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日書讀的挺多,但對作文不感興趣,家長該怎麼辦?
◆ ◆ ◆ ◆ ◆
解
決
妙
招
1
寫讀後筆記
寫讀後筆記是孩子的練筆過程、思維過程,也是生活素材積累、詞語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閱讀之後,讓孩子或就著作品蘊含的思想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寫讀後感,或摘錄好詞好句,或體會文章寫法。
寫好後,定時對孩子的閱讀筆記進行檢查,可以將幾篇寫得較好的文章,在晚上吃飯的時候讓他當眾讀給你們聽,這是對他的一種鼓勵。也可以在客廳某一位置每周貼出他寫的好的作文,或是你搜集到的好的文章讓孩子和你們一起看。這樣讀寫結合,孩子逐步養成了寫讀後筆記的習慣,作文能力也不斷提高。
2
仿寫
分全仿和點仿。全仿既從整體上模仿範文作文,如學完《三味書屋》後,可以《我的書房》和《我們的教室》等為題,按空間順序描寫和介紹,並展開合情合理的想像。這樣,便把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了,達到了篇與篇讀寫遷移的目的。所謂「點仿」就是局部模仿範文作文的方式。一篇文章或一段話,可信這「點」很多,可以抓住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抒情聯想、描寫議論等這幾個點進行分項仿寫。
3
改寫
改寫可以加深孩子對文體的理解和記憶,可以讓孩子懂得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的方式表達出來。因此,選擇適當材料進行改寫練習是很有意義的。如在學完《草船借箭》後,讓孩子把它改成了劇本,這樣既熟悉了課文,又提高了寫作能力,又培養了表演能力。改寫還可以改變敘述順序,改變人稱,改變故事結局,改變表達方式等。
4
擴寫和縮寫
對於那些比較簡短的文章,擴寫既能加深孩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孩子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縮寫,在不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基本結構,順序和體裁,對長文章壓縮,使之成為短篇短段。
5
續寫
在課文的基礎上讓孩子寫出的結果既符合情節的發展,又融入了自己的想像給文章添上了一個較圓滿的結局。
總之,你要引導孩子通過課外閱讀,積累語言,從而提高寫作能力。當然,讀書不只是為寫作文。但是寫好作文的途徑之一是要讀書的。總之,讀書不能白讀,要有效讀,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