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推小學生性別教育 家長建議插圖人物換小熊

2021-02-08 手機鳳凰網

小學生性教育課程試點教材引熱議

北京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出爐後,圖文並茂介紹性交概念的內容引發熱議,被指「尺度過大」、「赤裸裸」。記者從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獲悉,該校將於今年9月推出滬上首本小學生性教育教材《男孩女孩》,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正規教材將在楊浦區18所試點學校同步使用,藉由心理課實施性別教育。

六成多網友贊同:是對性觀念的正確引導

據報導,日前,北京市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成長的腳步》大綱公布,該書按低、中、高學段小學生特點設置內容,包括「我的身體」、「預防愛滋病」等。其中「我是從哪裡來的」一課中,大膽加入了性交概念,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

原文寫道:「人類繁衍後代是靠男、女兩性共同完成的……為了讓淘氣的精子能儘快找到卵子,爸爸用陰莖插入媽媽的陰道裡,用力把精子射入媽媽的陰道內……」同時還配上與文字匹配的插圖。

一些網友認為,圖文解釋男女性愛過程尺度過大,堪稱「黃色」、「赤裸裸」。

該書編纂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很多學生從低年級起就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感到好奇,若不能從正當途徑解答,他們很可能會從黃色書籍、網站去尋找答案,這會對孩子產生誤導。

另外,這位撰寫人還表示,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不能用成人的觀點看孩子的世界。在國外,性教育甚至從幼兒園開始,中國應吸收經驗,把性作為社會文明中的一部分來告知我們的孩子。

該消息一出,新浪網便推出「你如何看待北京首部小學生性教材圖文並茂介紹性交? 」的網絡調查,截至今晨7點,共有44665人參加投票,其中62.2%的用戶表示贊同,認為對性觀念的正確介紹和引導是杜絕性危害的有效手段。還有30.8%的用戶表示質疑,表示圖文解釋男女性愛過程尺度過大,不適合小學生閱讀。

滬上家長建議:把插圖中的人換成卡通小熊

「課本裡面除了『性交』、『陰莖』、『陰道』等生殖器字眼外,居然還配了性交的插圖,這也太赤裸裸了。」昨天,滬上一位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董女士看到插圖後表示出了自己的擔心,小學生這麼早就了解如此圖文並茂的性知識,可能會適得其反,使孩子早熟,確實不太合適。

「如果給中學生學習,我還能接受。其實小學生能了解自己的身體,有性別意識,我覺得就可以了。 」在董女士看來,小朋友對性的好奇程度也沒有這麼強烈,不必用這麼詳細且深入的教材來回答。「像我平時只是灌輸女兒,女孩子的私密處有哪裡,哪些部位不能讓人碰,要適當保護自己。我是剖腹產,所以孩子問我從哪裡來,我就說,從肚子裡拿出來的。 」

不過,在對女兒的性教育中,董女士也有些煩心事,電視裡,經常會看到親吻等親密鏡頭。「我會對女兒說,小朋友之間不要這麼親吻,因為不衛生。 」

而3歲女孩的家長周女士則認為,現在的孩子都很早熟,早點告訴他們也無妨,「遮遮掩掩反而讓他們心生好奇,到時候說不定自己找東西亂看,那就是家長不能控制的了。 」周女士說,只不過,對小朋友談「性」,如果能把插圖中的人換成小熊或別的卡通人物,不必這麼仿真,可能會更加好一些。

「對兒童談性前,應該有鋪墊或有臺階,循序漸進,一上來就圖文並茂這麼『生猛』,有點不合適。」一位五年級學生家長吳女士說,如果這本教材要在學校使用,建議上課老師一定要好好研究,怎樣給孩子解釋,做好正確引導。

[本市試點]

首本小學性教育教材將進楊浦區18所學校

《男孩女孩》從生命教育入手

記者了解到,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早在2006年就開設了系統的性別教育課。今年9月,該校進一步大膽實踐,將推出滬上首本小學生性教育教材《男孩女孩》,「這本書是我們在研發校本教材的基礎上,聯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正規教材。 」該校副校長徐晶介紹說,這本教材還將在楊浦區18所試點學校同步使用,在心理課中實施。

