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導師在「陽光父母學堂」現場與家長互動,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孩子學習時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管用」「我們平時工作太忙了,也沒時間管他,他有事情也不跟我們交流」……近日,一堂「陽光父母學堂」的課程在鎮江實驗學校禮堂內開講,家長們紛紛吐露心聲。
活動中,該校的學堂指導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黨員志願服務者蔣靜老師通過播放提前錄製的小視頻、帶領家長們閱讀相關書籍等,讓父母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發現和討論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與孩子溝通處理的方式、方法。許多家長們表示受益良多,這種特殊課程的開設不僅填補家校共育的空白,也助力孩子的全方位培育、全方面成長。據了解,學校黨總支部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構建和實施「陽光父母學堂」課程體系,創新家校合育方式,解決眾多家庭的教育難題,得到了廣泛歡迎。
雙休日,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到南山,參加「陽光父母學堂·親子課外社團——流動書屋,智慧漂流」活動。
「早在2016年,學校也推出過『七點伴講堂』的家校共育課程,每學期在新一屆一年級家長群體中招募200名學員,一學年開設一期,共計十次講座,包括兩節親子團輔和繪本課堂。課程結束後,學校會舉辦結業典禮,在家長學員中評選出『實驗好爸媽』,樹立家庭教育的典型,表彰愛學習、樂成長的父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據該校黨員教師蔣靜介紹,「但是通過主題教育的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我們發現在教育指導中還存在『時空限制、行動不一、途徑單一、不夠持久』四大難題,為此我們創新延伸家校共育的長度和寬度,構建和實施「陽光父母學堂」課程體系,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協同育人」的觀念根植教師和家長的思想意識中,讓家校共育的成效落到實處。
課程體系通過創辦「名師點撥講堂」,每學期學校外聘家庭教育專家在家長開放日赴校或利用網絡視頻給各年級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知識宣講,填補理論性家長課程的空缺;創設「金種子講堂」,邀請前幾屆「七點伴講堂」的優秀學員作講師,分享學到的家教知識,傳播成功的家教方法;創建「書伴讀計劃」,每學期由家委會排出讀書計劃,線上、線下輻射式開展家庭教育文章的學習和研討,促動全家讀書與交流;創立「親子課外社團」,利於周末讓家長和孩子參與每月一次的主題式社團活動,促進親子交流與溝通,增進親子感情。「全家總動員」親子讀書分享會活動、「我愛我家」親子整理收納活動、「愛的密碼」親子心理團輔活動……一個個形式內容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系列活動的開展,形成了家校合育工作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線下體驗課程中家長與孩子進行互動環節。
為了順利、有效地推進「陽光父母學堂」課程體系,學校建設了三大陣地,分別是「指導陣地——家校共育指導站」,整合教育資源、師資隊伍建設、組織指導服務和評價評估監測;「管理陣地——家長委員會工作室」,為家長「駐校辦公」實現可行性政策,合理規劃家委會辦公制度,設定管理界限;「網絡陣地——家校共育E平臺」,成立微信公眾號,設立校園網專欄,報導學校家校共育活動資訊、推薦優秀家長作業、鼓勵教師撰寫相關家庭教育指導案例等,擴大宣傳力度。
同時,學校對教師開展「實驗微講堂」,通過每學期一個主題的教師培訓,為教師補充教育心理學知識,學會和家長溝通,分析身邊的學生教育案例,提高指導家庭教育的能力;對學生開展「成長不煩惱主題社團」,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提高學生活動、交往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自主品格的發展,最終形成反思型——線上百微E課程與理論型、實踐型——線下體驗課程的有機統一,讓「學生、家長、教師」三個主體共同參與,共築「三位一體」互惠的良好教育生態。
「陽光父母學堂」得到熱心教育事業的九家社會公益單位支持,共同籤訂聯盟型家庭教育基地。
「『讓新苗在拔節孕穗期健康成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這也是我們學校全體教師和家長們堅守的初心和使命。」鎮江實驗學校黨總支部書記夏建平表示,通過「陽光父母學堂」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發揮學校黨組織的積極引導作用,激發家長主動參與熱情,培養學生自主能動品格,讓他們從課程的消費者變成積極主動的課程開發者。截至目前,該校面對家長開設的「陽光父母學堂」,已經讓1000多個家庭直接受益。
據了解,該校《學生自主品格成長:「陽光父母學堂」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項目作為全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之一,學校還積極引入社會資源,挖掘多樣化的家校共育方式,與鎮江市關愛青少年校外實驗活動中心合作,在全市首次引進「駐校社工」家庭教育社會化服務;對接鎮江市博物館、賽珍珠紀念館等社會平臺資源,引導和凝聚區域內的校外資源與學校共建「家庭教育基地聯盟」,為學生自主品格成長提供全面支持,讓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圖文:毛桂珠、陸彥傑
編輯:陸彥傑
校對:湯力克 、王珺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