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書街:喧囂中能否安留一隅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有人說,一條街的衰落比一個人的老去更令人傷感,尤其是一條書街。

  今年2月,作家楊照在臺北國際書展上演講,開場便說:「我理想中的書店是一段年代,是一條街。」這條街就是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

  然而,這條代表臺北閱讀記憶的書街已逐年衰落。由全盛時期有100多家書店,跌到目前僅剩10餘家實體書店。

  「理想書店」,臺北早年的閱讀記憶

  5月初,位於重慶南路一段的博庫書城一樓,已清空所有書架,擺放著「無奈熊」玩偶及紀念品,這是臺北市重南書街促進會4月底推出的「無奈熊與你漫遊書街」促銷活動。為期16天的活動以卡通「無奈熊」系列商品作為贈品,並推出其它滿額優惠項目。

  「天龍書局」負責人、重南書街促進會理事長沈榮裕說,現在逛書店的民眾都是五六十歲「老夥仔」,此次活動希望通過合作營造新商圈,吸引更多年輕人逛書街。

  重慶南路一段堪稱全臺灣最古老、最集中的書街。日據時期日本人就在這條街設立了「臺灣書籍株式會社」,銷售日文教材,後更名「臺灣書店」。1945年臺灣光復後,「商務印書館」「世界書局」「正中書局」「中華書局」等很多老字號陸續進駐此街。鼎盛時期,上百家書店比鄰而居,一家挨著一家。

  1953年,劉振強、柯君欽、範守仁以「三個小民」之意成立「三民書局」,1961年也遷店移至重慶南路一段。1983年,臺灣首家大型連鎖書店金石堂書店創辦,窗明几淨的碩大空間令人眼前一亮,次年金石堂也選在重慶南路一段插旗,開設第一家分店。

  那段時光中的重南書街,不僅是楊照心中的理想書店,也是臺灣很多文化界人士難忘一隅。作家米果曾這樣回憶:「早期的書店不講究裝潢、採光與擺設……白晃晃的日光燈管,只有天花板到地板的一面面書牆,找書的時候還得靠可以移動的梯子幫忙」,「但是愛書人與逛街者卻是川流不息」。

  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起,臺灣股市大漲,休閒娛樂產業蓬勃發展,銀行、證券等金融門市及不少電玩產業,先後進駐重慶南路,導致租金上揚。到近年網絡興起,網上售書、網絡閱讀漸成常態,整個實體書店遭遇寒冬,據臺灣官方統計,2007年至2014年,僅臺北市和新北市書店就減少了近1000家,重南書街的衰落已是定局。

  做書店不只是工作,更是喜歡加習慣

  如今的重南書街,商務旅館、咖啡館、食肆、銀行招牌鮮亮,夾雜其間的「書局」顯得黯淡古舊。讓臺北藝術大學教授邱坤良感嘆如「久未謀面的老友般溫馨」的「臺灣商務印書館」,一度租給服飾店,而今則是一家商務旅館,只有當年的鑄字招牌仍在;很多人記憶中買童書必去的「東方出版社」,如今是日藥本鋪;「中華書局」原址也成了旅館……

  今年已經是重南書街促進會連續第五年舉辦促銷活動。在此之前,他們試圖設立「重南90」文創基地,吸引年輕人聽講座、看展覽,讓他們重新「發現書街的美好價值」;去年,他們也嘗試讓「友善閱讀書架」進駐重南書街的咖啡館、旅館、大飯店、眼鏡店等商家。

  不論如何抱團取暖,重南書街的頹勢很難逆轉。今年年初,重南書街又有「建宏」「上達」兩家熄燈關門。而書街正在舉辦的促銷活動中,參與的33個商家僅有10家是書店業者,其餘均是餐飲、百貨和旅館。

  地租高漲,「一個純粹的書店已經很難生存。」沈榮裕無奈表示。以他經營的天龍圖書來說,其中博庫圖書的店面一小半轉租給咖啡店,「每月18萬元新臺幣(以下均為新臺幣)的租金,咖啡店負擔8萬元。」「建宏書局」重南一店在今年年初結束營業,最近,「建宏美林」則在原址的地下一樓開張。沈榮裕說,這樣租金可以減半。另一方向便是做出特色。沈榮裕的天龍圖書幾乎是簡體書的天下。他說,他每年到大陸30多趟,挑書選書。

