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繼續放緩,貿易摩擦加重籠罩上空的陰霾,各行各業莫不有苦難言。但在傳統的化工工程行業,卻有一家公司能夠迎風而立,拿到比以往更多的訂單。
這家公司就是惠生工程(02236)——中國領先的能源化工EPC服務和技術提供商,主要從事石油化工、煤化工、煉油、天然氣化工、油田地面服務、LNG等領域的技術和工程建設服務,在工程項目中扮演總承包商的角色,提供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
從2016年底開始,石油化工行業快速復甦,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催生了海內外大量化工工程和服務訂單需求,即使去年年底油價大幅波動,也未能阻止行業整體向好的形勢。2018年惠生工程新合同總值約為73.2億元人民幣,同比翻倍增長。銀河證券、中信證券等機構先後發聲表示「看好」惠生工程。
作為行業中難得的民營企業,惠生工程的盈利能力、ROE水平均領先於行業可比公司,但股價卻徘徊不前,這家公司的優勢究竟在哪裡?是否有未被市場發掘的上漲潛力?公司與行業有著怎樣的共生關係?公司對未來有何展望?智通財經APP特此獨家專訪了惠生工程CFO李志勇先生。
以下是專訪問答實錄:
新籤訂單陸續確認收入,業績增長有保障
問:據了解,去年公司新合同總值翻倍增長,請問其中大概有多少會對2019年的業績產生貢獻?
答:公司新籤大型合同工期比較長,項目的收入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益,所以新籤合同價值在當年體現為收入的比重通常較低,較大比重的收入可能在項目執行的第二年或第三年體現。
去年新籤訂單已經開始執行,會對2019年業績產生貢獻,我們預計2019年的收入有超過一半都會來自這些新籤訂單,在這些大型項目進入到現場安裝和施工階段時,過往訂單對於收入的貢獻會明顯體現出來。
問:目前的在手合同裡面,來自哪個方面的訂單佔比最大?增長比較快?
答:從地域上看,目前在手訂單中,來自海外的訂單無論從增長還是比重,都領先於來自國內的訂單。2018年我們有56%的新訂單來自於海外,在手未完工合同總值中70%是海外業務。
從行業上看,在手訂單中,煉油項目比重47%,石化項目的比重31%,煤化工項目17.6%;但來自石化的訂單增長最快,其次是煤化工項目。2018年新籤訂單中,石化類項目佔63%,煤化工項目30%。
問:據了解,去年3月公司拿下了美國德州石化項目,這個項目進展得如何?中美貿易摩擦對公司在北美地區拓展業務方面有什麼影響?
答:這是一個包括模塊化的設計、採購、建造及現場安裝的一體化項目,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模塊正在陸續運送到項目現場,已經進入安裝階段,該項目預計在2020年完成交付。
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對於該項目的執行沒有什麼負面影響。但中美貿易摩擦如何演化,未來會對公司在北美地區的業務拓展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也在積極觀察和研究。如果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惡化,特別是貿易關稅,有可能會削弱某些品類中國產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但我們公司在工程交付工期和質量、安全等方面,仍然具備優勢。
問:惠生的國際化開拓一直是國內同行中比較出色的,請問公司國際化拓展的重點市場在哪裡?市場策略是怎樣的?哪些區域或國家未來提供新訂單的可能性比較大?
答:目前訂單比較多來自於中東和北美區域。這兩個市場也一直是惠生工程的重點市場,惠生工程分別在上述地區設立了運營中心,進一步推進國際項目的本地化。我們在當地的工程業績和質量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但是這兩大市場都是比較成熟的市場,市場增長也非常快,幾乎全世界的工程公司都在這裡開展業務,競爭相對激烈。但這個市場的業績對於公司積累國際化經驗和建立聲譽有很大幫助,所以我們把這兩個市場作為長期重點發展。
未來訂單增長比較快,且毛利比較好的市場有以下幾個:一是中亞、俄羅斯,多數項目是石油化工、煉油、天然氣化工。二是拉丁美洲,比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厄瓜多也有機會,這些機會主要來自於煉油還有一些天然氣設施。三是東南亞,項目主要集中在煉油、天然氣發電和天然氣設施。這個地區經濟發展快,人口稠密,所以訂單增長也比較快。三年以後發展比較快的地區將是非洲,比如坦尚尼亞、奈及利亞及南非,這些地方有很大的市場空白。
毛利率高於同行,研發投入不設上限
問:公司毛利率高於能源工程行業其他公司的原因是什麼?
答:儘管與其他同行類似,公司業務主要是工程總包業務,但惠生工程的業務模式中並不直接從事工程施工,而是著重於增值較高的設計和工程管理環節。
公司毛利率較高是項目執行能力的體現。惠生工程在項目執行中通過設計優化和高效管理,轉化為採購的議價能力和項目費用成本的控制能力。
問:據了解,模塊化生產可以縮短工程工期,有利於降低營業成本,請問模塊化生產是不是行業普遍採用的方式?
答:目前行業普遍一致的看法是,模塊化生產特別適合位於沿海地區且施工勞動成本較高的地區或者施工勞工技能較低的地區,例如發達國家或不發達國家的沿海地區,採用模塊化可以非常有效地減少在當地施工的工程量,從而達到控制工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未來看,模塊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能夠實現局部的標準化後,模塊化有機會將部分傳統工程轉化為製造生產,越來越多地被應用。
問:作為能源工程行業中為數不多的民營企業,公司如何在項目獲取方面與其他同行競爭?
