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著名歌手周杰倫投資的一家餐廳,充滿歐式古堡風味。餐廳內擺放蝙蝠車、古董鋼琴等藏品,引來不少人專程來此。楊傑 攝

  中新社臺北9月28日電 題: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在文化創意活力十足的臺北,有一座植根於廢棄廠房的「文創勝地」,時時予人驚喜、親切。它就是在業內大名鼎鼎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與八德路口,園區範圍7.21公頃。其前身是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為當時臺灣最大酒廠之一。1987年,酒廠遷往林口,園區一度荒廢。世紀之交,在官方對舊空間再利用的過程中,這裡實現華麗轉身,以創意文化園區的新貌橫空出世,集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商店、時尚美食、藝文展演場等於一身,受到青睞,聲名遠播。

  記者近日來此探訪。大門左側一大片草地,在中秋前夕仍綠意盎然。仿若園區的玄關,這片草地將高架橋和道路兩邊的都市喧囂隔開,接引人們進入華山園區的美境。周末和節假日,有各類市集和街頭表演在這裡進行,來此休閒的市民非常多。

  華山園區沒有圍牆,人們可以自由地親近。藝遊華山,享美食、展演時光,購買創意工藝品……時時縈繞臺北市民的生活和記憶。「我經常和朋友來玩啊,喝喝酒、看看演出的」,41歲的楊先生如是說。

  園區內一座座倉庫建築,斑駁的牆體,透露出古樸、滄桑的味道。牆體上多有現代藝術的塗鴉之作,據說這是在工廠荒廢的那段時間裡留下的。舊有文化遺蹟與現化藝術的並陳,營造出別樣的體驗,讓人駐足欣賞。這裡不時走過一對準新人,在攝影師的指導下,他們擺出各種幸福、甜蜜的POSE,在這些建築前留下不一樣的永恆記憶。

  被列入臺北市定古蹟的50米高煙囪,佔據了華山園區的制高點,它穿越70多年的風雨,見證華山園區的變遷,是園區一景,只是不再冒煙。

  華山園區最多的,無疑是一家家充滿奇趣、各具特色的商店、茶坊、酒館、咖啡店。這些創意充盈的衣食住行空間,散布於園內的小巷裡弄,自成特色又互為襯託。遊人流連其間,或耐心淘寶、或愜意休閒。而走進轉角處,觸目又是另一番風景。

  位於大門旁的「1914Connection」,是臺灣第一家當代設計師禮品專賣店,店內擺放地方原鄉時尚商品,湧動著臺灣文創的豐沛能量。隱身在古建築一隅很不起眼的「一間茶屋」,以古早文物與老舊照片做裝飾,帶著著名詞作者方文山的理念,每天都有不少人來茶屋品味臺灣特有的茶飄香。「DejaVu」餐廳是著名歌手周杰倫投資,走歐式古堡風格,營造出時光隧道的感覺。店內擺放主人收藏的蝙蝠車、古董鋼琴和桌椅等。不少人專程來此品嘗美食,並在收藏品前合影。

  園區的藝文展演場,每年精彩不斷,令人驚豔的展覽、演出,一場接一場。讓華山園區的夜晚充滿了生氣和藝文氣息。

  當下,文化創意產業正受到海峽兩岸的高度重視。在大陸「十二五規劃」和臺灣「黃金十年」願景中,文創產業都有重重一筆。(完)

