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因見義勇為產生費用擬由加害人承擔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記者昨日注意到,公安部官網發布關於《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包括一系列針對見義勇為人員的表彰獎勵、權益保護條款,包括對於見義勇為人員的醫療費、康復費等因見義勇為引起的合理費用,應由加害人、責任人、受益人依法承擔。

  意見稿中,「見義勇為人員」被界定為不負有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同正在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事跡突出的公民。

  官方消息顯示,公眾可通過公安部網站(www.mps.gov.cn)查閱公開徵求意見稿,有關意見建議可在2017年4月16日前通過電子郵件方式發送至:jyyw1@cjyyw.com和jyyw2@cjyyw.com。

  焦點1

  行為發生日起2年可申請見義勇為

  意見稿規定,具有5種情形之一且事跡突出的,可以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包括:同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同正在實施侵害國家、集體財產和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主動協助司法機關抓捕犯罪嫌疑人、破獲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的;為保護國家、集體財產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安全搶險、救災、救人的以及其他見義勇為的。

  見義勇為行為和人員的確認,由行為發生地縣級見義勇為工作部門負責。

  記者注意到,申請確認見義勇為有時效限制。意見稿第十一條規定,申請、舉薦確認見義勇為的,應當自行為發生之日起二年內提出。

  縣級見義勇為工作部門受理申請、舉薦後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核實,收集有關證明材料。

  確認工作應當自受理申請、舉薦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完成;情況複雜的,可以延長十個工作日。

  焦點2

  見義勇為人員及子女可享就學照顧

  在權益保護方面,對正在實施見義勇為行為的人員,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予以援助和保護。醫療機構應當建立綠色通道,及時救治,不得拒絕、推諉或拖延。

  見義勇為負傷人員治療期間,有固定收入的,用人單位不得扣發其工資、獎金等待遇;無固定收入的,由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按照每月不低於當地上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給予生活補助。

  非因法定事由,用人單位不得辭退或者解僱見義勇為人員。

  見義勇為人員還擬可以享受一系列「福利待遇」。如對縣級以上政府表彰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子女,應當給予就學、升學照顧;對符合條件的見義勇為人員家庭,應當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發放住房租賃補貼;從事個體經營的,有關部門應當優先辦理證照,按規定減免有關費用等。

  【追問】

  因見義勇為產生費用誰負擔?

  見義勇為人員的相關費用問題在實踐中往往引發爭議。條例徵求意見稿規定,見義勇為人員的醫療費、康復費等因見義勇為引起的合理費用,由加害人、責任人、受益人依法承擔;無加害人、責任人、受益人的,參保見義勇為人員的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按規定支付;加害人、責任人、受益人逃避或者無力承擔的,參保見義勇為人員的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按規定先行支付,並有權依法追償;其餘部分由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解決。

  ■ 連結

  多地已出臺相關規定

  記者注意到,在公安部發布徵求意見稿之前,浙江、廣東、貴州、北京等地都已出臺了相關規定。

  修訂後的《〈北京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實施辦法》於2014年8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規定市和區、縣政府設立見義勇為基金,對於見義勇為犧牲人員家屬、致殘人員及其家屬,在支付住房租金、醫療費、子女上學費等方面有實際困難的,經區、縣民政部門調查核實,由戶籍所在地的區、縣民政部門從基金中給予經濟補助,有關部門應當適當減免費用。

  浙江省早在2011年8月也印發了《浙江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工作若干規定》,根據《規定》,浙江見義勇為先進人員最高可獲得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據去年發布的消息顯示,5年來浙江共有92人獲「見義勇為」稱號。

  此外,2011年備受關注的「小悅悅事件」發生後,廣東省社工委透露消息顯示,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已將《廣東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列入2012年廣東省立法工作計劃,加大對見義勇為人員的保護力度。

