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要營造綠色宜居環境,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狠抓大氣汙染治理,搞好城鄉綠化,讓群眾生活環境更舒適更優美。」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再次強調要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好轉,要求全省上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下氣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我們要按照省委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更進一步,讓三秦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生態興,則文明興。
近年來,我省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狠抓生態環境整治,努力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三秦大地主色調實現由「黃」變「綠」的歷史性轉變。不過,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仍屬於欠發達省份,生態建設瓶頸較多,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與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期盼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面對短板,我們唯有以更大努力實現更大作為,才能為美麗陝西再添新彩。
要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指出,要深刻吸取秦嶺違建別墅問題的教訓,痛定思痛,警鐘長鳴,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我們要牢記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教訓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殷殷囑託,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守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秦嶺大保護原則,強化工作措施,完善政策體系,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持續抓好突出問題整治,在整治亂搭亂建、亂砍亂伐、亂採亂挖、亂排亂放、亂捕亂獵上持續用力,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加快完善長效管護機制,嚴格產業準入、完善監管方式、推進位度創新,不斷提高管護水平。
要切實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點在陝西,減少入黃泥沙的關鍵在陝西。為保護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要進一步推進汙染治理,嚴格執行黃河流域汙水綜合排放標準,狠抓工業汙染、城鎮生活汙染防治;抓好水土保持,深入實施天然林防護、三北防護林建設、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溼地保護恢復等工程;加強水安全保障和水資源優化利用,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要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今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要確保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必須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紮實做好重點工作。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注重方式方法,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嚴禁「一刀切」。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好生態環境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堅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在藍天保衛戰方面,要堅持鐵腕治霾,強化汾渭平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在碧水保衛戰方面,要加強水體治理,實施「一河一策」精準治理,確保漢丹江水質優良;在淨土保衛戰方面,要搞好土壤汙染治理修復,加強固體廢物整治工作,最大限度把固體廢物「吃幹榨盡」、變廢為寶。
要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造成的。要牢固樹立集約發展、節約發展理念,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水資源管理制度,集約節約利用資源,用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要著眼生態文明強化弱項,深入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工程和環保項目;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型產業,堅決淘汰高汙染、高環境風險的工藝、設備和產品,對散煤、散亂汙企業出現的反彈現象要高度警惕。要推動消費方式轉型,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使綠色消費成為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發展新徵程,我們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不斷譜寫美麗中國的陝西篇章。(陝西日報評論員)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評論員文章|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美麗陝西》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