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園了,孩子吃飯還要追著餵?都怪家長沒讓孩子感受「飢餓感」

2020-12-17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讓學齡前的孩子乖乖的把三餐吃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不小宇媽媽最近就愁死了。

孩子馬上9月就要上幼兒園了,今年6月都三歲了,可吃飯還是老大難的問題。要麼不認真吃,要麼非要大人喂。

哪怕大人餵飯也不專心,往往吃兩口就東摸西摸或者四處亂跑了。無論家人怎麼哄,怎麼吵,都不怎麼管用。

這沒幾天就要入幼兒園了,老師可沒空一天追著孩子餵飯啊!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方法很簡單,孩子不是不吃,而是不餓,家長試試讓孩子感受下「飢餓感」!

讓寶寶感受飢餓感

寶寶絕大多數時候不肯乖乖的坐下來吃飯,其實就是寶寶根本不餓。而咱們的家長又總怕「餓」了孩子,逼迫著孩子用餐。

尤其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生活的年代經常吃不飽穿不暖,現在有了孫輩後就生怕孩子餓著了。爸爸媽媽就需要給家裡老人首先轉變觀念,堅決不餵飯,哪怕餓一頓也不怕,全家人要統一戰線。

怎樣讓孩子感受飢餓感呢?當到了用正餐的時間,孩子吃兩口就跑了,家長不勸說:「寶貝,再吃兩口」也不強行制止,「玩什麼玩,吃了飯再玩」。

而是應該心平氣和地對孩子說:「好吧,寶寶一定吃飽了所以去玩玩具了,那媽媽就要把餐收走咯。」接著大人就要果斷的把餐具和食物收走。

當孩子玩完了,回過神了想要吃飯的時候,家長就要告訴寶寶:「已經過了你吃飯的時間啦,你要吃飯只有等晚飯時間咯。」

孩子也許會反駁:「我還沒吃完呢!我要吃呢!」

「剛剛媽媽問過你啦,不吃就收走了。」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不乖乖吃飯就會餓肚子的後果,了解到餓肚子的後果後,孩子才會長記性。

孩子的用餐間隔時間是3個半小時,幼兒園的三餐兩點也同樣如此。所以真別怕孩子餓著,看著孩子心疼又給他吃零食加餐什麼,堅決不可以!餓三個小時沒啥大事,要培養孩子的飢餓感,就得把家裡的零食和好吃的都藏好收好。

這個方法做起來看上去挺容易其實也挺難的,主要是全家上下要齊心協力的配合,不能有一個人心軟而都要狠下心來。

只要有一個大人心軟,偷偷給孩子吃了東西,就會功虧一簣,後面再給孩子糾正就很難了。

讓寶寶專注吃飯,家長試試這麼做

為寶寶準備專用的餐具和專屬用餐地點

讓寶寶選擇他自己想用的餐具,促進他用餐的興趣和激活他的食慾。同時給孩子在用餐時間,設定專屬的用餐地點。千萬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的今天在茶几旁用餐,明天在飯桌上用餐,後天又在臥室裡用餐。

規定孩子用餐的地點,告訴孩子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就該做什麼事。吃飯的時候,其他事情就一律不許做。家長更是要做好榜樣作用,吃飯的時候別看電視,也不要玩手機。否則對孩子沒有一點說服力!

孩子專心進餐的時候家長不要幹涉更不要訓斥

孩子排除了幹擾自己在專心用餐的時候,家長就不要著急了。哪怕孩子吃得慢吃得亂,把飯菜弄得滿桌都是也請不要幹涉,更不要訓斥孩子。

很多家長就是見不得孩子吃飯吃得到處都是,就一手包辦給孩子餵飯。這是非常破壞孩子獨立性的發展的,在國外父母的教育中當孩子開始可以獨立用餐後,哪怕孩子還不能很好的使用勺子就是手抓飯父母也不會禁止。想一想,人類最初的時候不也是用手進食的嗎?

