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抑鬱症就在我們身邊,抑鬱症的三無和三自,一看就懂

2020-11-10 曼莉原創小說

一.

最近一位二胎媽媽,抱著六個月大的二寶一起跳樓自殺。大家都在質疑,作為博士的媽媽,擁有高學歷好工作,為何會選擇一條絕路,還帶著這麼小的孩子一起走。這讓家人如何能接受失去兩個親人的痛苦?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因為產後抑鬱症自殺的產婦了。多數男人認為產後抑鬱症就是矯情,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其實很高。

無獨有偶,前幾天寧波銀行經理,曾經的廈大學霸,跳樓自殺。美滿的家庭,賢惠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兒子,也沒能絆住他跳樓的決絕。他走之前,一直跟妻子抱怨工作壓力太大,做不完的工作。他也一直想更快地向上升,領導看他能力強,就給他分了很多任務,他是很要強的人,從不在單位叫苦。最終山一樣的壓力壓垮了他。

完美主義者易抑鬱,因為他們的期望值太高,對什麼都不滿意。當事實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時,他們就會苛責自己,責備他人,久而久之走進了事事追求完美卻事與願違的怪圈,最終有可能陷入抑鬱的泥沼。

抑鬱症的典型表現是心境低落,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參與活動也沒有任何快感可言。簡單說就是「三無」和「三自」,三無即無望,無助和無價值感,對現在將來都不抱希望,感到孤立無援,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任何價值。三自即自責,自罪和自殺。總是自責和後悔,覺得自己有罪,也覺得活著很痛苦,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很多名人備受抑鬱症的困擾而選擇自殺,作家如三毛,海子,徐遲,張純如,明星如張國榮,喬任梁,李恩珠

等。但也有從嚴重的抑鬱症中戰勝自我最終走出泥沼的名人,如劉燁和崔永元。

二.

我曾經設身處地穿上抑鬱症者的鞋子,試圖深入他們的內心,但還是無法真正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我經常跟朋友開玩笑,我這種人和抑鬱症絕緣,因為我的時間總是排滿的,每天有目標,有衝勁,喜歡交朋友,而業餘時間又有數不清的愛好,忙這忙那哪有時間抑鬱?我只恨人生太短,最好給我三生三世,向上天再借五百年,才好活個痛快。

然而,即便是我這等性格,也會有壓抑難過的時候,甚至閃念過人生不過爾爾,一輩子也不過如此,只覺得每天,每周,每年周而復始,難免重複,一年四季更迭之時,最易傷懷。春去秋來,又是一年匆匆,春天過去了,冬天還會遠嗎?

越是大城市,越是居高位,聲名顯的,越容易抑鬱。其實世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抑鬱表現,有的人仍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卻在煎熬。有的人萎靡不振,厭倦生活,索然無味。而嚴重者,眼裡無光,心如死水,找不到一點活著的樂趣,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和行為。

有個新聞令我久久難以平靜。一對夫妻借高額貸款做生意,最終破產無力償還,走投無路的夫妻倆決定自殺,雙方的母親也決定追隨他們而去。他們登上峨眉山,在一家寺廟討水喝時,尼姑苦苦挽留他們。他們四人最終還是登上了懸崖,跳崖自殺。令我難以接受的是,夫妻倆破產自殺也罷,其父母也追隨他們,怎麼對得起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恩啊。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孩子走了,父母也沒有活著的盼頭了。

三.

凡病皆起於微時。在你開始覺得索然無味時,就應有所警惕,治未病。揪住自己不往抑鬱的深淵滑去。退一步,海闊天空,和自己和解,和生活和解。淡化個人得失,不要患得患失,糾纏於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合理對待挫折,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因為生活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不可能完全按照個人的主觀願望進行。如果稍不順心,偶不如意就憂心忡忡,久而久之就可能往抑鬱的天平傾斜。

阿Q的精神勝利法,被詬病多年,但對於抑鬱症,卻是有神奇的治療功效。抖音快手可以治癒,看搞笑,看萌寵,看正能量,都有各自療愈的人群,甚至看別人直播吃飯都可以治癒,所以才有了短視頻的火爆。

走出去,會會朋友,看看世界;動起來,或健身或家務,揮灑汗水,讓腎上腺激素趕跑抑鬱的影子;樂一樂,看看電影,看看書,看看抖音;最後,培養一個興趣愛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逐漸體會到生活樂趣。再不濟,去幫助老弱病殘,要走,也要走得有意義,才不枉來世界一遭。

