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體鈣含量下降到一定水平之後,就容易導致肌肉收縮時出現鈣離子調節失衡,引發痙攣,出現「抽筋」的情況。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母體作為孕期胎兒唯一的營養來源,其營養水平直接影響著胎兒發育,一旦營養不良,或者某種營養素缺乏,都會制約胎兒的正常發育,其中,鈣質是對胎兒生長發育影響最大的物質之一。
孕期為什麼會缺鈣
1、缺鈣的原因
孕期雖然對鈣質的需求量有所提升,但是只要日常飲食得當,營養均衡,這種情況通常不會發生,但是有些孕婦自身體質及飲食習慣的原因,就易「中招」。
孕吐噁心、食欲不振:腸胃消化功能降低,抑制對該鈣質的消化與吸收;嚴重挑食:導致鈣質攝入不足,從而缺鈣;飲食不當:營養元素攝入失衡,抑制機體對鈣質的吸收;激素變化:雌激素增多抑制對鈣質的吸收;維生素D攝入不足:影響對鈣質的吸收。
2、缺鈣的危害
孕期胎兒的所有營養都源於母體,如果孕媽缺鈣嚴重,將會影響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發育,導致其出現身材矮小、骨骼發育異常、牙齒排列不整齊、佝僂病等異常情況。
此外,鈣質還對胎兒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發育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孕期嚴重缺鈣,將可能直接導致孩子智力受損、免疫力低下,不利於正常的生長發育。
因此,孕期一定要補足鈣質,以呵護寶寶健康發育。
孕期這幾個部位疼說明缺鈣了
1、小腿抽筋疼
這種現象主要在孕中期之後發生,且在夜間表現尤為明顯,其實,這是缺鈣的信號。
這是因為,孕中期過後,胎兒骨骼會快速發育,對鈣質的需求量增加,就會瘋狂從母體汲取,而母體鈣含量下降到一定水平之後,就容易出現鈣離子失衡的情況,從而影響肌肉的正常收縮,導致出現痙攣抽筋的不適情況。
2、牙齒鬆動疼
當胎兒從母體大量汲取鈣質的時候,如果孕媽機體內的流動鈣不足以支撐胎兒正常發育,胎兒為了滿足自己所需,就會從母體的骨骼、牙齒、關節處「掠奪」固定鈣質。
當牙齒中的鈣質被大量析出之後,容易導致牙齒變得敏感、鬆動,異常疼痛。
3、腰腿拉扯疼
如上文所述,當胎兒從母體骨骼「掠奪」鈣質之後,母體由於鈣質缺乏,會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
而隨著胎兒的長大,子宮加上羊水的重量增加,這樣一來,孕媽骨盆、腰腿處的骨骼和關節,所需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
「骨質疏鬆」加上重力增加,雙重作用就會導致孕媽出現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和骨盆疼痛。
綜上所述,孕期缺鈣對胎兒發育影響極大,孕婦需要及時抓住身體缺鈣釋放的信號,以便保護胎兒健康發育。
收好這份補鈣指南,效果事半功倍
1、補多少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不同孕期推薦攝入量如下:
正常生育年齡女性(18-50歲):800mg/每天孕早期的:800mg/每天孕中期的女性:1000mg/每天孕晚期的女性:1500mg/每天產後母乳的女性:1000mg/每天2、何時補
其實,補鈣並沒有最佳時間,只要身體缺鈣了就需補。
通常,從備孕期開始就需要補鈣,從而將體內鈣含量提升到最佳狀態,以備維持胎兒孕早期的發育需求。
不過,一般女性只要日常飲食得當,有喝奶的習慣,從吃進去的食物中就能獲取800mg的鈣質,無需再過多的額外補充,但是那些日常挑食,不沒有飲奶習慣的孕婦,都是缺鈣的高危人群,需要及時補充鈣質。
3、如何補
日常鈣質的補充主要分為兩種,正常孕婦通過食補就可以滿足,而「特殊」孕婦則需要鈣劑增加補充。
食補
日常可以多吃一些奶製品、豆製品、綠葉蔬菜、堅果等,從備孕期開始到哺乳期結束,最好每天能攝入三種以上的上述食物。
此外,數據顯示,100ml的牛奶中就含有100mg的鈣質,因此,最佳的補鈣方式其實是喝奶,建議孕媽能堅持每天喝200-300mg的牛奶。
鈣劑
當孕媽無法通過上述食補方法補鈣(實在不喜歡吃,或者對食物過敏),或者缺鈣嚴重需快速補足的時候,可以通過攝入鈣劑的方式來快速調理。
建議,孕媽在服用鈣劑的同時,還可以輔助補充維生素D,使得機體能更好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