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 47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2021-02-19 每日一首古詩詞
   點上方 藍色字體 一鍵關注    詩詞解讀 | 國學經典 | 百家講壇| 精品課程

- 公號內回復「目錄」,送你往期經典詩詞解讀 -

回復「杜甫」,獲取杜甫詩詞合集

- 回復「酈波」,獲取酈波老師解讀詩詞合集-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解讀詩詞

黃昏時山寺的鐘聲迴蕩山谷,漁梁渡口處一片喧鬧的聲音。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
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鹿門:山名,在襄陽。
晝已昏:天色已黃昏。
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水經注·沔水》中記載:「襄陽城東沔水中有漁梁洲,龐德公所居。」喧:吵鬧。
餘:我。
開煙樹:指月光下,原先煙霧繚繞下的樹木漸漸顯現出來。
龐公: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鹿門山。荊州刺史劉表請他做官,不久後,攜妻登鹿門山採藥,一去不回。
巖扉:指山巖相對如門。
幽人:隱居者,詩人自稱。

開篇二句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首句寫白晝已盡,黃昏降臨,幽僻的古寺傳來了報時的鐘聲,次句寫沔水口附近的漁梁渡頭人們急於歸家時搶渡的喧鬧,首句表現的是安寧靜謐的環境,次句卻表現喧囂,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比照,這是遠離人寰的禪境與喧雜紛擾的塵世的比照。

第二聯,前句承「漁梁」詩意,是寫村人各自上岸還家;後句承「山寺」詩意,寫自己回到鹿門。這兩句是以人歸引出自歸,作為前文的具體補述。兩種歸途展現兩樣不同的心境,這又是一個比襯,從中表現出詩人與世無爭的隱逸志趣和不慕榮利的淡泊情懷。

第三聯,鹿門山的林木本為暮靄所籠罩,朦朧而迷離,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霧竟消,樹影清晰。詩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著崎嶇的山路,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龐公昔時隱居的地方。這微妙的感受,親切的體驗,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隱者為大自然所融化,至於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龐公的志節,他在《登鹿門山懷古》中也吟有「昔聞龐德公,採藥遂不返。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的詩句。

最後二句,這「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是自況,因為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採藥不返」的道路和歸宿。山巖之內,柴扉半掩,松徑之下,自闢小徑。這裡沒有塵世幹擾,唯有禽鳥山林為伴,隱者在這裡幽居獨處,過著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詩雖歌詠歸隱的清閒淡素,但對塵世的熱鬧仍不能忘情,表達了隱居乃迫於無奈的情懷。感情真摯飄逸,於平淡中見其優美,真實。顯然,這首詩的題材是寫「夜歸鹿門」,頗像一則隨筆素描的山水小記。但它的主題是抒寫清高隱逸的情懷志趣和道路歸宿。詩中所寫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實質上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

詩人以談心的語調,自然的結構,省淨的筆墨,疏豁的點染,真實地表現出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動人地顯現出恬然超脫的隱士形象,形成一種獨到的意境和風格。

21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22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23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24元結《賊退示官吏》

25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26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27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28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29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30韋應物《東郊》

31韋應物《送楊氏女》

32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33柳宗元《溪居》

34王昌齡《塞上曲·其一》

35王昌齡《塞下曲》

36 李白《關山月》

37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38李白《 長幹行·其一》

39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40孟郊《遊子吟》

41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42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43李頎《古意》

