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獲得人生掌控權

2021-01-08 鹿一在冥想

大家常聽人說「要麼用童年治癒一生,要麼用一生治癒童年。」很多朋友知道自己缺安全感、自我懷疑、敏感、自卑、拖延症、挫敗感等有情緒問題都是源自原生家庭,卻不知怎麼跳出。

那希望今天的分享能成為人生幸福和成功的轉折點,我要來分享三個真正的讓你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思維,讓你從今以後不再讓它們進入到你的未來。

人之所以會把原生家庭帶到成年是因為在幼年大腦發育階段,你所經歷的一切,都在塑造著你的精神框架,就像「編好的電腦程式」一樣,一直跟隨你到成年,直接固化了你遇事後的判斷和反應,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源頭上的「程序」,然後「改寫」它們。

那我們先來說非常多人被困擾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卑、敏感、怕挑戰的根源。

這些都是源自小時候犯錯父母和周圍人的指責或嘲笑。你看剛出生的小嬰兒,他無論怎麼髒亂差,亂扔東西,他都不會在意旁邊人對他的眼光,但隨著他長大,或許因為好奇心不慎打翻了父母的花瓶,父母嘴裡的一句呵斥,在他幼小的內心裡就像「天要塌了」,直接激活了他大腦裡的自我保護機制,讓他遠離一切未知事物。

這個保護機制會在每當他想要創業,想要演講,想要踏入未知領域時就立馬跳出來,不然出差錯的話天會塌的。你知道有多少偉大的夢和能給人生跳板的機會都是被這個自我保護而扼殺的嗎?

大腦保護你是天職,而你要告訴它,它所擔憂的一切挑戰、差錯、嘲笑都不是真的危險,而是把自己束縛在舒適圈,不給人生改變的機會才是真的危險。跳出它的多餘保護,你會發現在你和目標之間只有你自己。

第二個是最多人關心的,缺乏安全感、焦慮、多疑和感情上患得患失的根源。

這些都源自童年時的需求未得到滿足,人從剛出生吃喝拉撒到上學衣食住行都要靠父母,這時候父母就是他全部的依靠。

而在這期間如果他的生理或者心理需求總是得不到及時回應和關注,尤其是父母恐嚇說,「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會讓他覺得身邊的一切都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可能會失去,激發他大腦求生的「自我保護」本能,這個本能跟隨到成年,會讓他非常依賴周圍人。

因為他的內心是缺失的,需要周圍人不斷填補愛和關注,才能感到安全。但要意識到成年人和小孩的本質區別就是生活上能自理。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告訴大腦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個完全獨立完整有能力創造自己想要生活的人。這樣你的安全感就是源源不斷自產的,而不需要別人來填補。這個發自內心的獨立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那我把這黃金的留到現在,那就是挫敗感、逆商差、壓力大、拖延症和脆弱的根源。

這都是源自從小被灌輸的完美主義。可能你小時候考了99分,大人都會批評你為什麼丟了那一分,稍微出點差錯就數落你,讓你覺得只要不完美,「天就要塌了」激活了大腦的保護欲帶到成年。

讓現在的人生,從追求目標扭曲成了追求這過程鐘的完美,導致一出現點波折,不完美了,挫敗感就很強,稍微有點兒不順,壓力就很大,最要命的總是在等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時刻」再開始行動、再開始工作、再開始創業,這個就是拖延症的根源。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告訴大腦,「沒事兒,完美是不值得追求的,我們要追求的,是不斷在不完美中提升自己,靠近目標。」這樣一切的波折都能成為你自我超越的跳板了。

到現在你應該發現了,所有的原生家庭問題都是源自同一個根源,那就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沒錯,正是這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在童年你幼小的頭腦中被激活帶到了成年。

所以現在所有的問題,不在父母嘴裡,不在別人眼裡,而在這兒,跳出它的保護,讓你的原生家庭留在過去,而你擁有的,是當下和未來,劃清界限那你們兩的世界從此就不會有任何交集。