相關焦點

  • 華山論建---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
    說到老工業區升級改造,去年年初去臺灣考察,有幸能在原誠品文創園負責人李智祥先生的陪同下,參觀華山1914和松山文創二園區,並與華山的運營方---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李正芳先生座談學習,收穫頗豐。可惜返鄭之後,除了對臺北車站之行復盤總結之外,其他連筆記都沒有做,現在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華山文創園區
    [導讀]華山文創園區創設於日治時期的1916年,前身為「臺北酒廠」。至今,它已舉辦多次藝文展演活動,園區內的舊建築物翻新、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來參觀、拍照,也是臺北地區婚紗照的熱門拍攝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圖片來自網絡)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
  • 過年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遇到披頭四
    臺海網2月21日訊 據中評網報導,由酒廠倉庫整修改建的臺北華山藝文特區,是臺灣最早的文創團區之一,現在已成為香港、澳門、陸客及日本自由行旅客必遊的景點之一。過年期間,包括The Beatles(披頭四)等重量級展覽正在園區展出,吸引不少「披頭迷」買票觀賞。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
    中新社濟南5月28日電 題: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雖然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起步早,但IP變現(意為利用智慧財產權盈利的商業模式)這個詞仍然新鮮。」成功運營臺北知名文創園區華山1914近12年,王榮文卻不認為文創是可以在島內立即變現的產業。作為「情系齊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參訪團團長,王榮文近期率百餘名兩岸文化界人士在山東考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談起自己對兩岸文創產業發展的看法。
  • 由內而外打造的臺灣文創街區 | 文旅中國
    那麼,我們不妨來看臺灣。道略整理丨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無疑是文創之旅的首選地。一家低調的咖啡館、一碗街頭的小吃、一首簡單的民謠,都留存著歷史縮影。她的美,更在於跨越了朝代的更迭,回首過去,念想將來。
  • 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野趣華山 VS 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松煙,是臺灣文創業第一個BOT案,在國際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加持下,14層樓高的主建築,牆面採弧線,建物內縮設計,與古蹟連成一體,成為臺北市最美的綠寶石。華山,醒得很早。四、五點天才蒙蒙亮,就見很多大媽阿姊繞著園區慢跑或在大樹下做甩手操。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臺灣陳甫彥先生就是最早發展這個產業的領頭人之一。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
  • 探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江湖論劍之地
    仿佛鬧市中的桃花源,門外,立交橋上車水馬龍;門內,舊式廠房中藏著安靜的展廳、店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簡稱「華山」),是臺北一個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臺灣著名私房菜「食養山房」的創辦人林炳輝曾這樣評價「華山」:「是臺北市難得的淨土,可以吸引忙碌的現代人來此沉澱、靜思、冥想。」或許因為這不期然形成的獨特味道,「華山」一經發現就受到很多藝文活動的青睞。  融音樂表演、藝術展示、藝文交流等為一體的「簡單生活節」就選址於此。2006年首屆「簡單生活節」就吸引了3萬人次參與。
  • 承禮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
    臺灣站的第四天,我們參訪了臺北慈濟內湖環保站和華山1914文創園區,收穫頗豐。參訪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愛惜地球不分你我!今天在慈濟內湖環保站,承禮學院的企業家們參訪了資源回收流程,並親自向志工們學習,動手做垃圾分類。臺灣環保理念真的非常深入人心,公眾改變日常習慣的行動力,在慈濟內湖環保站眼見為實。
  • ...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園區...
    臺灣站的第四天,我們參訪了臺北慈濟內湖環保站和華山1914文創園區,收穫頗豐。參訪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愛惜地球不分你我!今天在慈濟內湖環保站,承禮學院的企業家們參訪了資源回收流程,並親自向志工們學習,動手做垃圾分類。臺灣環保理念真的非常深入人心,公眾改變日常習慣的行動力,在慈濟內湖環保站眼見為實。
  • 鐵嶺市文化考察團考察華山文創產業園區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臺北訊 4月22日,由鐵嶺市臺辦主任王建軍為團長的鐵嶺市文化考察團組來到臺北華山文創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考察。近年來,鐵嶺對文創產業極為重視,這次參訪華山文創園區是為了學習文創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填補鐵嶺文創產業的不足,豐富鐵嶺文創產業經驗,提升鐵嶺文創產業的質量。
  • 臺北華山藝術生活節開幕 呈現臺灣的藝術創意能量
    原標題:臺北華山藝術生活節開幕 呈現臺灣的藝術創意能量  一年一度的「華山藝術生活節」今日在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幕,並將在為期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帶來400場藝術展演,呈現臺灣表演藝術豐沛的創意能量。  臺灣著名文化人龍應臺與臺灣「優人神鼓」鼓樂團共同演出《遊唱詩人》揭開藝術節序幕。
  • 這三個臺北新去處,是你沒見過的文創臺灣
    這些都只是一個開端,想要感同身受臺灣的文化、風景和美食,請一定要帶上你的身和眼、口和耳,抓緊每個瞬間。為此,KLOOK體驗師Monroe Lee精選三處文創園區,帶你進行一場藝文旅行,探索不一樣的臺北。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4】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7】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灣地區文創發展的類型
    對於這些遺留的廢舊工廠,政府並不是一味拆遷,而是尋求二次價值轉換,「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的設立就是政府扶持與民間資本合作共贏的典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被稱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它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集群效應,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茶"文創!臺最大文創園區華山首度經驗輸出
    臺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表示,新芳春茶行是華山經驗走出園區的第一站。圖/邱莉玲  華夏經緯網5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最大文創園區華山首度經驗輸出!首站為臺北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OT案,臺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表示,華山團隊在新芳春茶行聚焦「茶」產業與生活,匯聚制茶師、達人、藝術家,進一步要創造茶星、茶品牌,找到茶文創的獲利模式,將在31日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