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捧著怕摔了,含著怕化了。
父母都願意把自己最好的給到孩子,只要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們恨不得時時刻刻都和孩子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可孩子也要學會長大面對世界探索一切,上幼兒園就是父母和孩子第一次真正的分離。
面對孩子第一次離開親愛的父母,離開熟悉的家,進入集體。
說家長不擔心是不可能的,而家長們最擔憂的就是孩子的入園適應情況。
孩子和小朋友能不能玩一起?孩子在班上能聽懂老師話嗎?
其中生活方面也是剛入園適應能力的重中之重。孩子吃不吃得慣幼兒園的夥食?孩子睡不睡得慣幼兒園的床?
果然分離焦慮症,不止是孩子,有時候更嚴重的是父母。
兒子今年秋季剛上幼兒園小班的豆豆媽媽,也是入園分離焦慮大軍的一員。
豆豆媽媽從懷孕開始就辭了職,沒有麻煩家裡老人,自己當全職媽媽生娃帶娃,家裡條件還不錯,孩子爸爸也很支持。一家人就這麼溫馨的過著日子,直到把豆豆送進了幼兒園。
三年時間的形影不離,豆豆媽媽是真的離不開孩子了。
每天在送了孩子哭著入園後,媽媽在家是茶不思飯不想,隨時隨地都盯著手機,就希望老師分享點孩子照片在家長群裡。
看到一張集體照,會瞪大眼睛找自己孩子。每天放學也是排在隊伍第一個接孩子,分別大半天要多心疼有多心疼,要多想念就多想念。
當豆豆媽媽問孩子:「今天吃飽了嗎?」兒子卻說:「沒有!」媽媽臉色一下就不好了。
在追問下,豆豆媽媽得知孩子中午沒吃完飯就被老師收碗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豆豆媽媽很難受。
回家想了很久,也跟孩子爸爸討論了下,豆豆爸爸覺得孩子媽媽多慮了。可豆豆媽媽想不通,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打電話問了老師,班主任老師的回覆卻讓媽媽羞紅了臉。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豆豆吃飯老是坐不住,要不是和同伴講話,要不是就是下位到處跑。老師為此頭疼了不少,多次有過強調。豆豆媽媽在家就是一直追著餵飯,生怕孩子沒吃飽飯。
開學頭一個月,孩子們適應情況都不太好,班上也有其他老師來班協助。隨著入園快兩個月,孩子們的常規好多了,吃飯的情況也有好轉。
為了樹立常規,引導孩子吃飯,規定時間用不完餐,老師就會收碗了。
有些家長難免會有疑惑和不解,甚至會有點氣憤。
不讓孩子吃完?孩子不就餓著了嗎?老師憑啥收孩子碗筷呢?
幼兒園老師這樣做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三個。
1.用餐時間有限
幼兒園正餐的時間一般為半個小時,時間是長還是短呢?答案是足夠了,前提是常規好的情況下。對於新生小班,用餐環節可就是一場大戰。
保育員老師取餐,然後分餐、發餐具。老師協助孩子們用餐,再添餐。部分孩子用完餐,老師還要組織餐後活動和散步。有孩子用餐時間到了,老師就會趕緊餵兩口,然後進行下一環節。
不可能讓孩子一直拖著慢慢吃,然後吃完直接又開始午睡了,睡前散步環節不能少。
2.飯菜涼了不好
冬天快來了,飯菜是涼的很快的。不少幼兒園條件有限沒有保溫的器皿,因此給孩子分完餐後,孩子若是不在規定時間內吃完,很容易就涼了的。
冷了的飯菜吃下肚,是不利於孩子健康的。所以也不怪老師為什麼到點就收餐了,實在是為了孩子著想的,家長可別怪老師。
3.適當懲罰幼兒
家裡孩子不吃飯,有多少家長有魄力收碗不給孩子吃了的?我想很少的,尤其是家裡的老人會超級捨不得,生怕孩子餓了。其實孩子是餓不到的,幼兒園是少吃多餐,中午哪怕沒吃多少,起床後又是下午點心了。
就算沒吃飽,也是適當懲罰的一種手段。從正面管教來講,只要給孩子立好規矩說清楚用餐時間,到點收餐對孩子吃飯是有積極作用的。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吃飯,是孩子真沒餓。而若是孩子吃飯貪玩,那餓一頓就好了。
幼兒園老師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在幼兒園孩子帶得好好的,回家後或者放個周末,孩子又退步了。
究其原因很明顯,就是家長和老師沒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讓5+2=0。
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自覺性本來就不高,老師教的常規,幫助幼兒養成的好習慣。若是回家不堅持,放假太放縱,只會把孩子的適應期拉長。
為啥有的孩子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學期都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絕大多數時候不怪孩子,也不怪老師,而是怪家長。
怪家長太心軟放不開手,怪家長太心疼狠不下心。
孩子的成長永遠離不開學校和家庭共同的付出和陪伴。
付出得是理智的,陪伴得是有效的。
對於孩子在家吃飯,家長要做到幾點:
1.準備專用的幼兒餐具
家長讓選擇他自己在家吃飯想用的餐具,和大人的餐具區別開,這樣可以促進孩子的用餐的興趣和激活他的食慾。
2.打造專屬的用餐地點
生活要有儀式感,用餐更是需要。孩子為啥在家不吃,在幼兒園吃幾碗?除了老師的引導外,規定的用餐地點和環境也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家長為孩子打造專屬的用餐地點,吃飯時就專心吃飯,不看電視不玩玩具,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3.規定用餐時間不幹涉孩子
先說好後不亂,限制規定用餐的時間,養成時間意識,吃得完最好,吃不完家長就到點收餐。兩餐間隔時間也絕對不能給孩子吃零食,不好好吃飯就乖乖等下一餐。
在孩子用餐過程中,家長做到不幹涉孩子。千萬不要忍不住見不慣孩子吃得到處都是就去插手喂,或者不厭其煩的問孩子「吃快點」、「認真吃」、「吃飽了嗎」。
給孩子自主又輕鬆的用餐氛圍,有助於促進孩子的進餐量。
做到以上三點,孩子在家會認真吃飯,回到幼兒園更能乖乖用餐,家長就不再操心啦。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但其實吧餓一頓,也沒啥事兒的。
三分寒七分飽,咱們的孩子和老人一樣要是少食多餐,幼兒園三餐兩點的間隔時間時三個半小時,孩子真的不會餓著。孩子真餓的情況,基本是存在挑食。
總之家長們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可別再在家追著孩子餵飯咯!那不是愛,而是傷害。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在園用餐怎麼樣?能吃幾碗?要老師餵飯嗎?
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