希望這些點亮了你的心,你獲得真正的自由,不受束縛地去掌控自己的未來,獲得你想要的和屬於你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一個是子女未結婚前,與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我們叫它原生家庭。另一個叫新生家庭,指子女長大後與另個人結婚組建的新家庭,這個家庭裡面不包括各自的爸爸媽媽。原生家庭裡的氛圍、習慣以及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等,都嚴重影響著子女日後在新生家庭中的表現。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才不致將原生家庭的負面元素帶到新生家庭裡。
  • 思文自曝「另類」婚姻觀:你的婚姻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可以說,她之所以會L婚,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不少,所以,很多人將自己人生或婚姻的種種不幸福,歸咎於原生家庭。誠然,原生家庭的不幸福,對未來生活的影響是存在的,但能否擺脫它的影響,靠的卻是自己後天的努力。
  • 只3招,教您擺脫原生家庭養育的負面影響,父母孩子必讀
    這句話告訴我們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之深。這種影響深入到言談舉止、行為模式、思考方式、價值觀念,甚至一顰一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結婚後會「遺傳」父母之間相處模式,就連婚姻的走向也完全複製父母婚姻的結果的重要原因。我們雖無法選擇童年,無法選擇父母,更無法避免一些傷害。但是通過努力學習,我們完全有可能擺脫童年的陰影,成就全新的自我。
  • 《自卑與超越》④ | 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掌握人生主導權
    一樣的道理,在家庭中,如果某個孩子得到了特別多的照顧,就會影響到其他孩子的成長。所以阿德勒在研究童年對人們的影響時,發現出生順位這件事,會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揮別原生家庭的影響由於父母和兄弟姐妹們對我們的影響十分巨大,所以原生家庭也深刻影響了我們的優越目標。
  •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傷害?
    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共讀《原生家庭》第9-11章。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了解到各種有毒的父母以及有毒的家庭體系。我們回顧我們過往的人生,發現我們在情感上、人生選擇上、性格養成上出現的問題,其根源就是原生家庭。
  • 修復愛情的第一步: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而我想補充的是,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能不能幸福,也要追溯到原生家庭來說。所以說,童年的原生家庭和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真的是密不可分。 那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讓我們的親密關係不受影響呢?1、學會自我分化(Self differentiation),從原生家庭剝離出來。
  • 我們能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嗎?
    為我們寫來文章的讀者們,很多講述了原生家庭對他們的影響,或者至今還在延續的原生家庭與核心家庭之間的衝突,有一篇來稿的標題甚至叫《我已不再教小孩要孝順父母》。這裡面大多是由「50後」的父母與「80後」的子女產生的張力,上一代經歷上山下鄉,青年期之前都在一種集體主義的、激蕩的環境裡生長,下一代是獨生子女,隨著中國從封閉到開放的過程中長大,受教育程度更高、崇尚自我。兩代人猶如火星撞地球。
  • 人生如戲,改寫童年劇本擺脫原生家庭的「毒」
    《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作為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化傳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為我們提供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雙重支持系統。《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一書中,作者奧利弗.詹姆斯指出:過去的經歷影響著當下的你。
  • 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一、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指的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狀況、貧富程度,以及工作性質、處事方式等,都會對子女產生一定的影響。
  • 《風平浪靜》:映照原生家庭掌控欲
    劇情直面替考現實 映照原生家庭掌控欲作為今年率先定檔的首部犯罪電影,電影《風平浪靜》將鏡頭聚焦現實,以主人公宋浩(章宇 飾)高考名額被頂替為背景展開,命運的波瀾將他捲入一樁樁血案,父親宋建飛(王硯輝 飾)以愛為名的掌控、兄弟李唐(李鴻其 飾)友情的背叛一步步壓垮宋浩,人生自此走向失控。
  • 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你擺脫了嗎?
    維吉尼亞 薩提亞曾經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在童年時期經歷過創傷的人那麼他的人格體現在某一方面一定是不會完整的。」而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影響對自己是根深蒂固的,包括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
  • 《重啟人生》:擺脫原生家庭陰影,活在當下才是智者的謙辭
