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化工行業或將迎來新的景氣期,市場最糟糕的時期或將過去。在即將到來的12月初歐佩克年會,關於減產的爭論仍塵囂直上,如何保障油價穩定運行成為市場焦點。國際能源署(IEA)預測,未來3~4年,全球煉油能力依然保持略高於過去30年平均速度增長,貢獻主要來自中國、印度、沙特和科威特等國。
在過去數年中,受益於內需的拉動,中國已然成為全球能源化工投資的火車頭,吸引各方資本爭相湧入。作為國內領先的能源工程服務EPC及整體解決方案供貨商之一,惠生工程(02236)就是此輪能源化工行業景氣期的受益者之一。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惠生工程總計攬得新合同總值約為人民幣119.75億元(已扣除估計增值稅),相當於2018年全年新合同總值的約167.1%。
這一波投資潮帶動產業鏈下遊的化工工程行業,為了深入了解工程行業的最新發展態勢,近期智通財經APP和眾多投資人一起走進惠生工程,並實地考察市場焦點的浙江石化乙烯項目,探索行業的新挑戰和機遇。
此輪考察為投資人反向路演,為期兩天,參與的券商為摩根史坦利、中金、中信證券、北京高華、中信建投、中泰國際、光大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興業證券、天風證券等20位分析師及投資人,並深入到上海的惠生中心、浙江石化的魚山島項目以及惠生海工秀山基地進行實地探訪與交流。
參觀浙江石化乙烯項目︰惠生精細化管理,打造標杆工程
隨著國內能源石化市場向民營企業開放,民營大煉化成為國內市場的主要動力,其中,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是市場的焦點。據悉,浙江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1731億元,分兩期建設,是目前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之一。
作為一體化項目的關鍵組成部分,乙烯裝置的高質量、如期交付將為國內最大煉廠早日投產奠定重要基礎。惠生工程憑藉項目管理、模塊化建造能力、工期及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在乙烯領域的綜合能力,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先後贏得浙江石化一期項目的14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爐,以及二期項目的140萬噸/年乙烯裝置項目,項目的質量和進展倍受市場關注。
惠生工程財務長李志勇以及集團董事長助理蔣志偉陪同投資人前往浙江魚山島,在惠生工程質量安全部副總經理邊長剛、二期項目經理梁春華以及業主代表丁國良經理陪同下參觀了惠生承建的浙江石化乙烯項目,實地了解項目的進展。在前往施工場地參觀前,項目組人員為投資人仔細講解了施工現場的注意事項,並為投資人派發安全帽,嚴格遵守工程安全措施規定。
一期項目的裂解爐由惠生承包模塊化設計、建造和總裝,是國內單線乙烯生產能力最大的石腦油裂解裝置的核心設備。項目涉及9臺乙烯裂解爐,單臺乙烯產能達20萬噸/年,高度約53米,總重量約3689噸,巍然佇立在魚山島的化工園區,在陽光下格外耀眼,給現場的投資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惠生於2018年3月完成首臺裂解爐模塊發運,2018年10月底完成全部9臺模塊發運,裂解爐項目創下了最大單臺模塊化的製造先例,整體模塊在惠生海工基建製造完成後,再由大型駁船運載經50海裡按計劃抵達項目現場。
梁春華經理表示,在裂解爐建造及安裝期間,經歷了颱風和潮汐等諸多挑戰,但惠生的管理層及前線項目人員協力合作,逐一克服難關。邊長剛副總經理補充,項目安全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惠生在確保工程進度的同時,致力保障工程的安全質量達到企業、行業、國家三重標準,打造標杆項目。
惠生工程財務長李志勇表示,模塊化生產的最大優勢在於工期控制,當項目還在平整場地階段,惠生已同步在建造基地預製裂解爐模塊,當場地平整完成,便可以將模塊整體運至現場組裝,大大縮減施工時間,為業主創造價值。「這麼大型的煉化一體化項目,早一天開工投產,就能創造更大的盈利。」
