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縣雙同村:將「兩山」理念踐行到底

2020-08-07 大南平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分享到:0

東南網訊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核心的「兩山」理論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緣起於浙江而後踐行於全國,但早在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就已經開始探索成型。浦城縣富嶺鎮雙同村三十餘年的保護森林、發展生態旅遊的發展路子,就是跟著習總書記生態建設的理念前進的。

雙同村坐落在閩浙交界的匡山國家森林公園腹地,是革命老區基點村。該村具有生態、文化、紅色三大特色旅遊資源。境內生態環境優美,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匡山文化底蘊深厚,元末明初章溢、劉基、宋濂、葉琛等曾隱居匡山,留下《苦齋記》《匡山看松庵記》等名篇;雙同還有悠久的革命傳統,193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三團在匡山建立了遊擊區,現還保留有多個紅色遺址。

三十多年來,雙同村在黨支部的引領下, 立足生態資源保護,並以保護下來原始森林作為匡山旅遊的亮點,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以旅遊帶動村民發展餐飲和農產品銷售,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綠色致富路。近年來,該村先後被授予「匡山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十佳森林旅遊示範區試點單位」「國家級生態村」、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國家級生態文化村等國家級稱號。

堅決保護森林,讓生態資源成為富民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堅持自然與歷史的辯證統一,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發展以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界這個生命共同體為前提。

改革開放初期,偏遠貧窮的雙同村民只能靠山吃山,為了生計,家家戶戶在山上建起了炭窯。很快部分山頭被砍光,大雨過後,山體滑坡、水土流失等狀況接連發生。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秉著「留住綠水青山,保子孫後代飯碗」、「不砍一棵樹,村民也致富」的理念,雙同村制定出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資源保護方案和村規民約。村兩委幹部、黨員帶頭進組入戶挨家挨戶宣傳《森林法》,帶頭從自家兄弟的炭窯開始拆除,使匡山所有炭窯熄了火。同時完善管護隊伍和制度建設,設置專職護林員,組建黨員巡山隊和撲火隊,健全閩浙邊界林業聯防管理制度,建立「林業聯防管護區」,持續有效保護匡山森林生態環境。如今的雙同村,擁有近3萬畝原始森林、近11萬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積量,森林覆蓋率達97%,天然的紅豆杉、青錢柳、香榧、黃檀、酸棗群匯成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林海,千百年以上的古樹比比皆是。3萬餘畝的生態公益林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50餘萬元收入。

不等不靠謀發展,建起連接「兩山」的橋梁紐帶

推動「兩山」轉化離不開完善基礎設施。否則,綠水青山就會變成沒路去或無人知的世外桃源。

雙同村堅持以保護下來的原始森林作為匡山旅遊的亮點,以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底蘊為特色,堅持走可持續的綠色致富路。2000年,村黨支部著手提出匡山旅遊開發,得到了廣大村民的認可,並形成共識。

2002年,村兩委幹部、黨員帶頭掏錢,發動村民你一千我五百地集資合力,組建匡山旅遊開發公司,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同時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補助和技術支持。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村先後投資1800萬元完成了匡山旅遊公路、景區步遊道、匡山賓館;匡山陳列館,停車場硬化等建設。在匡山旅遊開發過程中,黨支部始終堅持旅遊開發和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緊密結合,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載體,引導支部黨員和村民主動投工投勞,肩挑人扛戰鬥在最前線,不喊苦、不抱怨。目前雙同村每年接待遊客數萬人次,生態旅遊已經成為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雙同村也從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延伸服務產業,生態惠民拓寬村民增收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將「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統一,突出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

雙同村保護生態的「初心」就是求得雙同持續發展,求得村民致富小康,前期靠筍竹和特產銷售顯然不能滿足「富」的願望。村「兩委」商議後,認為客人來了就要能留住客人消費,才能實現旅遊開發的最大的價值。

