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和孩子鬥智,不如去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小模範 #育兒經驗

2020-09-05 小模範教育7

為人父母,有時就像在與孩子鬥智鬥勇。

那些既能夠讓孩子保持個性獨立解放,又能讓孩子聽從教導的家長,必有一些「絕招」。


1

上文中所提到的鬥智鬥勇,其實並不是說和孩子發生衝突,互相視為敵人。

只是在說,由於現在的孩子受到社會文化及環境因素的影響,變得越發地早熟、複雜、難以應付。

因此,若有家長能將教育孩子變成一樁輕鬆之事,那麼其他家長一定會感到羨慕不已。

其實,很多教育家都將那些既能夠保證孩子的個性發展,又能夠讓孩子聽從教導的教育方式,歸結為是愛所起到的主要作用。


更詳細一點說就是,當你真心愛你的孩子時,你會發自內心地卸下心防、放下父母的架子,將權威化為親和。

在這樣的教育中,粗暴與野蠻是絕不會出現的。


2

很多家長都感到疑惑,他們抱著一種孩子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問道:「如果不打孩子,還能有什麼辦法讓孩子變好呢?」

答案就在於習慣的養成

那些以打孩子為教育方式的家長,他們無法看到,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那些壞毛病不是因為打的少,而是沒有培養出抵消這些壞毛病的行為習慣。

與其通過威脅等方式使孩子服軟,不如藉助信息化的工具來為孩子進行習慣養成的規劃。

讓孩子的童年既優秀又幸福。

比如,許多家長都在使用的一款小程序,「小模範」少兒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比如「小模範」這樣的少兒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其獨創的「1+2+7法則」可以讓家長們自由為孩子快速制定習慣養成計劃,設定完成任務的最後期限,隨時查看任務完成的進度,酌情制定獎勵措施。

