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安吉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1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兩山」理念已經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並從浙江走向全國,結出了豐碩的實踐成果。
在即將迎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15周年之際,8月8日上午,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名師系列公益直播講座第四講邀請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政協原副主席、黨建研究會會長,浙江大學求是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永昌,在線講授「踐行『兩山』理念的浙江經驗與啟示」,吸引了全國各地逾15.6萬名領導幹部觀看學習。王永昌從「兩山」理念的源起出發,結合浙江實踐,全面深入地講解了浙江踐行「兩山」理念的成效和啟示。
下面,我們共同回顧王永昌授課的精彩觀點。
浙江是資源小省,號稱「七山一水兩分田」,土地資源尤缺,安吉餘村人均耕地才半畝多。上世紀70年代,餘村開始開山採礦,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粉塵蔽日,安全事故多發。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餘村調研,對村裡主動關停礦山復綠的做法予以肯定:「你們下定決心關掉礦山,這是高明之舉。過去我們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以來,餘村深入貫徹落實「兩山」理念,將「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農民人均收入從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49598元。
王永昌認為,「兩山」理念有著豐富的內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詮釋和集中體現。針對「兩山」理念這一科學論斷,浙江又是如何謀劃並實踐的呢?
不斷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王永昌表示,由片面強調經濟為先到兼顧生態保護,再到生態優先,浙江踐行「兩山」理念的戰略方向明確,戰略理念不斷深化和提升。過去往往走先發展、先汙染再治理的路子,突出「以GDP論英雄」。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浙江堅決摒棄粗放型發展老路,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山」理念以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從理念到實踐全面深化,實現從治理環境和保護生態環境向建設生態和美化生態的轉變。
不斷深化問題專項治理。「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王永昌引用馬克思的名言說明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通常是時代進步的突破口。浙江省不斷推進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將問題治理與發展相結合,先後開展並推進「千萬工程」、「811」行動和「五水共治」。以17年前啟動的「千萬工程」為例,針對城鄉發展不夠協調、農村發展滯後,尤其農村環境汙染和「髒亂差」問題,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2003年1月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的任務最迫切,發展現代農業的任務最艱巨,改變農村面貌的任務最繁重」。2003年6月,習近平同志親自調研、部署,在全省範圍內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範村。到2020年年中,浙江已建設特色精品村2500多個,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500多條。
不斷深化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王永昌表示,浙江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始終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形成了落實「兩山」理念的生態制度優勢。2017年1月22日,浙江推出了《浙江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針對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等內容作了系統安排部署。同時,浙江正在加快構建以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為核心的「兩山」轉化評估體系和生態資源變資產資本的平臺,率先建立生態功能區(縣、市)環境激勵制度、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並實行「兩山」建設財政專項激勵政策。
王永昌在線講授「踐行『兩山』理念的浙江經驗與啟示」
「不解決轉化的通道、路徑、載體,就可能端著『金飯碗』沒飯吃、討飯吃,『綠水青山』常常是鏡中的花:看得見,摸不著,用不上。」在闡明發展思路的基礎上,王永昌從浙江省各地的具體實踐案例入手,解析了浙江省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
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浙江省推進綠色發展的具體路徑主要體現為推進生態農業、工業、旅遊服務業、高科技產業的結構調整。
▲浙江綠色發展成果案例(部分)
大力發展生態文化產品。王永昌認為,自然生態環境對人類具有文化性價值,即能為人類提供積累知識、愉悅心情、陶冶情操的生態文化產品,同時也提供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新路徑。截至2019年年底,浙江建成農家樂休閒特色村超過1100個,農家樂經營戶2.2萬戶,帶動就業超過100萬人。
▲ 浙江發展生態文化產品成果案例(以安吉為例)
大力提升生態環境和生態產品溢價。王永昌將生態環境溢價的內容和方式歸納為四大方面:一是三大產業存量項目、產品的優化提升和擴容拓展;二是發展增量產業、項目,加強招商引資;三是通過優良的生態環境集聚人才;四是利用環境提升生活品質,四者往往是同步一體的。
浙江提升生態環境溢價成果案例(部分)
浙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生態環境優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進步,為「兩山」理念在全國的實踐提供了可借鑑可推廣的浙江經驗。
必須堅持政治高位,形成推進「兩山」理念的政治優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學總結,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自覺貫徹落實「兩山」理念,不折不扣推動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在全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必須堅持戰略定力,形成推進「兩山」理念的組織領導優勢。長期以來,浙江落實「兩山」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戰略不動搖,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各級黨委和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作出的建設「綠色浙江」的決策部署,一屆連著一屆抓,一任接著一任幹,堅持不懈地踐行「兩山」理念,從「綠色浙江」到「生態浙江」,再到「兩美」浙江,「兩山」理念得到堅持、接力、落實、深化和發展,換來了浙江綠色發展的領先優勢。
必須堅持進取擔當,形成推進「兩山」理念的生態建設目標優勢。既要抓住生態文明的目標藍圖不放,又要擔當有為,創新實踐,不斷提出更高目標、更高要求,適時提出「升級版」的行動計劃。比如,推進生態由一處美向一片美、一地美向全域美、一時美向常態美、外在美向內在美、環境美向發展美等提升。
必須堅持統籌整合系統思維,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形成推進「兩山」理念的生態治理優勢。要堅持把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與人文風尚、局部與全域(區域)、城市與鄉村、美化環境與經營環境、政府與企業、治理與改革、激勵與懲戒等統籌考慮安排,形成整體治理合力,提升綜合治理效果。
「兩山」理念發源地安吉餘村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為全國各地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於新時代加強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地總結和宣傳浙江踐行「兩山」理念15年的成功實踐,使浙江成為美麗中國建設成果和鮮活樣本,助力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肩負「三個地」和「重要窗口」宣傳者的使命擔當,將「兩山」理念、「生態文明建設」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形成專題,融入培訓課堂。
近3年來,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培訓班109期、鄉村振興戰略專題培訓班605期,累計培訓學員4萬餘人;並組織了773期培訓班、4.3萬學員到「兩山」理念的發源地安吉餘村開展現場教學和座談交流,豐富的教學形式和獨具特色的案例教學,深受各級委託單位的充分肯定和培訓學員的廣泛好評。
浙大繼教院「兩山」理念相關專題與典型班次
作為浙江大學專門開展高端培訓的直屬單位,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與全國幹部教育培訓浙江大學基地一體化運行,充分發揮浙江「三個地」和「重要窗口」的獨特優勢與浙江大學的綜合優勢,高質量開展教育培訓,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名師系列公益直播講座將持續邀請講壇名師針對培訓需求在線授課,解析熱點問題,解碼浙江經驗,助力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行程——浙江大學幹部培訓現場教學點最全梳理
(來源: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通訊地址
杭州市江幹區凱旋路268號
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
☎ 聯繫電話
0571-86971085、88273072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獲取延伸閱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