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寫了一首詞,皇帝讀後十分不悅,為何他並未因此獲罪呢?

2020-12-12 玄蕭說詩詞

大家好,這裡是公子喧囂。自古人們常說「伴君如伴虎」,在古代,一不小心得罪了帝王,那小命可就要玩完。可是辛棄疾寫的一首詞,就讓壽皇(孝宗)十分不高興,但是孝宗最終沒有加罪於辛棄疾,這又是為何呢?這首詞就是——《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辛棄疾

這首詞,不得了!它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和戰鬥性,甚至把南宋比作即將過去的晚春,比作即將落幕的斜陽,從內容上看,這首詞是一首典型的婉約詞,實際上也是典型的「摧剛為柔」。它深刻地表達了詞人對南宋統治者的不滿,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也有自己在政治上不被重用的哀怨之情。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詞的「廬山真面目」吧。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

最前面一段是小序,交代了寫作的背景。這首詞寫於辛棄疾南渡之後的第十七年,這一年他四十歲。這一年他被朝廷由湖北轉運副使改調為湖南轉運副使,然而在此前的兩三年內,他也被多次調任,但是均未能久任。

其實了解宋代歷史的人都知道宋代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而辛棄疾是武將出身,再加上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幹過好幾件大事,所以深受統治者的忌憚,因此他就被統治者多次調往不同的地方,而且官職也不高。這次的調任,其實他心裡也明白原因。可是殘酷的現實與他恢復失地的志願差距太大了,他的心裡十分痛苦與憤怒。出發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擺下酒席為他送別,他感慨萬千,就寫下了這首詞。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去。」如今已是暮春天氣,哪裡禁得起再有幾番風雨的襲擊?「又」字表達了詞人對春的憐惜之情,渴望春能夠留下來。「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由於害怕春很早就會過去,所以詞人期望花能夠晚些開放,只是因為「花開早」必然導致「落紅無數」,這裡對春的憐惜之情就又遞進了一層。

由以上的情感導致了詞人發出了「春且住」的呼喚,可以看出詞人內心的急切之情,因為此時已是暮春天氣,再不停止,春就要過去了。詞人急切地呼喚春天能夠停一停腳步,可是「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此時春已經到了天涯海角,已經沒有退路了,春回不來了。

因為春回不來了,所以詞人產生了「怨春不語」的情緒。「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這幾句大體意思是說看來最殷勤的只有房簷下的蜘蛛了,它為了留住春,一天到晚不停地抽絲結網,用網來網住那飛去的柳絮。

上片主要抒發了詞人的傷春離別之情:惜春、留春、怨春。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這幾句運用了陳皇后失寵的典故,阿嬌被漢武帝打入冷宮後,曾重金請相如為她寫一篇賦,希望能夠重新得到漢武帝的寵愛,可是最終還是失敗了,所以說是「佳期又誤」,而陳皇后失敗的原因不過是「蛾眉曾有人妒」,在這裡辛棄疾用陳皇后失寵的典故來比擬自己的失意,而這種複雜痛苦的心情,又無人可訴說。

陳阿嬌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這裡的「舞」字有「手舞足蹈」的意思,就是很得意的意思。這幾句的意思是說: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難道你沒看見楊玉環和趙飛燕後來都死於非命嗎?這裡的「玉環飛燕」暗指的是南宋的投降派

趙飛燕

為什麼詞人會發出「閒愁最苦」的感嘆呢?一般人看來,閒的時候應該不會發愁才對呀,可是為什麼詞人會在閒的時候發愁痛苦呢?換個角度來看,有才能的人會希望自己閒著嗎?「閒」意味著什麼?這對於他們來說可不是件小事,一閒就意味著沒有事情可幹,沒有事情可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的才能無處施展,所以越有才能的人在閒的時候越痛苦,越「愁」

楊玉環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不要想著可以用憑高望遠的方法來排除鬱悶,因為那快要落山的斜陽,正照著那被暮靄籠罩著的楊柳,這種景物是蒼涼的、悲傷的,正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下片主要寫宮闈之事,展現了詞人創作婉轉嫵媚的一面,由此也可以看出辛棄疾有寬闊的藝術掌控能力。他的詞不僅僅只是「豪放」,其實更是剛柔並濟的。

在這首詞裡,辛棄疾把南宋王朝比作晚春和斜陽,這其實是一種隱喻的手法,而這兩種都是轉瞬即逝的,其實這也是詞人用隱喻來婉轉地表達自己對南宋王朝的看法。根據他這一年寫的《淳熙己亥論盜賊札子》可以得出,他當時是受人忌恨,所以被貶,從而離開了抗金的衝要之地鄂州,所以他才悲恨有詞。詞中寫了暮春,寫了斜陽(夕陽),這採用了《離騷》中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以宮怨的形式,對朝野之中的小人作了斥責。

