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能夠做好的,為什麼就是不自覺呢?該怎麼辦啊?

2020-10-03 七月夜話

「唉,老師,這孩子就是沒有自覺性,您說怎麼辦呀?……」小羅媽媽愁眉苦臉地說道。

原本,收拾完屋子,趁著天色尚早,我和老公一起到河堤上去散散步,舒活舒活筋骨,放鬆放鬆心情。

結果沒走多遠,迎面遇上了行色匆匆的小羅媽媽。眼尖的她老遠就開始打招呼,走近了,就開始打開了話匣子,連珠炮似的訴起苦來:「真對不起啊,老師!我家兒子啊,真的太不爭氣了!玩心重得很,做作業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氣死我了!今天我告訴他,如果半個小時做不完作業,差一道題我就打一下手板,結果,他不到半個小時就做完了!你說,氣人不?他明明能夠做好的,為什麼就是不自覺呢……」

是啊,孩子明明能夠做好的,為什麼不自覺呢?主要原因在於家長從小沒有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孩子什麼時間幹什麼,沒有目標,沒有時間觀念,加上,小孩子又容易受外界影響,分散注意力,才會導致他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孩子還不少。那麼,作為家長,如何正確面對引導孩子改變這種狀況呢?


第一,冷靜反思,保持平和的心態。

孩子,其實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因而,一旦孩子出現了這樣的狀況,我們要冷靜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從而思考對策,像小羅媽媽這樣著急不但於事無補,有時可能還會火上澆油。只有家長先平靜下來,才能引導孩子靜下心來溝通交流。

第二,規則引領,養成良好的習慣。

要讓孩子明確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就必須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作息時間表,確定生活和學習規則,同時要落實對孩子的獎懲制度

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別有經驗。每一學期開學前,她都會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作息時間表,做好學習規劃,同時制定了一張生活和學習評價表,堅持對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價,包括自評和家長評價,一天一小結,一周一總結。當然,也落實了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

因此,孩子從早上起來晨讀,到午間休息前課外閱讀,以及下午放學後做作業、練琴、讀英語、聽故事等等安排得井井有條,很有規律。時間長了,根本不用她提醒,孩子自己就知道該幹什麼,自然就去做了!


第三,耐心陪伴,促使孩子堅持不懈。

要知道孩子的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當然,也不可能家長說一次兩次,孩子就能完全改正。因而,家長不要老是抱怨孩子怎麼就記不住呢。

孩子畢竟是孩子,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陪伴他一點一點地糾正不良的習慣。當孩子做好了,我們要毫不吝惜地誇獎他;當孩子氣餒了,我們要給他加油打氣;當孩子違反了規則,我們要心平氣和地懲罰他……家長一定要明白,面對孩子,我們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聲壓人


人們常說,一個好習慣,只要堅持21天就能夠養成。這句話的確很有道理,大家不妨一試!

結束語:雖然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永遠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既然如此,那麼,無論孩子出現任何問題,我們作為家長都應該責無旁貸,引領孩子正確面對,義無反顧地陪同孩子堅持到底!



