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積極探索獨具特色校園文化 打造文明校園

2020-12-11 中國文明網

  近年來,在抓好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惠州市惠城區教育局持續認真部署校園特色文化的建設工作,深入挖掘各校文化內涵,打造亮點,突出特色。目前,「一校一特」乃至「一校多特」的教育格局已初步呈現,各校園堅持立足實際校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品牌。近日,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舉辦的「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特色學校(幼兒園)建設成果」徵集活動遴選結果公布,惠州市惠城區有7所中小學獲獎。其中,惠州市第一小學白鷺湖分校的「雅」文化和惠州市第二十九小學的書法教育名列榜上。這些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出培育惠城學子的良好氛圍。

惠州市一小白鷺湖分校開展「雅在心間」聯合中隊主題隊會活動。圖片來源:由學校提供

  幽雅校園 儒雅教師

  培育文雅學子

  在惠州市一小白鷺湖分校的校園內,隨處可見「雅」文化的浸潤。走進一樓的「悅讀閣」,架上擺滿了各式書籍供師生閱讀,書香氣息縈繞。二樓的「墨香閣」,走廊懸掛書法名家故事及名言陶冶情操,學生在書法臺上練習書法。三樓的「科創閣」,擺設著學生的環保手工藝作品,藉此展示他們的創新思維。四樓是「韻美閣」,以陶窯、瓷窯為主題,帶領學生們進入一個古窯探索的空間。

  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市一小白鷺湖分校從環境入手,建設了立體式校園環境,通過文化宣傳欄、文化宣傳牌和文化牆的設置,以及校園綠化建設、教室環境美化的布置等,努力將「雅」文化的理念根植於每個師生心中。雅致的校園環境,引導學生舉止文雅、行為優雅、談吐儒雅、文辭典雅,使每個人都「知雅言」「踐雅行」,形成幽雅校園、儒雅教師、文雅學生、優雅家長和淨雅社區「五位一體」的文化氛圍。

惠州市第二十九小的書法特色教育,讓學子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親近。圖片來源:由學校提供 

  周一至周五的每天早晨,市一小白鷺湖分校的教室裡總會傳出誦讀美文的朗朗讀書聲。學校的圖書閣,每天下午如期開放。各班定期舉行「好書推薦」「讀書心得交流會」「悅讀書」活動,提高學生閱讀熱情,豐富同學們課餘生活,並在各班開展讀書漂流活動,讓書香校園真正「香」起來。據悉,該校以「養成教育」為抓手,從學生習慣為切入點,育雅行、熟雅識、豐雅趣、品雅文、宣雅樂,用文化潤澤學生的品行,以雅促德,努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為此,學校創新編排了涵蓋健康教育、陽光體育、文化、閱讀、藝術、校本等課程,策劃了智雅課程,並以「雅」為核心內容,匯眾師之慧,編寫了《一湖碧水白鷺飛》校本教材。教材分為上、中、下三冊,分別是《樂雅》《美雅》《香雅》,分層提供給低、中、高年級的學生使用,讓師生從學習中修雅行、培情操、樹人格、立自信、展風格。

  除了設置相關課程,該校定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有師生繪畫、書法作品展、經典國學誦讀比賽、文藝匯演、體育等主題,於學期末舉行「雅行形象大使」「雅行班級」評比,語文科組、數學科組、英語科組、藝體科組、科技科組也相繼舉辦一系列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充分展示學生的閃光點,讓「雅」處處展現,讓「雅」時時綻放。

惠州市第二十九小的書法特色教育,讓學子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親近。圖片來源:由學校提供 

  書法教育 墨香韻味

  營造「和美」文化氛圍

  走進市第二十九小的校園,處處是書法作品,時時散發著濃濃墨香。一幅幅懸掛在走廊、牆壁上的書法作品,充分展示出該校的書法特色教育成果。據了解,市第二十九小自建校以來,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和美」氣質教育,在全校師生中開展書法特色教育。

  市第二十九小目前有1名專職書法教師和6名兼職書法教師,堅強有力的師資,為學校書法教學的運作及其質量提供了保障。「我們希望通過書法普及,一方面修身養性,陶冶學生品德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讓每位學生能寫出正確、工整、美觀的規範漢字,能創作出有個人特色的書法作品,做到『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學校負責人表示,為此,學校以推進書法普及工作及創建特色為目標,以特色創建促學校內涵發展,充分挖掘書法教育的育人價值,實現「師生在墨香中成長,學校在特色下發展」。通過開展書法教育,形成學校獨特「和美」文化氛圍和特色,增強學校軟實力,以及發展後勁。