在詞人的眼裡,南宋早已是千瘡百孔,已經到了天涯,已經無路可退了,詞人可謂是心急如焚。可是在這種危急的時候,統治者還要打擊主戰派,還不給主戰派回應,依舊在這個偏安一隅的地方執迷不悟,所以就充滿了對以皇帝為首的投降派的強烈批判意義。

皇帝是傻子嗎?很明顯不是。他讀懂了辛棄疾的這首詞,所以他很不高興,但是這又是事實,再加上這首詞寫得很是纏綿悱惻,所以他最終沒有加罪於辛棄疾,而辛棄疾也沒有因為寫了這首詞而獲罪。

想了解更多關於詩詞的信息嗎?那就關注我吧!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圖片,最後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大度的一首詞,詞中10字被譽為千古絕調!全宋詞僅有一首
    只需小小情趣透過筆尖流露,就能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復,讓人難以忘懷,浮想聯翩。大氣磅礴的文筆其實就是一種帶有韻味的文筆,也可以說是一種有意境的畫面。這一句句,一字字何不是千古流傳呢?然而,這些詩詞雖然氣勢恢宏,但似乎與「詞中之龍」的辛棄疾相比還是差一點火候的。為何這樣說呢?辛棄疾有一句詞名曰《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其中的一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只有10個字,卻被後世譽為千古絕調!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辛棄疾喝醉酒,醉倒在樹下,寫了一首另類詞,幽默風趣
    但是奈何這時的李白卻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被帶到皇帝面前之時,放浪形骸。在奉旨作詩之時,竟然要求貴妃給他研磨,讓皇帝的寵臣高力士為他拖鞋。正是這樣的放浪李白,一揮而就,寫下來《清平調》三首千古稱讚之詞。大概千古之詩作寫美人的無人能夠和李白相比。
  • 為了勸朋友當官,辛棄疾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典故,可謂用心良苦
    我們今天看一首辛棄疾曾經寫給自己的好友的詩詞《破陣子·擲地劉郎玉鬥》,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到辛棄疾的另一面。在寫這首詩的時候,辛棄疾的好朋友範如山被任命為瀘溪縣的縣令,他的朋友覺得這個縣令官職太小了,因此遲遲不願意去上任。
  • 辛棄疾作為一名愛國將領,寫詞只是他的副業,沒想到因此流芳千古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提起辛棄疾,眾人都知道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詞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寫詩詞只是他的副業。辛棄疾是一位少年將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追求是領兵作戰。他有謀有略驍勇善戰,但因為他寫的詩詞太精彩,所以遮擋了他軍事才能的光輝。辛棄疾,祖籍山東,濟南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人。
  •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文|笙離歌人對南宋時期的愛國詞人留下的名篇,我的記憶裡印象最多的也就是辛棄疾,蘇軾等人。他們的詩詞在後人的眼光裡頗有情懷,而像李清照前後期詞心境的變化,讓更多人意識到情字給人帶來的傷痛和悲情。但宋詞裡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喜歡詩的朋友們的概念來說,我今日主要想談下辛棄疾這位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詞人所寫的一首詞。
  • 辛棄疾寫的一首很慷慨的詞,句句熱血,寫盡人世蒼涼!
    辛棄疾寫的一首很慷慨的詞,句句熱血,寫盡人世蒼涼! 文|落筆映惆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提高修養的方式,是讀書寫字。很多人也知道只有認真寫過一首詩,一段話才能真正愛上文字。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下辛棄疾,他是中國文學史上詞詩柔和的能人,可以以景喻情,以物喻志。讀他的詩,你可以體會到淡淡的哀涼,也會有感情細膩的一面,雖說他在詞上成就獨樹一幟,在其他方面也很厲害。從宋史了解到,他作為抗金名將,常常因不滿寫下憤慨,罵盡官場人員的心。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那就是這首詞最大的亮點,他寫這一首詞,用短短94個字在表達愛意的同時,又囊括了25種中藥材的名字,你能找出幾種? 它們分別為雲母、珍珠、防風、沉香、鬱金、流(硫)黃、黃柏、桂枝、水銀、連翹、半夏、薄荷、鉤藤、常山、縮砂、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地黃還有菊花。
  • 辛棄疾拼湊了一首詞,全詞僅僅只有五句,句句都是他抄襲別人的
    辛棄疾是南宋一代詞宗,說他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也不為過。但是他曾經寫過一首詞,全文抄襲屈原、宋玉、杜牧、蘇軾、李嶠等人的成句,沒有一個字是自己原創。這件事對於如今有」抄襲過敏症」的網友們來說,是一個比較稀奇的事件。
