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
視覺功能失調的孩子,會出現經常碰到他人或撞到家具、不易分辨形狀的異同、寫字出格等現象;
聽覺功能失調的孩子,會出現聽寫障礙、聽而不見、聞而不動等情況。
所以,當孩子出現上述情況時,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相應的器官,並且從容地去應對。但作為我們大腦門檻的前庭覺,卻因為沒有外露的器官,導致時常被人們忽略。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庭既掌管著來自肌肉,關節,皮膚,視覺,聽覺等各處的感覺信息篩選和過濾,又對人體的平衡系統,肌肉張力,行動控制,姿勢體能,手眼協調,以及視聽性質的認知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旦出現問題,那麼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可能就需要一生來去彌補。
那麼如何在家就能判斷孩子是否前庭失調呢?老嶽先教你一個小竅門:
讓孩子頭向前傾30度左右,然後原地快速旋轉30圈,停止之後立即觀察他眼睛震顫情況。如果震顫停止的極快或極慢,都說明他屬於前庭失調。(此方法適用於2歲半以上兒童)
這個小技巧,可以幫助家長快速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前庭失調的情況。
但前庭失調又分前庭神經過度敏感,前庭神經反應能力不足,前庭神經區辨能力不良三種,所以家長需要結合這三類前庭失調的表現來綜合分析判斷。
首先,前庭神經過度敏感的孩子對於移動和重力的改變上會比較排斥,主要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怕高:他們對於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高度也無法忍受,甚至在下樓梯的時候也緊張地雙手總是緊握住扶手,包括從有護欄的陽臺往外看也會害怕;
2.討厭雙腳懸空:他們不喜歡坐高腳椅或被高高地抱起,總是掙扎著要下來。當然,如果有爸爸媽媽在身邊還會好一些,能夠多配合一段時間,但也只是一會兒,時間一久,還是會吵鬧著要回到地面上;
3.不喜歡玩遊樂場中的大型設施:比如鞦韆,滑梯,攀爬架和旋轉木馬等;
4.不喜歡參加體能性的活動:比如,跑步,騎腳踏車,滑雪橇和跳舞等;
5.排斥感覺刺激:對於一般動作所帶來的感覺刺激也會產生負面情緒化的過度反應;
6.不喜歡頭被倒過來:比如洗頭的時候需要把頭彎下去;
7.不喜歡爬樓梯:前庭神經過度敏感的孩子,可能一上樓梯就會覺得不舒服,常常需要貼著牆走或抓緊扶手;
8.容易覺得暈眩:不管是乘車,坐船,搭火車還是坐飛機,前庭敏感的孩子都很容易暈眩,嚴重一點的,可能連搭乘扶梯和電梯也不能忍受;
9.前庭神經敏感的孩子,常常要被大人牽著才能安心;
10.警覺性很高,做事情總是小心翼翼,不喜歡冒險;
11.看起來比較任性,控制欲強,凡事不願妥協,或者比較扭捏;
12.無法忍受動作上的改變,因而很容易逃避。
前庭神經反應能力不足的孩子和敏感的孩子恰恰相反,如果家長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會出現久轉不暈的現象,其實這正是因他們的某部分前庭系統沒有發揮作用,對輸入的感覺刺激反應過低的緣故。除此之外,他們還會有以下這些表現: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寫反字:很容易把一些看起來比較相似的字體寫反,比如,把「b」寫成「p」,把「6」寫成「9」,把「p」寫成「q」等;
2.對於強烈的,加速以及旋轉的動作比較喜歡,甚至有很大的需求。比如,在有滑輪的椅子上來回搖晃,旋轉,在彈跳床上不停地跳,喜歡在轉彎處追逐競速,甚至喜歡坐過山車,坐很多次也不會頭暈;
3.喜歡冒險,喜歡找刺激:比如在騎自行車的時候越騎越快;
4.常常喜歡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
5.好像總是需要不停地動來動去,才不會覺得身體沒處擱,沒辦法好好地坐下來;
6.很喜歡被翻轉成倒栽蔥的姿勢:比如掛在床邊晃來晃去,或是趴著被搖來搖去等;
7.平衡感比較差,經常容易摔倒,也經常不小心就撞翻物品或撞上家具。
前庭神經區辨能力不良,簡單理解就是前庭覺對於感覺信息的處理存在誤差,不能及時有效地接收正確的感覺信息。如此一來,大腦就無法輸出準確的行為指令,比如: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容易失去平衡:爬樓梯,騎自行車,踮起腳尖往上伸展,跳躍或是單腳站著的時候都比較容易失去平衡;
2.通常動作都不太協調,甚至可以說是比較笨拙;
3.老是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緊張兮兮;
4.肌肉張力比較低,看起來總是一副松鬆軟軟的樣子;
5.在做相對運動時,常常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在動還是別人在動:比如坐在火車上,有另一趟列車經過,他就分不清是自己的車在動,還是那輛車在動;
6.在方向的辨別上會有困難,總是走錯方向,比如你叫他往左走,他可能就會往右走。
家長們可以結合上面的小技巧和具體表現,雙重來判斷孩子的情況。當然,如果孩子只出現了上述表現的中的1-3個,那麼家長就不用太緊張,只需平時多給孩子進行一些相應的刺激,觀察孩子是否有所改善即可。比如——
1.搖晃運動:蕩鞦韆,俯趴大龍球前後左右搖晃,父母在床上抬起孩子搖晃;2.旋轉運動:旋轉木馬,轉轉椅等;
3.跳躍性運動:蹦床,跳球,在有彈性的床上跳等;
4.平衡運動: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
5.要求一定姿勢的運動:騎腳踏車,爬行,三級跳等;
6.能帶來速度感,距離感,位移感變化的運動:青蛙蹬,對牆拋接球等;
這六點訓練方法僅針對前庭失調不太嚴重的孩子,適宜在家中所做的。但如果孩子出現上述表現的3個以上,那麼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專業感統機構,來為孩子進一步測評,並進行系統的感統訓練了!
- The End -
關注老嶽講感統,了解更多感統知識和育兒技巧~