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寫的很平淡的一首詞,雖感情歡快,卻講出生活流離之樂!
文|何處落塵埃
宋朝最熟悉的兩大詞人蘇軾和辛棄疾,二人的名氣都很大,在詩海長河中他們都有很多名篇只是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所以詞的風格略有不同,一個是豪放派的鼻祖,一個是處於婉約和豪放交界處。不過相比蘇軾的詞風,我還是比較喜歡辛棄疾的篇目。辛棄疾年少時候就有抗金夢想,他曾南徵北戰寫出了好些篇彰顯男子氣概,對打仗充滿豪情的詩篇,不過他也有好多婉約詞,現在來看看他一生中最平淡的詞。
說這首詞前,先對辛棄疾的詞給予好評,他的詞既有人生無奈,對仕途的哀傷,也有對不得志的感慨,今天說的這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以自然界的變化,「喜鵲,清風,鳴蟬,稻花香」等景物的描寫講出了自己的處境,寫作背景是當時他被陷害在江西上饒感受到不一樣的農田生活。
詞是以夏夜開篇,把山中景物的特點,以及辛棄疾這個時候對人生的感受細膩地描繪出來。不論是皎潔的明月,還是動物,動靜結合勾勒出一幅安靜的畫面。山中有清風,有稻花的香味,有當地農民的快樂,有寧靜安逸的環境,從後兩句我們也能揣測出詞人很關心當地的收成,農民的生活好不好,蛙的聲音表面此地很祥和,詞人在這裡生活感受到了流離在外的樂趣,感情上也比其他的詩積極了很多。
下片剛開始就交待了要下雨,星星隕落和山辰縈繞,很符合鄉間恬靜的生活,「星天外,雨山前」說明了天上的星星往下落,天要下雨,人們在這中間談起就有一種歡躍的心情。後面詞句裡的「舊時茅店,溪橋」等處的渲染講出了藝術演繹的最高境界,這裡是一種失意,更是詞人對人生的詮釋。雖身處安靜的環境,但也不能做個閒雲野鶴的雲者,從平淡中體會命運無常,居住在他鄉的不快樂。
從表面上來看,這首詞很簡單地寫了安逸的生活狀態。細細品味稼軒先生詞的人,會感受到那種喜悅,詞人的感傷,沉浸在那種氣氛中很有情感氛圍。所謂醇厚的感情就是這麼構造的,一幅幽靜甜美的風景圖呈現在讀者面前,是吟詠田園風光的佳作,詞中多處的感情創造道出了人生最深的感受。
回顧辛棄疾的一生,多半是荒涼加悽涼。對他來說,有快樂也有不幸的。作為一代詞人,他雖有很多流傳至今的名篇,但這首詞的平淡或許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詞中透漏著夏夜的初涼,也有對豐收的期待,詞人醇厚的感情在這中間完美體現,是現實的無奈,更是對生活的傾訴。所以這首詞在情感構造,和人性上更加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