善用這樣的微信小程序,既能讓家長少了許多教育的重負,又能使得教育變得更科學、高效,孩子也會變得更優秀。

相關焦點

  • 給孩子灌輸價值觀,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小模範 #育兒經驗
    這種方法的成功之處在於,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並且孩子也會因為崇拜自己所依賴的成年人,而不自覺地將成年人的行為視為自己學習和認同的榜樣。原因便在於,孩子的模仿能力雖然強,但卻不加以辨別,也就是說,孩子既可能模仿自己的家長,同時也可能會去模仿其他人。
  •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比施加壓力強太多!#小模範 #育兒經驗
    有的學生除了要在白天應付學校的功課之外,晚上還要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到了周末更是要去參加興趣班培養某種特長,無論這種特長他是否真的熱愛。可想而知,在這種重壓的情況下,學生對學習的印象只是枯燥、乏味甚至厭惡。這樣能培養出一個學生對某種領域或事業持久的熱愛嗎?要知道,時間這種東西就是如此,沒了就是沒了。
  • 與其盲信培訓班不如培養好習慣
    因此,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給予孩子學業上的有力幫助,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力,知道為誰而學、為何而學,即首先破除畏學、厭學的心理問題,其次才是如何去學的方法問題。文化課如此,體育課也是這樣。當下,因體育進中考而使得體育培訓班極其火爆,培訓價格不斷看漲。
  •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關鍵是什麼?#小模範 #育兒經驗分享
    更可怕的是,哪怕這樣的人擁有極大的天賦和能力,但由於缺乏獨立能力,因而不懂得主動創造,開拓創新。這樣,他的所有天賦也都荒廢掉了。答案是為孩子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如果家長能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那麼孩子就能夠調動起自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獨立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可是,如果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習慣培養,該怎麼辦呢?有辦法!
  • 孩子暴飲暴食?這個辦法三天幫您解決#小模範 #育兒經驗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流行,人們便開始喜歡將自己的生活曬在網絡上。光是曬自己買的東西、去過的地方、自拍照等等,還不夠。很多家長都喜歡把自己的寶寶照片曬到朋友圈中。比如,許多家長都在使用的一款微信小程序——「小模範」,作為孩子啟蒙教育的小助手。
  • 孩子做事馬虎,這個辦法三天幫您解決#小模範 #育兒經驗
    ,儘管選擇放養式教育的家長可能會對此見怪不怪,但如果孩子在沒有監督和提醒的情況下持續下去,這種做事馬虎興許會惡化成做事魯莽、不長記性。3、讓孩子體驗不同的事務,從而讓孩子增加做事經驗。4、與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加深孩子對於事物的理解和認知,能更好地幫助記憶做事的規律。以上可以看出,儘早使得處於早期教育或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才能使孩子改掉壞毛病,變得更優秀。
  • 為什麼要用量化的工具去管理孩子?#小模範 #育兒經驗 #教育
    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根據孩子實際完成情況,酌情指定獎勵。在這種教育模式下,一方面孩子不會因為完不成任務而自卑。因為完不成任務,也不會有懲罰,只是得不到獎勵而已。另一方面,孩子為了獎勵而自覺養成習慣,能大大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孩子總是熬夜?這個辦法三天幫你解決 #小模範 #育兒經驗
    儘管家長在為孩子購置手機時,是抱著一種希望孩子在外能隨時聯繫到父母,防止意外的發生。這本是好意。可普遍的現實是,孩子沒有因為多了一部手機就和家長增進了更多的交流機會。更要命的是,很多家長本就受不了手機的誘惑,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這樣的家長再怎麼去訓斥孩子,都無濟於事。
  • 猶太人育兒經|如何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所以,平時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至關重要,不容忽視!那該如何培養呢?《猶太人育兒經:一本書讀懂猶太家教智慧》一書手把手教你做!這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南,全面總結了猶太民族教子方法和育兒經驗,其中有經典故事還有解讀,內容通俗,值得中國母親參考借鑑。
  • 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好習慣,0~6歲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做起事情來肯定會笨拙混亂而且沒有條理,這裡父母往往缺乏耐心,覺得與其讓孩子做事,搞得亂七八糟的,還不如直接幫孩子做更省時省力。  父母太主動,凡事親力親為,包辦代替,過度「操心」,不給孩子主動打理的機會,這種「越俎代庖」導致了孩子的依賴性,使孩子失去主動性。
  •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從小培養孩子3個好習慣,比成績更重要
    其實「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足夠的錢,不如教會孩子賺錢的本事。所以說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來說尤為重要,並且我們應該從小培養。所以說家長與其留給孩子金山銀山,都不如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尤其是這4個習慣,比成績高低更重要。
  • 比社會更影響孩子的,是他的家庭#小模範 #育兒經驗
    許多家庭中,由於父母是權威式家長,導致孩子的個性發展畸形、自卑。如果父母再是那種虎爸虎媽型的家長,孩子甚至可能會產生許多心理障礙和疾病。還有,如果一個家庭並不健全的話,孩子也會變得很敏感、脆弱。,真正的本事是使孩子激發自己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勇敢地面對生活。
  • 孩子挑食怎麼辦?這個辦法三天幫你解決#小模範 #育兒經驗
    想想看,很多的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如果家長不能夠有所節制地控制孩子攝入這些零食的頻率和量,那麼無疑,孩子會變得非常挑食。而孩子挑食這一現象,已成為當代眾多家庭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3如今,不少家長都選擇用一款名叫「小模範」的微信小程序為孩子安排習慣養成的任務。
  • 「中國式父母」,不是傷害孩子的理由#小模範 #育兒經驗
    1、喜歡訓斥和貶低孩子這樣的事情有些是發生在室內,有些則是發生在他人面前。「中國式父母」喜歡用一種刻薄的、斥責的口吻與孩子溝通對話,這極大地傷害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儘管這種做法被這樣的觀點所維護,即打罵孩子能讓孩子變得更堅強,但這種以強硬的方式磨損孩子的自尊心為代價,在小編看來實在是得不償失。
  • 孩子不愛與人溝通?這個辦法三天幫您解決#小模範 #育兒經驗
    1、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一個不愛溝通的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與人保持溝通,但如果他有一個和其他小朋友共有的興趣愛好,那麼打開話匣子就輕鬆許多,所以家長要幫孩子培養一個能讓他和別人打成一片,使其他小朋友羨慕的興趣愛好,比如閱讀、樂器、練字等。
  • 孩子亂花錢怎麼辦?這個辦法三天幫你解決#小模範 #育兒經驗
    那天,小編偶然在短視頻平臺刷到了這樣的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媽媽在痛斥一個哭鬧的7、8歲左右的孩子,這個孩子跪在一個遙控器上。這位媽媽對著鏡頭講道:孩子不吃飯,把家長給他的飯錢留著一點點攢起來,去手遊裡充值買裝備。孩子的這一舉動,可把媽媽氣壞了。
  • 孩子無法專注學習,這個方法三天解決#小模範#育兒經驗#早教
    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數由這兩者導致,一個是年齡偏小,專注力發展不夠完善,這個只能靜下心來慢慢等待和培養,而另一個則是孩子在專注的過程當中頻繁地被外界所幹擾和打斷。這個就值得細講一下了。2、每個人的自我舒適感各有不同,所以應該和孩子進行交流和討論,按照孩子的實際需求調整座椅與書桌的高度、檯燈的亮度等。另外,如果窗外陽光太亮可適當拉上窗簾。3、孩子在專注學習時,家長不要定期給孩子送水,遞零食等,以免打擾孩子的專注過程。這和第一條類似,孩子專注時儘量不去打擾他的專注過程,不要讓自己的好心幫了倒忙。
  •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厭學心理?#小模範 #育兒經驗
    >2、自卑如果家長過於苛刻,對孩子的態度也過於嚴厲,將會使得孩子心生恐懼和無力感這也就是為什麼,任何教育專家所推崇的教育方法都略有不同,但卻有一個相一致的地方,那便是不提倡打罵孩子。3、負面情緒的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適應問題,任何適應不良都會使孩子產生負面情緒。
  • 那些有教養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徵?#小模範 #育兒經驗
    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養。一個孩子的教養,能夠看出很多方面,最能體現的便是家庭教育對其的影響。,自然獲得的機會和幫助也會更多。所以,家長一定要懂得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使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
  • 看這個就夠了 小模範 育兒經驗
    所以說教育不是一件當上父母就會的事,它既需要家長對孩子的前途與發展的關心,又需要藉助於專業理論和實際經驗,還要根據孩子的氣質、性格、興趣因材施教。即便如此,我們能說這樣的教育就是考慮周全的嗎?仍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