相關焦點

  • 再三提醒:身體有「三低三自三無」的表現,十有八九就是抑鬱症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有喜就有悲,但現在不少人身上只有負能量,不良的情緒非常多,導致近幾年的抑鬱症人群增長的很快。我們在新聞上也是能夠看到,某某明星或是其他的一些人,因為抑鬱的原因,導致各種事件出現,嚴重的可能會因此而失去了生命。抑鬱症的爆發,也給人們敲響了一記警鐘,讓人們知道了,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問題會導致人失去生命,心理問題也是會出現嚴重的後果。
  • 原來抑鬱症就在我們身邊!
    不知不覺中抑鬱症已經成為了人類的第二大殺手,大家總認為這個抑鬱症距離咱們很遠,但事實上它就像一個隱形的炸彈時刻埋在我們身邊不易察覺的角落為什麼說我想寫一篇關於抑鬱症的文章,因為身邊的人經歷了,有一個銀行的朋友由於抑鬱症在節假日期間從高樓上縱身一躍離開了這個世界,她不顧家裡已經升入重點大學的孩子,也不顧陪她走過半載歲月的愛人,更不顧家裡滿頭白髮的老人……
  • 警惕季節性抑鬱症找上門
    那麼,秋天的腳步臨近了,您或者身邊的朋友是否也有類似的情緒變化呢?這時候,一定要警惕一種疾病找上門—季節性抑鬱症。1984年,Rosenthal首先提出了季節性情感障礙。有專家研究指出,天氣對人類有很大影響,比如:在秋冬季節,患抑鬱症的人數會明顯增加,比春夏季多出大約10%,季節性抑鬱症多在10月至11月發作,次年3月至4月結束。大多數患者表現出非典型抑鬱症的症狀。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季節性抑鬱症都有哪些表現。
  • 我們和身邊抑鬱症患者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想了好久,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拍一些抑鬱症的朋友,雖然知道你們不願意面對鏡頭,類似的情況我常常也會感同身受。希望以你的故事,我們一起創作照片。」那時起,他把這段話在個人微博永久置頂。張楠能夠感受到,聯繫他的人每天多則三四十個,少則十幾個,但在日常生活中,社交平臺上,他們又常常戴上一副面具,偽裝成正常的樣子。甚至出現了「微笑抑鬱」這種非典型的抑鬱表現形式,他們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但在微笑和樂觀的背後,卻充滿了無價值、殘缺和絕望感。面具之下,我們和身邊抑鬱症患者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 我們如何與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相處?
    我們不難想像到在他做出這個決定之前他的內心有多麼掙扎,本來是一個對著未來充滿期待的大學生,卻因為被生活壓垮,而變得抑鬱,最終離開了繽紛的世界。抑鬱症患者可能就在我們身邊,甚至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那麼,我們該如何與我們身邊的抑鬱症患者相處呢?
  • 我們應關愛身邊抑鬱症患者
    【我們應關愛身邊抑鬱症患者】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抑鬱症患者還是挺多的,120提醒大家:大部分人在遇到困難、挫折後,會出現難過、悲傷的情緒,但這種情緒一般是短暫的,多數人很快就能走出來,重新擁抱生活的美好。然而,有些人似乎找不到出路,持續地感到悲傷、低落、消沉,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精力體力下降,喪失生活的動力,無法學習,不想工作,不願社交,甚至無數次想到離開這個世界,這可能就是抑鬱症的表現。抑鬱症是一種疾病,如同高血壓、心臟病是因為血管、心臟出了毛病,抑鬱症是大腦情緒調節出了問題,多種因素參與了疾病的形成,並不是「性格軟弱」 「想不開」 「抗壓能力差」等。
  • 身邊人患抑鬱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很多人會把抑鬱症這種病當成脆弱、矯情、想不開,甚至還有人說,就是因為太閒,想太多。但事實並非如此。抑鬱症就是一種疾病,而且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更嚴重。抑鬱症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只有全面了解抑鬱症的症狀表現,才能及時地判斷出自己或身邊的人是否有罹患抑鬱症的可能,並及時進行幹預和治療。
  • 什麼是抑鬱症,如何走出抑鬱症?
    而是這個人無論從情緒還是行為上表現出了和過去不太一樣的狀態。一般來說,輕度抑鬱來自於壓力,由於當事人沒有面對壓力的能力,情緒也不穩定。表現出了鬱悶、不願意和別人交流,等等問題,這個時候抑鬱就悄然而至了。亦或是當事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出現過多好情緒的爆發,甚至是哭泣等等……那麼就要警惕了。
  • 抑鬱症患者,大腦發生了怎樣改變?該如何判斷患上抑鬱症?
    大眾能夠了解抑鬱症,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抑鬱症患者,大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不少人覺得抑鬱症就是自己情緒上的消極失落,但事實並非如此。抑鬱症是在人的腦部出現問題,生理性的病變影響了人的情緒。主要的病變有三個部位,分別是海馬體,前額葉皮層和杏仁核。
  • 警惕兒童抑鬱症
    當孩子們想要跟家長傾訴自己的痛苦時,有一些家長會選擇傾聽並安慰,有一些家長選擇無視,還有一些家長甚至會直接對孩子的痛苦當頭棒喝,家長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小孩子懂什麼」,往往就是忽略孩子感受的最直觀的行為表現。
