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的基本概念

2020-12-12 語文學習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實施大閱讀下的單元整和教學。創設單元達標課、教讀課、自讀課、語文體驗課、文言文誦讀等多種語文教學課型,從不同程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吳冠中作品

課堂教學精心設計研討與練習,問題探究、精準訓練、主題閱讀、簡約寫作、快樂積累為載體,教會學生閱讀文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特色課程《快樂閱讀與寫作》進行個性化的語文素養的拔高提升。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性閱讀。

吳冠中作品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教育的特點是指人文性、實踐性和民族性。怎樣把握人文性?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怎樣把握實踐性?要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把握民族性,既指語文課程中學習的是本民族的語言,又指運用好中華民族傳統語文教育中積累的豐富的教育經驗。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特徵是:學習者參與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制定學習進度,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並能夠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做出相應的調試。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者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式學習,是相對個體學習而言的。

(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要求教師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努力形成學生多姿多彩的個性。

1、加強基礎知識教學

2、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3、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研究中,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把「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逐步變成現實。讓我們與學生一起在新課標準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中逐步成長。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系列課程:標點符號基本概念及用法
    在之前,我已分享過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系列課程,分別是:關聯詞,修辭用法。如果還沒有看到的家長們,可能翻看歷史消息,找不到的聯繫我們。
  • 大概念:教學變革與課程創新的著力點
    大概念教學可以實現教師教的少、學生學的多,是走向「輕負擔高質量」的門徑。大概念將對基礎教育課程教學變革產生深遠影響。大概念在課程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1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方案》「前言」中明確指出,各學科課程標準都「進一步精選了學科內容,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這奠定了大概念在課程教學中的地位。
  • 學科語文考研面試之新課程改革(臨陣磨槍!)
    新課標在確定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時,強調了其「立德樹人」的任務,將語文學習的根本任務落實在人」的品格、品質塑造上。第二,創造性地提出語文學科四大核心素養的新理念。舊課標中語文學科教學總目標著重關注了學生的語文應用、審美、探究三大能力。
  • 關於IB,從課程到基本概念和信息先普及一下吧
    IB的三個含義 可實際上一說起IB,實際上包含3個概念: 其一,IB是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涵蓋從幼兒、 以上可以說是基本的IB概念和起源。
  • 語文課程標準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二、課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 消息│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是什麼?語文課程改革又該指向哪裡? ——「中國語文人在線」第九、十期如期舉行
    10月17日上午,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二級教授黃厚江先生做了題為《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策略》的報告。黃老師指出,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策略是緊密地糅和在一起的,講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過程中也必然滲透基本策略。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通俗地說就是,語文閱讀教學是什麼。
  • 語用學與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
    本文原刊於《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9期語用學與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作者:王元華摘要:基於語用學的建構,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呈現出統一、有 序、明 晰、高瞻遠矚的格局,即以語用體驗為核心,以話語為基本單位,將語言要素和規則層面的語形、語義和生活體驗層面的個人狀況、自然和社會情境,整合為 「人—文語境」。
  •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上)
    (有確定的檢測手段)三、「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概念闡釋 (一)課程 ——1 、孔穎達:「以教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得依法制也。」朱熹:「寬著期限,緊著課程。」2 、拉丁語:「跑道、路線」。斯賓塞:「有組織的知識體系」或「有組織的教學內容體系」。
  • 安全檢查表法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一、安全檢查表法的基本概念 系統地對一個生產系統或設備進行科學的分析,從中找出各種不安全因素,確定檢查項目,預先以表格的形式擬定好的用於查明其安全狀況的「問題清單」,作為實施時的藍本,這樣的表格就稱為安全檢查表。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目   錄第一部分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 孩子數學學不好,可能是概念、定理不懂,語文老師告訴你為什麼?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說它基礎,是因為只要學生理解和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定理,數學考試的成績應該不會低於60分(按100分算),不過在實際的學習和考試中,數學不及格的學生還是比較多的,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的成績也會明顯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
  • 第03講:函數的概念與基本性質和課程學習、考研內容與要求
    一、本部分內容考研大綱和課程學習要求課程學習與考研內容函數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數的有界性、單調性、周期性和奇偶性,複合函數、反函數、分段函數和隱函數,基本初等函數的性質及其圖形,初等函數,函數關係的建立學習與考試要求1、理解函數的概念,
  • 新課程標準解讀——語文課程性質與改革思路
    高中語文新課程解讀系列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許多方面都有發展與突破,尤其是在四個方面:(1)語文課程性質與改革思路;(2)語文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3)學習任務群與教學改革;(4)學業質量標準與考試評價改革
  • 有人曲解導學案,其實還是沒能真正理解基本概念!
    他說在一開始聽我講多節語文課例不理解,以為謝老師就是教語文的?等講到數學歷史、生物、物理之後才反應過來,原來講語文課例是在講「方法」。說老師們在我講到4點半時候還沒明白,到5點半時候就全明白了。他們是私下裡微信交流的。講課過程中我三次講到導學案。導,學,案,「案」是結果,「導學」導的是「學」。學什麼和怎樣學是由課程內容決定的。
  •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檢測試題及答案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檢測試題及參考答案一、填空題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 2、 工具性 與人文性 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 《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的閱讀分享
    想了解更多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的數學實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01.作者簡介 史寧中教授是東北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數理統計專家,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與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修訂,是我國基礎教育數學教育的知名專家學者。 這本書的的寫作背景有兩個:學科背景和課程背景。
  • 【課改理論】也談作為課程名稱的「語文」
    [2]「國語」「國文」為何「統而一之」為「語文」?葉聖陶先生的這段話沒有說明,但張毅先生的文章有引用說明:因「國語」「國文」皆「不能盡課程之含義」[3]。葉聖陶先生的這段話雖不是嚴格定義,但已經將「語文」的概念表述得非常清晰明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就叫「語文」;語文要聽說讀寫並重,不可偏指,不可偏重。
  • 2018暑期小初銜接引橋課程之基本概念(小升初)
    2018暑期小初銜接引橋課程之基本概念(小升初)小升初數學接引橋課程之基本概念,是升入初中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下面為大家分享2017年小升初數學基本概念,希望大家認真讀題並解答!特別是為孩子上初一夯實基礎,未雨綢繆!暑假有網絡提升課程哦,敬請期待。
  •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地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地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地統一,是語文課程地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地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地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地基礎。語文課程地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地重要地位。二、課程地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地語文素養。
  • 高等數學入門——向量的基本概念
    例如用ε-δ語言證明函數極限這類高等數學課程不要求掌握的內容,我們不作過多介紹。本系列文章適合作為大一新生初學高等數學時的課堂同步輔導,也可作為高等數學期末複習以及考研第一輪複習時的參考資料。文章中的例題大多為紮實基礎的常規性題目和幫助加深理解的概念辨析題,並適當選取了一些考研數學試題。所選題目難度各異,對於一些難度較大或對理解所學知識有幫助的「經典好題」,我們會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