍江「活」了起來。載著供品的船劃到水中央,供品被一一投放江中。接下來,水燈王下水了,五顏六色的水燈尾隨而下。水燈漸漸在江上散開,光影閃爍,把九龍江點綴得十分迷人。

  水月亭佛祖廟管委會負責人說,放水燈,是農曆七月的習俗,和「普渡節」有關。漳州每個區域的普渡日不同,七月初十輪到橋南一帶,水月亭都會舉辦普渡節,放水燈,以超度水中亡靈。如今,該節被賦予祈福的意義。(記者張韓豐/文見習記者盧紫騰/圖)

相關焦點

  • 閩南農曆七月普度月 漳州九龍江上民眾放水燈祈願
    閩南網8月24日訊 漳州九龍江沿岸,居民自古就有農曆七月放水燈的習俗。昨晚,九龍江面上再現閃閃燈光,薌城區橋南水月亭佛祖廟如約組織放水燈,這已經是第六年了。有人拿著DV拍下全過程,有人微信實時發布美圖,還有情侶們手持水燈,許下願望……
  • 中元節由來習俗丨農曆七月為啥叫鬼月?為何在中元節這天超度亡靈
    農曆七月,民間稱為「鬼月」,由此衍生出很多怪力亂神的習俗與傳說。七月初一:閻王打開鬼門,放出餓鬼,來到人間獲得短暫時間的自由。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說的也不是人間的事兒。七月十九:太歲星君聖誕。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薩聖誕。其中,以七月十五最為重要。今年九月二日,就是中元節。七月十五既是道教的中元節,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
  • 農曆七月的民俗與禁忌
    快要到農曆七月了。農曆七月在中國被稱為「鬼月」。相傳農曆七月初一這一天,陰間的鬼門將會打開,一直持續到七月三十才再度關閉。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元節,也稱七月半。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官的誕辰分別是上元節(正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和下元節(十月十五)。
  • 農曆七月想要消災積福,超度七世父母,就一定要切記這四種咒語!
    文:善友籌在民間文化中,農曆七月是屬於鬼月,傳說這天鬼門關大開,將會放出眾多餓鬼,一直要到七月三十日會才關上鬼門。但對於佛教來說,農曆七月其實是吉祥月、歡喜月、感恩月和孝道月,在這個月所做的諸多善事,都將功德巨大,十分的殊勝。
  • 臺灣人的農曆七月與各地的民俗!
    ,而農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節。俗傳閻羅王每年在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將地獄中的無主鬼魂放出來,到陽間享用民間的致祭,並帶回在地獄生活需要的金錢與用品。農曆七月三十,是俗稱關鬼門的日子,各家各戶習慣做尾中元,送走好兄弟。▼
  • 廣東汕頭法源寺農曆七月初六盂蘭盆法會暨整月普度活動通啟
    三德六味供養佛菩薩又至一年一度七月盂蘭盆報恩節,法源寺謹定於農曆七月初六日啟建冥陽兩利眾姓普渡五大士焰口法會!恭請潮州開元寺首座惟忠長老主法!更於農曆七月初一日至七月廿九日每日誦地藏經、延生普佛、每日設放瑜伽焰口超度法會。恭請同沾法益,隨喜共修!
  • 七月初一 基隆老大公廟開龕門象徵"鬼月"來圖
    農曆七月初一是臺灣傳統習俗中鬼月開始,俗稱「鬼門開」。基隆市的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象徵「鬼門開」。中新社發 曾嘉 攝  中新社基隆八月十三日電 題:基隆老大公廟開龕門象徵「鬼門開」  中新社記者 曾嘉 董會峰  傳承一百五十三年的基隆中元祭,今天凌晨(農曆七月初一)於基隆老大公廟舉行「起燈腳」儀式,下午進行俗稱「開鬼門」的開龕門儀式,象徵「鬼月」到來。
  • 農曆七月十五日的鬼節,究竟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就是鬼節了,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盂蘭盆會是佛教每年都要舉行的一場超度歷代宗親亡靈的法會,盂蘭盆三個字都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救倒懸。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港媒:"七月半"裡的港人港事
    香港新聞網8月11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香港18區的球場、公園內便輪番搭起色彩絢麗的竹棚、神壇,街頭四處流動著鑼鼓絲竹、誦經鐘磬之聲及焚燒香燭、紙錢的味道,那是人們在舉行祭祀祖先及陰曹孤鬼的「盂蘭勝會」。同一時間,香港的大小宮觀、道堂亦會舉辦既敬神又祭幽的「中元法會」,宣揚孝道和悲憫情懷。
  • 溫州農曆七月習俗