裂解爐成功發運為浙江石化一期項目的投產打下堅實基礎,也為惠生贏得業主的肯定和信任,並為二期項目的合作奠定基礎。惠生工程總承包的二期140萬噸/年乙烯裝置項目已如火如荼地按計劃推進,兩臺丙烯塔與一臺乙烯塔已吊裝就位,高高聳立於二期園區內。
為了達成工程目標,惠生成立了6個專業管理小組,針對土建、地質、安裝、質量安全等各工程領域事項和業主緊密合作,全面跟進二期項目的進度。業主代表丁國良經理對惠生的專業態度和能力充份肯定,讚賞惠生對項目的高度重視,雖然工程任務艱巨,但他有信心和惠生工程合作無間,並能高質量完成任務。
參觀海工秀山基地︰提升模塊化製造能力,創造更大價值
離開魚山島,投資人隊伍馬不停蹄前往浙江秀山島,參觀惠生海工的秀山基地,秀山基地是惠生海工兩大建造基地之一,是惠生完成高質量模塊製造的堅強後盾。惠生海工基地行政部總經理王志成向投資人介紹基地的生產能力,講解海工的業務前景。秀山基地佔地面積1,500,000平方米,最大產值250,000tpa, 同時具備領先的模塊設計、建造能力以及整體運送能力。
除了浙江石化項目,模塊化生產在惠生的北美項目上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李志勇補充,「惠生持續加強研發,提升模塊化交付能力,目前我們已發展至模塊化2.0,即模塊當中已包含結構、設備、儀表、控制系統等等,只要運到當地接駁組裝即可。與傳統方式相比,模塊化生產可以更有效控制成本及工期,能為業主創造更高價值。」
惠生工程與惠生海工強強聯合,憑藉著自身在資源統籌和管理、模塊化建造和整體運輸方面的綜合實力,基於不同項目進度要求及現場條件限制,採用工廠模塊化預製、組裝和整體交付的方式,顛覆了耗費大量工時、人力,以及難以確保質量安全等傳統大型化工項目的痛點。模塊化生產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同時也是惠生工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走進惠生中心︰探討公司發展戰略,致力開拓市場及產業延伸
另外,在進行項目考察之前,投資人早在前一天已走進上海惠生中心,與公司管理層一起舉行市場研討會。惠生工程首席技術官龐雄鷹發表了主題演講,分析能源化工行業的發展前景、挑戰和機遇。他指出,得益於豐富工程經驗、快速製造能力和高效的勞動力,中國在乙烷裂解項目等方面,相對北美地區具有很大的成本效益;而從行業周期來看,在之前一輪投資期過後,2019年是下行周期,如果中美貿易緩解,行業周期或會在2020年好轉,並有望在2021年後回暖。
研討會上有分析師關注惠生工程如何應對行業的下行周期。李志勇表示,惠生將通過技術研發和併購機會,延伸產業鏈。公司將針對國內的技術瓶頸,在特種化學品及新材料方面,加大技術研發,打造獨有技術優勢。同時,公司將善用現有資金及融資渠道,積極尋求投資併購機會,作多元發展。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惠生工程錄得新合同總值約人民幣119.75億元(已扣除估計增值稅),相當於2018年全年新合同總值約167.1 %;未完成合同總值約人民幣228.09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了72.8%,成績斐然。
另一方面,公司將加大開拓市場力度,搶佔具潛力市場的份額。龐雄鷹補充,目前除了國內市場外,個別國際市場仍具增長動力,例如美國及中東地區,主要受充裕的能源資源推動;東南亞、俄羅斯及非洲等地區則受需求推動,所以海外市場仍具有相當的潛力。
隨著歐美及日本工程公司逐步退出EPC工程國際市場,惠生目前的主要海外競爭對手是韓國企業。惠生深耕海外市場超過十年,在項目管理、安全及工期控制等方面已具有競爭優勢,深受海外業主認可。公司在中東、美國等市場已成功交付多個項目,在北美地區贏得中國工程公司在美承建的最大模塊化工程;在中東沙特贏得質量最高獎-金鑰匙獎,另外多個項目工程皆獲得安全工時獎,擁有良好口碑;另外,受惠於「一帶一路」國策推動,惠生也有望在俄羅斯、東南亞及中亞等市場上搶佔先機。
來源: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