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今天中午吃什麼?
我:紅燒牛腩。
孩子:太好了,兩天不吃,我又饞它了。
孩子:米飯必須多蒸點,上次沒吃夠。
我:好!
大家好,我是凱哥,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道家常菜,紅燒牛腩。做之前,我們先簡單說說牛腩,它富含蛋白質和胺基酸,處於生長期的孩子和術後調養的病人可以多吃點,同時它肉質肥嫩、味道鮮美,每每看到,都會讓人垂涎三尺。
我家的紅燒牛腩,做法有點特別,翻炒牛腩的時候,我放了麻辣醬和番茄醬,牛腩吸收了兩種口味的醬汁,味道更加豐富,有一點點麻辣,還有一點點的鮮甜,又香又下飯,孩子特別愛吃,因此我家隔三差五就會做一次。
紅燒牛腩
【食材】
牛腩一斤、洋蔥半個、兩顆小蔥的蔥白、生薑、蒜、麻辣醬、番茄醬、冰糖、金蘭油膏或蠔油、生抽、老抽、米酒、鹽、小茴香
【詳細做法】
1、牛腩選擇肥瘦相間的,太瘦了不好吃。買回家先清洗乾淨,再切成小塊。鍋裡加適量的水,放牛腩煮開,撇去表面的浮沫,關火撈出牛腩,用清水衝洗乾淨備用。牛腩焯水的同時,姜切片,洋蔥切絲,蔥白切成小段。
2、開中火把鑄鐵鍋燒熱,多放一點點油,先放薑片、蒜粒、蔥段炒香,再放入洋蔥絲,炒到洋蔥絲變成透明的狀態就可以了。
3、牛腩入鍋炒兩分鐘左右,加入一大勺麻辣醬,繼續翻炒。目的是讓牛腩吸收麻辣醬的味道,增加底味,也讓味道更豐富。
4、接著加適量的番茄醬、單晶冰糖,繼續翻炒一會,再加金蘭油膏、生抽、老抽、米酒翻炒均勻,最後放適量的鹽調味。
5、加入沒過牛肉的溫水或者是開水,放點小茴香,開中大火煮開後,轉最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左右。快燉好的時候,可以把湯盛出來,留著下面或者煮餛飩。最後中火收一下汁,即可上桌開吃。
【劃重點】
我這個紅燒牛腩做法,有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加了麻辣醬,還加了番茄醬,味道特別豐富,超級好吃;金蘭油膏是臺灣的一種調料,很適合牛肉料理,沒有可以換成蠔油;沒有鑄鐵鍋也可以用土鍋或者砂鍋,但是需要放到別的鍋裡炒好再燉。
燉牛腩的水,每次我都會多放一些,燉好盛出來,留著煮餛飩、下麵條吃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