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中國的古代,皇權專制,皇權一直大於法權,只要皇帝一生令下,所有該死不該死的人都必須去赴死,長期的這種皇權重壓之下,人們都養成了服從的慣性。在明朝是一個皇權尤為突出的朝代,明朝是一個皇權尤為突出的朝代,朱元璋將相權廢除了,這一切都是為了鞏固皇權,甚至為了能夠絕對的控制自己手中的皇權,將跟隨他多年一同打江山的兄弟,都慢慢的殺掉,而且基本都殺掉了。
但是無論多麼昏庸的皇帝,都幹過幾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比如懲治貪官。其實明朝時候朱元璋就曾經對於官員進行了一次非常嚴厲的徹查,在當時有一個非常耿直的御史大夫,非常的敢於直言進諫,他認為,皇帝對於官員的懲戒有些太過於嚴厲,有許多的罪不當死,希望皇帝能夠在好好的徹查但是卻沒想到被判處死刑,這個人就是範從文,範仲淹的第十三世孫。
雖然判處了他死刑,但是朱元璋卻也並不是一個昏君,所以在臨刑前,朱元璋卻又將他給提審了一次,問他一個問題:你叫什麼名字?老家是哪裡的?停頓了一下之後再問:你是不是姓範?你跟範文正什麼關係?朱元璋這麼問是有原因的,當朱元璋在無意間看到了案宗之後,發現範從文在處事風格還有性格方面,還有所寫的文章都跟範仲淹極其相似。而且他的老家還是蘇州的,而蘇州也是範仲淹的老家。為什麼朱元璋對於範仲淹如此的在意呢?因為朱元璋一直是非常的欽佩範仲淹的,尤其是範仲淹寫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朱元璋問了這麼多話之後,範從文其實是有些懵的,不知道為什麼朱元璋在臨死的時候還要對他進行關懷,雖說自己搞不明白朱元璋賣的什麼藥,但是還是老實的回答了他的問題:罪臣蘇州人士,吾乃范文正公第十三代孫。
朱元璋一聽竟然真的跟範仲淹有關係,於是就非常的高興,接著他又提出:「國家要立法、罪過分清、等級分明、法大於權」,當場就說:「朕赦你死罪!」而且朱元璋還特意回到書房,寫了五幅字,並且都是範仲淹的名句,送給範從文:「朕送你五幅字,可免你五次死罪。」這簡直就是無上榮耀,一道道的免死金牌。可以說朱元璋對於範仲淹的為人是非常的認可,因為範仲淹的正直清廉,所積下了非常大的福德,蔭及了後世子孫。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導致朱元璋非常的後悔,他認為自己差點就冤枉了一個正直忠誠的臣子,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真的就是明朝的損失。所以在以後的日子之中,斷案就更加的謹慎,避免錯殺賢臣的事情發生。而且這個範從文真的是屬於才華橫溢的人,從小就非常的努力,一路求學考到了進士,圍觀之後更是非常的體恤百姓,不收任何賄賂,一直都深受百姓的愛戴,但是卻因為自己的為人太過於剛烈,所以就讓他在朝廷之中屢屢的被打壓,跟範仲淹的性格真的是如出一轍。
而且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朱元璋沒有想到像範仲淹這樣的名臣,如今他也能擁有,而且還是範仲淹的後代,不但親自的給他鬆綁,還說了許多的安撫話,也讓範從文非常的感動。誰能夠想到一個姓氏就救了他的姓名呢?這也教導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