  新京報記者 王夢遙

相關焦點

  • 專家:見義勇為誤傷第三人應由「加害人」賠償
    見義勇為誤傷第三人  應由「加害人」賠償  法律專家:應立法確定政府為見義勇為風險「埋單」  距離凌華坤見義勇為誤傷人命已經5個多月,喪命的搶劫嫌疑人的家屬訴求、誤傷第三人所引發的賠償,都離不開一個「錢」字。這筆錢,究竟該誰來出?
  • 一紙證明 讓見義勇為者劉和忠報銷醫藥費再遇波折
    ,治療出院後,5萬元的醫藥費用報銷卻一波三折,普陀六橫見義勇為者劉和忠最近心裡堵得慌。依據《浙江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工作若干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見義勇為傷亡人員的醫療費、誤工費、喪葬費、殘疾生活補助費和其他因見義勇為引起的合理費用,有加害人或者責任人的,經行為發生地縣級公安機關、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由加害人或者責任人依法承擔;有受益人的,受益人應當依法給予適當補償;無加害人或者責任人,或者加害人或者責任人確實無力承擔的,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參加社會保險的,由社會保險機構按規定支付
  • 老人見義勇為犧牲,不應承擔交通違法責任
    香河縣政府授予侯振林「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但該縣交警大隊認定貨車司機、女童監護人、侯振林三人各負同等責任。侯振林家屬對此認定難以接受。因見義勇為犧牲後,卻被認定為交通違法,換到誰身上都難以接受。嚴格從法律層面講,並不能說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不當,但即便認定行為人構成交通違章,也並不能由此否定見義勇為的正當性。
  • 莫讓見義勇為承擔過度的法律責任
    ,卻因救人過程中致實施猥褻的男子受傷,遭到警方刑事拘留(南方都市報昨日報導)。南山警方表示將幫助小塗申請見義勇為獎勵,還呼籲深圳的企業錄用小塗。同時小塗亦不用承擔傷者的醫藥費用。(7月17日《南方都市報》)    從見義勇為到「過當被拘」最後再回歸到見義勇為,前後戲劇性的轉變可能已經為小塗的心理留下了陰影,當聽到他說以後出現類似情形不會再上前制止而選擇報警時,難免引發大眾的一陣唏噓與感嘆,甚至有點兒心酸。當犯罪行為得不到及時制止時,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 見義勇為會產生法律責任嗎?
    但如果我們把見義勇為理解成為民法總則上的「緊急救助」行為,那救助人對受助人是無責的,《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種緊急救助式的見義勇為一定要具有三個性質:1. 自願性。
  • 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侵權事件產生之後如何確定責任承擔?
    (一)過錯責任過錯責任是指任何人因自身的過錯(故意或者過失)而侵犯到他人的民事權益時,就應當就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3)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4)因汙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汙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昭通2人擬獲雲南省見義勇為表彰!
    12月21日雲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發布《關於擬表彰2020年度雲南省見義勇為先進的公示》2個見義勇為群體14名見義勇為個人擬報請省人民政府表彰獎勵詳情如下因見義勇為犧牲或致殘等人員待遇安排因見義勇為犧牲的人員,經行為發生地縣(市、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部門提出,符合評定烈士條件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審核、上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評定為烈士,並享受相關待遇。
  • 因見義勇為受到損害,應該由誰來賠償損失?
    ,見義勇為者可以請求受益人在其受益範圍內予以適當補償。  對其所受的損傷和經濟損失,曾某有權要求作為直接侵權人的張某承擔其所受全部損失。在曾某自願放棄對張某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情況下,朱某作為受益人而非侵權人,其僅負有適當補償的義務,而不負有賠償曾某全部損失的法定義務。所以對於自己的損失,曾某隻能要求朱某適當補償。
  • 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應否對全部加害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後朱某、厲某被法院認定為構成尋釁滋事罪,系共同犯罪,五名被害人的損害後果主要由朱某造成,在共同犯罪過程中厲某作用相對較小,可對其酌情從輕處罰,遂判處朱某有期徒刑三年,厲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之後,原告許某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厲某與朱某連帶賠償醫療費等各項損失共計16000餘元。被告厲某認為原告刀傷並非其造成,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 【以案釋法】因見義勇為而受傷的, 由誰承擔民事責任?民法典通俗演義來啦,一看就懂!
