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二一年教育·思&享日曆2-6孩子為什麼遵守規則

2021-02-08 安靜小札

法律社會化的目標是使人們逐漸形成遵從法律或者接受法律權威之義務或責任感;而道德社會化的目標是使人們形成一種遵從有關合理行為的社會標準之義務感,這種標準獨立於法律規則與法典。鑑於日常生活中的情況,那些在社會中被認為不道德的行為通常也為法律所禁止,所以兩者通常致力於同一個目標。但是,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湯姆·R·泰勒《孩子為什麼遵守規則》

安靜札記:

抬眼向外一望,就知道,不存在某些無條件地約束所有人的道德律。

 

當年歌手叢飛((1969年—2006年)通過演唱賺取收入,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在他從病重到逝去的過程中,受他資助的人(家庭)卻不少依然罵罵咧咧繼續要錢。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個人自發的善舉捐助行為從來都沒停歇。不過,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慈善可能養很多懶人(歐美國家正在面對慈善與福利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其他只看做慈善者個人意願。


網上有提問蹬三輪車20年捐款35萬的白方禮(——2005年)所資助的學生,有幾個在白老身前當面致謝、白老身後墓地憑弔的?

有網友回答「其實真沒必要這麼要求人家,就像白方禮老爺爺做這事也沒求回報一樣,興之所至,心之所安;盡其在我,順其自然。只要有人記住白方禮爺爺的事,那跟受沒受過資助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不用去理會那些沒必要操心的事,要記住的是白爺爺的出發點是什麼,怎麼幫他延續下去才是正道。」

網友對此批評道:「什麼玩意兒就是個白眼狼,別說話。」

另一網友批評:「老爺爺不求回報,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不去回報麼?感恩和回報非要誰要求麼?」

這些都是關於道德和不道德的爭論,道德是非觀大相逕庭,以及這些不是遵從法律與否的爭論。

 


其實,對於法律的態度,各人也不一樣。有的人視法律為行為準則而形成自己的內化觀點,指導自我行動。另一些人卻將法律視為可能帶來懲罰的淵源而試圖規避,由此在不傷害自己的情況下獲利。

 

法律和立法、道德律以及社會制度之間的關係,一直被學者們討論、研究。

泰勒認為「法律」「道德」「兩者通常致力於同一個目標,但是,情況並非總是如此。」他舉了美國墮胎的例子,部分宗教信仰者視墮胎為道德上的錯誤,法律呼籲民眾服從合法性權威。

關於墮胎,在中國,婚內墮胎,不會給人們帶來什麼道德壓力。婚前墮胎,則爭議紛紛。

所以,法律社會化與道德社會化不同。法律社會化關係到的是一個國家在道德價值多元的社會中的運作能力。

 

人們心中與法律相關的態度與價值觀在成年之前就已經形成。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湯姆·R·泰勒這本書《孩子為什麼遵守規則》對孩子與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展開了研究。感謝Mulbery老師向我推薦了這本書。