  5月初,重慶南路一段45號倒掉的「上達」原址,又一家新書店開始整修。這是從臺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搬來的藝殿國際圖書。今年3月,臺北捷運公告中山地下書街招標案,誠品書店擊敗已在地下書街經營10年的藝殿國際圖書,拿到標案。全長815米的中山地下書街,素有平民書街之稱,但日前被臺北市長柯文哲點名,「業績太差」,希望開放百貨商城進駐。

  藝殿國際圖書公司總經理盧欽政感嘆,當年他進駐時,中山地下街荒廢多年。他苦心經營10年,最慘時每個月賠120萬元,壓力大到心梗,後來獲各方照應,才讓地下書街越做越好。「我們和誠品不一樣,做的是庶民經濟,是薄利多銷,一本書只賺八九塊。」

  自中山地下書街敗走,盧欽政選擇先到重南書街落腳,「做了40年圖書,這裡非常熟。」重慶南路一段房租不菲,一樓門市加七加八每月近30萬元。盧欽政說,在重南書街能留下的,除了三民、金石堂這樣的大店,得自己有房產才撐得住。

  「做圖書的轉行人少,一開始是工作,慢慢就是喜歡加習慣。」在三民書局做了20年退休的陳正風說,「書店與其它產業不同,賣書的時候與讀者有互動,會有不同感受。」

  「朋友說,我是上輩子燒過書店,才會一直做書。」盧欽政自嘲。

  「三民」與「世界」,堅守在書街的兩面旗幟

  盧欽政也透露,當年藝殿在中山地下街經營最慘澹的時候,欠下城邦出版集團200多萬元。城邦集團執行長何飛鵬仗義地表示,不用還錢。「他說他承包入股,從1%到49%都可以,每股多少錢,價錢由我開。」盧欽政說,正是這些好朋友一路提攜,他才能撐到今天。

  或許追求品格的圖書出版界,從來不乏古道君子風。在重南書街,最老的「世界書局」、最大的「三民書局」宛如兩面迎風而立的旗幟。早期的重慶南路與其說是書街,不如說出版街。如楊照所說,「沒有一間書店是相同的,因為每間書店都是一間出版社」。

  今年2月,「三民書局」的創辦人劉振強過世。消息傳出,激蕩起不少人的回憶。臺灣教育部門卸任官員黃碧端在網上透露,2016年戲劇學者胡耀恆教授出版了上下兩冊《西方戲劇史》,講起40年前舊事。當時胡教授買臺灣大學宿舍付不出頭期款。「事情不知怎麼被劉先生知道了,有天親自登門送了一筆錢給胡教授。胡老師嚇一跳,說我怎麼還你呢?劉先生說不必還,以後寫了書交給『三民』出就可以了。」「這事沒留一張借據,30年間也不曾催問一句話。房子住了30年的胡老師,終於在80歲的時候交了卷。」

  「三民書局」一直秉承劉振強先生的理念:「書店最好能做到像圖書館一樣,力求書籍齊全,不求冷門熱門」,至今仍在書店三樓保有「子部」「經部」,為中華傳統古籍留出一席之地。

  儘管每天客人稀疏,「世界書局」仍在重慶南路一段留有一處店面。普通的紅底招牌下,是一家創辦於1917年的出版社。1947年曾出版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集》,1992年曾出版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在內的《中國通俗小說名著》。而近三四十年來,他們又不計成本,陸續出版了不少冷僻昂貴的中華古籍。如上個世紀80年代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將世上唯一孤本《四庫全書薈要》影印成冊;2010年年底,出版《明解增和千家詩注》與《論語集解》……「世界書局」前董事長閻奉璋先生詮釋的出版人,背負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不凡使命。