「我們之所以叫性別教育,而不叫性教育,因為『性教育』容易使人誤解好像只有生理這一塊內容,其實,性別教育包含了生理、心理和倫理等方方面面。 」徐晶說,這本《男孩女孩》教材分為低、中、高三個分冊,不僅科學系統地介紹了小學生樂意接受的性別教育知識,包括性別意識、性別認同、身體保護等方面,例如:遭遇性侵犯怎麼辦,身體的界限在哪裡,什麼是秘密等。教材中還設計了鮮活的生活情境,讓孩子討論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人,教孩子提高警覺,學會保護自己。通過小遊戲,讓孩子學會大聲說不,做身體的主人。

除此之外,徐晶還介紹,這本教材依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內容生動活潑,角度比較柔和,人文性、可讀性強,比如「我從哪裡來」這一課,我們告訴孩子生命的起源是什麼,生命無處不在,人是大自然的一員等。

「我們是基於生命教育的理念在開展性別教育,我們的研究非常謹慎,期間開展了課程調研,做了大量的學生和家長問卷,在符合中國國情和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設計了這本教材,因此,這樣的性別教育是受到家長歡迎的。 」徐晶說。

在講述「我從哪裡來」的內容時,他們會將「精卵結合」比喻成一次遊泳比賽,精子拿著爸爸的身體地圖,去參加一次遊泳比賽,比賽的最高獎勵就是那麼多的精子只有和一個「卵子公主」結合,於是,很多精子就開始勤學苦練,戴著遊泳眼鏡,整裝待發,一路上他們會碰到很多困難……「在科學、準確的前提下,這樣的表達或許更容易讓小學生理解和接受。 」

對於北京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教材的出爐,徐晶表示應該抱有寬容的心態來看待,「不能一棍子先打死,教材的編寫者也花了不少心血在做研究,這是一種進步,應該鼓勵。 」她說,教材的使用關鍵要看老師的引導,在小學開展性教育非常有必要,應該鼓勵這一領域的研究,讓孩子認識自己的生命和性別,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

[專家聲音]

慢慢推廣,不要走得這麼急

「我不是很贊成,將成人赤裸裸的性交圖片給孩子看,用過於直露的字眼也不適合。」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理事長、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增強表示,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可以用一種隱喻的方式說明, 「讓孩子過早地知道『陰莖』和『陰道』沒有必要,他們可能會覺得可怕和恐懼。」吳增強表示,國外也有一些兒童性教育的書籍,將生命孕育的過程寫得很美,既很科學又符合兒童的認知,這個度把握得好,受到家長的歡迎。