同時吃飯的時候氣氛應該輕鬆和愉悅,好的心情才能促進食慾。爸爸媽媽不要太強迫孩子吃一些他不喜歡的食物,有時候真不是孩子挑食,而是人體本身會對一些食物過敏和討厭。

家長在孩子進餐的時候很喜歡問:「吃飽了嗎?」孩子為了儘快結束用餐一般就會說:「我吃飽了。」其實孩子可能根本就還沒吃兩口。

試試換一種說法:「這碗飯你吃完了,還需要再添點嗎?」孩子就會根據自己的食量回答,「還要吃」或者「不吃了」。但不吃了也是在一碗飯用完了之後,保證了孩子的進餐量。

提前十分鐘告知孩子即將用餐

誰都不希望自己正專心做某一件事的時候被他人打斷,包括小孩子也是如此。寶寶正玩得專注和開心,突然大人說吃飯了收玩具了,難免孩子會生氣、反抗和拒絕的不良情緒產生。

提前十分鐘告知孩子即將用餐,給到孩子一點準備的時候,從自由時間到用餐時間的過渡。

在幼兒園也是同樣如此,在活動過後用餐前,老師會先組織孩子們洗手,然後給孩子們講用餐前的小故事。分餐後,也不是馬上用餐,老師還會介紹今日食譜有哪些食物豐富孩子們的知識。用餐時,老師還會播放一些柔和的音樂,讓孩子在溫馨和舒適的環境中用餐。

用餐也需要有儀式感,孩子也有了用餐的心理準備。

肯定和鼓勵孩子,使其進餐有成就感

有的家長總會問幼兒園老師:「老師,我家孩子在幼兒園就能自己吃,回家了就非要大人餵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啊!你是有什麼魔力嗎?」

道理其實很簡單,孩子在幼兒園用餐會更有成就感。用餐快、用餐乾淨、用餐有進步的小朋友,老師都會找到機會鼓勵並表揚孩子。讓孩子們用完餐後,幫班級做一些事兒,獲得成就感或者是貼貼畫。

那在家的時候,家長看到寶寶吃飯有進步,就要表揚和鼓勵,並表現出崇拜的表情。「我家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吃飯了!可比媽媽小時候厲害多了。」孩子得到認可,就會很有成就感,以後就會更加認真吃飯。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其實餓一頓,也沒啥事兒。

三分寒七分飽,孩子和老人一樣要少食多餐。

總之寶爸寶媽們一旦開始訓練寶寶獨立用餐後,可別再追著餵飯咯!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用餐習慣怎麼樣?會追著餵飯嗎?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往期回顧:

