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為何寫詞從來不寫嶽飛?是不敢寫還是不屑寫?

2020-12-09 三看天下事

宋室南渡之後,當時的將領以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戰功最為卓著, 被譽為「中興四將」。

而其中以嶽飛最為著名,不過嶽飛馳名,不單單是因為他的武功韜略,更是因為他悲慘的人生經理。他雖然一心為國,但是卻被皇帝攜手奸臣所殺,令人惋惜其遭遇。後世也將其經理多次文學化,成為了如今眾所周知的民族英雄。

但是奇怪的是,嶽飛作為一個典型的悲劇英雄,卻很少有詩詞提及過他。就連和嶽飛一樣專心抗金的同時代大詞人辛棄疾,也從未為他做過詩詞。

看過辛棄疾詞的人都知道,辛棄疾非常喜歡用典。辛棄疾做詩詞6000首,就寫過劉備、劉裕、孫權、曹操、陳登、桓溫、張翰等英雄人物。但是奇怪的是,辛棄疾傳世的詩詞有600多首,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他從未直接甚至暗示的提到過嶽飛。這是為何呢?

嶽飛被冤殺,壯志難酬

說嶽飛和辛棄疾是同時代的人可能有點不太準確。嶽飛去世時是1142年,那時候的辛棄疾還是個生活在山東的兩歲小孩。那時候的辛棄疾還是金朝人而不是宋朝人。

20年後,22歲的辛棄疾因為造反逃到了南宋,也正是那一年宋孝宗為嶽飛平反昭雪,追諡武穆,後來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既然已經平反了,那寫詩紀念懷念嶽飛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在辛棄疾的詞中,並沒有見到寫嶽飛的內容。莫非辛棄疾看不起這位曾是金人心頭之患的大英雄麼?恐怕答案不是這麼簡單。

為何辛棄疾不寫嶽飛?追根到底,還是因為太危險。

詞人寫詞喜歡託古託典,辛棄疾更是個用典大師,像是諸葛亮、劉裕、廉頗、孫權、劉備、陳登、桓溫、張翰等人他都提到過。這些人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時代久遠。

時代久遠,代表了安全。自古以來因為嘴欠而被處死的文人墨客不計其數。嵇康寫詩,說周公不是聖人。司馬昭心想:「這個逼內涵我!處死!」於是嵇康掉了腦袋。

所以古代文人都有一個習慣,寫詩起碼要寫兩個朝代之前的人。前朝和今朝的人,能不寫就不寫。否則撤職貶職是小事,一不注意可能全家都要掉腦袋。

而嶽飛的情況比這更加複雜,他先是被先帝以謀反的罪行處死,幾十年後又被另一個皇帝平反,追封為鄂王。嶽飛是平凡了,但他也是被前任皇帝處死的。辛棄疾如果公開讚頌一個被當今皇上父親處死的人,恐怕也是不太合適。

當時的嶽飛,顯然是一個南宋的敏感人物。大家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誰都不能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就難免會惹上麻煩。而作為從淪陷區來到宋朝的敏感人物,辛棄疾也深知自己一旦禍從口出,殺身之禍在所難免。

辛棄疾曾經在《淳熙己亥論盜賊札子》說過:

臣生平則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顧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

要注意的是,雖然嶽飛很早就被平反了,但是迫害他的秦檜,一直生活到了1187年,也就是嶽飛平反的25年後。辛棄疾那年47歲了。這樣的環境下,就算勇敢如辛棄疾,想寫嶽飛估計也不敢寫吧。

有意思的是,雖然嶽飛生前與辛棄疾並無來往——嶽飛死那年的辛棄疾才2歲。但是辛棄疾和嶽飛的孫子嶽珂卻是老忘年交。

據《古今詞話》記載:辛棄疾擺酒宴請賓客,宴會上辛棄疾吟誦了自己的《賀新郎》和《永遇樂》,請在座的人點評一下。當時和父親一起來的嶽珂年紀明明還小,卻指點了辛棄疾一番,認為第一首前後有重複之意,第二首用典太多。

辛棄疾非但不生氣,還接受了嶽珂的意見,把這兩首詞改了幾十稿。不知道今天我們讀到的,是不是嶽珂提意見之後的最終版。

相臺嶽珂年少,率然對曰:「童子何知而敢議,必欲如範希文以千金求嚴陵祠 記一字之易,則晚進竊有議也。」幼安促膝,使畢其說。珂曰:「前篇豪視一世,獨前後二警語差相似,新作微覺用事多耳。」於是大喜,謂坐客曰:「夫夫實中予痼。」乃味改其語,日數十易,累月未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一個點讚關注和收藏。這對我真的很重要,謝謝!!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相關焦點