  這些不管外界如何喧囂、仍留安靜一隅的書店,令人相信,只要矢志堅守者仍在,淳厚古風仍在,重南書街永遠散發著自己獨特魅力。記者 孫立極

相關焦點

  • 300張老照片 串起臺北城內舊事
    300張老照片 串起臺北城內舊事 2014年08月27日 11:21: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匯亞磁磚新品|T石代600X600mm仿古系列,喧囂之下獨享一隅寧靜
    匯亞磁磚新品|T石代600X600mm仿古系列,喧囂之下獨享一隅寧靜 2020-12-22 10:57:28   來源:
  • 學生代表張俊偉:在繁華喧囂中,你能否不忘初心,堅定信仰?
    但我想說,我們2020屆的畢業生又是幸運的,學校克服重重困難,為我們成長擔當,在全國高校中首批開學,加強對我們的畢業指導、就業幫扶,在科學防疫、嚴格防控的管理下,我們還能夠同往常一樣參加畢業典禮,同即將分別的老師、同窗當面道一聲再見,我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蘭大精神。初識蘭大,在巍巍萃英下感受蘭大精神。
  • 走入陽明山森林裡的咖啡秘境——CAMA COFFEE ROASTERS豆留森林
    陽明山是臺北人的後花園,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就能瞬間從車水馬龍的繁忙都會,來到蟲鳴鳥叫的綠意山林,山是如此親近而溫柔,總能讓人短暫地投入自然的懷抱,放空一回。以綠色呼喚美好想像而隱身在陽明山仰德大道一隅的豆留森林,老樹、竹林、綠地等自然花草環繞著和風老屋,散發一派恬靜、舒心,有著幾分宮崎駿電影《龍貓》裡的情調,讓原本在都會裡已成慣性的快節奏步調,在一踏進大門後,便不自覺地緩慢下來,因為好想在森林裡散散步,好想大口「森」呼吸,好想坐在庭院發呆……這樣發自內心的「好想」,原來是對於生活的真實渴望,這才發現綠色植物、美好空間有這這樣的奇妙作用
  • 「媒曝」的喧囂與真正的監督相去甚遠
    「媒曝」的喧囂與真正的監督相去甚遠 禾刀     10月23日晚,廣東肇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已責成有關執法部門於10月23日對違法建築物——肇慶北嶺將軍山關公塑像進行拆除,稱此舉是為了保護北嶺山生態環境
  • 探訪臺北林安泰古厝 感受閩南文化風情
    探訪臺北林安泰古厝 感受閩南文化風情  【解說】坐落在臺北市中山高速路南側的林安泰古厝,於鬧市中偏安一隅。朱紅色的院牆方磚,錯落有致的屋簷瓦當,散發著古香古色的閩南文化氣息。  探訪臺北林安泰古厝 感受閩南文化風情  【解說】坐落在臺北市中山高速路南側的林安泰古厝,於鬧市中偏安一隅。
  • 面對喧囂(作文素材)
    為了明天,我必須融入到這個喧囂的世界裡。面對那種市場上為幾毛錢而爭吵不休的生活,我還是喜歡鄉下的那種樸實。我明白,我理解,父親和我一樣,厭惡了塵埃,他用他的手,那滿滿的老繭,黑黑的還帶有些裂痕,告訴我,世間沒有寧靜,要想有出路,只有學習。      我總愛在暗暗的燈光下或是具有弧線美的小路上行走,來思考生命寓示的價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能否從此離開。
  • 雲林雙煙,茶室一隅,300㎡新中式茶室設計
    一隅茶室,一隅禪意,古人好茶,沿襲至今的茶鏡,似乎亦適合現代人的生活。一隅茶室之中,品茶香,悟禪道,這種難以言喻的愜意,大概足以平息所有浮躁。本案設計是一處茶室空間設計。一個淡雅素淨的中式空間之中,配上一杯茶,似乎一切都變得和敬清寂,所有喧囂,都變得寧靜起來。茶室空間,似乎最能回歸本源,有返璞歸真之美。本案茶室設計,一派白牆,寫盡了素雅之態,偶然點綴的陶瓷和樹枝,更像是一幅畫,喚醒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一組條案,幾盞青瓷,似乎將中式之素雅,盡收眼底。
  • 臺北的春節「古早味」
    臺海網2月27日訊 時隔半年,筆者又一次來到臺北,感受這座清新小城的春節「古早味」,或者說是,懷舊的味道。這是筆者第三次在臺北過春節,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感受,今年尤為特別。一直以來,華人有著自己獨特的家庭觀念,無論走到哪裡,親情都會是重要的紐帶。這種關係可以跨越城市,甚至跨越海峽。
  •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中新社臺北9月28日電 題: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在文化創意活力十足的臺北,有一座植根於廢棄廠房的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與八德路口,園區範圍7.21公頃。其前身是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為當時臺灣最大酒廠之一。1987年,酒廠遷往林口,園區一度荒廢。世紀之交,在官方對舊空間再利用的過程中,這裡實現華麗轉身,以創意文化園區的新貌橫空出世,集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商店、時尚美食、藝文展演場等於一身,受到青睞,聲名遠播。
