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孕媽在懷孕期間都希望可以生下健康平安的寶寶,所以平時會特別的注意生怕發生什麼意外。很多的準爸媽也在網上查找各種資料,在學習其他的寶爸寶媽的經驗。孕媽在身體有不舒服的時候,就會牽動著整個家庭的心。比如睡覺抽筋,關節疼,牙齒鬆動,如果你的這三個部位疼痛,那就要注意你肚子裡的寶寶,有可能是寶寶缺鈣。
準媽媽們如果在孕期間出現這3個部位疼痛的話,就說明需要補鈣了,趕緊來對照一下吧~
缺鈣的症狀
小腿抽筋
孕婦每天需要的鈣是1500毫克,成人的800~1000毫克,孕婦所需的鈣量是正常成人的多出一半還要多。同時寶寶一天天的成長,會讓孕婦的腹部負荷量變大,進而導致下肢負擔量增加。從而造成小腿抽筋。
如果出現小腿抽筋的情況,媽媽一定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鈣量較高的食物,也可以吃一些值得信賴的鈣片。補充一下鈣劑來緩解一下小腿抽筋的情況。
骨盆或關節酸
孕婦發生盆骨或者關節酸,主要原因是趾骨聯合分離這種原因導致的疼痛非常的劇烈,甚至疼痛的不能動彈,一般發生在孕晚期。盆骨區關節疼痛這種原因導致的疼痛並不是很厲害,一般就是感到腰酸,通常發生在孕中期。
孕婦盆骨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隨著子宮的增大,這種疼痛感是正常的,孕婦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儘量不要爬樓梯,避免雙腿持續性分開。
第2個原因是缺鈣,寶寶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都全是來源於母體,如果媽媽缺鈣,寶寶還繼續吸收媽媽體內的鈣來補充自己所需的鈣,這個時候媽媽走路就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狀況。
03
牙齒疼痛伴鬆動
還有的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有東西的時候,牙齒用不上力,手指一摸呢還有點鬆動,這種狀況是媽媽的牙齦腫痛,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內分泌失調,上火導致。還有一種情況是缺鈣。
牙齒的最重要組成就是鈣,如果媽媽缺鈣下去就會出現鬆動,如果媽媽自身缺鈣的話,寶寶就無法吸收足夠的鈣,這樣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
日常生活中,除了醫生開的補鈣製劑外,準媽媽還要在飲食中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奶酪以及豆製品。
除此之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比如魚肝油、三文魚、雞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