對此,你有什麼意見或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相關焦點

  • 我的孩子總會不自覺撒謊,應該怎麼辦呢?
    別急,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要慌,撒謊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而當我們做父母的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先冷靜下來,認真分析,孩子為什麼而撒謊? 想想看,為什麼會這樣呢?很多時候我們大人會有一些善意的謊言,比如說公司加班給你打電話,你會推脫說自己生病了,可是在你身邊的孩子明明看你活蹦亂跳的呀? 比如說帶孩子去醫院打針,為了安慰孩子你不斷的說,「不疼,寶寶,可快了,一下子就打完了」,護士也為了哄孩子而附和你,「真的不疼」,可是孩子是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疼痛的呀,明明很疼,為什麼要和我說不疼呢?
  • 讓孩子自覺?家長做好這5條
    那麼對於兩歲的寶寶,第一層放的就是咬彈珠和顏色配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直觀上讓孩子對眼前的教具都能夠有足夠的信心和把握,並且能夠保持一個持久的熱情,幫助我們孩子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練習習慣。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孩子的自主性就表現出來,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能力來促使自己不斷的去練習,表現自己的個性化和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
  • 孩子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自覺
    儘管家長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催促,孩子還是跟沒聽見一樣,該幹啥幹啥,一點都不著急,家長們真的是操碎了心,也讓家長們越來越頭疼,對於孩子的能不能自覺地學習這件事,家長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閒雜家長最羨慕的就是那些學習好,又上進的孩子們,人家學習好還自覺主動,自己家孩子明明學習不好也不求上進,不僅不主動學習,跟上腳步,反而還在那不以為然,拖拖拉拉,為此,家長真的是無可奈何的。孩子學習一點都不自覺?
  • 孩子上課明明很認真聽講,為什麼課下就不會做題呢?
    "這道題這麼簡單還想不出來?你上課到底認真聽了沒有啊?"屋裡傳來一位母親對自己兒子的質問聲。"聽了,我認真聽了,還做筆記了呢。"8歲的佳佳說道。"做了筆記還想不出來怎麼做?我看你就是沒認真聽課,做不出來你就別吃飯了!"佳佳媽氣得摔門就出去了。
  • 孩子看電視說話不算數,怎麼辦?3步幫助孩子自覺遵守規則
    「你就是說話不算話!非得把我惹怒了才行是不是?趕緊把電視關掉!」第一步:真誠地表達自己,平等地與孩子溝通,拉近關係就拿看電視來說吧,每次因為看電視時間而產生的矛盾,讓彼此都很緊張疲憊,因此說教已經沒有用了,不妨可以試試這樣表達。家長,「寶貝,媽媽有個問題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請你幫忙想想辦法。」孩子會問,「什麼問題啊?
  • 為什麼孩子拖拉又不自覺?答案就是你沒有幫他培養出開放式大腦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一放學就知道乖乖地去寫作業,沉迷學習到無法自拔,而自己家的孩子卻一提到學習就千方百計地逃避呢?這其中的差別在哪呢?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毫不誇張地說,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就被吸引了,《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簡直說到我心坎裡去了。
  • 孩子整日沉迷手機怎麼辦?3個小技巧,讓孩子自覺地放下手機
    孩子整日沉迷手機怎麼辦?3個小技巧,讓孩子自覺地放下手機引言網絡時代,人手一部手機,已經成為標配。除成年人有手機以外,很多家長為了方便,也給他們的孩子配備了手機。經常犯難:孩子整日沉迷手機怎麼辦?在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背後的原因,這樣才好對症下藥。為什麼大多數孩子都有沉迷手機的壞毛病?1、手機裡的誘惑太多。不僅可以看漫畫,看視頻,玩遊戲,還能與人聊天。
  • 孩子學習不自覺怎麼辦?機智媽媽用這3招,讓孩子主動拿起課本
    這看似是孩子有拖延症,其實說到底就是不自覺。就算在做家庭作業的時候,小芳也是一次次提醒他要專心,不能寫半個小時,玩半個小時,但孩子似乎總是聽不進去,如果沒有提醒孩子做作業,那昊昊就不會主動拿起課本。為此小芳一直很鬱悶,孩子變成這樣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對待學習不僅無所謂,而且一點都沒有積極性。
  • 孩子寫作業不自覺?家長可以這樣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尤其是做了媽媽以後,遇到孩子拖拉、早上不起床、孩子太粘人、孩子不睡覺、孩子不學習.....這些時候都會瞬間點燃家長的心頭之火。幾乎每個父母都有輔導孩子的經歷,孩子自覺能力強的父母操心比較少。如果是自覺能力差的孩子,也許會讓你精神崩潰。其實我們都知道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好。
  • 每天輔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感覺好累,要崩潰了該怎麼辦?