2007年,省林業廳推廣建設「森林人家」,撥款10萬元給雙同村改造兩戶「森林」人家作為試點。以此為契機,村黨支部以「六要」群眾工作法為抓手,召集村所在地戶代表開會,村裡制定條件,符合要求都可以申請。起初,農民沒什麼信心,村幹部、黨員就帶頭示範,當年一次性建起了9戶「森林人家」,並被省林業廳評為「福建最有體驗價值的十佳森林人家」。「森林人家」建好了,農民收入多了,其他村民也自發的建起了「森林人家」。如今,該村已建成15家「森林人家」,共90個房間、180個床位,房間全部使用原木的牆壁和地板,配以古樸的內飾和現代化的室內衛生間,給遊客溫暖的原生態感受。同時,該村依託匡山旅遊資源優勢,突出「一村一品」,鼓勵村民生產發展酸棗糕、筍乾、蜂蜜、楊梅幹,楊梅酒獼猴桃幹,獼猴桃酒,高山茶葉等特色農產品。酸棗樹等自然資源均全村統一管理平均分配,各家各戶不僅不搶不佔,還互相幫助,農產品產量質量不斷提升,隨著遊客源源不斷地到來,村民的土特產品由外銷變為就地銷售,供不應求,僅酸棗糕一項就給村民帶來人均5000元收入。

雙同村率先在全村建起沼氣池145口,成為全縣第一個沼氣村,戶戶用上沼氣池,不再砍柴燒炭,實現了農居無煙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整合資金,先後投資300餘萬元實施全村統一改瓦片為琉璃瓦、村民俱樂部升級改造、村人行道園林式硬化、區間道路綠化美化、自然村引水安全工程等,大大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環境,村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雙同村實現了水電路訊全通,路燈、寬帶、電視等全部到戶;由村委會出資,幫助全體村民繳納醫保和社保經費,使全村村民參保率達100%。2013年起,村內60歲以上老人除享受政府養老補助外,村裡還另外補助每人660元養老金。

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縣考察時,明確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2006年,習近平同志進一步總結了人類認識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第三個階段是「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

雙同村面對山高路遠,耕地面積小等發展瓶頸,能冷靜看待自身不足,發掘自身優勢,根據生態、人文資源豐富的實際情況選擇確立生態發展模式,前期能堅守貧困守住青山綠水,後期能利用資源實現生態致富。靠的是三十多年堅決的護林意識,堅韌不拔的開發精神。交通從行走的山路到摩託車道,又從拖拉機道到高標準旅遊公路;景區從集資建設步遊道和賓館到上級支持建設森林人家,高標準遊客服務中心;村貌從小山村到統一整修的國家級美麗鄉村……每一步都順應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發展理念,彰顯了總書記生態建設思想的前瞻性、科學性。(徐強 柳志勇 張依婷)