「這本書不是洪水猛獸,不過,性教育應該要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的容忍、接受程度,慢慢推廣,不要走得這麼急。」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表示,這本書可先嘗試給教師做參考,不一定要將所有內容都提供給孩子。在她看來,孩子的成熟度不一樣,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要做好引導, 「不要讓家長誤解,認為性教育就只有性交部分,其實生理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如何建立親密關係,正常交往,要學會認識自我,學會責任,尊重他人,平等交往等,這些才是最核心的部分。」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求學簡歷」30頁 照片插圖俱全校長籤名
    照片插圖俱全校長籤名推薦  小學生「求學簡歷」厚厚30頁  目的只有一個:叩開理想中學的大門  製作簡歷不再是大學畢業生的「專利」。日前,滬上不少小學畢業班學生、家長開始為新學年升入初中精心準備,也加入到簡歷製作行列中。不少初中校長反映,有時候一天能收到上百份各式各樣的「求學簡歷」,內容包括成績單、獎狀、推薦信等,最厚的有30多頁。
  • 小學生作文《換爸爸》火了,家長被老師「點名」:真該反思一下了
    然而,家長們卻普遍比較喜歡安靜乖巧的小孩,對於淘氣好動的小孩大多都比較反感。對於喜歡搗蛋淘氣的孩子,家長一般都會對孩子進行打罵式教育,慢慢去抑制孩子好玩的天性,讓其成為父母眼裡喜歡的乖孩子。01小學生寫文"換爸爸",家長被老師"點名"估計有不少小孩子有過"換爸爸"這個念頭吧,然而,念頭歸念頭,相信還是有很多小孩子不敢向自己父母說出這個想法
  • 語文教育:閱讀教學怎能忽略課文插圖
    很顯然,編者是在提示我們,可以憑藉第一幅插圖導入新課。與第二幅圖匹配的文字,即課文第六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重點所在;要突出教學重點,一定要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教學本篇課文,如果真正發揮了插圖的作用,那麼,作者所描繪的形象、展示的場面、表現的主題等,就容易讓學生歷歷在目、瞭然於胸。
  • 託育早教疫後復園,小熊搖籃破解家長信任危機
    2018年,惠文教育在上海推出小熊搖籃品牌,建立了小熊搖籃上海旗艦園,為全國各地的早教、託育園所提供小熊搖籃智能教保管理系統、品牌授權等服務,為園長和老師提供教保、管理、運營等培訓。一年多的時間,在全國已經獲得300多家客戶,頗受好評。   在直播中,劉惠文帶領觀眾在線「參觀」了臺北的小熊森林幼兒園,並通過實拍消毒、測體溫等流程,展示了其最為核心的智能教保管理系統。
  • 教科書插圖的編輯加工策略
    對於人物圖,由於年代久遠等原因,有些歷史人物我們已經很難考證其真實的面貌,這就需要在審讀時特別注意史實問題。曾有研究者發現,我國部分歷史和語文教科書中關於某些古代人物的插圖,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狀況。
  • 小學生課本塗鴉秀,閏土已經被玩壞了,語文老師:孩子,住手吧
    開始的時候還好只是在書的空白頁塗鴉,可是到了後來,他們就開始打起了課文中人物插圖的主意了。比如李白本來是唐朝著名的詩仙,在課文的配圖中也是一身正氣,一看就是文質彬彬的樣子。可是在小學生的筆下,李白不僅戴上了墨鏡,甚至還開上了跑車,這畫風完全是變了一個風格了。
  • 小學生「課本塗鴉」走紅,課本人物紛紛換裝,老師看後哭笑不得
    說到小學生,那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誰家有兩個小學生,那家裡可就熱鬧了。而在學校上學的他們,也是愁壞了各位老師,現在的孩子離開的家長真的是太難管教了。就現在的小學生而言,想要讓他們上課的時候能夠全程的認真聽課,真的是沒有幾個學生能夠做到,能好好地聽課的一般都是學霸級別的人物了。
  • 教育寶寶領悟性別差異,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性別教育在孩童發展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這是樹立寶寶的「三觀」教育的基礎。這個時候,我們家長的角色就不容忽視了,只因「性別教育」是每位成熟、成功家長的必修課。一、別讓孩子從小就模糊了性別差異每一個寶寶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是一張乾淨、整潔的白紙,這張「紙」未來的發展、成就有多大,很大一部分因素都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家長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法會決定孩子日後漫漫人生路怎麼走、走多遠。
  • 語文 |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10大技巧詳解,小學生必備!
    我們是來自7座城市的10名小學生家長在此交流科學、實用的教育經驗歡迎加入我們
  • 名校教師推薦:小學生寒假作息時間表,建議家長收藏
    到了開學的前幾天,一般孩子開始瘋狂趕作業,家長開始不斷鞭策孩子:馬上要開學了,知道著急了吧?趕作業的滋味不好受吧?趕緊做完!在家長由溺愛、放縱——鞭策、打罵這一系列的節奏中一般孩子的寒假生活匆匆忙忙就結束了。
  • 小學生作文《換爸爸》火了,家長被老師「點名」:真該反思一下了