    《奇葩說》裡,馬東問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很多人把長大以後的所有不順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理解不了的人情世故都歸結為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武志紅果斷地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有!"而原生家庭是否給你帶來影響,也有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它卻真實地存在,性格的缺陷就是最直接的表現。
  • 心理學:你的婚姻要怎麼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01近年來,隨著心理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婚姻、人生的影響。很多人回溯過去,才發現如今生活的困境的解答,就藏在你的原生家庭裡,你的童年來。因為你父母的相處模式,父母對待你的模式,你在原生家庭裡形成的應對一切的模式,成為了你的人生底色。有的人很堅強,即使家庭不幸福,但是依然能活得很陽光。但是大部分人,對於童年時代所遭遇的陰影,耿耿於懷多年。甚至影響了他們對婚姻等重大人生事件的選擇,影響他們人生的走向。
  • 擺脫原生家庭的魔咒,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前言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內容可能有點離經叛道——「原生家庭」,似乎看起來是在「不知感恩」,但是其歸根到底,我們在討論的其實是家庭關係——也即如何正確地和家庭相處,彌補之前的瘡疤,完善自己的人格,以圖成長。而這本我所要推薦的書叫做《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由美國作者蘇珊·福沃德與克雷格·巴克執筆。
  • 《原生家庭》:如何走出「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惡性循環
    突然,「原生家庭」這四個字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我終於流著淚承認:我就是父母的複印件而已,就算多讀了幾年書,多見了一點世界又如何?我依然逃不出他們的控制,依然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但很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走不出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正如阿徳勒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漢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原生家庭》的作者是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她通過工作接觸了大量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案例,然後開始著手研究,分析了原生家庭傷害子女的原因。
  • 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不抱怨,不苛責,重塑健康的依戀關係
    熱播電視劇《歡樂頌》中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都有一個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她們都不被母親喜歡,這極大的影響了她們後來的人生。但兩人有著不同的應對模式,樊勝美苦苦掙扎,而蘇明玉絕地重生。第一:什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 原生家庭關係對一個人的影響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備受關注,心理諮詢行業會頻繁使用,喜歡心理學的人們也會在平時的聊天中提到,各影視劇也會經常將原生家庭的問題戲劇化的展現,也是引起了極大地共鳴。原生家庭就是指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包括父母,兄弟姐們,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這個詞語沒有任何的貶義,由於父母知識水平和自己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影響著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情況是無法避免的,它像影子一樣影響著我們,甚至可能也會伴隨我們一生。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影響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瞽叟偏愛小兒子象,偏愛到和後妻、象一起數次謀殺舜,所幸的是都被舜機智擺脫。這些都是父母偏愛的極端例子,但在現實生活中,你也可以看到父母的偏愛對下一代的影響。 對那些在缺乏溫暖關愛原生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則要憑藉自己的良知去發現內心的光明。要找到過去未曾滿足的內在需要並正視它,療愈曾受到過的創傷,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並斬斷原生家庭的代際影響。
  • 我是媛媛:原生家庭的「狀態」直接影響了人生的「狀態」
    從孕期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寶寶現在也已經三歲半了,這期間嘗遍酸甜苦辣鹹,品盡人生百味。最近談論原生家庭的話題特別多,所以今天我也想和大家聊聊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究竟什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定義是什麼?其實我對於這個詞並不陌生,因為這幾年總是能在這個電視劇或哪個綜藝節目裡聽到這個詞,但是要我具體說的話,我卻說不出來。
  • 《沉默的病人》:原生家庭的傷與痛,終究會在沉默中爆發
    最大的婚姻危機,是自己成了原生家庭問題的投射板婚姻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自己都成了原生家庭問題的投射板,我們會不自覺地把自己和父母之間的問題,複製粘貼到自己的婚姻關係中。這幾年原生家庭是家庭教育領域中提得最多的,這讓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我們獲得的人生第一份愛,來自於家庭,同時,我們獲得的第一次傷害,也是來自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