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是如何「紮根」電影院的

2020-12-25 網易探索

爆米花已經成為影院不可或缺的商品。它既不算零食裡味道最好的,和電影本身看似也沒有什麼關係。是什麼讓這兩個事物如此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19世紀上半葉,北美捕鯨人去智利時,發現了當地流行一種有趣的吃法:將玉米置於高溫下,讓穀物受到內部強壓,澱粉原料的核心向外碰到堅硬穀殼爆炸。這就是爆米花。他們覺得這種小東西很可愛,就帶回了新英格蘭。不久,爆米花在北美流行起來,1848年,它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小零食,還被美國字典收錄。幾十年後,蒸汽爆米花機的發明加劇了這種零食的流行程度。爆米花開始能脫離廚房被大批量生產,能流動販賣,人們可以方便地在室外看運動會、馬戲和參加集市時購買,加上誘人的香味,它很快成為路邊小販首選。大街上隨處可見,各種娛樂場所更是賣的紅紅火火,除了一個地方——電影院。

1912年,一位小販賣給孩子爆米花

那時有聲電影還沒有問世,無聲電影早期用的字母限制了觀眾的文化水平,電影院也都致力保持這種上流的品味,擔心爆米花會弄髒地毯,也不希望那些修養好的顧客受到吃爆米花時發出的聲音幹擾。1927年,電影進入有聲時代,那些文化並不高的人也能來觀看了。到1930年,美國每周去看電影的人達到了9千萬之多,電影的聲音已經可以蓋過吃零食的聲音了。但這些還不足以讓電影院採取行動,不過至少他們對要不要開放觀眾帶零食進來已經遲疑不決。

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給電影業和爆米花帶來了一次很好的合作機會。為了找到一個便宜的地方消遣,人們都湧向電影院。只要包裡有5到10美分,就能享受到爆米花這項「奢侈品」,這在絕大多數人的接受範圍之內。更重要的是,玉米的成本很低,10美元一大包的爆米花玉米粒能用很久。當時的街頭小販把握了這個商機,開始在電影院外面擺攤售賣爆米花,因為買的人多,早期的電影院在衣帽間外邊還專門掛著標識,要求觀眾寄存衣帽和爆米花。爆米花就這樣成為了最早的影院中偷偷摸摸攜帶的食物。

1946年美國好萊塢IRIS電影院售賣的爆米花

儘管仍然想維持影院的外觀,也沒有建造合適的通風設備。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觀眾攜爆米花入場,電影院老闆終於覺得這個商機不可忽視,他們開始把大廳租借給小販,允許他們售賣爆米花。雖然位置更多是像是在影院前的街道上,小販們也樂意,這反而可以拓寬生意——既可賣給觀眾也可賣給街上的人。後來,劇院經理逐漸意識到,若省去中間商,直接出售爆米花,他們可能會獲得更多利潤。於是,很多影院開始自設爆米花機,但也有影院仍然拒絕引入,覺得爆米花機會降低他們的檔次。20世紀30年代中葉,電影院生意開始走下坡,很多影院開始虧損。但只有那些轉向賣爆米花和其他零食的影劇院倖免於倒閉。這使得很多影院轉變了態度,開始自己販賣零食。

50年代洛杉磯的 Leimert電影院在大廳售賣爆米花

二戰使爆米花和電影院的關係更密切了。糖類出口國菲律賓等切斷了對美國的貨源,糖原料開始短缺,實行定額配給。這使得存在競爭關係的零食糖果和碳酸飲料也跟著短缺。爆米花開始獨秀一枝。到1945年時,它和電影的關係已經非常牢固:美國消費的半數以上爆米花是在電影院中。在電影開場前或放映中,電影院為他們的特許經營商店大做廣告,吸引觀眾去大廳買零食。


1957年上映的一段40秒長的廣告 Let's All Go to the lobby(一起去大廳吧)成為經典

20世紀60年代電視出現了,人們開始選擇在家看電影,而爆米花在家裡吃的不多,主要因為不易製作:需要有爆米花機、油、黃油、食鹽和其他材料。爆米花銷量開始持續下降。這時,一項新產品問世了——EZ Pop,只需將其放到爐子上就可自動製作。爆米花變得簡單易制,在家裡也開始流行起來。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波爐的普及,爆米花更加興盛。這樣,即使在家中,傳統的爆米花和電影或娛樂之間的聯繫被延續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電影院文化逐漸傳入其他國家,「看電影吃爆米花」的習慣也一起打包出口。發展到後來,人們想到電影院已經能很自然的就想到爆米花,看電影吃爆米花也已經成為一件約定俗成的儀式性事件:人類有著這樣的習慣,一旦適應了將某種特定食品與某類環境聯繫起來後,就會一直不停地吃著它。