    然而,家長們卻普遍比較喜歡安靜乖巧的小孩,對於淘氣好動的小孩大多都比較反感。對於喜歡搗蛋淘氣的孩子,家長一般都會對孩子進行打罵式教育,慢慢去抑制孩子好玩的天性,讓其成為父母眼裡喜歡的乖孩子。小學生寫文&34;,家長被老師&34;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不應該教給孩子 懷孕和性別這方面...
    最近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經歷這位學生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2011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提出,「將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章第十三條也規定: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
    調查結果反映出目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特點和新問題:  家長對子女優先關注現實性因素,對發展性因素的關注度較低家長的教育關注點能直接反映其教育態度和期望。 母親在家庭性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女生比男生接受性教育更為充分儘管當下社會對涉「性」話題有所開放,但家長對子女進行性教育時,「說什麼」、「如何說」仍然存在觀念和能力上的雙重阻礙。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家長曾對子女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性教育,但內容多集中於性別教育和性器官衛生保健,對防範性騷擾、生命教育等較少涉及。
  • 小學生課本塗鴉,杜甫竟玩起了自拍!家長:這孩子真是我親生的嗎?
    對於想像和動手創造能力正處於蓬勃發展的小學生來說,課本上的插圖無疑是展現自己超凡「藝術水準」的最佳畫板,今天就和指導君一起來看一下吧~現在的小學生腦洞很大,比我們那一代想像力豐富許多,看到課本上被塗鴉得面目全非的插圖,指導君不禁自嘆不如,但是面對這群熊孩子,這也讓班主任束手無策。
  • 錯誤的性別教育最傷娃!家長快來這樣做!
    錯誤的性別教育最傷娃!家長快來這樣做!家長首先要弄清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差別。性別教育不是性教育,性教育只是性別教育的一部分,性別教育包括的內容其實是非常廣泛的,比如對男女性別的認識和了解,對自身性別的認同與接納,對不同性別的理解與尊重等等,這些都是性別教育的內容。
  • 小學生頻繁換老師:家長認為不利於孩子學習,學生無動於衷不著急
    而教育部規定的小學生每個班應該是不超過45人,現在55人是不是早晚還又得換?這是誰的問題?雖然問題很明顯,但是不得不說,這就好比煤油燈撥亮,撥一下亮一下。所以學生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比方我兒子在這所學校換了八次老師,六次語文老師,兩次英語老師。六年內八次,頻率不能不說不高了,所幸兒子班主任是數學老師一直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
  • 上海家長"重女輕男" 專家建議加強"男孩教育"
    9月19日下午,由上海市婦聯、上海社會科學院等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上海「為了孩子」國際論壇在華亭賓館開幕。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上海目前一項針對兒童權益保護的問卷調查發現,上海家長普遍存在「重女輕男」的現象,對女孩的關注高於男孩,而女孩對自身權益保護的滿意度也高於男孩。因此楊雄建議說,目前上海最重要的是加強「男孩教育」。
  • 中學生「惡搞」課本插圖,老師看了血壓飆升,網友卻稱:太有才了
    這樣一位愛國詩人正面人物形象,卻被學生畫成了一位美女坐擁在懷的花花公子形象。旁邊還配上了「魚人二代」的網絡網絡小說名《很純很曖昧》,估計該同學正在追這部小說吧!如果你覺得這就完了,那你可就真是太小看學生們的腦洞了。
  • 把「學生插圖畫」做成「大事兒」 這所小學讓課本塗鴉火了
    瀋陽一所小學組織上千名小學生,「正兒八經」地給語文、數學等教材畫起了插圖。走進瀋陽市渾南區白塔小學的教學樓,走廊裡一整面牆壁的教材插圖畫吸人眼球:有來自課文《小松鼠找花生》《烏鴉喝水》《九色鹿》裡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有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化故事《斷織勸學》《文天祥》,還有《江南》《可愛的西沙群島》中的美麗風景……一張張圖畫色彩鮮豔、情趣盎然。
  • 創新服務舉措 東航試推登機口特色滬語廣播
    民航資源網2013年5月29日消息:為讓廣大旅客感受到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彰顯本土化的服務特色,自5月下旬起,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聯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試推登機口特色滬語廣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