三周四歩教會寶寶獨立如廁,媽媽再不用擔心我不在幼兒園拉便便啦

上幼兒園前,孩子一定要戒掉的三樣東西。家長還心疼就是害了孩子

入園焦慮症不止是哭鬧,孩子還有幾種常見表現,家長要有心理準備

相關焦點

  • 家長追著孩子餵飯太辛苦?遵循這兩招,他們乖乖吃飯
    導讀:做了父母以後,最累的事情就是端著飯碗追在孩子屁股後面給他們餵飯。而老人,一直執著於要讓孩子吃飽,甚至每餐都會定量,一旦他們沒有吃完,老人就會開始各種擔心:沒吃飽怎麼辦?比如說,準備水果、蔬菜、肉類食物等都要將這些東西切成小塊,稍微煮軟一點,吃飯前將孩子的手洗乾淨,然後讓他自己拿著吃。但是千萬不要強迫多吃,如果每一餐都讓孩子硬塞,那麼孩子對吃飯就會提不起興趣。
  •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請給孩子一點「飢餓感」
    他們的家長在跟我閒聊時,經常會抱怨,抱怨的內容卻完全相反:果果的外婆訴苦說,果果總是喊餓,不讓吃就不行,外出玩的時候也總要帶很多吃的;豆豆的媽媽說,豆豆從來不好好吃飯,總說自己不餓,幾乎每次吃飯都會引發一場戰爭,結果是兩敗俱傷,孩子滿懷冤屈,大人倍感挫敗。
  •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請給孩子一點「飢餓感」
    接著,媽媽的要求變成了呵斥:「看人家毛毛,吃飯多香!你就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嗎?把一碗都吃掉!」最後的結果是,豆豆連半碗都沒吃下去,還弄到了地上很多。這次,媽媽大概是礙於面子,沒有「大打出手」,但豆豆也已是眼含淚水了。
  • 孩子吃飯慢還沒吃完被收走,家長找老師理論,老師反駁:還慣著?
    豆豆媽媽在家就是一直追著餵飯,生怕孩子沒吃飽飯。開學頭一個月,孩子們適應情況都不太好,班上也有其他老師來班協助。隨著入園快兩個月,孩子們的常規好多了,吃飯的情況也有好轉。為了樹立常規,引導孩子吃飯,規定時間用不完餐,老師就會收碗了。有些家長難免會有疑惑和不解,甚至會有點氣憤。不讓孩子吃完?孩子不就餓著了嗎?
  • 為何寶寶不愛吃飯還讓家長追著喂?大多數跟家長有關係,不能怪娃
    追了一會表嫂又生氣又無奈,把飯放在微波爐保溫等小侄子餓了再吃。後來小侄子出生了,表嫂依舊追著寶寶餵飯,就怕寶寶餓著!其實不止表嫂,追著給寶寶餵飯,早就成為很多家長「溺愛式」養娃的通病。然而家長越中追著餵飯,寶寶就越不乖乖吃飯。所以餵飯就是成了家長頭疼的問題。
  • 孩子吃飯別總「哄」!5個妙招讓娃好好吃飯,寶媽不用追著餵
    不管是親戚家的孩子還是自己家的孩子,在不愛吃飯方面都驚人地一致,為了讓孩子能夠多吃一點,家長總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來哄。要麼許願可以多看一會兒電視,要麼就是答應給孩子買他們想要的玩具,更有心疼且捨不得孩子挨餓的老人,寧願滿屋追著孩子屁股後面一口一口餵給他們,這一頓飯能吃三個小時,不僅家長心心疲憊,孩子也產生了牴觸心理。
  • 小兒推拿李波:家長給孩子餵飯有什麼壞處?怎樣讓娃好好吃飯?
    一、餵飯帶給孩子的5大壞處1、餵飯可能導致孩子缺乏飢餓和飽脹的感覺、營養失衡缺乏飢餓感的孩子會因為沒有進食的足夠動機而完全或部分喪失吃飯的興趣,人生的三大樂趣一下就失去三分之一了!缺乏飽脹感的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很可能過上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因為他對「飢餓」和「吃飽」的概念已喪失自我的判斷。2、餵飯可影響孩子的手部靈活性和手口協調性我們吃飯的時候,因為眼睛無法看到嘴巴,要把食物準確無誤的送到嘴裡需要良好的手口協調性。一直被餵飯的孩子,長大吃飯時就會無意識的把湯湯水水灑到身上。
  • 家長別再這樣餵孩子吃飯了,不但辛苦,對孩子健康還有影響
    琴琴也跟婆婆說過,這樣餵孩子的方式不好,但婆婆都不接受,她自恃自己育兒經驗比琴琴豐富,跟琴琴表示:「我四個孩子都是這樣餵過來的,還不是一樣長得白白胖胖,高高大大的。」琴琴不想和婆婆鬧矛盾,只好作罷。現在琴琴的女兒已經兩周歲了,依然學不會自己吃飯。平時家長餵她吃飯,還要花很多心思,這也讓琴琴感到焦慮和擔心。
  • 孩子吃飯難?從「強餵」到「自主進食」,爸媽學會這3招輕鬆搞定
    孩子吃飯難?從「強餵」到「自主進食」,爸媽學會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身體健康的前提就是要好好吃飯。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能夠自主進食,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每一個媽媽所期盼的。
  • 孩子不愛吃飯?讓孩子愛上吃飯,家長不追、不餵、不焦慮方法集合
    孩子不愛吃飯是讓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非常擔心不好好吃飯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但是孩子才不關心這些,甚至有些家庭每次吃飯都上演一場戰爭。你的孩子不愛吃飯是出於何種原因呢?提前告知吃飯時間可以讓孩子對吃飯有所準備,不至於突然從喜歡的事情中停止下來造成情緒失落,從而影響用餐的積極性。2、營造家庭用餐氛圍:吃飯要有儀式感,需要一家人坐在餐桌前,不能因為孩子小就把他放到一邊單獨吃,或者讓其邊玩邊吃。我們要利用孩子從眾的心理,孩子看到家人都在積極的吃飯,從而也會被帶動吃飯。