於是,在幾乎任何一個影院,你都能看到爆米花。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作者:顧純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電影院為什麼要賣爆米花?
    期初爆米花和看電影沒有任何聯繫。1905年某劇院興起,使得看電影成為很流行的娛樂活動,電影的流行使各種真人秀,綜藝節目,雜耍節目等邊緣化。這個時候,賣爆米花只是劇院周邊的一些小攤主謀求生計自發的行為。1910年左右開始,豪華電影院取代劇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場所。
  • 聚焦影院「爆米花經濟」 堪稱電影院「印鈔機」
    然而,電影票房持續走高的同時,作為與電影院擁有強烈共生關係的經典零食——爆米花的消費也一直處於「同頻共振」態勢。在今天中國城市的電影院裡,幾乎每一家都有爆米花售賣處,「看電影吃爆米花」已經成為觀影人群的一種普遍習慣,甚至印刻在電影文化之中。
  • 電影院賣的爆米花,竟然比電影票的利潤還高!
    而就拿16年的數據來看,萬達電影帶來的利潤是21%,而賣爆米花帶來的利潤則高達61%。那麼問題就有了,這一小桶的爆米花到底是如何被銷售出去,順便還撈了那麼多利潤的呢?問題其實很簡單,爆米花配電影,這已經成為了大眾的常識。這也是你順帶買電影票是必須要有的,畢竟你得想辦法堵上你女朋友的嘴。
  • 聚焦影院特有的「爆米花經濟」 堪稱電影院「印鈔機」
    然而,電影票房持續走高的同時,作為與電影院擁有強烈共生關係的經典零食——爆米花的消費也一直處於「同頻共振」態勢。在今天中國城市的電影院裡,幾乎每一家都有爆米花售賣處,「看電影吃爆米花」已經成為觀影人群的一種普遍習慣,甚至印刻在電影文化之中。  鮮有人注意到的是,售賣爆米花也成為影院盈利的主要渠道之一,形成了影院特有的「爆米花經濟」。
  • 電影院重開之時,你會買上一桶爆米花嗎?
    IDG君寫在前面:當我們在想念電影院的時候,我們在想念什麼?是全黑空間中的沉浸專注,那種集體觀影的共同體驗,還是充滿於冷氣中的爆米花香味?就和推開咖啡廳的門時,心中會期待醇厚的咖啡香氣一樣,在商場中一聞到爆米花的焦糖和牛油香味,就知道肯定離電影院不遠了(此處開始加快腳步)。
  • 為什麼電影院賣爆米花而不是是薯條或棉花糖,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
    為什麼電影院賣爆米花而不是是薯條或棉花糖,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如果有人要問電影院有什麼味道?我猜你一定會聯想到爆米花的黃油香味。你是否有過好奇,為什麼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吃爆米花?看電影吃爆米花是一種純正的美式習俗,這種習俗和看電影行為的結合,有一定歷史原因。早期的時候,電影院是禁止食用爆米花的,因為當時電影院還是上流社會的玩意,爆米花這種小零食無法進入當時高大上的電影觀眾的法眼,後來隨著有聲電影出現,加上爆米花還算是負擔得起的小食,慢慢的爆米花機就成為了電影院不可少的一部分。
  • 電影院的爆米花,大、中、小桶哪個更划算?資深吃貨都知道
    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僅吃喝不愁,而且還可以經常出去玩,尤其是年輕人到了周末肯定是要和朋友一起出去放鬆放鬆,而且現在的娛樂活動那麼多,不過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看電影,只要是有新上映的電影,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去電影院看,根本不想等著在手機上看。
  • 味道比電影院還好吃的簡單快手爆米花:1大桶成本才幾塊錢
    每次假期陪著老公和家裡寶寶全家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寶寶都會吵著要吃他最喜歡的爆米花,每次都會給它買最便宜的小桶一桶還要十幾塊錢,再上加電影票一次下來三個人差不多要花了很多錢。正好今天元旦單位放假,在家閒著沒事幹,前幾天在網上買的做爆米花的材料黃油和玉米正好也到了,又在小區下面的超市買了點黑巧克力,在網上找了個食譜做了個寶寶最喜歡的巧克力爆米花。我粗算了,給寶寶做的是電影院一大桶的用量,一大桶下來成本才幾塊錢,而且味道比電影院賣的還好吃 ,寶寶很喜歡吃。
  • 自製爆米花,幾塊錢能爆一大桶,口感絲毫不遜色於電影院的
    喜歡吃爆米花的朋友們心動不!周末吃著爆米花看著電影簡直太愜意了~口感絲毫不遜色於電影院的【食材】爆米花專用玉米粒100g、白砂糖50g、黃油50g、清水一點點、帶蓋平底鍋一個【步驟】1、 起鍋燒油用中小火,鍋裡加入黃油,待黃油融化後倒入爆米花,然後勤翻炒,讓玉米粒受熱均勻,玉米粒加熱爆出爆米花時用蓋子蓋住,不然會爆得到處都是,爆的期間可以晃動平底鍋使其受熱均勻。
  • 自己在家做的爆米花總是沒有電影院的好吃?記住這幾個竅門就可以