  • 辛棄疾的煩惱:愁苦跟著他跑,寫了一首詞抱怨,開頭就是千古名句
    因此,辛棄疾21歲的時候就參軍入伍,英勇作戰。雖然他志向遠大,一輩子都在力主抗金,多次上書請求作戰。奈何當朝統治者軟弱無力,權貴大臣貪圖享樂、醉生夢死,官場黑暗複雜、勾心鬥角,這些現象逐漸澆滅了辛棄疾的一腔熱血,光復河山的抱負也漸漸失去了實現的可能。
  • 辛棄疾搬家不成,心生感慨,寫了一首詞,充滿了自嘲和無奈
    像辛棄疾,他的一生生活得比較坎坷,自己一生都在追尋的目標也沒有完成。但是他還是能夠在朝廷做官,想必他的生活雖然不如意,但一定不會為吃穿發愁。辛棄疾寫過一首詞《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這首詞中都是辛棄疾表達自己家徒四壁的情況。
  • 辛棄疾為何寫詞從來不寫嶽飛?是不敢寫還是不屑寫?
    而其中以嶽飛最為著名,不過嶽飛馳名,不單單是因為他的武功韜略,更是因為他悲慘的人生經理。他雖然一心為國,但是卻被皇帝攜手奸臣所殺,令人惋惜其遭遇。後世也將其經理多次文學化,成為了如今眾所周知的民族英雄。但是奇怪的是,嶽飛作為一個典型的悲劇英雄,卻很少有詩詞提及過他。
  • 辛棄疾下決心戒酒,寫了一首詞,對著酒杯發牢騷,令人捧腹大笑
    心底散發溫柔的人才能吟誦,辛棄疾是有趣的,他的情感是豐富的,有鐵骨也有柔情。年近六十歲的辛棄疾突然心血來潮想要戒酒,因此留下了讓人回味的有趣作品《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讓人讀了忍不住笑出了眼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賞析賞析。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既然是文人墨客的日常喜愛,辛棄疾也是好酒之人,本是鐵骨錚錚的抗金將領,也曾作得這麼一首《西江月.遣興》將他的醉後憨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卓爾不凡,卻也有醉酒之態辛棄疾生於南宋,是歷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寫的詞句多為心繫家國的大義之詞,難得一見他的雅興,將自己酒後的樣子主動寫了下來,這一千古佳作,讓我們看了以後不禁莞爾一笑。原來錚錚鐵骨的傲世男兒,也有這麼可愛的一面。
  • 辛棄疾的柔情,夫人過生日,他寫了一首肉麻之詞,讀完令人羨慕
    甚至在他自己寫的詩歌中,也難掩其傲慢之氣。其中既有描寫沙場秋點兵的驚險壯麗場面,也有縱橫交錯、連青山都遮掩不住的傲視群雄之心,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對這位有著鐵血豪情的大丈夫辛棄疾也有所了解和記憶。但是辛棄疾一生創作的六百多部作品中,仍然有一部是他自己寫的,那就是《浣溪沙》。辛棄疾為他的妻子範如玉寫下這首詩,是為了慶祝他的生日而特意寫的。辛棄疾在這一句話中,褪去了往日的狂妄和傲慢,只剩滿篇蜜語甜言蜜語,贈給了愛妻。
  • 辛棄疾這一首寫愁的詞,當真與眾不同,令人不忍卒讀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又是一首辛棄疾閒居帶湖時所作的詞。辛棄疾在閒居帶湖時,作了很多首詞,有遊覽之作,也有田園風光;有家國愁懷,亦有滿腔悲憤。這首詞無疑是後者,他眼看國事難為,一腔愁懷無處發洩,於是在博山道中寫下了這一首千古傳誦的佳作。你看他寫的這樣悽婉,這樣直白,但仔細品來,感人之處,卻撥動人的心弦。上闕寫少年時的愁。
  • 長大後再看辛棄疾的這一首詞,發現裡面寫的全是人生
    你還記得當初課本上辛棄疾的這一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嗎?長大後再回過頭來看這首詞,少了當時的天真簡單,卻因為人生的歷練,多了一番滋味。全詞如下: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詞的大意就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憂愁是什麼滋味,只喜歡登高望遠。喜歡登高望遠,為寫一首新詞,即便沒有愁,也要勉強說愁。到如今,嘗遍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又說不出了。想說卻又說不出,只好說這是一個涼爽的秋天啊!回顧我們年輕的時候,你是否在少不經事的時候,喜歡發一些所謂的憂愁的說說或者寫一些所謂的憂愁的日記呢?長大後,有了歷練,你是否發現當初的愁苦是多麼天真無邪?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思鄉和思親的孤獨都是在獨特的意境之中,而一腔熱血無人理解,一腔抱負無法實現的抑鬱苦悶,又豈是詩詞所能抒發的呢?莫道男兒心如鐵,儘是英雄心中淚。辛棄疾就像南宋時期出現的一匹「戰狼」,他年少成名,之後一直不被重視,費盡心血向當時的朝廷提出的抗金政策,也一直不被採納。
  • 辛棄疾要戒酒,寫了一首詞,讀起來幽默風趣,像個老頑童
    辛棄疾就因為愛和喝酒犯了許多錯事,並為酒與自己寫了一首詩。這首詩詩中的言語質樸搞笑,讀起來詩意盎然朗朗上口。接下來讓我帶著大家看看這首詩詩——《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老子今朝」酒杯啊酒杯難道你還不知道來到我的面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