  • 陸遊寫了好幾首詩讚美嶽飛,辛棄疾的作品為何對嶽飛一字不提
    嶽飛是當時名震天下的大帥,是南宋婦孺皆知的重量級人物,他的死也是當時萬人矚目的焦點之一。南宋的很都詩人和此人,都對嶽飛的死表示了極大的同情與不滿,並形諸筆墨,在詩詞作品中表達出來。南宋大詩人陸遊,就寫過很多懷念嶽飛的作品。比如《書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羶實未聞。
  • 陸遊嶽飛辛棄疾,三位抗金英雄都是豪放詞人,你更欣賞誰的文採?
    既然三個人都是宋朝人,拋開詩與文不談,從詞的方面來看,我更欣賞的人是辛棄疾。一、嶽飛的豪放三個人中,嶽飛傳世的詩詞作品最少。其兩首《滿江紅》和一首《小重山》堪稱佳作。不過這首《滿江紅·怒髮衝冠》總有後人提出疑問,懷疑是明朝人的作品。
  • 嶽飛後人讀辛棄疾詞,說了一段話,辛棄疾熱情地敬了他一杯酒
    辛棄疾,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也是一位詩詞大家。他寫的詞被編錄在《稼軒詞》中,流傳到現在的有六百多首。大家一提詩詞,都說「唐詩宋詞」,就是說唐代以出名,宋代以詞為最。而辛棄疾是整個宋朝,傳世的詞作做多的一個人。
  • 《辛棄疾1162》——寫詞只是副業,打仗才是主業的辛棄疾
    和李白一樣,辛棄疾是一個被詩詞才華耽誤的武俠。我們在記住了南宋豪放派詩人辛棄疾,卻忘記了手持長劍的將軍辛棄疾。對於辛棄疾來說,打仗、抗擊金人才是主業,而寫詞僅是壯志難酬後獨飲孤寂酒的抒懷之作。1月2日,網絡電影《辛棄疾1162》正版視頻平臺上線播映。對於了解那個「不一樣」的辛棄疾有很大幫助。
  • 一生戎馬的辛棄疾和嶽飛,各寫下一首豪氣沖天的經典,高下立見
    能文能武的確實沒有幾個,而南北宋就各出了一位這樣的人,一位是北宋嶽飛將軍,一位是南宋辛棄疾。嶽飛比辛棄疾年長了37歲,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這些標籤自是不必多說,但在他身上有一個多少文人可望不可即的標籤——民族英雄!
  • 辛棄疾寫的很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句句哀傷,卻道出了愛國情懷
    辛棄疾寫的很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句句哀傷,卻道出了愛國情懷文|常聞君言說到愛國詞人,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南宋時期的一些像辛棄疾,蘇軾,陸遊,嶽飛。這些人中很多的名篇都是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比如《破陣子》,《永遇樂》,《青玉案》。
  • 高中生讀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提個問題,難住了不少老師
    嶽飛、文天祥、陸遊等一批能文能武的硬漢,在這段歷史裡抒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在這群人中,筆者總會想起當年那個率50多人勇闖數萬人營地的少年:辛棄疾,那一年他22歲。敢打敢拼、果敢勇猛,讓辛棄疾一戰成名。所以哪怕他自小生活在金人屬地,宋高宗還是重用了他,當上江陰籤判時,他才25歲。本以為從此便能建功立業,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朝廷是這麼膽小怕事。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吵了一架,寫了一首詞,讀起來風趣幽默
    哪想辛棄疾不領情,一把將它推開,還大聲呵斥道:「到一邊去!」見一邊的樹久久不再動彈,辛棄疾這次才酒醒,原來他是醉酒中誤把樹當成要扶他回家的朋友。他啞然失笑,回頭把這有意思的事給記錄下了來。辛棄疾與樹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人人讀到它都覺這件事不可思議,著實好笑。但詞中的深意,卻不知幾人能讀懂。詞的題目是遣興,表明文章是寫飲酒之樂。但仔細一覽,卻發現字裡行間,滿是寂寞。「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 辛棄疾搬家不成,心生感慨,寫了一首詞,充滿了自嘲和無奈
    像辛棄疾,他的一生生活得比較坎坷,自己一生都在追尋的目標也沒有完成。但是他還是能夠在朝廷做官,想必他的生活雖然不如意,但一定不會為吃穿發愁。辛棄疾寫過一首詞《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這首詞中都是辛棄疾表達自己家徒四壁的情況。
  • 辛棄疾是這首詞是真狂,男兒到死心如鐵,寫得比李白還要更加張狂
    真正到達前線衝鋒陷陣,還立下了赫赫戰功,只不過天意弄人,他的人生之路比任何人都要走得更加艱辛,這也是由於那個時代;辛棄疾所生活的時代正是風雨飄搖的南宋,這一時期整個北方早已被金國所佔領,可是南宋朝廷沒有任何的作為,即使是有辛棄疾和嶽飛這種人才,但是並沒有重用,反而是一直在打壓,這也就造成了辛棄疾的個人悲劇,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損失。