    每次去電影院看電影,都忍受不了電影院裡爆米花的香味,價格也是不菲,39元一小份,大份要59元起。以前搞不懂,為什麼在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吃爆米花?難道說薯片和電影就不配嗎?後來才知道,在以前經濟蕭條時期,電影院門庭冷落,電影院老闆正是利用這種低成本、高利潤的爆米花,才吸引到了大量的影迷。
  • 自己在家也能做爆米花了,幾塊錢就搞定,吃起來比電影院的還好吃
    自己在家也能做爆米花了,幾塊錢就搞定,吃起來比電影院的還好吃。爆米花在生活當中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零食我們也都知道,這個爆米花吃起來香香甜甜的,確實是很美味,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外面買爆米花的時候價格比較貴,而且分量還比較少。
  • 暴走深圳6家電影院,終於找出最好吃的爆米花!
    所以事兒姐夥同好基友一起來到深圳6家電影院連吃6桶爆米花!!為大家選出了最好吃的那一家!!買完爆米花還貼心的詢問我們的電影場次,告訴我們哪裡可以坐著休息...可惜姐不是來看電影的!保利的爆米花顏色稍微深一點,好在顆粒均勻,但熱度一般。
  • 電影院賣10幾塊錢一桶的爆米花,我花2塊錢搞定了
    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少不了要買桶爆米花,一邊看一邊吃,非常過癮。在我們那個零食匱乏的年代,爆米花成為不少孩童的鐘愛。看著爆米花從轉爐的口中,隨著「嘭」的一聲就崩出來,開心極了。如今那種爆鍋難覓蹤影,現在我們看到的爆米花機,一般在電影院出現。但不少商家為了讓爆米花味道更香更誘人,加入人造奶油,個別口味的爆米花裡面還添加香精、色素,不但對身體有害,而且價格並不便宜,一桶小小的爆米花要十幾塊錢,利潤十分驚人。其實要想吃爆米花,真的是非常簡單,我們在家用一個鍋就搞定。
  • 香香的爆米花自己做,10分鐘出爐,加上爽口的可樂好像回到電影院
    兒子是個小電影迷,以前每周總要讓我帶他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院這段時間不能開放可把他憋壞了,把家裡的《熊出沒》大電影翻來覆去地看,他說最想念香噴噴的爆米花!正巧新入了ACA最新出的空氣炸電烤箱,我的EAF18A裡面有個轉籠特有意思,平時可以自己做點爆米花、花生什麼的,做爆米花特省事,只要10分鐘就可能搞定,有了它我這樣的烘焙小白也能輕鬆做美食。自製爆米花材料:球形玉米100克、玉米油少量,其實也可不用玉米油,無油低脂更健康。
  • 學會這一招,爆米花不用買,5塊錢爆一大鍋,比電影院的好吃
    【學會這一招,爆米花不用買,5塊錢爆一大鍋,比電影院的好吃】很多人看電影的時候都喜歡買爆米花,搭配一瓶可口,邊看電影邊吃著爆米花,真的是人間樂事啊。但爆米花的價格一路看漲,從以前的幾塊錢一盒漲到了現在三四十塊錢一盒,以前看電影不多,偶爾一次也不心疼。
  • 自己在家做爆米花為什麼不香甜?多加這一步,比電影院賣的還好吃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是經常會到電影院去看電影的,在看電影的時候也都是少不了要買上一些爆米花吃的,電影院賣的那些爆米花吃起來味道也是非常的香甜的,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在家裡買上一些玉米粒做的時候,卻總是覺得做的爆米花不香甜,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想吃爆米花自己做,香甜酥脆,越吃越過癮,比電影院的好吃多了
    今年情況特殊,電影院至今都還沒開門,倒也不是說想去看電影,而是想念電影院的爆米花了,每次去都要點上一份爆米花套餐,邊吃邊看才過癮。爆米花真是從小吃到大都不會嫌膩的零食,記得小時候的爆米花還是用老式機器做的,很多景區門口都有擺著一個類似大炮形狀的爆米花機,用火烘烤後,嘭的一聲,一大袋爆米花就做好了,那時總纏著爸爸買,特別喜歡吃。
  • 0失敗小零食:自製焦糖爆米花,幾塊錢做出不輸電影院的味道
    疫情期間電影院關閉了,但並不能阻止我愛看電影的心。家庭電影院走起,看電影的時候配上脆甜脆甜的爆米花真是太棒了。無需烤箱,自己在家用平底鍋就可以做出滿滿一鍋焦糖口味的爆米花。10分鐘就OK,愛吃爆米花的姐妹快來馬住。
  • 無需黃油自製酥脆好吃的爆米花,粒粒飽滿,和電影院賣的味道一樣
    其實去電影院不是喜歡看定影,只是喜歡吃那裡的爆米花,不知道有多少小俠女和我一樣。但是電影院裡的爆米花一大桶70元,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貴!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我研製出來在家做的方法了,而且還可以讓焦糖沾滿每一個爆米花球。沒有黃油也沒有奶油一樣可以做出電影院的口感。
  • 杭州鬧市區再開電影院 主打的就是「葛優癱」
    2017-12-29 16: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傅靜之為了招徠觀眾,前不久杭州有家電影院推出了「10元爆米花隨便裝」的活動,於是有人破天荒地帶著家裡的水桶去觀影。爆米花很意外地在電影院喧賓奪主成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