    溫州網訊 溫州有關農曆七月的民間諺語有:「七月球霖八月鳥,種田兒郎好唱歌」,意謂農曆七八月時有降雨,人們能多點農閒休息;「七月石榴八月梨,九月柿子黃了皮」,分別是各種水果的成熟期;「七月冬雲一肚水」,比喻農曆七月,如遇東邊結雲時往往即將降雨;「七月半無雨,十月半無霜」,這是農家根據常年天氣而歸結的一句定論。
  • 「農曆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為什麼要超度祖先?
    【農曆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特輯】為什麼要超度祖先?我們參加超度法會時,那被超度的我們的老祖先,包括三惡道的如母眾生,他們過去是不是也曾生而為人?那麼,就有一個生命課題需要我們來一起思維了:今天是我們來超度他們,明天又會是誰來超度我們?是一味指望將來有人來超度,還是從今天開始就聽佛教導,追求覺悟,一步步有計劃地走向生命的解脫,這其實是擺在每個人面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 應該誦什麼經典超度親人的亡靈?
    正信的佛弟子,應當如何超度親人亡靈?常人若對佛經一無所知,又想誦經回向亡者,應該誦讀哪部經典?小編重新發布這篇文章,希望對廣大網友有一定啟發,同時祈請有緣看到此文的網友與佛友,共同為上海外灘事件受難者祈福,祈願傷者早日康復,祈願逝者早得度脫!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細數廈門農曆七月習俗 農曆七月不宜出海
    在很多老廈門人眼中,整個農曆七月,有不少禁忌,比如嫁娶、生育、買房等吉利事都要避開七月。整個月,人們都在做普度,祭奠亡靈,互相宴請。據說,請到的人越多越好。  農曆七月不宜出海  七月被稱為鬼月,嬰兒一般不在這個月斷奶。那麼,什麼是「鬼月」呢?  有這麼一種說法: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閻羅王會開放鬼門關,讓陰魂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來到陽間遊蕩享用祭品。鬼門關將於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收關,出遊的陰魂,必須如期歸位。為迎合開放鬼門關之事宜,農曆七月就成為了大家口中的「鬼月」。
  • 《農曆七月:孝道月、報恩月》還有3個殊勝節日,修行人不可不知
    【慈悲·孝親·佛歡喜】【切勿殺生祭拜祖先】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傳說因為鬼門開,鬼道眾生出來滋事,因此諸事不吉。為了祈求事業、家庭平安順遂,所以舉行各種普渡、法會,拜祭亡靈。如此「自利」的風俗由來已久,更使無知大眾普遍相信七月象徵著不祥,而不會選擇在這個月份籌辦喜慶活動。
  • 農曆七月為什麼被稱為「鬼月」?
    根據民間傳說,每年農曆的七月一日開始,地府的鬼門就開始保持通行狀態,直至農曆七月二十九日才會完全關閉。所以,在我們的傳統民俗文化中,農曆的七月被稱為「鬼月」。
  • 七月十五中元節 鬼門開第三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現在已經進入農曆七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但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民間認為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 「超度亡靈」對死了的人真的有用嗎
    亡靈真相(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說到超度亡靈,先要說明亡靈的性質。人死之後的生命主體,稱為亡靈。民間一般的觀念,認為人死之後即是鬼,而且永遠做鬼;但佛教從來不認同這個說法,否則,就談不上超度兩字了。佛教看凡界的眾生,共分為天、人、神、鬼、傍生(牛馬乃至蚊蟻等動物)、地獄等六大類,在此六類之中生來死去,又死去生來,稱為六道輪迴,所以,人死之後,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成為鬼。 佛教使人超出並度脫了這六道輪迴的生死之外即稱為超度。
  • 淨空佛語:亡靈真的可以憑超度而超生嗎?
    問:下面他有兩個小問題,亡靈真的可以憑超度而超生嗎?答:這是我們中國古人常說的一句話,「誠則靈」,如果超度的人沒有真正修行的功夫,他沒有辦法幫助這些亡靈超生。有些經常做超度佛事的法師,我們在一塊聊天,有時候談到,一堂佛事做下來之後,他很累,非常疲勞。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很多來的靈鬼都上了他的身,超不了,有這種現象,真有。愈是身體比較差、年歲比較大,愈容易上身。所以他天天誦經拜佛,也沒有辦法把身上背的這些靈統統讓他離開,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