  • 辛棄疾的這首詞寫得極有意思,把鄉村頑童描繪的活靈活現!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一代偉大的詞人,同時他也是抗金名將,帶領過軍隊真正的上過戰場,這一點他與陸遊和嶽飛是很像,都是屬於那種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作為一位愛國的文人,辛棄疾完全可與眾多人相媲美,例如他的才華,那在南宋也是首屈一指,他寫過很多非常優美的詞作,並且還在自己的詞作中,
  • 說到哄媳婦的詩詞,辛棄疾寫的盡顯狂傲,甜到齁!
    序言表明寫詞原因:昨晚,我去葛園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家人痛斥我一頓,要求我一定戒酒,因而,我將這首詞寫在牆壁上。詞的上闕寫了我醉酒後的情形:昨晚上,我喝醉了,別人用車子把我給拉回來。孩子們看到我醉醺醺的樣子應該樂壞了吧。早上醒來,搖搖頭,還沒清醒。不要問,魂魄還在葛家溪呢。
  • 蘇軾失眠寫下絕美之作,多年後辛棄疾寫一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
    在宋代詞壇,辛棄疾估計是唯一能與蘇軾相提並論的詞人了!對於蘇軾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詞2700首,詞350餘首,對於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閒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但是多年來,很多人都說辛棄疾跟蘇軾完全沒法比。他們給出了很多理由,比如蘇軾出自書香門第,詩、詞、散文、書法樣樣精通。
  • 辛棄疾這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充滿離愁思念,成為千古名詞
    南宋的嶽飛在「文武雙全」之下應該有一號。其一生龍行虎步,九死一生,「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的武功造化自不需要筆者贅述,其為官的南宋時期當口,金兵南侵,以至於民不聊生。後嶽飛帶領嶽家軍與金兵浴血奮戰,抵抗到後來,斬殺金兵蠻夷無數。後來嶽飛大名傳到了北方一眾金兵將領耳中,令金兵聞風喪膽。
  • 李商隱抄襲夜雨寄北,李玟請嶽飛寫詞,文化斷代到底有多可怕?
    是1100多年前的大詩人,如果看到這個的話可能會鬱悶中嘆息,隨手寫的詩竟然火了,嘆息的是竟然說自己抄襲還是個冷門詩人,無奈,鬱悶。後面這位小姐妹知道《夜雨寄北》就是李商隱原作時,說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由此也引爆了網絡。這還不是結束,明星李玟在一次節目中問道《滿江紅》詞作者是誰?
  • 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蘇軾與辛棄疾在中國的文壇歷史上,對於蘇軾和辛棄疾的高下一直爭論不斷。很多人都說辛棄疾跟蘇軾完全沒法比。他們給出了很多理由,比如蘇軾出自書香門第,詩、詞、散文、書法樣樣精通。巔峰對決對於蘇軾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於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閒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但也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兩人的心境也就不同,所以寫出的作品自然有不一樣的感悟。
  • 辛棄疾自己很喜歡的一個千古名句,經常在酒宴上問旁人:寫得如何
    喜歡辛棄疾,有很多理由。比如率50人闖萬人敵營的勇氣,比如至死都不改的初心,比如他那600多首詞作。除此以外,還是有他身上的那種狂傲之氣。辛棄疾的狂,是骨子裡的東西,配上一絲酒意,總是能化為令人動容的文字。
  • 辛棄疾新婚後外出,用25味中藥給妻子寫了一首相思的情詞,真肉麻
    提到辛棄疾,除了他在戰場上的奮勇殺敵,還會想到他揮灑墨水,給我們留下的經典之作。同時辛棄疾也是一個痴情的男子,他經常給他的妻子寫詞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有一首詩更是經典,不像別人那麼露骨,卻又浪漫至極,其肉麻程度,可以堪稱一絕!
  • 辛棄疾下決心戒酒,寫了一首詞,對著酒杯發牢騷,令人捧腹大笑
    在北宋寫詩寫詞的不亞于于今天的網紅們,比比皆是,水平也是一樣的參差不齊,但是辛棄疾在當時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難遇的好文學家。雖然他的水平可能排不上第一名,但是他絕對是文人騷客中的好將軍,一人可抵千人,帶領五十多號人直接衝進敵軍軍營,活拿叛徒的第一文人。
  • 辛棄疾寫了一首詞,皇帝讀後十分不悅,為何他並未因此獲罪呢?
    可是辛棄疾寫的一首詞,就讓壽皇(孝宗)十分不高興,但是孝宗最終沒有加罪於辛棄疾,這又是為何呢?這首詞就是——《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這幾句運用了陳皇后失寵的典故,阿嬌被漢武帝打入冷宮後,曾重金請相如為她寫一篇賦,希望能夠重新得到漢武帝的寵愛,可是最終還是失敗了,所以說是「佳期又誤」,而陳皇后失敗的原因不過是「蛾眉曾有人妒」,在這裡辛棄疾用陳皇后失寵的典故來比擬自己的失意,而這種複雜痛苦的心情,又無人可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