相關焦點

  • 撫松縣沿江鄉:以黨建為引領踐行「兩山」理念
    近年來,撫松縣沿江鄉黨委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同時通過「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興新突破」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堅定了綠色發展理念不動搖,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全鄉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 「兩山」從這裡走向全國——王永昌在線解碼浙江15年踐行「兩山」理念的經驗與啟示
    王永昌從「兩山」理念的源起出發,結合浙江實踐,全面深入地講解了浙江踐行「兩山」理念的成效和啟示。15年以來,餘村深入貫徹落實「兩山」理念,將「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農民人均收入從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49598元。王永昌認為,「兩山」理念有著豐富的內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詮釋和集中體現。針對「兩山」理念這一科學論斷,浙江又是如何謀劃並實踐的呢?不斷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戰略。
  • 踐行「兩山」理念 助力鄉村振興
    一、踐行「兩山」理念,堅持保護優先  一是加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治理畜禽養殖糞汙。劃定畜禽養殖禁限養區,投資1000多萬元對禁限養區內養場拆除,全縣境內無非法養殖企業。  二、踐行「兩山」理念,改善人居環境  一是強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縣農村常住農戶數71621戶,截止到2020年底,使用衛生廁所的為61547戶,普及率85.93%;其中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16642戶。
  • 評論員文章|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美麗陝西
    評論員文章|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美麗陝西 2020-12-04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建設國家公園是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當「兩山」理念在神州大地日益深入人心,建設國家公園作為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正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道路上砥礪奮進、行穩致遠。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制度創新,更是林草部門必須認真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2015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
  • 「兩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工大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浙工大人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收穫了一系列標誌性科研成果。浙江工業大學師生一直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紮根中國大地,用腳步丈量專業知識。學校綠色環保協會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批又一批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大學生為圓共同的碧水青山之夢,揮灑青春的熱情與汗水,做「兩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為實現建設美麗中國不懈添磚加瓦。
  • 16個案例入選 浙江自然資源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公布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8月5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公布了「浙江省自然資源系統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全省共16個案例入選。從今年4月起,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就在全省開啟了踐行「兩山」理念案例的徵集與評選工作,共徵集到260個案例。
  • 「兩山」理念15周年⑤
    15年很短也很長,可以讓認識凝聚成共識,也可以讓理念變為一個國家的行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 「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及重大意義
    作者: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重點新型專業智庫——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院長 沈滿洪  「兩山」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內核和鮮明特色。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了解「兩山」理念的發展歷程,把握「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明確「兩山」理念的重大意義。
  • 踐行「兩山」理論中的三種「不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寥寥數語的「兩山」理念,為何蘊含了如此巨大的能量?歸根結底是它背後有三種「不變」,折射了共產黨人幹事創業的三種境界,是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成事之基。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不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 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學浙江 找差距 增動力」啟示錄  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十多年來,浙江全省上下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全省域作為一個大花園來打造,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變「盆景」為「風景」,變「風景」為「錢景」,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打造出一幅「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堂、一線一風光」的美麗鄉村振興新圖景。
  • 深悟「兩山」理念的真理內涵和時代力量
    當前,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高標準踐行「兩山」理念、高水平篤行綠色發展意義不同尋常。站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時點上,我們應學深悟透落實「兩山」理念,汲取綠色發展的新思路,獲取化危為機的新力量,贏取在變局中開創新局的新勝利。一、深層感悟「兩山」理念蘊藏的辯證相依的發展規律。
  • 踐行「兩山」理念|海南儋州:千畝潟湖重生記
    2020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為全面反映近年來各地自然資源部門踐行「兩山」理念的創新舉措、典型經驗和重要成果,推出了《踐行「兩山」理念》專欄,敬請關注!今天發布第六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不少外來的水產養殖者填堵潟湖與近海的水道,將潟湖變為全封閉式的蝦塘。由於自然條件優越,這裡養殖的蝦數量多、個頭大、味道鮮,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讓潟湖的生態環境每況愈下。「雖然贏得了短期效益,可潟湖沒了。這樣的代價實在太大!」65歲的峨蔓鎮峨蔓村黨支部書記蒲光來感嘆道。
  • 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美麗陝西—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
    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再次強調要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好轉,要求全省上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下氣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我們要按照省委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更進一步,讓三秦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興,則文明興。
  • 開闢創新實踐「兩山」理念的新境界
    「兩山」理念是關於發展的科學觀點,更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認識革命,是以生態產品價值創新實現為主要內容的立足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新型生產力孕育發展變革的行動指南,其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大道至簡卻意味深長。這些年來,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定不移舉生態旗、走生態路,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敢闖敢幹、奮勇爭先,繪就了創新實踐「兩山」理念的一幅幅美麗畫卷。
  • 「兩山」理念15周年②
    15年很短也很長,可以讓認識凝聚成共識,也可以讓理念變為一個國家的行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 ...校園報告會走進浙江湖州師範學院:踐行「兩山」理念 引領綠色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浙江省安吉縣餘村原黨支部書記鮑新民與現場1000餘名師生暢談湖州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餘村調研時,首次作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述。
  •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甘肅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近年來,甘肅省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祁連山生態保護和治理,紮實做好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連續多年超額完成國土綠化任務,持續推進重點生態建設項目,林草資源保護管理更加規範、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升、林草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讓綠色逐漸成為甘肅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 依法治山鐵腕護山
    原標題:深入踐行「兩山」理念 依法治山鐵腕護山秦嶺風光無限美。(資料圖片 記者 王健 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市深入踐行「兩山」理念,聚焦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遵照「全覆蓋,不遺漏」和「分層次,分階段,有重點」的原則,從依法治山、規劃控山、網格管山、常態巡山、鐵腕護山5個方面,全面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設。
  • 踐行「兩山」理念 打造綠色發展「郴州空」——第六屆順德郴州人年會上的書面發言
    踐行「兩山」理念打造綠色發展「郴州空間」如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宏論,確保「綠色即底色,生態即生命」的堅定承諾,2020年12月17日——23日,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國家高端智庫課題兩山理念實踐轉化課題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時代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趙建軍深入素有「廣州生態屏障」之稱的從化區,考察鄉村、社區及特色小鎮;訪談原住民及企業家,就「兩山」理念的轉化進行深入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