    學習民法典、遵守民法典、運用民法典提供有益幫助黃小囡8歲故事 1因見義勇為而受傷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徵及其司法保護
    無法定義務是指行為人無法定的權利或義務,行為人如有法定的救助義務,就不構成見義勇為。如警察追捕逃犯,監護人救助被監護人等。無約定的義務是指行為人與被救助人之間無因約定而產生的救助義務,這種約定既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  6、見義勇為一般是在緊急的情況下作出的。這種緊急情況既可以是人為造成的,也可以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 本案重新傷殘鑑定費用應由誰買單
    對於申請重新鑑定的費用問題,雙方產生爭議,原告楊某認為,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在於被告王某不遵守交通規則,重新鑑定的費用應由其承擔。而被告王某認為,初次鑑定不符事實是因為原告楊某在未經被告同意的情況下私自申請鑑定,是原告楊某原因才導致需要重新鑑定,故重新鑑定的費用由原告楊某承擔。
  • 補充鑑定所產生的費用應由不噹噹事方所承擔
    補充鑑定一定有新的成本產生,那這部分鑑定成本該由誰來承擔了?天縱鑑定(SKYLABS)今天選擇了一個最高院的案例,對補充鑑定的費用劃分做個說明。【基本案情】再審申請人寧宏濤因與被申請人龐書玲、黑龍江桐楠格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桐楠格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黑民終204號民事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 交通事故起訴的費用誰來承擔,能讓保險公司承擔嗎?
    那麼,交通事故起訴的費用誰來承擔,能讓保險公司承擔嗎?網友諮詢:交通事故起訴費用可以由保險公司承擔嗎?重慶仁政律師事務所李林華律師解答:在當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保險公司一般認為自己不應當承擔訴訟費用 。
  • 每日一法第1037期:因見義勇為受到損害,應該由誰來賠償損失?
    2019年11月8日,該店廚師張某因工資結算問題在店內與朱某發生糾紛後持菜刀將朱某及勸阻的曾某砍傷。張某因故意傷害罪於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在該刑事案件審理中曾某、朱某均以張某無經濟能力為由撤回了對張某的附帶民事訴訟請求。
  • 文旅部通知:因疫情造成遊客滯留,新增食宿費用由遊客承擔
    旅遊經營者與旅遊者均同意變更旅遊合同的,除雙方對旅遊費用分擔協商一致的以外,因合同變更增加的費用由旅遊者承擔,減少的費用退還給旅遊者。  9.慎重解除旅遊合同。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旅遊經營者、旅遊者應儘可能協商變更旅遊合同。
  • 當見義勇為的英雄在救人時自己發生意外,誰來承擔法律責任?
    在遇到「救不救」、「扶不扶」這樣的令人糾結的問題時,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袖手旁觀。因為救的代價太大,不僅有些需要冒著生命危險,還常常出現許多讓人心寒的被救者。】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 18歲男生勇救落水同伴死亡,不屬於見義勇為?講解法定義務的產生
    一年前,河南18歲的大學生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後又到河邊玩耍,因救落水同伴雙方溺亡。王某威家人向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認定其行為為見義勇為。當地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回復稱,王某威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對此家屬表示不接受!
  • 過失致人受傷或死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及需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因過失致人輕傷及以下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但是需承擔因他人受傷而因此產生的醫藥費等民事責任,後面我們要介紹承擔那些民事責任。可見無失致人重傷,需追究刑事責任,量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量刑較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罪明顯要低。過失致人死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過失致人重傷就需承擔刑事責任,過失致人死亡就更要承擔刑事責任了,我們看看刑法是如何規定的。《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法典時代,我們將如何「見義勇為」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由此可見,侯振林老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