答:不同於中石化和中石油下屬的工程公司,惠生工程的客戶在國內主要是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但目前惠生工程有一半以上的業務來自於海外,海外市場是我們的發展重點,競爭主要來自於日韓等國的國際工程公司。
民營企業的靈活高效和人才機制,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重要優勢。至於國際市場,惠生工程在工期和成本上相比日韓公司更具競爭優勢。下一步,依靠「一帶一路」的政策推動,且依託中國強大的供應鏈網絡,惠生工程還有很大的競爭潛力可挖掘。
問:公司的研發狀況如何?
答:公司對研發的投入不設上限。目前我們有多個研發項目正在進行,也有前沿性的研究在開展,同時公司還將擴大中試裝置的規模和投入,以期有更多的新工藝可以進入中試階段。2019年我們預計研發投入將不低於1.5億。
問:過往幾年公司專利增長的情況如何?
答:2018年我們新獲授權專利8項,目前公司擁有80多項專利。除此之外,惠生工程在煉油、石化和煤化工等方面都擁有自己的專有技術(know-how technology)。
我們除了在傳統的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技術上有研發投入外,也已經在化工新材料的工藝和催化劑方面上進行了研發資源的重點投入,預計2022年以後這些會成為市場熱點。
其次,我們正與國際知名研發機構建立更廣泛的合作,在特定產品、特定門類上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
此外,我們已經新成立一個部門——產品技術中心,匯集了公司的技術專家,有的還是行業內知名的專家,與全球技術專利商的技術專家進行深入的技術交流,從而建立廣泛合作。以便我們可以針對客戶的需求,為客戶選擇最適宜的技術組合,形成最適合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問:公司的人才戰略是怎樣的?
答:公司很重要的戰略是更多地吸引人才。我們作為民企,優勢體現在用人機制的靈活性,激勵機制可能更直接。同時公司也有期權計劃,希望把核心員工的長期利益和公司的長期利益捆綁在一起。
國內外煉油產能過剩,但化工需求依然在增長
問:石油化工行業現在處於周期的哪個階段?石油化工企業客戶的投資意願如何?
答:一般來講,石油化工行業受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面影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這個行業從2016年底開始快速復甦,目前還沒有任何放緩的跡象。在目前的油價區間內,無論是行業的上遊還是下遊企業,都有利潤空間,對石油產品的需求也保持旺盛,客戶都願意增加資本支出,擴大生產能力。
問:對於煉化市場,有些專家持悲觀態度,認為國內乃至世界煉油將面臨產能過剩增加的局面。2019年成品油供應過剩已經可以預見。您對這個觀點怎麼看?化工行業的情況如何?
答:看這個行業,很多人通常關注煉油。我同意國內煉油產能已經過剩,全球煉油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其實化工的需求更大,乙烯、甲醇都有增長空間。
而且我認為,煤化工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首先,當油價在60美元/桶以上,煤化工企業是有利潤空間的。油價造成石油化工成本上升,會給煤化工帶來成本優勢。
第二,很多石油化工布局在沿海地區,煤化工往往布局在內地,所以考慮到化工品(比如乙烯)的運輸成本,煤化工在局部地區具有區域優勢。另外,工藝路線方面,有些化工產品用煤生產比較適合。在局部地區生產煤化工產品,除了成本低之外,還有下遊產業鏈聚集的效應。
問:去年公司提到要將能源業務延伸至市政、環保等領域,現在公司有沒有籤訂這些行業的合同?未來3-5年,公司有什麼規劃?
答:我們的工程業務從技術和管理上都具備向市政、環保等新領域延伸的能力,而且從戰略發展的角度考慮,公司也需要擴大服務的行業範圍,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可以平滑單一行業周期帶來的波動。
為此公司早在2017年就開始跨行業的嘗試,在2018年我們有不到2000萬的新訂單來自這些新業務,多數是些設計諮詢類業務。我們仍將拓展這些新業務作為未來公司發展的方向之一,公司目前也在申請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同時積極拓展新業務,我們的目標是在2022年,新業務的訂單將佔全部新訂單的15%到20%。
問:2018年的新合同是2017年的兩倍多,達73.21億元人民幣,但股價還停留在2015年水平,公司對此有何看法?今年是否有派息的計劃?
答:這個行業在16年前有段時間處於低谷,公司經過調整,特別是2017年以來,隨著行業逐漸轉暖,公司回到了正軌,抓住行業復甦的機會,我對公司的未來很有信心,公司一如既往給股東回報。我相信隨著公司業務發展回到正軌,惠生的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我們也將與資本市場保持充分透明的溝通,給予投資者回報。
關於是否有派息計劃,請留意公司的公告。
問:去年市場利率普遍上升,而公司去年也取得了不少訂單,對資金的需求應該也挺大,預計今年的融資需求和成本會不會增加?
答:隨著業務量的擴大,以及資本結構的考慮,公司在2019年會考慮適度擴大融資規模,在目前美聯儲縮表和全球流動性緊縮的環境下,如何控制或者降低融資成本,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我們不斷強化公司的融資團隊,豐富融資平臺和渠道,不斷尋求更優質更低成本的融資方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也有專業融資團隊協助業主為項目進行融資,幫助客戶和資金方搭建橋梁,建議可行融資方案,解決項目的資金問題,也有助舒緩公司的項目的回款壓力。
結語
近期正值業績密集公布期,港股上市公司扎堆在香港舉行業績發布會,與投資者分享過去一年公司取得的成績,並回應媒體與市場各界人士的各種疑問。惠生工程在沉寂三年之後,也準備重新召開業績發布會。這家向來低調的化工工程企業是否會給市場帶來不一樣的面貌?它將傳遞什麼新信息?智通財經將在下周二(3月26日)持續跟蹤報導,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