  • 這樣的做法可能讓身邊患抑鬱症的Ta更糟糕 | 了解抑鬱症
    報導中稱事發後女孩母親說女兒患有抑鬱症。評論區中一些網友發表對於抑鬱症的各種看法。今天跟大家聊聊抑鬱症這個話題。這裡有一個很大認知誤區,就是沒有抑鬱症患者的父母是無辜的。長期較重的抑鬱,是由童年跟父母之間的關係造成的,尤其是母嬰關係。母嬰之間無法形成親密感,嬰兒在和母親的互動中極少有愉悅的感受,這是抑鬱形成的根源。有些人中年事業上受挫後被診斷為抑鬱症,也是在童年時期被父母數年如一日的精神折磨所致。
  • 感覺自己有抑鬱症,到底什麼是抑鬱症?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人們總是提到抑鬱症,那麼抑鬱症會有哪些症狀,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抑鬱症的定義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迄今為止,抑鬱症的病因並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抑鬱症是一種患病率高、治療率低且復發率高的精神障礙。很多人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經常會情緒低落。
  • 談談身邊的抑鬱症
    由於工作的原因,在從事醫療二次保險的這兩年裡,接觸了一些抑鬱職工和家屬。我覺得我有必要分享一下,現在抑鬱症越來越年輕話,都是真實案例,現實中可以對號入座的。 案例1:H女,40歲,抑鬱症6年,醫生在處方籤定義為「精神病」,H女告訴我她這種是屬於「精神抑鬱」不住院,通過吃藥和物理治療控制神經的亢奮。
  •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
    ,致殘率和自殺率都很高。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為5.8%,主要表現情感持續而顯著地低落,常伴有失眠、早醒、興趣喪失、悲觀絕望、心煩易怒、思維遲鈍、疲乏無力、食慾性慾減退等,嚴重者可出現自殺行為,有的有晝重夜輕的規律變化。三低:情緒低落——了無生趣,悲觀抑鬱,哀傷自卑;思維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加工困難;精神運動性遲緩——懶於活動,動作遲緩。三無:無助、無望、無價值;三自:自責、自罪、自殺 。
  • 警惕青少年抑鬱症
    抑鬱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紊亂,身體不適,嚴重者會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青少年抑鬱的誘因:主要有遺傳、家庭因素、人格、歸因、應激和社會支持等方面原因。
  • 和身邊的同事聊天,居然好多人都有抑鬱症和輕微抑鬱症
    有一天公司裡有幾個同事聚餐,在談到抑鬱症問題的時候,居然好幾個人說自己有輕微抑鬱症。也有人說自己身邊的朋友或家人有這方面的問題。當時我說人為什麼會有抑鬱症,其實是自己的頭腦的邪念,只要念頭正過來,抑鬱症自然就好了。我和他們分享了,如何糾正自己的念頭。
  • 單相抑鬱症和雙相抑鬱症的區別
    抑鬱症這三個字並非單指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同屬精神障礙的總稱(如躁狂抑鬱症、精神病性抑鬱症、季節性抑鬱症、產後抑鬱症、更年期抑鬱症等等)。單相抑鬱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抑鬱症,它分為典型的單相抑鬱症和非典型單相抑鬱症。
  • 身邊的朋友為什麼都在遠離抑鬱症患者?
    現在國家正在飛速發展,社會較以前也更加和平穩定,我們的城市也欣欣向榮。可以說中國的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可是,凡事有利就有弊,雖然國家發展好了,但是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隨之而來。由於壓力過大,很多人患上了一種病_抑鬱症。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女人,她的職業是家庭主婦,也可以說是全職媽媽。
  •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 數據顯示大一和大三是抑鬱症高發期
    要求試點地區加強部門協作,採用多種宣傳手段和渠道,廣泛開展抑鬱症防治知識科普宣傳。二是開展篩查評估。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體檢中心、高等院校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抑鬱症篩查。三是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要求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加大對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的培訓,提高抑鬱症識別和診療能力。四是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
  • 抑鬱症並不遙遠,就在你我的身邊
    這兩天有一則#我過抑鬱症患病率達2.1%#上了熱搜,抑鬱症在我國一直有,但是以前關注度很低,而現在逐漸走進大眾的眼中,很多人以為抑鬱症不是病,覺得不就是心情不好麼,自己慢慢就好看,直到很多公眾人物因為抑鬱症而喪命,大家才明白原來這真的是一種病,而且抑鬱症並不遙遠,就在你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