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關於「酒」的詩詞佳作簡直數不勝數,你可以借酒抒發心中無限感情,或是歡樂的或是苦悶的。但凡心中有鬱悶孤苦之時,大可舉起你手中的酒杯,將自己積鬱在心中的苦悶和難受在舉杯落杯喉嚨咽下的瞬間消失。
舉起酒杯仿佛就意味著你心中的苦悶和難受都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寄託之處,而當你放下酒杯時,你心中的苦悶和難受仿佛消失於無形中,都得到了化解;亦或是連這酒杯給予的依託之處都無法排解心中苦悶。
一杯酒入喉,醉眼看盡人間百態。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生活清貧,不在乎身外之物,就怕空有一身才華橫溢卻不能得以施展,就怕空有一身抱負理想卻不能得以實現。
從李白、孟浩然到蘇軾、辛棄疾,他們的都可謂是英雄之輩,但卻鬱郁不得志,空有一腔熱血卻遭受著英雄無用武之地。辛棄疾的一生似乎被蒙上了一層傳奇的色彩,雖然他為後人留下了很多經典佳作。
但他更像是一位俠客,他的胯下有快馬如風般衝上沙場指揮作戰;他的手中緊握閃著寒星光芒的寶劍衝鋒陷陣;他筆下的詞作凌厲爽絕,有著錚錚男兒的血氣方剛;他的胸腔中總是有著一團熊熊燃燒的火,激蕩著豪邁氣概和家國情懷。
他一直都是那個在沙場上衝鋒陷陣豪情萬丈的英雄將軍;他一直都是那個碰撞你靈魂最深處的凜然氣勢和磅礴激情;
他總是能直擊你內心的柔軟的地方,健筆柔情間將帶有溫度的文字纏纏綿綿融入你的血液中。
辛棄疾一直想復興南宋,他想為家國人民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熱血,這個夢想縈繞了辛棄疾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他腦海中徘徊。
但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卻沒有被作為羸弱國防的一針強心劑。反而被有心之人有所防備,並由此不受重用。他被朝廷頻繁調任,一次又一次,朝廷怕他,煩他,疏遠他,但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一直在熱血地活著。
但因為朝廷並不重用他,既然英雄沒有用武之地,他被迫將手中的利劍換成了筆。將不能徵戰沙場的苦悶寄託於酒中,但奈何舉杯澆愁愁更愁。《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是辛棄疾曾經大手一揮,寫了的一首戒酒詞。
他在詞中與酒杯對話,將酒杯擬人化,怪罪酒杯自己貪酒喝是因為酒杯一直在跟隨著自己,將自己貪酒的錯誤都歸結在酒杯身上。
而在詞的結尾中,酒杯在拜別之時說,你讓我走我就走,你召喚我我就一定來看,這不過是你的自欺欺人,你根本就戒不了酒啊!
首先我們先來欣賞下這首詞: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少年不知愁滋味,只是覺得滑稽搞笑,只是認為辛棄疾實在是太愛酒了,長大後才明白,生活就是笑中帶淚,滑稽搞笑的背後更是無奈和黯然神傷。辛棄疾如此的愛喝酒。
但是無奈要戒酒;就像是他有著一腔熱血願意衝鋒陷陣保家衛國徵戰沙場,但是卻壯志難酬,抱恨一生,最後只得選擇歸隱山水之間孤獨飲酒,再戒酒。
前半生有劍,後半生有酒。前半生夢想徵戰沙場但奈何熱血和抱負最終都不能實現,後半生有酒有肉戒酒又談何容易,就像心中的苦悶又能輕易忘卻。
辛棄疾有著豪情萬丈、柔情似水的一生,他就像是一個硬漢男神,又像是一個柔情似水的男神,如果你對辛棄疾坎坷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頗有興趣的話,不如看一下這本《辛棄疾詞傳》。
另外,這套詩作還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供你全方位領略中國古典文學。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只花幾杯奶茶的價格,就能夠讓你全方面了解辛棄疾俠客一生,感受他無論積攢了多少的酸楚與不甘,都一直保持著永不言敗的精神。
結語:直到現在,我們在讀辛棄疾的詞後,依然能感受到他豪邁灑脫的風情,在一腔熱血被現實潑上冷水後,他的熱血並沒有被澆滅;當一腔抱負被受盡壓迫排擠時,他並未忘記理想,而是依然堅持自我,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