    每天輔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感覺好累,要崩潰了該怎麼辦?輔導一年級孩子如果不得法,當然累了,並且還得被氣個半死。怎樣才能不累呢?下面給這位辛苦打工的媽媽幾點建議吧。第一,必須要建立起生活節奏。既家裡要有生活作息時間表,通過大人的有效管理,讓孩子建立起生活節奏和規律,而這個節奏一旦建立起來後,孩子會養成到什麼時間自覺做什麼事的習慣。否則,一年級兒童會過度偏重玩兒,而不願意靜下心來學習。第二,家裡牆上掛一塊黑板或白板。用這個工具,既可以模擬課堂教學,又可以充分發揮可視化教學。
  • 疫情期間,孩子就是不愛洗手怎麼辦
    我們大人之所以能夠做到每天勤洗手,多半是因為對「新冠」的害怕,而「做點什麼」可以減輕焦慮情緒呢,好像多洗幾遍手就感覺不那麼緊張了,可以說焦慮情緒是讓成年人勤洗手的主要動力。然後斥責一通孩子為什麼不知道洗手,說一百遍了也沒記性,怎麼就是不讓父母省點心……這樣的嘶吼式教育,往往成為孩子討厭洗手的主要原因,因為「洗手」這件事,往往是和被責備、貶低以及被吼的場景聯繫在一起的,容易造成小孩的心理陰影,誰會因為洗手被訓而喜歡洗手呢?又不是天生受虐狂!
  • 放暑假,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為什麼會比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更自覺呢?
    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孩子的自覺性會那麼好呢? 那麼是什麼導致孩子不自覺呢?我們從學習的角度去談這個問題: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為什麼會比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更自覺呢?一 小敏是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她對學習情有獨鍾,為什麼呢?
  • 明明寫著防水的手錶為什麼還是進水了,該怎麼辦?
    明明寫著防水的手錶為什麼還是進水了,該怎麼辦?很多的朋友在潛意識裡都會認為防水手錶就一定是很安全的,因為購買時標明了防水50米/100米的嘛,但是往往現實不是如此,那防水水錶為什麼在佩戴的時候還是出現了進水的情況呢?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手錶的防水等級呢?
  • 孩子寫作業不認真,特別馬虎,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當中,明明孩子會的題卻把它寫錯了,比如說3+8=11,可是孩子寫的時候啊,卻把它寫成了12。當孩子做錯的時候我們很多家長就會說,你怎麼這麼不認真,粗心大意馬虎呢。如果這樣說肯定不對,而且結果還適得其反,那到底對的是什麼?到底應該怎麼去說呢?
  •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怎麼辦?做好這幾點,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在經歷一個漫長的假期之後,一個問題出現了:孩子能不能重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其實父母有這個顧慮是很正常的,許多孩子都習慣了家裡的舒適,重新回到新的環境難免不適應,父母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呢?小星媽這裡有幾點總結分享給大家。
  • 一遇到敏感的事,就看人尷尬,眼神不正常,不自覺瞪人怎麼辦?
    問:比如說別人找我幫忙,可能是個舉手之勞,我也沒感覺什麼,但是就是表現出不願意做的表情,不自覺瞪別人。比如,兩個同事在一起聊天,我見了就有點那難受,也會不自覺瞪他們。再比如,我去其他同事辦公室裡辦業務,如果同事坐著,沒站起來迎接我,我就下意識尷尬,雖說我深知這樣沒必要,但就啊糾結,瞪人。再比如,別人就算借了我一塊錢,如果別人不還,我見了他也會尷尬糾結。等等。一遇到敏感的事情,就會習慣性的難受,糾結,表情尷尬,眼神不正常,不自覺瞪人。這嚴重影響了我的正常生活,該怎麼辦啊?整天難受死了。。。
  • 孩子任性、固執怎麼辦?培養開放式大腦,讓孩子自覺又主動
    擁有開放式大腦的孩子,相比防禦式大腦,能夠更加平靜自若的面對生活、學習,從而贏得更廣闊的人生。相反,開放式大腦是幫助孩子意識到他們是誰,他們會成為誰,意識到他們有能力克服失望和挫敗,從而自覺選擇富有聯結和意義的生活。
  • 我鼓勵孩子說「你能做到的」,可孩子就是不去做。我該怎麼辦?
    「你越說他,越起反作用」這是為什麼?4、我鼓勵孩子說「你能做到的」,可孩子就是不去做。我該怎麼辦?經常聽到一些父母說,「數學怎麼又考了50分啊,這道題就不應該錯,之前不是教過你了嗎?你的數學成績完全可以再提高呀,你怎麼就不努力呀,就不細心一點「。其實很多孩子已經很努力了,父母應該這樣說,「看來你不是很擅長數學啊,語文不錯呀,等下我們先好好學習語文,再花時間補一補數學。」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改掉孩子不良行為
    文/英子育兒日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相信不少的家長都有去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學習不夠自覺應該怎麼辦呢?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能夠自律的孩子是非常少的,就算是自己的父母是老師也不一定教育出非常自覺、非常愛學習的孩子。
  • 孩子為什麼不自覺?很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有的家長則有不一樣的觀點:「指望著孩子自覺,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就不知道自覺的重要性和意義,他們或許只遵從內心的感受和想法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案例:一位家長要出遠門,把孩子交給老人來照顧,本以為孩子能夠乖乖的待幾天,沒想到卻發生了意外。事情讓家長也沒有預料到,孩子在老人家裡吃飯成了大問題,在這段時間裡,孩子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按時吃飯,而是不接受老人的管教,開始撒歡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