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寫的一首很慷慨的詞,句句熱血,寫盡人世蒼涼!
文|落筆映惆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提高修養的方式,是讀書寫字。很多人也知道只有認真寫過一首詩,一段話才能真正愛上文字。我們從一出生起,父母就教育我們,讀好書才能獲得一定的本領,從而站穩腳跟。估計不少人對「唐詩宋詞元明清小說」熟記於心,當然最輝煌的是宋詞,北宋南宋時期孕育出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
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下辛棄疾,他是中國文學史上詞詩柔和的能人,可以以景喻情,以物喻志。讀他的詩,你可以體會到淡淡的哀涼,也會有感情細膩的一面,雖說他在詞上成就獨樹一幟,在其他方面也很厲害。從宋史了解到,他作為抗金名將,常常因不滿寫下憤慨,罵盡官場人員的心。
大家好,題目中我們介紹的是《鷓鴣天 .尋花無有.戲做作》,這不是一首簡單描述心理變遷的詞,以詞揭露人性冷漠,官場冷酷,通篇在痛罵圍觀者,從事情的嚴重性來看,詩中描述的花,草,雲,霧都很大氣,大量借用比喻,展現自己被流放,在流亡之地的難過與悽涼。
從上片來看,詞人借物和場景用了多處的情感宣洩,像「人間冷暖」比作「臭腐場」,辛棄疾親身感受的官場,君子被打壓,小人得志,這樣比喻正是說明了他此刻的痛苦無處傾訴,「掩鼻,酒偏香」道出詞人對身處的政事生涯厭惡,這裡的「酒,香」不是說酒的味道,說的是他的品格,不願與那些人共伍。接著的「雲煙畔」寫出詞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人間不好,他想過上人人嫉妒的田園生活,無煩惱。只是這種日子很難到來,「歌舞忙」說明了此時的君主依然想要留住他。
從下片來看,「共秋光,尋菊花」這些隱晦的詞道出了辛棄疾的心境,想要和朋友一起共同感受這秋日的餘光,只是沒想到今年的9.9重陽節,無人可以陪伴,當菊花在重陽開放,它躲避了寒冷,可我呢,詞人這麼說是有一種積極的心態,學著去和權勢鬥爭,表面是在讚美菊花,實際上是表達自己是有原則,心靈純潔的一人。
在從全詞看,詞的感情基調是憂鬱悲傷的,詞人只能在現實生涯感受冷眼,不過通篇不是消極因素影響,而是當時的時局所迫。也就是這些因素結合,表達不得志遭受迫害,所以這首詞是辛棄疾詩裡最絕的。你對本首詞還有那些理解?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