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黃厚江老師是首批國家教學名師,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中語會副理事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首批學術領軍人物,蘇州中學副校長,倡導的&34;和&34;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
為了促進師範生的專業化發展,實踐小組在楊霞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採訪黃厚江老師的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返鄉探訪名師黃厚江老師,採訪其教學經歷以及教學理念的形成,探尋黃老師成為一代名師的心路歷程,感受其人格魅力,為今後的教師專業化發展指明方向。
二、訪談準備
優秀問題的提煉必須基於對於受訪人士資料的詳細了解。在訪談的準備階段,我們小組的同學購買並閱讀了所有黃厚江老師的著作,如《黃厚江與語文本色教學》、《你也可以這樣教閱讀》、《作文課的味道》、《語文的的原點--本色語文的主張和實踐》等等,在知網上下載並研究了黃厚江老師的所有論文,做了詳細的筆記;此外,小組成員還購買了相關語文教學方面的著作,以求旁徵博引、融會貫通,讓訪談內容更有深度。
圖1 成員研讀書籍
圖2 研讀論文和著作
實踐小組成員每周進行一次例會,分享閱讀進展情況,提煉出採訪問題,並由組長蔣婷婷進行匯總,並交予實踐導師楊霞老師修改,直至四稿才最終敲定。訪談提綱發送到黃厚江老師的郵箱,並且得到了一些反饋,隨即再次進行了修改。小組成員趙坤與龔柳柳聯繫了相關拍攝人員,保證實踐過程的完整記錄;馮媛同學認真學習視頻剪輯技術,為後期視頻成品的呈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3 小組日常討論截圖 圖4小組視頻會議
三、訪談過程
基於紮實的理論準備和技術支持,實踐小組到達與黃厚江老師的約定地點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訪談。黃厚江老師與我們分享了他對於語文教學現狀的一些看法,對於那些很熱鬧的觀點,他都持保留意見,認為我們不應當盲目追逐熱點,而是要回歸對語文教學本質的思考;隨即關於寫作評價的問題,他提出了應當在&34;的觀點,但是過於陷入工具性思維往往會忽略了中國文化&34;的特性,偏離了價值生成、智慧生成的本質,這些東西是很難用數據去測量的,不能用反科學的方法去尋找科學化的道路。最後關於現在熱點的&34;,黃老師也分享了一些他的觀點,它對促進語文的變革肯定會起一些積極作用,但對於語文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依然不能有本質上的改善。教師應當以提高自我能力為主要目的,而不是僅僅依靠技術支撐去解決所有問題,不然只能是隔靴搔癢。
活動結束後,黃老師親切地與我們合影,並且給書籍都籤名並題了字,希望我們可以對自己的事業葆有最大的熱愛與深情,將學生時時放在心裡,唯有如此才能探尋到教育的本色,實現教育的和諧共生!
圖5 訪談現場
圖6黃老師籤名並題字
圖7 主持人與黃老師合影
訪談過後,實踐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連夜將錄音筆內容轉化成七千多字的文字稿,並對訪談內容進行了細緻的分析。馮媛同學對於拍攝的視頻進行了剪輯和字幕配置,其他三位同學進一步進行外宣規劃。
圖8 訪談文字稿
圖9 成員軟體剪輯中
4、 實踐心得
蔣婷婷同學:
這次實踐活動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訪談,也是難得的一次與名師交流的機會。作為一名準教師,能夠與黃厚江老師這樣級別的語文教育家交流,讓我明白了理論和實踐積累務必勤懇認真,並且對從事事業要葆有最大的熱愛與深情。&34;,黃老師的這句箴言一定會銘記於心,努力踐行!
馮媛同學:
這次和名師的面對面訪談活動令我受益匪淺。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作文到底該怎麼教這也是廣大語文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這個教育熱點不斷湧現、革新觀點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怎樣才能保留語文教學的本色,黃老師的指導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我想,在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我會始終以像黃老師這樣的語文教育工作者為榜樣,銘記黃老師的教誨,用對語文的熱情與熱愛點亮教育的火把,看守自己的激情和理想,相信教育,奉獻教育。
趙坤同學:
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有收穫的接近名師的一次訪談實踐活動。黃老師作為名師,對於寫作教學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想法,對語文寫作的現狀、&34;理念、網際網路下的寫作教學給出了自己的深刻的認知,讓我對於作文教學有了全新和更全面的認識。此次實踐,我們小組收穫頗深,雖然訪談時間不長,卻帶給我很多思考和教學的啟示,對未來的我的教學實踐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龔柳柳同學:
通過這次採訪黃老師的實踐,我有幸能一睹名師的風採。不論是黃老師廣博的學識、深厚的專業素養,還是他平易近人的微笑,都使我深深地折服。我想,優秀教師的品質是不分學科的。雖然我將來會是一名數學教師,但黃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和奉獻等同樣值得我學習。而且,數學教師懂點語文,也是很好的。
文字:蔣婷婷
圖片:&34;實踐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