44李頎《送陳章甫》

45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46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參考書籍:中華書局出版社  中華經典藏書系列《唐詩三百首》 顧青編著。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每天送你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回家的路上,唱一首歌如何?
    夜歸鹿門山歌孟浩然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背景】孟浩然最擅長的是五言詩,之前華仔分享的也以五言詩居多。歌行體是孟浩然不太擅長也作的較少的體裁。這首詩《夜歸鹿門山歌》就是他為數不多的七言佳作。孟浩然四十歲闖蕩長安,科舉失敗,一度漫遊吳越,雲遊江南數年才返回家鄉。雖然不甘心,但還是無奈地做了一個隱士。
  • 回味經典|夜歸鹿門山歌
    首兩句先寫夜歸的一路見聞;山寺傳來黃昏報鍾, 渡口喧鬧爭渡,兩相對照,靜喧不同。三、四句寫世人返家,自去鹿門,殊途異志, 表明詩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寫夜登鹿門山,到得龐德公棲隱處,感受到隱逸之妙 處。末兩句寫隱居鹿門山,心慕先輩。全詩雖歌詠歸隱的清閒淡素,但對塵世的熱鬧仍不能忘情,表達了隱居乃迫於無 奈的情懷。感情真摯飄逸,於平淡中見其優美,真實。
  • 古詩詞推薦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三四句寫人們歸家,詩人去鹿門,寫出了世人與詩人不同的歸途。五六句寫月光照耀,夜登鹿門山的情景,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後兩句寫龐公隱居之所,巖壁門外,松徑寂寥,只有詩人與山林相伴,與塵世隔絕,詩人恬淡超脫的隱士形象躍然紙上。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
  • 古詩詞鑑賞 | 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三四句寫人們歸家,詩人去鹿門,寫出了世人與詩人不同的歸途。五六句寫月光照耀,夜登鹿門山的情景,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後兩句寫龐公隱居之所,巖壁門外,松徑寂寥,只有詩人與山林相伴,與塵世隔絕,詩人恬淡超脫的隱士形象躍然紙上。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
  • 細讀《唐詩三百首》:十首寫景名篇,唐代詩人太有才
    人在《唐詩三百首》中,詩詞君找到十首寫景詩詞,在詩人的筆下,山石、樹木,飛鳥、明月,都是那麼美麗!《滁州西澗》是唐詩中的寫景名篇。澗邊生著幽草,黃鸝在樹上不停地鳴叫。春潮夾帶著暮雨流得湍急,只有那無人的小船橫在江心。全詩給人一種幽靜、自然、閒適的觀感。後人評價這首詩:寫景清切,悠然意遠,絕唱也。
  • 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孟浩然
    【作品簡介】 《過故人莊》由孟浩然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 《唐詩三百首》這十句最熟悉的古詩詞,記住便是一輩子!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精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首,其中精品無數。一、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三、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語出唐代杜甫《詠懷古蹟》詩之五。意謂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建立和鞏固蜀漢的功業,和伊尹輔佐商湯,呂尚輔佐周文王不相上下,他的運籌指揮都像是胸有成竹,從容不迫,使蕭何曹參為之失色。現多用「指揮若定」形容將帥指揮戰爭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 9首孟浩然詩
    來源:古詩詞大賞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和王維合稱為「王孟」。細讀孟浩然的詩作,只覺清新空靈。孟浩然最會捕捉生命中的詩意感受,簡淨的文字,疏淡的語言,在孟浩然的筆下,卻獨具雅致空靈的氣韻。今天,分享9首孟浩然的詩作,相信我,當你細細品讀之時,一定能感受到自然清新之美。
  • 唐代孟浩然《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中的王迥是一位隱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誼深摯。 孟浩然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 F021:聽分類唐詩三百首5小時45分鐘791MB高質MP3+全文注音PDF
    聽分類唐詩三百首5小時45分鐘791MB高質MP3
  • 孟浩然最著名的10句唐詩,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
    孟浩然最著名的10句唐詩, 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1. 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憂。——唐·孟浩然《送席大》君,你。命不偶,命運不好。此二句在對朋友命運不佳、時運不濟的遭遇表示同情的同時,也表達了與朋友同病相憐的悲傷之情。是悲朋友,也是悲自己,故益發使人悲之。
  •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9首孟浩然詩,美到極致
    細讀孟浩然的詩作,只覺清新空靈。孟浩然最會捕捉生命中的詩意感受,簡淨的文字,疏淡的語言,在孟浩然的筆下,卻獨具雅致空靈的氣韻。今天,小編分享9首孟浩然的詩作,相信我,當你細細品讀之時,一定能感受到自然清新之美。
  • 孟浩然十四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您讀過幾首?最喜歡哪首詩?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是各花入各眼不好回答的,除了李杜是公認的絕頂高手外,其餘詩人是很難分個高下的,但就六甲番人來說,孟浩然和王維至少就應進入超一流高手行列。孟浩然有十四首詩入選了《唐詩三百首》,排在唐代詩人的第五位,僅次於李杜、王維和李商隱,這固然和唐三百選錄以短詩優先有關,但是卻也能側面說明孟詩的影響力。
  • 細解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
    除了解釋為什麼這首詩不符合格律外,把《唐詩三百首》裡的29首五言絕句作了分類,有助於大家更清楚地理解這本書。第一部分 不僅僅這一首首先這個問題說得沒有錯誤,如果不知道李白《靜夜思》不合平仄(格律規則之一)的話,應該謝謝對方告訴您這個知識。唐詩三百首中的五言絕句有29首,不合格律的不僅僅是李白的靜夜思這一首。
  • 孟浩然最有名氣的八首詩,境界大氣,雄渾豁達,難怪李白都仰慕他
    答案只有一個:孟浩然。後者為什麼被三位詩人大咖如此推崇呢?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人品,第二還是因為作品。孟浩然憎惡權奸,唾棄趨炎附勢之徒,這是人品;在作品上,舉個下例子:杜甫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叫《嶽陽樓》,這首詩就是受到孟浩然《洞庭湖》的影響。
  • 孟浩然隱居的鹿門山,究竟有怎樣的魅力?有詩為證!
    讀唐詩,最喜歡一個叫孟浩然的詩人的生活態度。仕途的不順並沒有讓他一直鬱鬱寡歡。古代的讀書人,進不能求功名,退則學歸隱。遠離京都,回到農村生活其實並不差,樂趣多多,比如閒時串串門。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唐詩三百首|《歲暮歸南山》孟浩然
    創作背景 約在公元728年(唐開元十六年),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應進士舉落第了,心情很苦悶,他曾「為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學得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為之延譽,已經頗有詩名。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為懊喪,他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又很猶豫。這首詩是在這樣心緒極端複雜的情況下寫出來的。
  • 唐詩三百首,是每一代中國孩子的噩夢
    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在回答「背唐詩有沒有用」之前,我們首先要回答,為什麼家長要跟風讓孩子背唐詩呢?明明可背的東西這麼多,為啥唐詩會勝出呢?唐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之所以能打敗眾多誦讀經典,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學的巔峰,而是因為另外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 《唐詩三百首》八首經典七言絕句,每一句都是唐詩的巔峰
    《唐詩三百首》八首經典七言絕句,每一句都是唐詩的巔峰《唐詩三百首》是用《唐詩別裁》作為藍本再加選汰而成的共入選77位作者,以杜甫作品入選最多,其次為王維、李白、李商隱。《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作者在黃鶴樓上送孟浩然到揚州,寫詩送行。是一般的送別詩,並無特別的深義。
  • 亞森和他的維文版《唐詩三百首》
    唐詩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中《唐詩三百首》作為中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翻譯成英、法、俄、德等多種語言,國內也曾翻譯成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語言。近日,由維吾爾族翻譯家亞森·阿瓦孜編譯的《唐詩三百首》維文版正式面世,填補了維文版唐詩集選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