  為推動書法特色教育開展,市第二十九小專門成立書法教學工作小組,改造建設規範標準的書法工作室、培訓室,為書法特色教育開展奠定基礎。同時,學校每周安排一節書法課程,利用午間的10分鐘練字課、書法興趣社團等多形式,加大書法普及力度,培養學生興趣特長。該校根據不同年齡特點,針對性地將書法訓練分3個層次教學:一年級主要學習基本筆畫、偏旁,夯實基本功;二年級學習漢字結構,感受漢字形體美;三至六年級進入臨帖階段,並開設書法興趣班,給喜好書法的學生提供練習平臺。

惠州市一小白鷺湖分校隊會活動。圖片來源:由學校提供

惠州市一小白鷺湖分校隊會活動。圖片來源:由學校提供  

  學校還強化建章立制。建書法教育工作制度、「雙姿」評價制度等,引導學校書法品行教育。如建立「雙姿」評價制度,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在各階段對學生的「雙姿」正確率進行統計;另一方面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請家長注意學生「雙姿」。

  近年來,該校開展每周書法評比、校內書法競賽、社團比賽等活動,組織師生參加各級書法競賽和書法展活動,書法特色教育取得一定成果。「創辦書法特色學校已成為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新突破口。」該校負責人表示,開展書法特色教育既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也有利於繁榮教育園地和提高質量,學校將堅持以書法教學為突破口,走一條「和美」教育的特色教育之路。

  教育均衡發展,從來不是「千校一面」。惠城區教育局「一校一特」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使學校各自有了亮點、特色。其實,不論是市一小白鷺湖分校對「雅」文化的提煉,還是市第二十九小對書法教育的堅持,其實質都與今年區教育局大力開展的惠城學生「氣質」培育活動的理念不謀而合。各校在積極探索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及本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在培育學生書香、雅致氣質的同時,也以此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有力舉措,提升學校的育人功能。學生在校園文化的滋養中,豐富文化底蘊,提高文明素養。(惠州日報 記者 塗堅)