相關焦點

  • 0-6歲,是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最佳時期
    無規矩不成方圓,6歲前的小孩子正處於發育期,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將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將有非常大的影響。那麼,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立下什麼規矩呢?立下規矩之後又應該怎樣對孩子實施呢?
  • 為什麼小孩子不遵守規則?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不遵守規則的原因是因為父母不良的行為,也不樹立好榜樣。如果你的孩子不遵守規則讓你頭疼,首先反省一下自己,改變一些壞習慣,然後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讓你孩子的編輯遵守規則。以下不好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1.說話出爾反爾2.把孩子的錯誤作為發洩情緒的工具。
  • 6歲女孩被罰獨自留家:「有病」的規則,憑什麼讓孩子遵守?
    這位媽媽是位育兒大V,因為6歲的二女兒沒有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她按照事先的約定「剝奪」了女兒和全家去長隆玩的權利,把女兒單獨留在家裡。按理說,懲罰不遵守約定的孩子是應該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才對,但這位育兒大V的做法很快被網友罵上了熱搜,認為她一點都不顧孩子的安全,這樣做也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最終在一片質疑聲中,這位媽媽不得不發文致歉。
  • 大成恆享春曉一年定開混合C : 大成恆享春曉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
    大成恆享春曉一年定開混合C : 大成恆享春曉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C類份額)基金產品資料概要 時間:2021年01月07日 11:41:09&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大成恆享春曉一年定開混合C : 大成恆享春曉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C類份額)基金產品資料概要
  • 為什麼要讓孩子形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優秀的爸媽一定要知道
    而這時如果因為孩子年齡還小,溺愛孩子,縱容孩子不遵守家庭和社會規則,不對孩子嚴格要求,導致孩子錯誤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孩子就會形成不遵守規則的習慣。 3歲時孩子一上幼兒園就開始要求孩子嚴格按作息時間表休息、嚴格遵守集體生活的規則和人際交往規則,這種斷崖式的跨越過程讓孩子非常難以適應,孩子會感受到痛苦和巨大的壓力,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控能力的發展。
  • 教會孩子遵守交通規則,呵護生命安全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遵守交通規則很重要。尤其是年幼的兒童,只有樹立交通安全意識,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幼兒的交通規則意識呢? 如教會孩子認識交通信號燈,根據信號燈提示來安全通行;認識斑馬線,要走人行橫道過馬路;乘坐火車時,要站到黃色安全線外等。 家長帶孩子出行時,可以引導孩子觀察一些交通事故,讓孩子感受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危害,從而對孩子進行警示教育。
  • 「敢考狀元」為什麼你制定好的規則,孩子不遵守?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為什麼你制定好的規則,孩子卻不遵守?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制定規則呢?一個沒有規則的孩子做事就沒有界限,也不懂得承擔相應的責任。不過這個5歲的孩子還小,偷偷的吃了幾口之後就溜走了。下午的時候,妻子給孩子們在準備巧克力冰激凌,東東看到冰淇淋之後,就吵著要吃,但是爸爸卻以沒有把食物吃完為理由拒絕了孩子。隨後的場面是這個孩子大哭大鬧。當時其實客人們也很納悶,說一個5歲的孩子幹嘛這麼嚴格?經過爸爸的訓練,不過半年之後,當這些客人再一次來到東東家的時候,他們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嚴格。
  • 3步法,幫你從吼孩子,到讓孩子自覺遵守規則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6歲以下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面臨六大危害:1.影響腦部發育,使孩子注意力缺乏、認知力延遲、學習能力下降、更衝動以及缺乏自制能力,容易發脾氣。2.孩子的腦部與免疫系統仍在發展,會更容易受到輻射影響。3.如果兒童在睡房使用電子產品,肥胖發生的概率會提高30%。
  • 教孩子遵守規則的繪本——《和甘伯伯去遊河》
    和幼兒園相比,小學一年級需要遵守更多更嚴格的規則,比如,固定的上下課時間、嚴格的課堂紀律、小組合作值日打掃衛生、課後作業……繪本《和甘伯伯去遊河》曾榮獲英國繪本屆奧斯卡獎——凱特·格林納威大獎,這個故事有助於引導孩子認識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 光大信用卡蘇寧易購指定商品分期付款享6期0手續費
    活動時間: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月31日活動對象: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客戶活動內容:活動期間,在蘇寧易購APP購買家電、3C類指定商品,使用蘇寧支付綁定光大信用卡(除特殊卡種)進行信用卡分期支付,享6
  • 0-6歲是孩子性格搭建關鍵期,不樹規則、養品性,活該你娃不孝順
    著名教育學專家,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說過:孩子很多性格,品德等問題是大人造就的,家長若不在6歲之前關注,樹立規則,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那麼6歲之後再想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就非常困難。六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出了問題再解決已經來不及李玫瑾教授在育兒心理課程上為大家舉了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
  • 二進位數的運算規則
    二進位數之間可以執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其規則簡單,容易實現。  (1) 加法運算規則    0 + 0 = 0         例如: 1 1 0 1   0 + 1 = 1          +) 1 0 0 1   1 + 0 = 1
  • 浙二眼科中心和錢報聯合編寫,眼科日曆打開全新視界
    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還有浙二眼科中心11個學組的醫生代表,與錢報健康讀本團隊共同見證了眼科日曆的誕生。因為,這本散發著綠色馨香的日曆,是雙方的智慧結晶。這是一份最新眼科百科全書:從出生到老年,一切和眼睛有關的問題,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吃枸杞能護眼嗎?我孩子配戴OK鏡會影響眼睛發育嗎?桌子上放一盆綠色植物,能護眼嗎?白內障可以預防嗎?
  • 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家長這樣引導,輕鬆讓孩子學會遵守秩序
    為什麼有的孩子很難遵守秩序呢?●自控能力有限,約束力男女有別很多小朋友難以實現自我約束、喜歡為所欲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有待發展。孩子們只有在自我意識萌發,大腦前額葉皮層的抑制機能逐漸成熟之後,自我控制的能力才能開始發展。因此,孩子們通常是在2歲之後才能慢慢地進行自我控制。
  • 引導孩子遵守規則,是父母對孩子更好的保護
    在生活中,作為大人,我們知道要遵守秩序和規律。過馬路不能亂闖紅燈,開車不能超速行駛等,否則就可能會遭遇交通事故、帶來傷害。遵守規則,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孩子也同樣需要遵守規則,而這需要我們大人進行引導。
  • 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有多重要?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有多重要?小編那天過馬路的時候聽到這樣的對話:「媽媽,紅燈讓我們等一會兒吧」,「沒關係,現在我們有急事,而且旁邊沒有車過來」,聽到這句話我心裡一驚,忍不住偏過頭去看那對母女,眼睜睜的看著那個帶著孩子飛快穿梭過馬路的父母,我都看不下去了。
  • 遵守規則的孩子,不容易長偏,父母從小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我們常常會告訴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要,但是卻沒有明確告訴孩子他需要遵守什麼,不該違背什麼。那需要孩子遵守什麼、又不能違背什麼呢?就是規則!還記得動物園的老虎咬人事件嗎?引發全面展開了對不遵守規則和秩序的大討論。
  • 計算機為什麼用二進位?
    熟悉編程的人都知道二進位總是一個讓人晦澀難懂的詞彙,只有大神級的程式設計師才有資格把玩它。 我們今天來重新認識一下二進位,了解編程中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機為什麼使用二進位?上面的規則我們在小學數學都學過了,日常生活中也一直在用,是眾所周知的常識。 在此權當複習,下面我們將通過實例來了解一下10進位計數法。分解1024首先,我們以 1024 這個數為例。
  • 父母傷痛了心:已制定好的規則,孩子卻不遵守,該怎麼辦?
    一個家長說起了她跟上二年級的兒子發生不愉快事,是因為孩子吃飯不好好吃,天天知道玩手機看電視,然後做作業也磨磨蹭蹭,每次要求孩子遵守規則時,孩子總是嬉皮笑臉的。當我問到她是否有給孩子制定規則時?她回答說:「我確實制定了規則,但是孩子的規則就是不守規矩。
  • 聰明媽媽做好這5點,讓孩子自律、遵守規則,成為老師喜歡的學生
    但是,很少有家長反思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出現了問題,為什麼孩子在遵守紀律方面比不上同齡人?守紀律是培養孩子社會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養成孩子的紀律意識,你可以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道德正直和自律的人,更融洽地進行人際交往,這是每個父母都必須要做的功課和需要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