  • 孩子不愛吃飯,「飢餓療法」有效嗎?學會6招讓娃愛上吃飯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給孩子餵飯似乎已經成了父母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在吃飯時,不僅吃的少、挑食,還拖拖拉拉,需要父母追著餵才不情不願地將飯吃完。不少家長就開始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會影響他的生長發育。
  • 3歲娃還要追著餵飯?家長做好5件事,孩子從小養成自主吃飯的習慣
    鄰居小梅家的孩子樂樂,今年9月份就該上幼兒園了。但是,小梅最近非常糾結,要不要今年就送樂樂去幼兒園。樂樂今年2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滿3周歲了,完全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但是,每頓吃飯的時候,還要奶奶追著喂,一追就是一個多小時,還沒吃進去幾口。
  •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追著餵飯,對孩子的影響超出你的想像
    孩子不吃飯,別再做追著餵飯的家長,培養孩子良好就餐習慣是重點。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吃的好喝到好,孩子們也變得挑食,不好好吃飯。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多數家長,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會選擇追著孩子餵飯。
  • 4歲孩子入園不會用筷子,媽媽:給我娃配勺專人餵,園方:退學吧
    4歲孩子入園不會用筷子,媽媽:給我娃配勺專人喂,園方:退學吧今天去表姐家看望許久不見的小侄女璐璐,飯桌上3歲的小侄女抱著自己的飯碗,大口大口吃著可口的飯菜,別提有多香了。我記得小傢伙的2歲多的時候正在學用筷子吃飯,沒想到現在筷子用的這麼利索。
  • 你還在追著給寶寶餵飯?
    「追餵」成為了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或爺爺奶奶拿著碗在後面追餵飯。孩子不開心,家長也煩。每天「填餵」、「追餵」,不僅父母心累,也會對孩子造成嚴重影響!如果家長對這一情況不作為,乃至為了讓孩子安靜地待一會,讓他看電視、玩玩具,然後趁這時給孩子餵飯……這些都會進一步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許多孩子在上小學後上課走神、寫作業磨蹭……這些情況和「追餵」、「邊玩邊吃」都有關係。
  • 日本孩子吃飯不用操心,中國孩子吃飯要追著餵?食育課該上線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許多媽媽都對這種情景見慣不慣了:每次喊孩子吃飯都要喊破喉嚨,又是哄的 又是罵的甚至是威脅孩子,最後孩子終於坐在餐桌前開始吃飯,但是吃沒幾口孩子卻放下勺子挑一下米飯,一會看看別的地方發發呆,自己碗裡的食物一動不動
  • 孩子上幼兒園還不會自己吃飯,學習吃飯也有關鍵期,家長不要錯過
    每到新生入園的時候,總有一些孩子哭鬧的情況比較嚴重,入園哭,甚至放學也哭。尤其中午吃飯的時候,有些新生因為不會自己吃飯,更是急著想要回家找媽媽。還好老師們都有經驗,在開學前幾天,會餵不會吃飯的新生,逐漸教給孩子自己吃飯。孩子的入園焦慮,不僅僅因為與家長的分離,更多的是對於新環境的適應所造成的焦慮。
  • 寶寶吃飯如「戰場」,從「追餵」到「自主進食」,3招輕鬆搞定
    二、怕麻煩、圖省事孩子年齡小,自己吃飯肯定會弄得像「翻車現場」。衣服、桌子弄得滿身、滿地都是,一片狼藉。飯後家長還要洗衣服,打掃房間,倒不如自己餵來的省心。三、溺愛孩子,捨不得讓孩子自己吃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現在小,餵飯就理所應當是家長的事情。巴不得給孩子包辦一切。
  • 孩子3歲了還要追著餵飯?當心「養出」3個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不愛吃飯,愁的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追著孩子餵飯。雖說孩子把飯吃進去了,但這3個隱形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可要重視了!吃飯習慣養不好,到頭來苦的還是孩子!天天就是很好的例子。3歲的天天不愛自己吃飯,家裡的奶奶沒辦法,只能親自餵孩子。在家裡餵就算了,很多時候孩子出門玩,天天奶奶還得端著飯菜跟在後面追著喂,幾乎每天都要上演「追著餵飯」的大戲。
  • 孩子3歲了還要追著餵飯?當心「養出」3個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不愛吃飯,愁的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追著孩子餵飯。雖說孩子把飯吃進去了,但這3個隱形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可要重視了!吃飯習慣養不好,到頭來苦的還是孩子!天天就是很好的例子。3歲的天天不愛自己吃飯,家裡的奶奶沒辦法,只能親自餵孩子。在家裡餵就算了,很多時候孩子出門玩,天天奶奶還得端著飯菜跟在後面追著喂,幾乎每天都要上演「追著餵飯」的大戲。天天上幼兒園後,沒了人餵飯,硬是不肯吃,非要老師喂,可老師哪裡管得過來呢?天天只能餓著肚子苦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