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法源寺農曆七月初六盂蘭盆法會暨整月普度活動通啟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潮州開元寺首座惟忠長老與諸位法師

法會現場

法會圓滿合影

法源寺普佛現場

三德六味供養佛菩薩

又至一年一度七月盂蘭盆報恩節,法源寺謹定於農曆七月初六日啟建冥陽兩利眾姓普渡五大士焰口法會!恭請潮州開元寺首座惟忠長老主法!更於農曆七月初一日至七月廿九日每日誦地藏經、延生普佛、每日設放瑜伽焰口超度法會。恭請同沾法益,隨喜共修!

一、 農曆七月初六大眾法會

時間:2016年8月8日

上午9點至11:30 共修祈福普佛、放生

下午13:30至15:30 誦千佛名經

下午16點至晚上21點五大士焰口法會

二、農曆七月整月普度法會

時間:2016年8月3日----31日

上午9點至11:30 共修地藏經、延生普佛

下午13:30至15:30 共修地藏經

下午16點至晚上21點焰口法會

三、其他事項

法會期間可登記超度先祖、嬰靈亡靈、冤親債主牌位!

 

地址:廣東汕頭市潮陽區棉城古帥鄉城西八路法源寺

聯繫電話

惟興法師:136 1234 1316

客堂譚居士:135 3688 6136

和忠居士:151 1998 7359

相關焦點

  • 北京天開寺2020年9月2日盂蘭盆法會暨三時繫念法會
    2020年9月2日(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又是盂蘭盆節,佛教徒的孝親節。每逢此日,僧俗四眾、善男信女向十方僧眾陳設供養,憑藉供佛供僧普度的功德力,加被我們累世父母脫離苦難獲得安樂,回向現世父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為圓滿廣大信眾孝親度亡之願,北京天開寺將於9月2日啟建盂蘭盆法會暨三時繫念法會。願廣大善信,發慈悲恭敬心,踴躍參加。
  • 救倒懸|盂蘭盆法會的由來
    救倒懸|盂蘭盆法會的由來幸運的我們如今尚在人世,生活不論快樂或痛苦,都還有機會值遇三寶而改變命運。然而,已過往的父母眷屬,卻無法得知是否往生善處或是淪墮於惡趣中受苦,在世作人時若多行惡業,鮮少積善,或時臨命終時一念墮落起無明惡念,都可能會投生到三惡趣中受苦。
  • 孝親報恩 各地寺院紛紛舉辦盂蘭盆法會活動
    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2年8月31日,農曆七月十五,適逢盂蘭盆節。佛在世時,目犍連謹遵師言,於七月十五日一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為母設盂蘭盆齋,供佛及僧,使母脫離餓鬼道。故「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盂蘭盆節可謂孝親報恩節。
  • 今天9月2日(三) 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佛歡喜日、盂蘭盆會
    今天9月2日(三) 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佛歡喜日、盂蘭盆會、六齋日、十齋日】佛歡喜日,乃源自於佛在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託缽,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便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因為有不少精進的僧眾在結夏安居期間用功修行而開悟,令世尊非常歡喜,所以七月十五日稱為「佛歡喜日」。 在佛歡喜日這天,如果能夠供養開悟或有修有證的僧眾,不僅是殊勝難得的因緣,所得到的功德也非常廣大。
  • 《農曆七月:孝道月、報恩月》還有3個殊勝節日,修行人不可不知
    【慈悲·孝親·佛歡喜】【切勿殺生祭拜祖先】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傳說因為鬼門開,鬼道眾生出來滋事,因此諸事不吉。為了祈求事業、家庭平安順遂,所以舉行各種普渡、法會,拜祭亡靈。如此「自利」的風俗由來已久,更使無知大眾普遍相信七月象徵著不祥,而不會選擇在這個月份籌辦喜慶活動。
  • 2007年8、9月份佛教界法會、修學活動預告(新)
    8月1日(農曆六月十九):舉辦觀音成道法會,傳三皈五戒。8月25日至8月27日(農曆七月十三至七月十五):舉辦盂蘭盆法會。舉行盂蘭盆法會。重慶華巖寺2007年7月份共修各項活動通告哈爾濱極樂寺8月27日 (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辦盂蘭盆會及三時繫念法會,盂蘭盆會時間為上午8點30分,三時繫念時間為下午2點整
  • 海濤法師:農曆七月慈悲、孝親、佛歡喜-供僧緣起,功德無量
    【慈悲 孝親 佛歡喜-供僧緣起】海濤法師 每年逢農曆七月,各地佛寺大多會舉辦盂蘭盆法會,此為中國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節日。尤其七月十五日更是「佛歡喜日」。因此,大多數的寺廟會在這一天供佛、齋僧,並依據《盂蘭盆經》所載而啟建「盂蘭盆法會」:「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陀在很多經裡明確表示,孝道是成佛的要因。
  •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又叫佛歡喜日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又叫佛歡喜日盂蘭盆節為何又叫佛歡喜日?佛歡喜日,又叫僧自恣日。佛教僧眾修行,在每年的初夏之際舉行結夏安居,出家人集結在一起修行的制度。結夏安居(巴利語:vassa,梵語:vara),佛教術語,意思是年,或雨季。
  • 彰顯農曆七月孝親、感恩、博愛精神