相關焦點

  • 惠州堅持立德樹人提升學生文明素養深化文明校園創建
    為抓好文明校園創建,惠州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塑造美好心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弘揚優良校風,美化校園環境,形成良好育人氛圍,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據介紹,該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道德和文明素養為主旨,以德育隊伍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和德育課程建設為抓手,重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基礎道德教育、現代公民教育和生命生涯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 龍山靛房學校:打造校園牆壁文化 推動文明校園建設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裴應珍)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體現校園文化特色,推動文明校園創建,靛房學校精心打造校園牆壁文化,用隨處可見的圖片和文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文化牆建設中,學校以思想性、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為原則,圍繞意識形態、文明校園創建
  • 凱裡著力打造校園文化特色 持續提升校園文明創建水平
    凱裡市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家長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積極性,持續提升校園文明創建水平,進一步將學校打造成涵養文明、踐行文明、傳遞文明的堅強陣地,使校園文明創建成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自凱裡市「創文」工作開展以來,凱裡九中更是以「打造墨香校園文化,促進師生全面發展」作為學校「創文」特色,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深入發展提供良好平臺。在凱裡市第六中學校園內,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蜿蜒雄偉的長城烽火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紅色大字格外耀眼,一代偉人那堅定不移的抗戰意志和信心讓人肅然起敬。
  • 惠州東中和惠東平山一小兩所學校候選全國文明校園
    來源:今日惠州網記者從省文明辦獲悉,今年惠州有兩所學校有望獲得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惠東縣平山第一小學被列入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廣東省擬推薦名單中,已經被推薦到中央文明辦。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 四東文化引領學校發展 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創辦於2012年9月,是一所全日制市直公辦重點高級中學,辦學8年來,該校緊扣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植根惠州人文沃土,傳承惠州「四東」文化:東江惠州民俗文化、東坡寓惠文化、東樵宗教文化、東江革命歷史文化,以辦人文性花園式特色學校為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文明成為校園最美的底色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會澤縣春暉小學榜上有名,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消息傳來,記者走進會澤縣春暉小學,探訪這座「全國文明校園」的風採。
  • 文明校園校園遍吹文明風
    文明校園創建是精神文明建設從青少年抓起的基礎工程、打造實現中國夢主力軍的戰略工程、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鑄魂工程。一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動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校園創建管理辦法(試行)》《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文明校園測評細則(試行)》等政策文件。
  • 德州學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精心打造文化校園
    他強調,校園文化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營造濃鬱育人氛圍的主要載體,是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以此為抓手,將會強力推進我校教書育人工作的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各單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創新形式,豐富校園文化內容,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他進一步強調,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本校優秀人才的優勢,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挖掘他們的潛能,體現出我們德院人高尚的人文情懷。
  • 創建文明校園——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是「宏志班」的發源地,學校發揚宏志精神,倡導人文教育,重視環境薰陶,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堅持「文化立校築根基、精緻辦學謀發展、特色育人創品牌、規範辦學樹形象」的整體發展思路,積極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創建文明校園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實現中國夢主力軍的戰略工程,是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鑄魂工程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在行動】肅南縣:打造校園文化升級版 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通過環境文化薰陶人、感染人,從而讓學生在環境的薰陶下自我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助力肅南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肅南一中結合自身特色,強力校園文化提升改造工程,以實際行動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 論「校園文化」的重要性!
    1、應結合學校辦學歷史和獨特的地域文化打造統一的學校理念文化學校的理念文化是學校的本質、個性、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這樣的文化背景使這些區域的學校先天就具備打造特色文化的優勢,以學校的特色文化為載體進行整體學校理念文化的打造,使之獨具特色,有利形成這些區域學校獨特和響亮的教育品牌,使山區的孩子同城裡孩子一樣,享受高質量的教育。
  • ...打造文化長廊 重慶郵電大學以「文」育人 積極建設特色校園文化
    日前,重慶郵電大學發布了15款獨具特色、蘊意豐富的文創產品,引起了師生、校友的廣泛興趣和喜愛。  優秀的校園文化創意產品,可以生動有效的傳遞和承載著校園文化精神,可以連接學生與母校之間的情感和情懷,可以為院校之間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 夯實全國文明校園打造全國知名學校
    在省首批中小學名校長李克興的帶領下,學校凝練出以「新」字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堅持「創新力第一」的辦學理念,沿著「一條紅線(筆者註:文明校園建設,下同)指方向,一體(創新教育)兩翼(習慣養成、足球特色)促發展」的發展道路,形成了文明校園、創新教育和校園足球三大特色,辦學水平和學校聲譽步步攀升。
  • 縣學街小學教育集團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一牆一角皆文化,一言一行皆教育。校園文化是展現學校教育理念、學校特色的重要平臺,聚思想性、特色性、文化性、參與性和綜合性於一體,多角度、全方位地推動學校和諧發展。縣學街小學教育集團凝聚底蘊深厚的辦學歷史,結合「陽光向上,追求卓越」的縣學精神和「厚德博學,篤志善行」的縣學校訓,在教育實踐中逐步積澱,將傳統的漢字文化與符合時代潮流的現代意識相融合,創建古樸典雅、意蘊悠長、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使之成為一種教育影響力,一種孕育巨大潛力的教育資源。
  • 成都七中:校園文化 點亮青蔥年華(文明校園巡禮)
    3月20日,漫步四川成都七中校園,樹木吐新綠,百花競爭豔。一間小會議室裡,20多名學生代表,天真活潑的臉,也如這春天的校園般明媚、燦爛。每周一次的「校長約你面對面」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學校的羽毛球場、網球場多建幾個就好了。」
  • 文明花開滿校園——記全國文明校園來賓市實驗小學
    文明花開,喜訊傳來。11月20日,第六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來賓市實驗小學作為來賓市唯一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的學校,受到表彰。建校64年以來,該校始終堅持「德育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特色活校」的發展戰略,大力開展「樹文明新風,展秀雅風採」主題創建活動,成功打造「秀雅」特色文化品牌,讓文明之風拂潤校園每一個角落。
  • 樹立文化強校目標 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實效
    在近70年的辦學歷史中,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當前,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學院提出了「文化強校」的新要求,通過升級校園文化內涵、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和創建特色校企文化等方式,大大提升了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一流育人環境
    走進這座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內,從教室到走廊,隨處可見書法元素點綴其中,現代化教學樓與之相得益彰,襯託出校園的寧靜和儒雅。「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梅縣區扶外小學校長吳海燕介紹,2015年,學校對校園文化進行了重新建構,開始在校園內加入書法元素,將書法文化打造為學校獨有的校園文化,希望能讓每一個學生每時每刻都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 立德樹人培根鑄魂 文明之花綻放校園
    「走進萬千家庭,文明攜手同行」活動開展以來,僅暑假期間,全市就有4萬多名教職工對63萬多戶家庭進行了家訪,他們圍繞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和諧文明家庭這一重點任務,以訪談、問卷等形式,做好文明創建的宣傳引導工作,提升文明創建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率。同時引導廣大家長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訓,積極踐行文明公約,將文明新風從校園延伸到家庭和社會。
  • 貴陽一中:文明之風滿校園 文化強校育英才
    作為貴州省第一所一類示範性高中、特大型寄宿制高中,貴陽一中近年來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抓手,通過建設溫馨校園環境、打造優秀教師隊伍、培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等途徑,大力提升文化建設品位,讓文明浸潤校園。
  • 凝練特色校園文化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評《校園文化...
    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會為青年大學生打上鮮明的烙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未來的人生價值取向。河北農業大學在長期辦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校園文化,體現在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與書香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以「太行山道路」為主題的獨特校園物質文化,以「太行山精神」為靈魂的校園精神文化,以「崇德、務實、求是」校訓為理念的學校制度文化和以「厚積薄發、砥礪成才」為價值取向的校園書香文化,在這種濃厚校園文化薰陶感染下,湧現出了時代楷模李保國老師、果樹9301班集體等典型先進人物和群體,紮實拓展了太行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