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初中非常關鍵的一年,許多的學生在初二的時候成績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尤其是數學科目的學習上,很多學生明顯感到力不從心,學習起來困難重重。但初二的數學非常關鍵,千萬不可落下,否則,到了初三中考的時候就會更加艱難。
那麼初二的數學該如何來學習呢?我來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數學的學習具有連貫性,前一階段的學習沒有打好基礎的話,在後一階段的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學習起來也就越來越有壓力。
大部分初二學生數學成績不好,甚至是課都聽不懂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因為初一的時候數學的基礎沒有打好,導致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問題不斷積累,到了初二的時候隨著課程的推進和難度的增加,學習起來更加困難。
因此,如果初二的數學聽不懂,就需要去夯實基礎,把之前所缺的內容給及時補上來,否則,聽不懂的狀態會一直延續,到了最後就真的沒辦法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這邊八年級下冊用的是北師大版本的教材,主要包含三角形證明,不等式及其應用,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因式分解,分式及其運算、平行四邊形等章節的內容,難度確實比之前的要大一些。
不等式的解法是不等式章節的重難,不等式的解法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很多相同之處,最大的差距在最後一步,因此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得比較好的話,不等式的解法問題就不大,在最後一步多加注意即可。不等式的應用是本章節的難點,不等式的應用其實也類似於方程的應用,只不過方程的應用是找等量關係,不等式的應用是找不等關係,但其大體的思路和方法都是相通的。
因式分解與整式運算互為逆運算,只要整式運算掌握的好,因式分解學習起來毫無壓力。
分式的運算有一定難度,但分式的運算就是建立在整式的運算包括因式分解的基礎之上,如果整式的運算比較紮實,只需掌握分式運算的方法和順序進行計算即可,但如果整式運算都錯誤百出,分式的運算肯定是學不好的。
三角形的證明、圖像和平移和旋轉以及平行四邊形屬於幾何部分的內容,整個初中的幾何都是建立在三角形的基礎之上,包括三角形的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斷和性質,尤其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這是幾何學習的基礎,很多同學在全等三角形部分的內容存在很多的問題,那麼在深入學習幾何部分的內容時肯定是學不懂的。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積累的過程,任何的問題的出現都是日復一日小問題不斷積累的結果,因此必須要在每一階段的學習中去夯實基礎,這是後一階段學習的前提。
很多同學總是抱怨,數學課程聽不懂,但你仔細去回憶一下,你數學課真的認真去聽了的嗎?很多的時候並不是課程太難,而是壓根就沒有認真去聽,給自己的懶惰找的一個藉口罷了。
數學課程不可能一直都很難,難點畢竟是有限的,也是從基礎的、容易的一點點拓展上來的,相信只要認真去學,難的不會了,但最基礎的總該能學一些吧。
數學的學習一定要重視聽課,哪怕是強迫自己也要去聽,能聽多少是多少,今天學一點,練一點,掌握一點,這就是收穫,日積月累下來就是大的進步。學習怕的就是始終在擔心和憂慮,但總是不行動。
對於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先去抓課本,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點,弄懂例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練熟課本上的練習題,給自己做個規劃和安排,比如每天除了作業外,去複習鞏固一個知識點,做幾道相關練習題,堅持下去,終將會有大的收穫。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去總結和思考,在聽課或做題的時候遇到了問題和疑惑點一定要及時去處理,否則問題就會一直存在,今天去解決一個問題,明天再突破一個,時間長了。自然就能感到進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