    據臺灣《中華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民間習俗認為在這個月當中,孤魂野鬼「放假」來到人間,所以有很多禁忌不可觸犯,還要舉辦普度祭典,招待「好兄弟」。其實「鬼月」的本質是「孝親月」,也是感恩、博愛的月分,我們應該揮去鬼影幢幢的心理,賦予七月正面、陽光的意涵。
  • 臺灣宜蘭全民供佛齋僧暨孝親法會於運動公園圓滿舉行
    佛教在線臺灣訊  9月2日(農曆七月十二日)在宜蘭市運動公園舉行「宜蘭全民供佛齋僧暨孝親法會」,上午七時三十分灑淨,八時三十分大會開始,「中國佛教會「名譽理事長淨良長老蒞臨開示盂蘭盆法會的因緣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大會名譽會長遊錫堃先生
  • 細數廈門農曆七月習俗 農曆七月不宜出海
    在很多老廈門人眼中,整個農曆七月,有不少禁忌,比如嫁娶、生育、買房等吉利事都要避開七月。整個月,人們都在做普度,祭奠亡靈,互相宴請。據說,請到的人越多越好。  農曆七月不宜出海  七月被稱為鬼月,嬰兒一般不在這個月斷奶。那麼,什麼是「鬼月」呢?  有這麼一種說法: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閻羅王會開放鬼門關,讓陰魂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來到陽間遊蕩享用祭品。鬼門關將於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收關,出遊的陰魂,必須如期歸位。為迎合開放鬼門關之事宜,農曆七月就成為了大家口中的「鬼月」。
  • 在中元節這一天,古人舉辦的活動豐富多彩
    關於中元節,在民間一直流傳著多種故事,流傳的最廣的是:閻王爺在每年農曆七月十四這一天,把鬼門關打開,會有一批孤魂野鬼到陽間來接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在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要回到陰間。基於這個傳說,在民間,自古就有豐富的群眾自發性活動,下面列舉幾個常見的。
  • 今天七月十五汕頭某地「搶孤」現場,場面太壯觀!
    臺灣部分民間在中元普渡後,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稱為「搶孤」。一種說法是為了與孤魂野鬼搶奪祭品,另一種說法是為了嚇退流連忘返的鬼魂。澄海溪南南砂鄉西社三房公祠前,每年七月十五下午普度時搶孤。(潮陽道教形式的盂蘭盆會)奇怪的是,《盂蘭盆經》目連救母,屬於佛教故事,應屬佛教活動。但香港潮屬社團主辦的「盂蘭盆會」,卻是道教形式,由道士實施齋醮。
  • 廈門"土著"細數廈門農曆七月習俗
    整個月,人們都在做普度,祭奠亡靈,互相宴請。據說,請到的人越多越好。  農曆七月不宜出海  七月被稱為鬼月,嬰兒一般不在這個月斷奶。那麼,什麼是「鬼月」呢?  有這麼一種說法: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閻羅王會開放鬼門關,讓陰魂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來到陽間遊蕩享用祭品。
  • 農曆七月鬼門開開鬼門?中元普度怎麼拜?
    時序進入農曆七月,相傳整個七月地府的鬼門大開,因此也被稱作「鬼月」,許多供奉好兄弟為主的廟祠都會在初一子時「開門」象徵鬼門開,而七月開鬼門最知名的莫過於新竹都城隍廟的
  • 七月是恐怖的鬼月嗎,其實它是報恩祈福的吉祥月
    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常把七月稱為「鬼月」,從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至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按照民間習俗的說法,從農曆七月初一起地獄之門打開,讓那些終年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了卻人間業債,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
  • 盂蘭盆節的起源與含義 與中元節的說法有所不同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關於這個節日還有一種叫法是盂蘭盆節,這是在佛教中的說法,關於盂蘭盆節的含義你了解多少呢?   民間的七月半被稱之為「鬼節」,其實它起源於佛門的盂蘭盆節。盂蘭本意「倒懸」。盆為「救器」。盂蘭盆節緣於佛經故事《目蓮救母》。
  • 七月十五不止是鬼節,它還是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原本是一個酬神祭祖的吉月,到了東漢,道教興起,中元節一說也因此而來,從此七月十五變成了「鬼節」。七月十五又被叫為七月半,原先是酬神祭祖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秋嘗」來祭祀先祖,並非現在所說的「鬼節」。東漢時期,七月十五開鬼門的說法開始出現,每逢七月十五,道觀都會舉行祈福來為亡魂超度。七月十五是佛家弟子功德圓滿的日子。
  • 中元節,孟蘭盆節,七月半,你真的知道農曆七月十五的來源嗎?
    所以我們都在這一天舉行祭祀鬼魂活動。"孟蘭盆節"說法的由來農曆七月報恩月,在佛教裡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依照佛教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弟子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 中國農曆七月十四中元節的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