  • 食安風波 連勝文呼籲頂新退出臺北101大樓董事會
    東南網10月2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食安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也重創頂新魏家形象。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表示,食安風波後,很多民眾都認為臺北101的股權有調整必要,未來若就任後,將利用財經專業知識,全力協助「財政部」促成。
  • 《週遊記》陳建州帶周杰倫感受臺北別樣美
    提到臺北你會想到什麼?是極負盛名的101摩天大樓,還是令人垂涎欲滴的夜市小吃?最近,新型全球戶外生活文化實境秀節目《週遊記》,發布了即將在本周六播出的「稻香」主題旅行精彩片花。節目中,「黑人」陳建州將帶著老友周杰倫、杜國璋、陳冠霖、蔡威澤,從多角度探尋臺北的別樣美。
  • 探訪昆明「小人國」:偏於一隅的「袖珍」生活
    中新網昆明12月7日電 題:探訪昆明「小人國」:偏於一隅的「袖珍」生活  中新網記者 馬騫  7日,大雪節氣,昆明依然溫暖。位於市郊滇池畔的世界蝴蝶生態園「小人國」內,20歲的劉蕊如往常一般,洗漱、打扮,這裡將開始今天的第一場演出。  「初中時,發現身邊的同學都在長個兒,自己卻不見長。
  • 大陸教育工作者走進臺北市幸安小學
    大陸教育工作者走進臺北市幸安小學 北京市豐臺區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牛立春在交流過程中表示。特色遊泳運動教學、愛心家長服務團、多元化的社團活動給大陸教育工作者參訪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進一步增進兩岸的教育交流,應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大陸優秀教育工作者交流團」一行24日參訪了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幸安小學。
  • 有愛也有夢 大陸教育工作者走進臺北市幸安小學
    有愛也有夢 大陸教育工作者走進臺北市幸安小學 2012年05月25日 01:1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28謝長廷陣營臺北會師 馬英九南北追思祈安(圖)
    228謝長廷陣營臺北會師 馬英九南北追思祈安(圖) 2008年02月18日 09: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民黨2008參選人馬英九將選戰重心南移,在雲林、嘉義、臺南地區深耕,將於「二二八」紀念日當天,選擇南北追思祈安,先在嘉義「二二八」紀念公園追思受難者,之後再回臺北參加紀念活動。民進黨則將在臺北舉行「逆風行腳大會師」。
  • 「把對的書賣給對的人」——一家臺北書店的兩岸故事
    「把對的書賣給對的人」——一家臺北書店的兩岸故事來源:新華社2017年04月23日 23:22:32顯示圖片   新華社臺北4月23日電(記者查文曄章利新)作為臺北人記憶中的「書店街23日正值世界讀書日,記者專訪了臺北市重慶南路書街促進會理事長、專營大陸簡體字書籍的「天龍圖書」老闆沈榮裕,聽他講述書店的轉型之路和兩岸故事。  年過六旬的沈榮裕1978年來到重慶南路,當時正是書街的鼎盛時期。這裡不僅有「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由大陸遷臺的老牌書局,還有文星書局、三民書局等出版界的後起之秀,逾百家書店、出版社、文具店乃至攝影行匯聚於此。
  • 徜徉臺北迪化街\馮進
    一九四七年,上海建築師鄭定邦奉命為臺北街道命名。他拿出中國地圖貼在臺北街道圖上,以南北向的中山路、東西向的忠孝路畫出一個大十字坐標,分成上下左右四大塊,左上區以中國的西北城市為名,左下則是中國的西南。依此類推,迪化街在臺北的西北部。  迪化街是臺北最完整的老街,比臺北城還要歷史悠久。
  • 把家安在海邊,鰲江是個富有詩意的地方!
    把家安在山海之間,一定是得了上天的眷顧。山與海是人類與生俱來最想徵服的事物,它們也因此將人類的思索引向無窮,前者引向崇高,後者引向深邃。把家安在山海之間,更易讓人活得詩意一些,活得明白一些,活得更有禪意一些。海德格爾說:「人生的本質是一首詩,人是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
  • 臺北"立委"選情焦灼 正藍能否力抗橘綠合作成焦點
    原標題:臺北"立委"選情焦灼 正藍能否力抗橘綠合作成焦點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第四選區(內湖、南港)是親民黨與民進黨合作的唯一選區,共推橘營黃珊珊對戰藍軍李彥秀。不僅柯文哲為黃珊珊站臺,蔡英文也錄製語音為黃電話拜票,顯示民進黨全力為黃珊珊輔選。正藍能否力抗橘綠合作,成為北市選情一大看點。 黃珊珊和李彥秀均是1998年同期出道當選臺北市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